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79734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空调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饰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服。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温室效应日益显著,全球气温普遍升高,到了夏天室外温度可高达40℃以上,对于在户外工作者来说,长时间工作必然导致大量出汗、汗臭、汗疹,更甚者会出现中暑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因此,户外工作者或室内高温恶劣条件下通常会采用穿着空调服的方式进行降温,通过空调服中设置的电扇或者各种降温制冷冰袋对衣服内的温度进行控制,进而避免工作者体温上升过大从而导致上述情况的发生。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空调服上加设用于通风的电扇来为空调服的内部进行降温,普遍做法是将电扇直接与空调服通过缝纫等方式连接在一起,而且空调服为了保证透气性,一般设置为单层结构,但是,由于单层结构在与风扇连接处的强度较低,而风扇的质量较大,进而在该空调服使用一段时间后,开口处的单层结构会损坏,进而导致风扇从空调服上脱落,造成空调服的使用寿命短。

因此,本申请人致力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空调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服,该空调服的风扇在长时间使用后不易脱落,使用寿命增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调服,包括:前衣体和后衣体,所述后衣体上设有风扇;所述后衣体在与风扇的连接处分为至少三层,至少分别为一层后衣体外层、一层加固垫片和一层后衣体内层;所述后衣体外层、加固垫片和后衣体内层均套设在所述风扇上;所述风扇通过风扇固定结构与后衣体连接。

上述结构中,通过将后衣体与风扇的连接处设置成至少三层结构,在后衣体外层与后衣体内层之间设置一层加固垫片,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服的单层结构,三层结构在与风扇的连接处的强度更大,在长期使用后,能够降低风扇掉落而导致空调服寿命减短的风险,延长空调服的使用寿命。而且,当连接处的层数越多,则强度越大。

优选地,所述加固垫片的强度大于所述后衣体外层和后衣体内层的强度。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将加固垫片设置为强度大于后衣体外层和后衣体内层,能够进一步加强后衣体在与风扇的连接处的强度。

优选地,所述加固垫片为塑料片、金属薄片或者化纤复合布。

优选地,所述风扇靠近后衣体外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环状凸缘,所述第一定位环状凸缘靠近所述后衣体的一端面与后衣体的后衣体外层贴合,且所述风扇的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风扇固定结构为空心筒体,所述空心筒体靠近所述后衣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定位环状凸缘,所述第二定位环状凸缘靠近所述后衣体的一端面与后衣体的后衣体内层贴合;所述空心筒体套设在所述风扇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空心筒体的内圆表面设有与所述风扇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上述结构中,风扇外侧壁上的外螺纹与风扇固定结构的内螺纹连接,并通过第一定位环状凸缘与第二定位环状凸缘夹住后衣体与风扇的连接处,大大增加了后衣体与风扇连接处用于承受风扇重力的受力面积,受力面积增加进而导致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分力变小,从而减小了后衣体在与风扇连接处损坏的几率,而且采用螺纹将风扇与风扇固定结构连接在一起,相较于搭扣等连接方式,连接更加稳定、牢固。风扇的固定方式不局限于上述螺纹式也可以是卡扣式结构等其他结构。

优选地,所述风扇固定结构为设置在风扇靠近后衣体的一端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开口方向背向所述风扇;所述风扇通过所述环形凹槽卡设在所述后衣体在与风扇的连接处,所述后衣体外层、加固垫片和后衣体内层靠近所述风扇的一端位于所述所述环形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风扇靠近后衣体的一端设有第三定位环状凸缘,所述第三定位环状凸缘靠近所述后衣体的一端面与后衣体的后衣体外层贴合,且所述第三定位环状凸缘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风扇固定结构为环形体,所述环形体套设在所述风扇上,所述环形体靠近所述后衣体的一端面与后衣体的后衣体内层贴合,且所述环形体上开有与第一定位孔相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通过连接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空调服还包括:电线和电源,所述电线的电力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电线的电力输出端与所述风扇的电力输入端连接;所述后衣体靠近前衣体的一侧设有网状层,所述网状层与所述后衣体形成一个容纳所述电线和电源的容置空间。

上述结构中,通过在后衣体的内侧在设置网状层,能够为电线和电源提供一个放置的空间,电线能够被收纳在网状层与后衣体之间形成的容置空间内,避免电线过长而导致电线露出空调服外,影响工作者行走,而且避免工作者时刻拿着电源,增加了该空调服的便利性。

优选地,所述前衣体靠近后衣体的一侧设有内置衣袋。

上述结构中,由于网状层在受到较大力时,容易损坏,进而导致电源等重物掉落,从而在空调服的前衣体的内侧设置了内置衣袋,可以放置电源等质量较大的物体。其中,内置衣袋可设置与前衣体靠近后衣体的一侧的左侧、右侧或者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内置衣袋。

优选地,所述风扇为两个,所述风扇分别设置在后衣体对应人体的腰部左右两侧的位置。

上述结构中,通过在对应腰部两侧的后衣体处各设置一个风扇,能够使得风扇从两层均匀为空调服内输送空气,进而能够均匀降低空调服内的温度,使得工作者穿着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服,能够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空调服与风扇的连接处设置为三层结构,能够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单层结构,大大提高了连接处的强度,避免长时间使用后导致的风扇掉落等现象,延长空调服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空调服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服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正面展开图;

图2是图1中的风扇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风扇连接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前衣体,2-后衣体,2a-后衣体外层,2b-加固垫片,2c-后衣体内层,3-风扇,3a-第一定位环状凸缘,3b-外螺纹,4-电线,5-电源,6-内置衣袋,7-网状层,8-风扇固定结构,8a-第二定位环状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空调服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前衣体1和后衣体2,该后衣体2上通过风扇固定结构8设有风扇3,且后衣体2与风扇3的连接处的后衣体2分为三层,如图3所示,分别为后衣体外层2a、加固垫片2b和后衣体内层2c,且后衣体外层2a、加固垫片2b和后衣体内层2c都套设在风扇3上。

如图3所示,具体的,风扇3靠近后衣体2的一侧设有第一定位环状凸缘3a,该第一定位环状凸缘3a靠近后衣体2的端面与后衣体外层2a贴合,且风扇3的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3b。风扇固定结构8为一空心筒体,空心筒体靠近后衣体2的一端设有第二定位环状凸缘8a,该第二环状凸缘靠近后衣体2的端面与后衣体内层2c贴合,且空心筒体套设在风扇3的外侧壁上且空心筒体的内圆表面设有与风扇3外侧壁上的外螺纹3b配合的内螺纹。

风扇3的具体安装步骤如下所述:

先将后衣体外层2a、加固垫片2b和后衣体内层2c依次套设在风扇3上,且将后衣体外层2a贴合在第一定位环状凸缘3a上,再将风扇固定结构8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3b的配合,将风扇固定结构8上的第二定位环状凸缘8a的端面贴合在后衣体内层2c上,实现风扇3与后衣体2的固定。

本实施例通过将后衣体2与风扇3的连接处设置为三层结构,能够大大加强该处的强度,从而避免长时间使用后风扇3脱落,使用寿命增加。并采用第一定位环状凸缘3a与第二定位环状凸缘8a配合夹紧所述三层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缝合等连接方式,承受风扇3重力的受力面积增大,进而实现更加牢固的连接。

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后衣体2与风扇3的连接处也可以设置有四层结构甚至更多层结构;风扇固定结构8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表示的螺纹式结构,也可以是卡扣式结构或者其他起到固定风扇作用的风扇固定结构8,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2中的加固垫片2b的强度大于后衣体外层2a和后衣体内层2c的强度,本实施例中,加固垫片2b为塑料片,该塑料片快速固定成型。通过增加后衣体2与风扇3连接处的强度,在长时间使用后更加不易损坏。

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加固垫片2b也可以是金属薄片或者化纤复合布等强度大于后衣体外层2a和后衣体内层2c的强度的材料制成的垫片,但不局限于金属薄片和化纤复合布材料,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或2的结构基本相同,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中的风扇固定结构为设在风扇靠近后衣体的一端的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的开口方向背向风扇,通过环形凹槽直接卡设在后衣体与风扇的连接处,具体的,后衣体外层、加固垫片和后衣体内层靠近风扇的一端位于环形凹槽内。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1或2的结构基本相同,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4中风扇靠近后衣体的一端设有第三定位环状凸缘,第三定位环状凸缘靠近后衣体2的端面与后衣体外层贴合,且第三定位环状凸缘上设有一个第一定位孔。风扇固定结构为环形片状体,该环形片状体套设在风扇上且环形片状体靠近后衣体的端面与后衣体内层贴合,且环形片状体与第一定位孔相应的位置上设有一个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通过螺栓连接。

后衣体外层、加固垫片和后衣体内层被夹在第三定位环状凸缘与环形片状体之间,将风扇固定在后衣体上,实现了风扇的牢固固定。

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的个数不局限于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三个甚至更多,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5】

如图1所示,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5还包括电线4和电源5,其中,电线4的电力输入端与电源5的电力输出端连接,电线4的电力输出端与风扇3的电力输入端连接,电源5通过电线4为风扇3提供电能,驱动风扇3工作。且后衣体2靠近前衣体1的一侧设有网状层7,该网状层7与后衣体2形成一个容纳电线4与电源5的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至少开有一个开口,供电线4、电源5或者风扇3通过。通过设置网状层7与后衣体2形成的容置空间安置电线4和电源5,能够避免电线4从空调服内伸出影响工作者行走且省去了一直手持电源5的麻烦。

本实施例中,电源5为电池,其中,电池的额定电压为7.4V,容量可以是4400mAh,还可以是5800mAh、6000mAh、6600mAh等其他容量,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给电池充电的充电器;电池上还可以套有电池皮套,电池皮套佩戴在皮带上,起到保护电池的作用;电线4的固定方法也可以是夹层固定式,即将电线4设置于后衣体2的后衣体外层2a与后衣体内层2c之间,也可以是其他固定电线4的方式,此处不作限制。

【实施例6】

如图1所示,实施例6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实施例6的前衣体1靠近后衣体2的一侧设有内置衣袋6,该内置衣袋6用于放置电源5或者其他质量较大的物体,避免将电源5等质量较重的物体直接放置在网状层7构成的容置空间内,从而避免了网状层7由于受力过大导致损坏。

其中,内置衣袋6可以设置在前衣体1的左侧、右侧或者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内置衣袋6。

【实施例7】

如图1所示,实施例7在实施例1~6的基础上,实施例7中的风扇3为两个,分别设置在后衣体2对应人体的腰部左右两侧的位置,在风扇3开启后,能够对空调服内进行均匀送风,保证空调服内温度降低均匀,增加工作者的舒适度。

【实施例8】

实施例8在实施例1~7的基础上,实施例8中的后衣体外层和后衣体内层的靠近风扇的一端朝向远离风扇的方向弯折,且后衣体外层和后衣体内层在弯折处固定在一起,加固垫片被后衣体外层的弯折处包住。这样的做法能够使得后衣体在与风扇的连接处看起来更加平整,更加美感。

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加固垫片也可以被后衣体内层的弯折处包住或者位于后衣体外层的弯折处与后衣体内层的弯折处的连接处,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