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手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29907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伞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暖手雨伞。



背景技术:

一般在下雨时,人们经常需要使用到雨伞来遮蔽,避免被雨水淋湿,发生感冒或发烧等疾病。但是在使用雨伞时,需要用手来撑雨伞,在寒冷的季节,为了避免手被冻伤,一些人会戴上手套再来撑伞,但是也常常因为外出匆忙而忘记随身携带手套,导致在撑伞时,手部外露,在寒冷天气里手被冻伤,造成一定的伤害和不适。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暖手雨伞,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暖手雨伞,手柄可以发热,为手部保暖,提高使用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暖手雨伞,包括支撑杆、伞骨架、伞柄和伞布,所述伞骨架设于所述支撑杆的上方,所述伞柄固定于所述支撑杆的下方,所述伞布覆设于所述伞骨架的外侧,所述伞骨架的末端设有警示灯,所述伞柄内设有充电电源和与充电电源连接的发热装置,所述伞柄表面嵌设有开伞按键、滑动式加热键、警示键和与充电电源连接的充电指示灯及USB TYPE C型的充电接口,所述滑动式加热键设于发热装置和充电电源之间,所述充电接口枢接转动设有防水塞,所述警示灯通过设于伞骨架和支撑杆内的导线与充电电源连接,警示键连接于警示灯和充电电源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警示灯和充电指示灯均为LED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充电电源为锂离子充电电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热装置为螺旋状电热丝。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水塞为塑胶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暖手雨伞,包括支撑杆、伞骨架、伞柄和伞布,伞骨架设于支撑杆的上方,伞柄固定于支撑杆的下方,伞布覆设于伞骨架的外侧,伞骨架的末端设有警示灯,伞柄内设有充电电源和与充电电源连接的发热装置,伞柄表面嵌设有开伞按键、滑动式加热键、警示键和与充电电源连接的充电指示灯和USB TYPE C型的充电接口,滑动式加热键设于发热装置和充电电源之间,用于控制发热装置的发热,提供取暖的效果;警示灯通过设于伞骨架和支撑杆内的导线与充电电源连接,警示键连接于警示灯和充电电源之间,用于在光线不好的环境下打开警示灯,达到提醒的目的,提高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暖手雨伞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暖手雨伞,包括支撑杆1、伞骨架2、伞柄3和伞布4。

所述伞骨架2设于所述支撑杆1的上方,所述伞柄3固定于所述支撑杆1的下方,所述伞布4覆设于所述伞骨架2的外侧,构成一个完整的雨伞。所述伞骨架2的末端设有警示灯5,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警示灯5为LED灯。

所述伞柄3内设有充电电源6和与充电电源6连接的发热装置7,所述伞柄4表面嵌设有开伞按键8、滑动式加热键9、警示键10和与充电电源连接的充电指示灯11及USB TYPE C型的充电接口12。其中,所述充电指示灯11也为LED灯,方便及时掌握充电电源6的充电情况。

所述滑动式加热键9设于发热装置7和充电电源6之间,用于控制发热装置7的发热,提供取暖的效果;在此,所述发热装置7为螺旋状电热丝,所述充电电源6为锂离子充电电池。同时,滑动式加热键9与螺旋状电热丝滑动式接触,通过控制螺旋状电热丝的发热长度,实现控制调节温度的目的。

所述充电接口12枢接转动设有塑胶材质制成的防水塞13,避免水或是灰尘等杂质进入充电接口12,影响充电接口12的正常充电使用。所述警示灯5通过设于伞骨架2和支撑杆1内的导线与充电电源6连接,警示键10连接于警示灯5和充电电源6之间,用于在光线不好的环境下打开警示灯5,达到提醒的目的,提高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暖手雨伞,包括支撑杆1、伞骨架2、伞柄3和伞布4,伞骨架2设于支撑杆1的上方,伞柄3固定于支撑杆1的下方,伞布4覆设于伞骨架2的外侧,伞骨架2的末端设有警示灯5,伞柄3内设有充电电源6和与充电电源连接6的发热装置7,伞柄3表面嵌设有开伞按键8、滑动式加热键9、警示键10和与充电电源6连接的充电指示灯11和USB TYPE C型的充电接口12,滑动式加热键9设于发热装置7和充电电源6之间,用于控制发热装置7的发热,提供取暖的效果;警示灯5通过设于伞骨架2和支撑杆1内的导线与充电电源6连接,警示键10连接于警示灯5和充电电源6之间,用于在光线不好的环境下打开警示灯5,达到提醒的目的,提高使用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