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及其流彩鞋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5925发布日期:2018-06-08 17:40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鞋子及其流彩鞋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具体涉及鞋子及其流彩鞋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鞋子不仅越来越考虑其实用价值,也越来越注重个性化的外部设计,特别是在占据童鞋市场大部分的女鞋市场,各种新奇的鞋子分外受到青睐。

女童鞋的设计特点多为颜色丰富、带闪,并具有多种卡通形象的装饰。而由于涉及样式实在是种类繁多,每双鞋在生产时就已确定了外在形态,因此无法满足儿童的新鲜感,穿过一段时间后就会令儿童失去兴趣。

由此可见,目前的童鞋存在外形单一、容易单调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童鞋存在外形单一、容易单调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流彩鞋片,包括:

内盖,与鞋子的装配部位形状适配;

外盖,采用透明材质,所述内盖和所述外盖密封贴合,且二者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流体介质,所述流体介质内设有彩色装饰物。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盖的外侧面上设有一圈闭合的凹台,所述外盖的外沿与所述凹台适配。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外盖通过贴合部设置在所述凹台内,所述贴合部由所述外盖的外沿向下延伸形成,所述贴合部的外侧面与所述内盖平齐。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盖的内侧面与鞋子的鞋头形状契合,所述内盖的前端为尖头、圆头或方头,后端边沿在水平面的垂直投影为直线、弧线或梯形。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弧线的弧度朝向鞋头方向凸出。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梯形的窄边靠近鞋头的后端。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流体介质为水、流沙油、食物油、酒精或化妆品油,所述装饰物为彩色颗粒或彩色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鞋子,其鞋面上设有上述结构的流彩鞋片,通过粘接或缝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人们穿上设有流彩鞋片的鞋子,走路时候,由于震动或者晃动,内腔中的流动介质会带动装饰物流动,就会呈现五彩缤纷的动态景象,绚丽多姿,能极大增大鞋子的趣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流彩鞋片包括内盖10和外盖20,内盖10与鞋子的装配部位形状适配;外盖20采用透明材质,内盖10和外盖20密封贴合,且二者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填充有流体介质,流体介质内设有彩色装饰物。当鞋片随着脚步的动作,内部的装饰物会在流体介质的带动下进行流动,从而出现动态的绚丽情景,极大增强了鞋子的趣味。

内盖10的外侧面上设有一圈闭合的凹台,外盖20的外沿与凹台适配。凹台的结构能够使得外盖20与内盖10很好地紧密接合,并能限定外盖20的位置,具有定位作用,由于鞋子的形状是立体的不规则形状,凹台能够在加工时方便对外盖20进行位置限定,使得外盖20与内盖10的配合精度提高。

外盖20通过贴合部21设置在凹台内,贴合部21由外盖20的外沿向下延伸形成,贴合部21的外侧面与内盖10平齐。贴合部21与凹台适配,保证了接合处的结构平整。同时,外盖20的主体部分则凸出于贴合部21的上方,这样无论内盖10的顶面是否设置凹腔,外盖20的主体部分都会与内盖10形成内腔。

内盖10的内侧面与鞋子的鞋头形状契合,内盖10的的前端为尖头、圆头或方头,后端边沿在水平面的垂直投影为直线、弧线或梯形。对于儿童来说,鞋头位置是最易观察到的部位,将本实用新型设置在鞋头上,能最大限度提高儿童观察的趣味性。尖头、圆头或方头为不同种类的鞋子的形状,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形状,后端边沿的形状不同,会直接影响到内腔的大小,其中直线形状加工最为简单。

弧线的弧度朝向鞋头方向凸出,而弧线则可以与鞋头形成月牙形的修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采用梯形形状,梯形的窄边靠近鞋头的后端,而梯形的形状占据鞋头的空间最大,装饰效果最为明显。

流体介质为水、流沙油、食物油、酒精或化妆品油,装饰物为颗粒状、片状或带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他流体介质和装饰物。其中流沙油和食物油能兼容更多材质的装饰物,并且油类的流动性相对水来说稍差,流动性和动态效果更具有观赏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鞋子,其鞋面上设有上述结构的流彩鞋片,通过粘接或缝接固定。这种鞋头可以通过单独售卖,人们可以通过型号选择合适的尺寸,并采用粘接或缝接固定在已有的成品鞋子上,选择范围广,能满足多样化需求,使鞋子不再单调。

本实用新型,人们穿上设有流彩鞋片的鞋子,走路时候,由于震动或者晃动,内腔中的流动介质会带动装饰物流动,就会呈现五彩缤纷的动态景象,绚丽多姿,能极大增大鞋子的趣味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