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手机指纹解锁的防水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5870阅读:35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实现手机指纹解锁的防水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装手机的防水袋,在防水袋对应指纹解锁键区域设有纳米薄膜,指纹按压在纳米薄膜实现指纹解锁。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追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经常会在户外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例如,露营、游泳、潜水和水上乐园等各种活动,在上述的活动中,人们通过会随身携带电子产品,而现有的电子产品在防水功能上并不完善,因此极容易因进水而造成故障。因此,市面上研发出了手机防水袋,通过自封口密封,或者是通过夹扣件密封。而上述的手机防水袋实现触摸屏操作没有问题,但是不能隔着普通的PVC塑胶袋实现指纹解锁,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装手机的防水袋,在防水袋对应指纹解锁键区域设有纳米薄膜,指纹按压在纳米薄膜实现指纹解锁。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实现手机指纹解锁的防水袋,其特征是,包括防水袋本体和锁扣组件,所述防水袋本体由透明PVC或TPU或EVA薄片电压成一边为开口其余三边为封口的防水袋结构,所述防水袋本体设有一对应手机指纹解锁键的窗口,窗口上设有一纳米薄膜,纳米薄膜与窗口边沿电压密封连接;所述防水袋本体对应手机的摄像头位置设有一摄像视窗,摄像视窗上设有透明PVC膜;所述锁扣组件设于防水袋本体的开口处。

所述锁扣组件包括第一锁扣外壳、第二锁扣外壳,第一锁扣外壳和第二锁扣外壳内壁均设有连接防水袋本体的凸起柱和压片,防水袋本体的开口处设有用于挂接在凸起柱的挂接端;所述第一锁扣外壳和第二锁扣外壳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扣,连接扣上设有活动扣;所述第一锁扣外壳下边设有刀边凸条,对应第二锁扣外壳设有与之相咬的“V”型凹槽。

通过本技术方案,在防水袋本体对应手机指纹解锁键的位置设置有纳米薄膜,纳米薄膜是指尺寸在纳米量级的颗粒(晶粒)构成的薄膜,利用纳米粒子所具有的力、电、光、磁等方面的特性,通过复合制作出来的薄膜,实现手指按压在纳米薄膜上面,其相贴合的指纹解锁键能够识别按压的指纹,实现指纹解锁。相较于没有指纹解锁特性的防水袋,本方案的手机防水袋操作更为方便、快捷。另外,本技术方案提出的锁扣结构,其结构简单、合理,通过两端的活动扣旋转实现将第一锁扣外壳和第二锁扣外壳锁紧,同时,第一锁扣外壳下边的刀边凸条和第二锁扣外壳的“V”型凹槽相咬,将防水袋的开口密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锁扣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摄像视窗另一形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照附图1-2,一种可实现手机指纹解锁的防水袋,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袋本体9和锁扣组件,所述防水袋本体9由透明PVC或TPU或EVA薄片电压成一边为开口其余三边为封口的防水袋结构,所述防水袋本体9设有一对应手机指纹解锁键的窗口,窗口上设有一纳米薄膜91,纳米薄膜91与窗口边沿电压密封连接;所述防水袋本体9对应手机的摄像头位置设有一摄像视窗,摄像视窗上设有透明PVC膜92;所述锁扣组件设于防水袋本体9的开口处。

较优地,所述锁扣组件包括第一锁扣外壳1、第二锁扣外壳2,第一锁扣外壳1和第二锁扣外壳2内壁均设有连接防水袋本体9的凸起柱3和压片4,防水袋本体9的开口处设有用于挂接在凸起柱3的挂接端;所述第一锁扣外壳1和第二锁扣外壳2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扣5,连接扣5上设有活动扣6;所述第一锁扣外壳1下边设有刀边凸条7,对应第二锁扣外壳2设有与之相咬的“V”型凹槽8,实现将防水袋本体9的开口相咬锁紧。

参照附图3,较优地,所述所述防水袋本体9对应手机的摄像头位置设置的摄像视窗可以设置为方形,当然也可以设计为其它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而对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