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倾角胸袋的作战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9920发布日期:2018-08-28 22:17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军需用品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倾角胸袋的作战衣 。



背景技术:

目前军用作战服均为竖向口袋,经过实际测试,并不方便手部插入,因为人体构造原因,手部在插入胸口口袋时是具有一定倾斜度的,而作为作战服装,要在各个细节上仔细设计,使服装能有效提升士兵作战效率,因此,需要对常规的作战服进行改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倾角胸袋、结构新颖的作战衣。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倾角胸袋的作战衣,包括迷彩上衣,其中:迷彩上衣的胸前设置有一左一右两个胸袋,胸袋上部均向迷彩上衣中竖线方向倾斜,胸袋上端开设有袋口,使用者能通过该袋口将物品装入胸袋,左侧的胸袋上部、右部和下部均缝合固定在迷彩上衣上,左部通过魔术贴与迷彩上衣可开合固定,右侧的胸袋上部、左部和下部均缝合固定在迷彩上衣上,右部通过魔术贴与迷彩上衣可开合固定,胸袋的内面与迷彩上衣之间形成内袋,使用者能通过左侧胸袋的左侧以及右侧胸袋的右侧将物品装入内袋,迷彩上衣的两臂均设置有臂袋,臂袋的外袋面鼓起,使臂袋呈立体袋状,臂袋的上端向前倾斜。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臂袋的上端向前倾斜25°至30°。

上述的迷彩上衣的衣领为C形衣领,一端设置有魔术贴,衣领竖起时,衣领的两端通过魔术贴相互固定,将使用者脖颈遮蔽;衣领翻开时,衣领的两端分离。

上述的迷彩上衣的腋下位置设置有腋下弹性区,腋下弹性区由高弹性透气布制作。

上述的迷彩上衣的袖口端部为马蹄形结构,袖口设置有调节带,调节带能收紧或放开袖口,使袖口大小便于与作战手套兼容配戴。

上述的迷彩上衣的前后肩部加缝用于缓冲肩部外力的针刺棉垫。

上述的迷彩上衣的肘部设置有护肘区,护肘区中部挖孔,孔内固定一块补强贴布,该补强贴布与护肘区高度齐平,补强贴布具有粘性,能与外置护肘护具粘合固定,使外置护肘护具固定在迷彩上衣的肘部,补强贴布具有弹性。

上述的迷彩上衣的后背设置有竖向缝,竖向缝内缝横向的弹力布,弹力布使竖向缝闭合,在竖向缝受到横向外拉力时,弹力布弹性伸长,竖向缝张开。

上述的迷彩上衣的腰部内置调节扣,调节扣可调节迷彩上衣的腰部松紧。

上述的迷彩上衣的后下摆设置有圆弧形加长部,左袖前部设置拉链口袋。

本实用新型的作战衣,在胸口袋上做了很大的改进,首先是对胸口袋倾斜设计,让右侧口袋向左倾斜,左侧口袋向右倾斜,以便左手插入右侧口袋,右手插入左侧口袋,取放物品更加方便快捷;胸口袋还设了内袋,左侧口袋的内袋开口在左侧,方便左手插入,右侧口袋的内袋开口在右侧,方便右手插入,一袋双用。本实用新型还对臂袋做了改进,增加了倾斜角,双袖臂袋角度运用人体工程学理念,经过多次试验,30度为最佳倾斜角度,放置和拿取物品时最为快捷方便;半立体设计扩展口袋空间,可存放更多携带物品。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对迷彩上衣的衣领、腋下、袖口、前后肩、肘部、后背、腰部以及后下摆上均具有改动,使整个迷彩上衣实用性和舒适性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图;

图3是作战衣的内侧面展开图;

图4是衣领竖起时的示意图;

图5是衣领打开时的示意图;

图6是袖口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衣领1、胸袋2、腋下弹性区3、臂袋4、调节带5、针刺棉垫6、补强贴布7、竖向缝8、调节扣9、圆弧形加长部10、拉链口袋11、胸标粘贴处12、姓名牌粘贴处13、级衔章粘贴处14、数字编码信息粘贴处15、国旗章粘贴处16、军种或部队臂章粘贴处17、技能资格章粘贴处18、血型章粘贴处1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倾角胸袋的作战衣,包括迷彩上衣,其中:迷彩上衣的胸前设置有一左一右两个胸袋2,胸袋2上部均向迷彩上衣中竖线方向倾斜,胸袋2上端开设有袋口,使用者能通过该袋口将物品装入胸袋2,左侧的胸袋2上部、右部和下部均缝合固定在迷彩上衣上,左部通过魔术贴与迷彩上衣可开合固定,右侧的胸袋2上部、左部和下部均缝合固定在迷彩上衣上,右部通过魔术贴与迷彩上衣可开合固定,胸袋2的内面与迷彩上衣之间形成内袋,使用者能通过左侧胸袋2的左侧以及右侧胸袋2的右侧将物品装入内袋,迷彩上衣的两臂均设置有臂袋4,臂袋4的外袋面鼓起,使臂袋4呈立体袋状,臂袋4的上端向前倾斜。

实施例中,臂袋4的上端向前倾斜25°至30°。

实施例中,迷彩上衣的衣领1为C形衣领,一端设置有魔术贴,衣领1竖起时,衣领1的两端通过魔术贴相互固定,将使用者脖颈遮蔽;衣领1翻开时,衣领1的两端分离。

实施例中,迷彩上衣的腋下位置设置有腋下弹性区3,腋下弹性区3由高弹性透气布制作。

实施例中,迷彩上衣的袖口端部为马蹄形结构,袖口设置有调节带5,调节带5能收紧或放开袖口,使袖口大小便于与作战手套兼容配戴。

实施例中,迷彩上衣的前后肩部加缝用于缓冲肩部外力的针刺棉垫6。

实施例中,迷彩上衣的肘部设置有护肘区,护肘区中部挖孔,孔内固定一块补强贴布7,该补强贴布7与护肘区高度齐平,补强贴布7具有粘性,能与外置护肘护具粘合固定,使外置护肘护具固定在迷彩上衣的肘部,补强贴布7具有弹性。

实施例中,迷彩上衣的后背设置有竖向缝8,竖向缝8内缝横向的弹力布,弹力布使竖向缝8闭合,在竖向缝8受到横向外拉力时,弹力布弹性伸长,竖向缝8张开。

实施例中,迷彩上衣的腰部内置调节扣9,调节扣9可调节迷彩上衣的腰部松紧。

实施例中,迷彩上衣的后下摆设置有圆弧形加长部10,左袖前部设置拉链口袋11。

本作战衣采用多地域迷彩设计面料,具备阻燃、防红外线、抗静电、透气、拒水、防污、耐磨等系列防护及全域内伪装功能。领子设计为可立可翻领型,半蝙蝠袖结构增加更多运动空间,确保穿着舒适,众多细节围绕单兵作战需求实现功能化、人性化设计;可与护肘、战斗携行具等无缝对接兼容穿戴。

衣领1:衣领采用可立可翻设计,领子立起时采用魔术贴固定,对颈部起到有效防护。翻领状态透气、舒适。

胸袋2:胸袋角度运用人体工程学理念,倾斜设计,取放物品更加方便快捷;袋盖采用几何形状设计,胸袋侧斜面也可插入,一袋双用;

腋下弹性区3:半蝙蝠袖结构设计,增加更多活动空间,在做战术动作时行动自如不受限;

臂袋4:双袖臂袋角度运用人体工程学理念,经过多次试验,30度为最佳倾斜角度,放置和拿取物品时最为快捷方便;半立体设计扩展口袋空间,可存放更多携带物品,左侧袋口上方留有插孔,方便挂载物品;

袖口:袖口结合人体手部构造及运动方向采用马蹄式不规则形状设计,更具实用性和美观度,鸭掌式调节带5调节袖袢,可调节袖口大小,方便与作战手套兼容配戴;

肩部:前后肩部加缝针刺棉6,肩部负重时,对皮肤和肌肉起到缓冲作用,增加舒适感;

袖肘:肘部留有挖孔补强贴布7,可与外置护肘护具兼容匹配,装卸方便、稳固,不影响肢体运动,在做战术动作时可对肘关节起到很好的保护;

后背:后背增加背部延展性,运动更加自如,内缝弹力布拉载,使竖向缝8在没有大动作时保持闭合,增强外形美观度;

腰部:腰部内置调节扣9,可调节腰部松紧,在阻风的前提下,还可以实现修身效果;

后下摆圆弧形加长部10设计,弯腰时可起到防护腰部作用;

左前袖袋11:左前袖袖口上方设置拉链口袋,可置放随身物品、证件,实时可见,方便安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