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针织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3815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针织手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磨针织手套。



背景技术:

在操作维修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人们手部的防护作用以及摩擦力,人们在维修的过程中会进行穿戴针织手套。

针织手套主要由主体部、拇指部、四个指套排列组成的四指部组成,四指部的根部与拇指部的根部连接在主体部上,人们的手指刚好能穿入四指部与母指部内,手掌位于主体部内。

而由于手套在使用的过程中,指套经常与其他物件进行接触,从而导致手套容易产生磨损,尤其是指套尖端位置,指套的磨损非常严重,从而如公布号为10417260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耐磨手套,它通过在指套尖端进行设置耐磨橡胶涂层来提高指套尖端的耐磨效果,从而提高手套整体的使用寿命。

这种虽然能提高使用寿命,但是基本上指套的耐磨橡胶涂层损坏后,指套基本上马上回产生破损,而其他部门基本上还保持完好的状态,而手套基本上只能丢弃,导致十分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针织手套,其具有指尖部便于拆卸更换,提高整体使用寿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耐磨针织手套,包括主体部、拇指部、由四个指套排列组成的四指部,指套与拇指部均由指尖部与指根部组成,所述指根部缝制连接在主体部上,指尖部、指根部、主体部的握持接触面上涂有耐磨涂层,所述指尖部的开口位置设有与指根部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若干个钩状刺毛组成的刺毛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指尖部与指根部能进行有效的拆卸与安装,从而有效的实现了指尖部的更换与拆卸,从而当指尖部磨损后,人们可以通过更换指尖部达到替换更新的作用,从而无需丢弃主体部,提高使用寿命,有效的减少了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刺毛层位于指尖部的开口位置外圆周侧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刺毛层朝外侧伸出,从而避免刺毛层穿刺到手指而产生刺感,有效的保证的穿戴时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所述指尖部的开口位置设有延伸条,所述延伸条上也设有刺毛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指尖部安装的过程中,延伸条伸入主体内部,通过刺毛层的固定作用进行固定,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指尖部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条至少设有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较多的延伸条设置有效的提高了对指尖部的连接效果与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指尖部的开口位置设有供刺毛层固定的连接台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台阶卡到指根部内侧面减少了连接处的高度差,从而减少人们穿戴时的搁置感。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条长度为2-4cm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避免延伸条过长而影响延伸条安装,也避免延伸条过短而影响连接的有效性。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条长度为3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条安装手能到达掌指关节位置,掌指关节在弯曲的时候提高了对延伸条的抵触作用,从而提高了延伸条的固定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指尖部外侧面上全部涂有耐磨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指尖部的其中一侧的耐磨涂层产生磨损后,人们将指尖部取出再进行转动180度,再进行固定使用,从而没有磨损的一侧能进行工作,有效的提高了指尖部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指尖部便于更换,有效的提高了手套整体的使用寿命;

2、指尖部连接方便,贴附即可固定便于人们使用;

3、指尖部连接效果好,防止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施例指套的结构图;

图4是图3中A的放大图。

图中,1、主体部;2、拇指部;3、四指部;4、指尖部;5、指根部;6、刺毛层;7、连接台阶;8、延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耐磨针织手套,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部1、拇指部2、四指部3,四指部3由四个指套排列组成,四指部3与拇指部2连接在主体部1上,指套与拇指部2均由指尖部4与指根部5组成,指根部5缝制连接在主体部1上,针织手套通过针织设备将主体部1与拇指部2分开进行纺织,再将主体部1与拇指部2进行连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针织手套。

如图1所示,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手穿过主体部1,人们再将大拇指插入拇指部2,人们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依次插入四指部3的四个指套内,而手掌位于主体部1,实现了针织手套的穿戴。

针织手套的握持接触面上涂有耐磨涂层,从而大大提高了针织手套的整体耐磨效果,有效的提高了针织手套的使用寿命。

如图2、3所示,指尖部4的开口位置设有与指根部5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为若干个塑料钩状刺毛组成的刺毛层6,如图3、4所示,刺毛层6位于指尖部4的开口位置的连接台阶7外圆周侧面上,如图2、3所示,指尖部4通过刺毛层6内的塑料钩状刺毛钩到指根部5内侧面的纺织线上进行固定,形成了完整的手套结构,在指尖部4与指根部5连接时,连接台阶7卡到指根部5内侧面减少了连接处的高度差,从而减少人们穿戴时的搁置感。

如图2、3所示,完整的手套结构能通过针对指尖部4与指根部5的连接位置拔开,使塑料钩状刺毛产生变形,使纺织线与塑料钩状刺毛进行分离,从而使指尖部4分离也非常的方便。

如图2、3所示,指尖部4的开口位置设有两个延伸条8,延伸条8上也设有刺毛层6,在指尖部4连接的过程中,将延伸条8伸入主体部1内,使延伸条8上的刺毛层6贴到主体部1内侧面上,通过塑料钩状刺毛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对指尖部4的连接作用,且两个延伸条8设置有效的均匀分散指尖部4的拉力,有效的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1、2所示,延伸条8长度为3cm,延伸条8安装手能到达掌指关节位置,掌指关节在弯曲的时候提高了对延伸条8的抵触作用,从而提高了延伸条8的固定作用,有效的避免延伸条8过长而影响延伸条8安装,也避免延伸条8过短而影响连接的有效性。

指尖部4外侧面上全部涂有耐磨涂层,当指尖部4的其中一侧的耐磨涂层产生磨损后,人们将指尖部4取出再进行转动180度,再进行固定使用,从而没有磨损的一侧能进行工作,有效的提高了指尖部4的使用寿命。

耐磨涂层由耐磨橡胶涂成,耐磨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且价格便宜,便于生产与涂覆。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