眼镜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5106阅读:859来源:国知局
眼镜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镜盒,特别是指结构简单、成本低、方便携带的眼镜盒。



背景技术:

目前,眼镜依其功能可分为运动眼镜、太阳眼镜、矫正视力眼镜、防风眼镜及为穿着搭配用的造型眼镜等,因此,眼镜几乎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必需品之一,而眼镜盒侧可在眼镜不使用时提供收纳,以维持眼镜的整洁、安全,市场上的眼镜盒种类繁多,按照材质分有金属的、有塑料的、有纸板的,眼镜盒一般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上盒体与下盒体通过铰接组合而成形成收纳室,将眼镜收纳在内,然而现有的硬质眼镜盒在使用上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一是硬质眼镜盒制造完成后即呈固定体积,无法收折,相当占据空间,因此,对于制造者而言,在运输上一次可运送的眼镜盒数量相对较少,增加运输趟数,造成运输成本提高,另外对于使用者而言,无法折收的硬质眼镜盒部利于随身携带,另在收纳上也及占空间,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性,二是硬质眼镜盒由于是硬质材料制成的,故其收纳室的空间为固定,若眼镜体积小于收纳室空间,则眼镜收纳于内后,便会因晃动而与其盒体相互碰撞,而造成眼镜磨损等情形,反之若眼镜体积大于收纳室空间,则眼镜便无法收纳于眼镜盒内,而需另购买眼镜盒,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性和购置成本负担,三是硬质眼镜盒的造型一般较单一,形态和样式较为固定,难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且硬质眼镜盒被压坏后就难以复原,将不能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造型新颖,可拆折呈扁平状,以便携带和收纳的眼镜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眼镜盒,由整块软质片状材料压制形成痕迹后折叠而成,眼镜盒包括底面、前侧面、后侧面、左端面、右端面和翻盖,其中左端面由前侧面和后侧面的左边同一侧上延伸的左延伸部重叠设置后经过扣合或粘贴形成,所述右端面由前侧面和后侧面的右边同一侧上延伸的右延伸部重叠设置后经过扣合或粘贴形成,所述前侧面、后侧面、左端面、右端面和底面围设形成眼镜盒的容置腔,所述翻盖的一侧与后侧面连接,翻盖与后侧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压制痕迹,翻盖翻转可覆盖在容置腔的开口上形成对容置腔开口的遮挡设置,所述眼镜盒上设置有使翻盖的另一侧覆盖在前侧面上的封带。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软质材料为皮质材料,不仅轻盈方便携带,而且具有耐脏、耐用、外观华丽等优点,眼镜盒由一块皮质材料制成,其底面、前侧面、后侧面、左端面、右端面和翻盖都是通过压制痕迹形成的,大大提高了加工速度,简化了结构,左端面和右端面是通过前侧面和后侧面两侧的左延伸部和右延伸部折叠形成的,所以结构非常的简单,优选的两左延伸部和两右延伸部均是通过四合扣或纽扣或魔术贴等可拆卸的结构连接的,结构简单,翻盖的面积大于容置腔开口的面积,即翻盖的一部分覆盖在开口上,多余的部分通过封带覆盖在前侧面上,不放置眼镜时,可将眼镜盒展开成片状或折叠压缩成任意形状,便于携带和收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封带成条状,封带的固定端连接在翻盖或前侧面或后侧面或底面上,封带的连接端与翻盖或前侧面或后侧面或底面之间设置有搭扣装置,该搭扣装置使翻盖贴合在前侧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封带为软质皮条,封带的设置可保障眼镜放入容置腔后不会从开口掉出,封带的固定端缝制在翻盖或前侧面或后侧面或底面上,封带缠绕在眼镜盒上,封带的连接端与翻盖或前侧面或后侧面或底面构成可拆式连接,打开方便省力,外形美观,提高竞争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搭扣装置包括有设置在翻盖或前侧面或后侧面或底面上的扣子和设置在封带连接端上的圆孔,扣子与圆孔的卡位或脱离配合从而实现翻盖与前侧面之间的固定或松脱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扣子也可设置在连接端上,圆孔设置在翻盖或前侧面或后侧面或底面上,扣子的端部设置有直径比圆孔的直径的大的扩大体,圆孔的一侧设置有长孔,长孔与圆孔连通设置,长孔的设置是为了方便扩大体穿入或退出圆孔,大大减少了加工工序,结构简单,提高加工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封带的固定端成分叉设置形成两分叉端,分叉端间隔设置在翻盖或前侧面或后侧面或底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两分叉端与连接端构成一个三角形,分叉端间隔设置在翻盖或前侧面或后侧面或底面的两端,扣子设置在翻盖或前侧面或后侧面或底面的中部,这样封带作用在翻盖上的压力更均匀,避免固定端为一条时不容易对准中部的缺点,使翻盖盖设的更牢固,避免眼镜从开口掉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底面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左加强部和右加强部,左加强部与左延伸部重叠设置且位于左延伸部的内侧,右加强部和右延伸部重叠设置且位于右延伸部的内侧,所述左加强部和右加强部的形状轮廓与容置腔的形状轮廓适配,左延伸部和右延伸部的形状轮廓可以是几何图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左端面是由两左延伸部和左加强部叠加而成,右端面是由两右延伸部和右加强部叠加而成,左加强部和右加强部是为了防止眼镜盒变形,使底座、前侧面、后侧面、左端面和右端面更好塑性,左加强部与底座的连接处设置有压制痕迹,右加强部和底座的连接处设置有压制痕迹,左延伸部设置在左加强部的外侧是为了防止左加强部翻转,右延伸部设置在右加强部的外侧是为了防止右加强部翻转,此处的外侧即为左加强部和右加强部远离容置腔的一侧,由于左加强部和右加强部的设置,所以左延伸部和右延伸部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几何结构,外形多样化,结构更新颖美观。

采用上述方案,不使用时,可通过软质材料可随意折叠的特性将眼镜盒拆折成任意形状,方便携带和收纳,此外,利用软质材料的延展性和弹性,可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眼镜收纳,且整个眼镜盒是通过片状的皮质材料压制痕迹折叠而成的,大大降低了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且软质材料方便改变图案和色彩等,使外观更具观赏性,外形更新颖,提高竞争优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眼镜盒封闭状态的外观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眼镜盒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眼镜盒翻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眼镜盒封闭状态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眼镜盒,由整块软质片状材料压制形成痕迹后折叠而成,眼镜盒1包括底面11、前侧面12、后侧面13、左端面14、右端面15和翻盖16,其中左端面14由前侧面12和后侧面13的左边同一侧上延伸的左延伸部121、131重叠设置后经过扣合或粘贴形成,所述右端面15由前侧面12和后侧面13的右边同一侧上延伸的右延伸部122、132重叠设置后经过扣合或粘贴形成,所述前侧面12、后侧面13、左端面14、右端面15和底面11围设形成眼镜盒1的容置腔17,所述翻盖16的一侧与后侧面13连接,翻盖16与后侧面13的连接处设置有压制痕迹,翻盖16翻转可覆盖在容置腔17的开口上形成对容置腔17开口的遮挡设置,所述眼镜盒1上设置有使翻盖16的另一侧覆盖在前侧面12上的封带18。优选的软质材料为皮质材料,不仅轻盈方便携带,而且具有耐脏、耐用、外观华丽等优点,眼镜盒1由一块皮质材料制成,其底面11、前侧面12、后侧面13、左端面14、右端面15和翻盖16都是通过压制痕迹形成的,大大提高了加工速度,简化了结构,左端面14和右端面15是通过前侧面12和后侧面13两侧的左延伸部121、131和右延伸部122、132折叠形成的,所以结构非常的简单,优选的两左延伸部121、131和两右延伸部122、132均是通过四合扣或纽扣或魔术贴等可拆卸的结构连接的,结构简单,翻盖16的面积大于容置腔17开口的面积,即翻盖16的一部分覆盖在开口上,多余的部分通过封带18覆盖在前侧面12上,若翻盖够大,也可以是覆盖在底面11或后侧面13或翻盖16上,不放置眼镜时,可将眼镜盒1展开成片状或折叠压缩成任意形状,便于携带和收纳。

上述封带18成条状,封带18的固定端181连接在翻盖16或前侧面12或后侧面13或底面11上,封带18的连接端182与翻盖16或前侧面12或后侧面13或底面11之间设置有搭扣装置2,该搭扣装置2使翻盖16贴合在前侧面12上。封带18为软质皮条,封带18的设置可保障眼镜放入容置腔17后不会从开口掉出,封带18的固定端181缝制在底面11上,封带18沿眼镜盒1的外周面缠绕一周后连接在翻盖16上,封带18的连接端182与翻盖16构成可拆式连接,打开方便省力,外形美观,提高竞争力。

上述搭扣装置2包括有设置在翻盖16上的扣子161和设置在封带18连接端182上的圆孔1821,扣子161与圆孔1821的卡位或脱离配合从而实现翻盖16与前侧面12之间的固定或松脱配合。扣子161也可设置在连接端182上,圆孔1821设置在翻盖16或前侧面12或后侧面13或底面11上,扣子161的端部设置有直径比圆孔1821的直径大的扩大体1611,圆孔1821的一侧设置有长孔1822,长孔1822与圆孔1821连通设置,长孔1822的设置是为了方便扩大体1611穿入或退出圆孔1821,大大减少了加工工序,结构简单,提高加工效率。

上述封带18的固定端181成分叉设置形成两分叉端1811,分叉端1811间隔设置在底面11上。两分叉端1811与连接端182构成一个三角形,分叉端1811间隔设置在底面11的两端,扣子161设置在翻盖16的中部,这样封带18作用在翻盖16上的压力更均匀,避免固定端181为一条时不容易对准中部的缺点,使翻盖16盖设的更牢固,避免眼镜从开口掉出。

上述底面11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左加强部111和右加强部112,左加强部111与左延伸部121、131重叠设置且位于左延伸部121、131的内侧,右加强部112和右延伸部122、132重叠设置且位于右延伸部122、132的内侧,所述左加强部111和右加强部112的形状轮廓与容置腔17的形状轮廓适配,左延伸部121、131和右延伸部122、132的形状轮廓可以是几何图形。左端面14是由两左延伸部121、131和左加强部111叠加而成,右端面15是由两右延伸部122、132和右加强部112叠加而成,左加强部111和右加强部112是为了防止眼镜盒1变形,使底座11、前侧面12、后侧面13、左端面14和右端面15更好塑性,左加强部111与底座11的连接处设置有压制痕迹,右加强部112和底座11的连接处设置有压制痕迹,左延伸部121、131设置在左加强部111的外侧是为了防止左加强部111翻转,右延伸部122、132设置在右加强部112的外侧是为了防止右加强部112翻转,此处的外侧即为左加强部111和右加强部112远离容置腔17的一侧,由于左加强部111和右加强部112的设置,所以左延伸部121、131和右延伸部122、132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几何结构,外形多样化,结构更新颖美观。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