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水仪滑盖式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46382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补水仪滑盖式开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仪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补水仪滑盖式开关。



背景技术:

补水仪能将液体雾化后喷涂在人体皮肤上,在美容领域有很普遍的应用。但补水仪的喷头容易沾灰尘,故而现有技术中有在补水仪外壳体配备滑盖用来在收纳时盖住喷头的结构。

市面上绝大多数类似以上产品的滑盖结构有个特点:通过滑盖上的凸起与补水仪壳体上设置的若干凹槽的滑动咬合来限制滑盖的自由滑动。这一结构有两个缺点是:由于凸起和凹槽有咬合过程与分离过程,导致滑盖在滑动的过程中所用的力不均匀有明显的错顿感,流畅性不够;当凸起与凹槽错开时需要较大的力去拖动滑盖,对于手指娇弱的女性而言滑动滑盖的过程非常吃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结构布局合理、各机构配合精度高、滑盖顺滑移动且能保证滑盖定位稳定性的一种补水仪滑盖式开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补水仪滑盖式开关,包括补水仪本体,补水仪本体侧壁纵向开有滑道,滑道滑动配装有用于控制补水仪内部开关的滑盖,滑道两侧分别设有导槽,滑盖两侧分别设有与导槽滑动配合的导条;滑盖背面设有第一导板,滑道设有与第一导板滑动连接的第二导板;第一导板与第二导板之间设有扭簧,扭簧的两个末端分别连于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滑道设有与第二导板相匹配的第一固定槽,使得第二导板卡置于第一固定槽内;导条边缘设有沿滑盖两侧横向延伸的横钩。

上述的滑盖背面设有与第一导板相匹配的第二固定槽,使得第一导板卡置于第二固定槽内。

上述的第二固定槽边缘与第一导板边缘设有榫卯连接结构。

上述的第一导板包括卡置于第二固定槽内的第一衬板,以及叠加固定于第一衬板的第一导轨。

上述的第二导板包括卡置于第一固定槽内的第二衬板,以及叠加固定于第二衬板的第二导轨;第二导轨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

上述的第一导轨边缘与第二导轨边缘设有滑动连接结构。

上述的第一导轨设有用于连接第一衬板的螺钉孔;第二导轨设有用于连接第二衬板的螺钉孔。

上述的第二衬板与第二导轨设有榫卯连接结构。

上述的第二衬板边缘设有第二榫部,第二导轨边缘设有设有与第二榫部相匹配的第二卯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补水仪滑盖式开关,包括补水仪本体,补水仪本体侧壁纵向开有滑道,滑道滑动配装有用于控制补水仪内部开关的滑盖,滑道两侧分别设有导槽,滑盖两侧分别设有与导槽滑动配合的导条;滑盖背面设有第一导板,滑道设有与第一导板滑动连接的第二导板;第一导板与第二导板之间设有扭簧,扭簧的两个末端分别连于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传统滑盖开关通过滑盖上的凸起与补水仪壳体上设置的若干凹槽的滑动咬合来限制滑盖的自由滑动,而本实用新型通过扭簧间接连接滑盖和补水仪本体这一巧妙连接来实现滑盖在滑道内的顺畅滑动,消除了凸起和凹槽错开时的顿挫感,并且具有助力作用,便于娇弱的女性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开关结构的爆炸图;

图2是图1中补水仪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滑盖与第一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第一导板、第二导板和扭簧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补水仪本体、11滑道、12导槽、13第一固定槽、2滑盖、2a第二固定槽、21导条、22压杆、23第一榫部、3第一导板、4第二导板、5扭簧、31第一衬板、31a第一卯部、32第一导轨、41第二导轨、41a第二卯部、42第二衬板、42a第二榫部。

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补水仪滑盖式开关,包括补水仪本体1,补水仪本体1侧壁纵向开有滑道11,滑道11滑动配装有用于控制补水仪内部开关的滑盖2,喷头设置在滑道11末端,通过滑动滑盖2就能实现喷头的显露和隐藏,滑道11两侧分别设有导槽12,滑盖2两侧分别设有与导槽12滑动配合的导条21;滑盖2背面设有第一导板3,滑道11设有与第一导板3滑动连接的第二导板4;第一导板3与第二导板4之间设有扭簧5,扭簧5的两个末端分别连于第一导板3和第二导板4,第一导板3和第二导板4分别设有固定柱(图中未示出)用于连接扭簧5的两个末端。滑盖2边缘还设有用于触动内部开关的压杆22。传统滑盖2开关通过滑盖2上的凸起与补水仪壳体上设置的若干凹槽的滑动咬合来限制滑盖2的自由滑动,而本实用新型通过扭簧5间接连接滑盖2和补水仪本体1这一巧妙连接来实现滑盖2在滑道11内的顺畅滑动,消除了凸起和凹槽错开时的顿挫感,并且具有助力作用,便于娇弱的女性使用。

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3所示,滑道11设有与第二导板4相匹配的第一固定槽13,使得第二导板4卡置于第一固定槽13内,这样能使第一导板3相对与第二导板4做滑行移动;导条21边缘设有沿滑盖2两侧横向延伸的横钩。横钩能勾住导槽12,防止滑盖2从滑道11脱落。

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滑盖2背面设有与第一导板3相匹配的第二固定槽2a,使得第一导板3卡置于第二固定槽2a内。

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固定槽2a边缘与第一导板3边缘设有榫卯连接结构,例如第二固定槽2a边缘设有第一榫部23,第一导板3边缘设有与第一榫部23相匹配的第一卯部31a。当第一榫部23和第一卯部31a的位置对掉后固定效果也相同。

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导板3包括卡置于第二固定槽2a内的第一衬板31,以及叠加固定于第一衬板31的第一导轨32。第一导轨32为金属件,第一衬板31为塑料件。塑料件的第一衬板31更容易与第二固定槽2a卡置配合。

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第二导板4包括卡置于第一固定槽13内的第二衬板42,以及叠加固定于第二衬板42的第二导轨41;第二导轨41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32。扭簧5的两个末端分别连于第一导轨32和第二导轨41。

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导轨32边缘与第二导轨41边缘设有类似于榫卯结构的滑动连接结构,具体为第一导轨32的边缘具有翻边,其翻边包住第二导轨41边缘。

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导轨32设有用于连接第一衬板31的螺钉孔;第二导轨41设有用于连接第二衬板42的螺钉孔。第一导轨32和第一衬板31通过螺钉连接固定;第二导轨41和第二衬板42也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衬板42与第二导轨41设有榫卯连接结构。

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衬板42边缘设有第二榫部42a,第二导轨41边缘设有设有与第二榫部42a相匹配的第二卯部41a。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