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6374阅读:3858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



背景技术:

乳胶手套是手套中的一种,它不同与一般的手套,由乳胶加工而成。可以作为医疗、家庭、工业、美容等行业使用,是必备的手部防护用品。乳胶手套采用天然乳胶作为基体材料,配以其他的精细助剂加工而成的手套,产品经过特殊表面处理,防护性能强,使用便利,在工农业生产、医疗、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滑石粉解决乳胶手套的穿戴问题。目前广泛使用的乳胶手套,要么是加工生产时在手套内表面涂有滑石粉,要么使用者先行在手上涂抹滑石粉,然后在将手套戴上。但是无论是那种方案,均存在滑石粉不慎污染乳胶手套外表面的问题。如手套内表面自带滑石粉的手套,在运输或者拆封佩戴时,手套内的滑石粉很容易倒落出来落在另一只手套的外表面,造成污染。需要自行涂覆滑石粉的无粉手套在佩戴过程中更容易沾污手套。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包括手掌部和袖口部,所述袖口部边缘设有箍筋环,袖口部的内表面设有海绵垫和药用淀粉包覆腔,所述海绵垫和药用淀粉包覆腔均环绕袖口部的内表面整圈,药用淀粉包覆腔设在海绵垫的内侧,所述药用淀粉包覆腔由上挡片、下挡片和袖口部内表面围成,所述上挡片、下挡片的一条长边固定在袖口部内表面上,另一条长边互相靠近形成药用淀粉包覆腔开口,所述开口处贴有密封带将药用淀粉包覆腔密封,所述药用淀粉包覆腔内盛装有药用淀粉。

进一步地,所述医用乳胶手套还包括手套脱出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手套脱出构件包括拉绳和黏贴带,所述拉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箍筋环的两侧,所述黏贴带将拉绳的中部粘在手套的背面,所述黏贴带包括撕片,撕片的一条边固定在手套的背面,撕片的下表面设有不干胶。

进一步地,所述手套脱出构件包括凸筋和拉环,所述凸筋设在袖口部外表面的侧边,凸筋上设有拉环,所述凸筋、拉环和手套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手套脱出构件为裙状结构,所述裙状结构的一条边固定设在所述袖口部的外表面,所述裙状结构的裙摆朝向所述手掌部。

进一步地,所述上挡片、下挡片、撕片和手套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海绵垫的厚度为0.5~1cm。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在手套内设计药用淀粉包覆腔,穿戴手套时,避免手套口朝下,撕开密封带,使用者手伸入手套穿戴过程中,药用淀粉包覆腔内的药用淀粉会从腔内漏出起到润滑作用,且完全不会撒出手套造成污染。另外,在药用淀粉包覆腔的外侧加设了海绵垫,进一步起到了防止药用淀粉撒出的风险。

2. 由于医用乳胶手套在使用过程中较紧密地裹覆在使用者手上,手套的指尖部没有着力点,且从指尖部脱手套容易造成手套振动,将手套表面的污染液飞溅到使用者的皮肤或衣物上造成污染,因此不宜从指尖部脱除手套;另外,如果直接用另一只手从袖口的边缘脱出手套,另一只手套外表面的污染物又很容易污染袖口边的衣服和皮肤。本实用新型在手套袖口部外表面位置设计手套脱出构件,采用翻出的方式将手套从手上脱除,从而避免了上述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左手手套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所述手套的左手手套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B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所述手套的左手手套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所述手套的左手手套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包括手掌部1和袖口部2。袖口部2边缘设有箍筋环3,箍筋环3将袖口部的边缘箍在手臂上,箍筋环3的弹性适中,使得袖口处不具有明显的孔洞即可。袖口部2的内表面设有海绵垫4和药用淀粉包覆腔5,海绵垫4和药用淀粉包覆腔5均环绕袖口部的内表面整圈。海绵垫4胶粘在袖口部内表面上,厚度为0.8cm。药用淀粉包覆腔5设在海绵垫4的内侧。药用淀粉包覆腔5由上挡片51、下挡片52和袖口部内表面围成,上挡片51、下挡片52的一条长边固定在袖口部内表面上,另一条长边互相靠近形成药用淀粉包覆腔开口,开口处贴有密封带53将药用淀粉包覆腔5密封,药用淀粉包覆腔5内盛装有药用淀粉6。

使用时,使用者在无菌操作下先戴PE手套,避免过敏现象(如无过敏现象者也可以直接佩戴本实施例所述的乳胶手套),然后将本实施例所述乳胶手套手掌部朝下,将袖口部的边缘张开。再撕开密封带53,使得药用淀粉从药用淀粉包覆腔5内漏出,将手伸入手套内,当手掌触碰到药用淀粉包覆腔5时,手掌进行撑开和收拢动作(其他动作也可,例如抖动、来回转动等等),使得淀粉包覆腔5内的药用淀粉6进一步大量地漏出,落在乳胶手套内表面、PE手套表面或使用者手掌表面,起到润滑作用,使得佩戴手套更加容易。

作为可选择的优方案,为了便于手套脱出,本实用新型所述乳胶手套还设计添加了手套脱出构件,其结构有多种方案,分别叙述如下:

实施例1

如图4~5所示,上述乳胶手套设计添加的手套脱出构件包括拉绳7和黏贴带8,拉绳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箍筋环3的两侧,黏贴带8将拉绳7的中部粘在手套的背面。黏贴带8与手套一体成型,包括撕片81,撕片81的一条边固定在手套的背面,撕片81的下表面设有不干胶82。

使用者要脱除手套时,用另一只手撕开撕片81,使得不干胶82脱离手套背面,再拉扯拉绳7。由于拉绳7同时对箍筋环3的两侧用力,脱除手套时两侧同步移动,比单独拉扯一边的脱除阻力小,操作方便。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上述乳胶手套设计添加的手套脱出构件包括凸筋9和拉环10。凸筋9设在袖口部2外表面的侧边。凸筋9上设有拉环10,凸筋9、拉环10和手套一体成型。

使用者要脱除手套时,拉扯拉环10将手套脱出即可。由于凸筋9、拉环10和手套一体成型,故而拉环10能够承受的拉力较大而不会断裂。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上述乳胶手套设计添加的手套脱出构件为裙状结构11。裙状结构11的一条边固定设在袖口部2的外表面,裙状结构11的裙摆朝向手掌部1。裙状结构11环绕袖口部2整周,和手套一体成型。

使用者要脱除手套时,拉扯裙状结构11。当手套袖口有的部分脱出的较多,有的部分脱出的较少,脱出阻力增大时,可牵引脱出较少的部位的裙状结构11,使脱出均匀,阻力减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