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气囊的旅行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0811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气囊的旅行箱。



背景技术:

旅行箱是人们在出远门时的必备物品,其容量大,并且质地较硬,能够保护盛放于其内的物品。

但在箱体太大、装的物品又太少时,箱体的颠簸会导致箱内整齐摆放的物品移位,从而在开箱时物品一片混乱,且在箱体用于盛装易碎品时,易碎品在箱体内的定位和防颠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气囊的旅行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气囊的旅行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和箱盖扣合后形成用于置物的长方体状空腔,所述箱盖的内壁上固定铺设有第一气囊组,所述第一气囊组包括若干个沿箱盖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一气囊管,且相邻两个第一气囊管相互平行;

相邻两个第一气囊管之间通过若干根间隔设置的第一气管气密连通,且第一气管与第一气囊管相垂直;所述箱盖上设有第一充气口,所述第一充气口与距离第二充气口最近的第一气囊管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充气口配有第一密封盖;

所述箱体四周的内侧壁上固定布设有第二气囊组,所述第二气囊组包括沿箱体长度方向布设的两个长气囊组和沿箱体宽度方向布设的两个短气囊组;

所述长气囊组包括若干个第二气囊管,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气囊管相互平行,且第二气囊管与第一气囊管相垂直;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气囊管通过若干根间隔设置的第二气管相连通,箱体上设有第二充气口,所述第二充气口与距离第二充气口最近的一根第二气囊管相连通,且所述第二充气口配有第二密封盖;

所述短气囊组包括若干个第三气囊管,相邻两个所述第三气囊管相互平行,且第三气囊管与第一气囊管相平行;相邻两个所述第三气囊管通过间隔设置的若干根第三气管相连通,且箱体上设有第三充气口,所述第三充气口与距离第三充气口最近的一根第三气囊管相连通,且所述第三充气口配有第三密封盖。

进一步,充满气体的第一气囊管、充满气体的第二气囊管和充满气体的第三气囊管均呈柱状。

进一步,所述第一气管设置在第一气囊管和箱盖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二气管设置在第二气囊管和箱体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三气管设置在第三气囊管和箱体之间。

进一步,第一气囊管、第二气囊管、第三气囊管、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和第三气管均为软膜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

第一气囊组和第二气囊组可以对箱内物品进行定位,避免物品混乱和撞坏,且第一气囊组和第二气囊组在不使用时,不影响物品摆放;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一种带有气囊的旅行箱,包括箱体1和箱盖2,所述箱体1和箱盖2扣合后形成用于置物的长方体状空腔;所述箱盖2的内壁上固定铺设有第一气囊组,所述第一气囊组包括若干个沿箱盖2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一气囊管21,且相邻两个第一气囊管21相互平行;

相邻两个第一气囊管21之间通过若干根间隔设置的第一气管23气密连通,且第一气管23与第一气囊管21相垂直;所述箱盖2上设有第一充气口22,便于专用的打气筒或手动充气筒通过第一充气口22向第一气囊管21内充气,所述第一充气口22与距离第二充气口22最近的第一气囊管21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充气口22配有第一密封盖,以在充气后密封第一充气口22;

所述箱体1四周的内侧壁上固定布设有第二气囊组,所述第二气囊组包括沿箱体1长度方向布设的两个长气囊组11和沿箱体1宽度方向布设的两个短气囊组12;

所述长气囊组11包括若干个第二气囊管112,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气囊管112相互平行,且第二气囊112与第一气囊管21相垂直;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气囊管112通过若干根间隔设置的第二气管111相连通,箱体1上设有第二充气口,便于专用的打气筒或手动充气筒通过第二充气口向第二气囊112内充气,所述第二充气口与距离第二充气口最近的一根第二气囊管112相连通,且所述第二充气口配有第二密封盖,以在充气后密封第二充气口;

所述短气囊组12包括若干个第三气囊管122,相邻两个所述第三气囊管122相互平行,且第三气囊管122与第一气囊管21相平行;相邻两个所述第三气囊管122通过间隔设置的若干根第三气管121相连通,且箱体1上设有第三充气口13,便于专用的打气筒或手动充气筒通过第三充气口13向第三气囊管122内充气,所述第三充气口13与距离第三充气口13的一根第三气囊管122相连通,且所述第三充气口13配有第三密封盖,以在充气后密封第三充气口13。

充满气体的第一气囊管21、充满气体的第二气囊管112和充满气体的第三气囊管122均呈柱状。

所述第一气管23设置在第一气囊管21和箱盖2之间。

所述第二气管111设置在第二气囊管112和箱体1。

所述第三气管121设置在第三气囊管122和箱体1之间。

第一气囊管21、第二气囊管112、第三气囊管122、第一气管23、第二气管111和第三气管121均为软膜管。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

当需要盛装的物品比较少时,先将物品在箱体1内摆放好后,再向第一气囊管21、第二气囊管112和第三气囊管122内充气,直到第一气囊管21、第二气囊管112、第三气囊管122、第一气管23、第二气管111和第三气管121胀大到充满所述空腔与物品之间的间隙时停止充气;扣上箱盖2后,第一气囊管21、第二气囊管112和第三气囊管122能起到定位物品的作用,尤其适用于易碎品。

第一气囊管21、第二气囊管112、第三气囊管122、第一气管23、第二气管111和第三气管121均为软膜管,不充气时,占用空间小。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