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女士斜襟上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9545阅读:28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女士斜襟上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女士斜襟上衣。



背景技术:

夏季女士服装的款式较多,其中斜肩衣服深受女性的喜爱,因其肩部的独特设计活动方便,没有拘束,这种款式的服装通常会在后颈的位置设置纽扣,但是这种结构存在使用不便的情况,第一,女士在穿脱的过程中,需要将手伸到颈部后方去解扣子,非常的不方便,第二,长头发的女士在穿着的过程中,长头发会缠绕在扣子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女士斜襟上衣。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的斜肩衣服纽扣设于颈部后方,结构设计不合理,穿着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女士斜襟上衣,包括前片、后片、左颈片、右颈片和肩片,所述的前片和后片的上端都是斜肩结构,所述前片的上端和后片的上端通过所述左颈片和右颈片连接,所述的肩片设于所述左颈片和右颈片的外侧,所述的肩片为双层带褶皱结构,且所述肩片的前后两侧分别连接前片和后片,所述的前片与右颈片、肩片之间通过衣襟连接,所述的衣襟为斜襟结构,该衣襟上设有防脱扣。

优选的,所述的肩片为荷叶边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衣襟包括设于前片上的上襟和设于左颈片以及肩片上的底襟,所述的防脱扣包括扣帽、弹簧、压片、钢珠和扣钉,所述的扣钉设于所述的底襟上,所述的扣帽内设有容纳腔,所述的容纳腔下端设有扣孔,所述的弹簧、压片和钢珠设于所述的容纳腔内,所述的弹簧一端顶于容纳腔的顶部,另一端压于所述压片的上方,所述的压片压于所述钢珠上方,所述的扣钉中部设有凹槽,所述的扣钉上端穿过扣孔和压片后刺于弹簧内部,所述的钢珠嵌于所述凹槽内。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钢珠至少为两颗。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扣帽上设有扣帽连接件,该扣帽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的衣襟下边缘。

优选的,所述的前片为提花针织结构,所述的肩片和后片为蚕丝面料。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保持了斜肩服装穿着舒适的特点之外,将开口处设于胸前,为斜襟的形式,这种形式避免了穿脱不方便的问题,且采用防脱扣,可有效防止穿着过程中出现的衣扣脱开的尴尬事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防脱扣的闭合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防脱扣的打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前片8、后片2、左颈片1、右颈片3和肩片5,所述的前片8和后片2的上端都是斜肩结构,所述前片8的上端和后片2的上端通过所述左颈片1和右颈片3连接,所述的肩片5设于所述左颈片1和右颈片3的外侧,所述的肩片5为双层带褶皱结构,且所述肩片5的前后两侧分别连接前片8和后片2,所述的前片8与右颈片3、肩片5之间通过衣襟6连接,所述的衣襟6为斜襟结构,该衣襟6上设有防脱扣7。该结构使得肩部活动不受限制,且可防止肩部受凉的情况发生,斜襟结构的衣襟6设置,可使得服装穿脱方便,无需将手伸到颈部后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肩片5为荷叶边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衣襟6包括设于前片8上的上襟和设于左颈片1以及肩片5上的底襟,所述的防脱扣7包括扣帽13、弹簧14、压片15、钢珠11和扣钉16,所述的扣钉16设于所述的底襟上,所述的扣帽13内设有容纳腔12,所述的容纳腔12下端设有扣孔10,所述的弹簧14、压片15和钢珠11设于所述的容纳腔12内,所述的弹簧14一端顶于容纳腔12的顶部,另一端压于所述压片15的上方,所述的压片15压于所述钢珠11上方,所述的扣钉16中部设有凹槽9,所述的扣钉16上端穿过扣孔10和压片15后刺于弹簧14内部,所述的钢珠11嵌于所述凹槽9内。该防脱扣7的结构设计,可有效防止扣钉意外脱开的情况发生。使用时,只需将扣钉16穿过上襟后插于扣帽13内即可。解开时,使用特制的磁铁17罩于扣帽13外,往上提起,此时,钢珠11就在磁铁的作用下从扣钉16上的凹槽9内脱出后向上带动压片15和弹簧14移动,从而解开防脱扣7。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钢珠11至少为两颗,使得防脱扣7的闭合更为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扣帽13上设有扣帽连接件4,该扣帽连接件4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的衣襟6下边缘。设有的扣帽连接件4可有效防止防脱扣7解开后扣帽13丢失的情况发生。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前片8为提花针织结构,所述的肩片5和后片2为蚕丝面料,提花针织结构可保持前片8的平整和立体,肩片5和后片2为蚕丝面料可保持服装的透气与舒适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