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肚体西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5522阅读:2190来源:国知局
凸肚体西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西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凸肚体西服。



背景技术:

服装是为人体服务的,应随着人体体型的变化而变化。目前的西服版型均为标准版型,标准体的人体穿着时会很合适,而对于凸肚体体型来说,人体肚腹部向前变大、推移和挺立,胸围和臀围无明显变化,上半身向后倾斜,手臂走向靠后。在穿着标准版型的西服时,会出现前中腰严重偏小,后中腰严重偏大,前门边下摆处起翘、不服帖,前腋下拉斜槽,前衣长偏短,袖子后侧缝有堆积量,不平整等西服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适合于凸肚体体型的西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凸肚体西服,凸肚体体型的人穿着时较为合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凸肚体西服,包括前衣、侧衣和后衣,所述前衣上设有前腰省,所述前衣上位于所述前腰省前侧的第一中腰与所述后衣的第四中腰的比值范围为0.74至0.75,所述前衣上位于所述前腰省后侧的第二中腰与所述后衣的第四中腰的比值范围为0.56至0.57,所述侧衣的第三中腰与所述后衣的第四中腰的比值范围为0.83至0.84,所述前衣的前横开领与所述前衣的前门边下摆斜量的比值范围为2.1至2.2,所述前衣的前横开领与所述前衣的肚省的比值范围为7.41至7.42,所述后衣的后衣长与所述第四中腰的比值范围为4.47至4.48。

优选地,所述第一中腰为12.5厘米,所述第二中腰为9.5厘米,所述第三中腰为14厘米,所述第四中腰为16.7厘米,所述前横开领为12.6厘米,所述前门边下摆斜量为5.9厘米,所述肚省为1.7厘米,所述后衣长为74.7厘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凸肚体西服中,通过对第一中腰、第二中腰、第三中腰与第四中腰的比例关系的设置,使第一中腰、第二中腰相对增大,而第三中腰与第四中腰相对减小,以此满足凸肚体前中腰偏大、后中腰偏小的体型特征,通过对前门边下摆斜量的设置来解决前门边下摆处起翘、不服帖的问题,通过对后衣长的设置来解决凸肚体前衣长偏长后衣长偏短的体型特征,从而使凸肚体体型的人穿着时较为合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凸肚体西服的版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凸肚体西服中袖子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凸肚体西服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凸肚体西服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凸肚体西服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凸肚体西服,凸肚体体型的人穿着时较为合身。

请参考图1至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凸肚体西服的版型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凸肚体西服中袖子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凸肚体西服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凸肚体西服的侧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凸肚体西服的后视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凸肚体西服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包括前衣1、侧衣3和后衣2,前衣1上设有前腰省,前衣1上位于前腰省前侧的第一中腰f与后衣2的第四中腰h的比值范围为0.74至0.75,前衣1上位于前腰省后侧的第二中腰o与后衣2的第四中腰h的比值范围为0.56至0.57,侧衣3的第三中腰g与后衣2的第四中腰h的比值范围为0.83至0.84,前衣1的前横开领a与前衣1的前门边下摆斜量p的比值范围为2.1至2.2,前衣1的前横开领a与前衣1的肚省z的比值范围为7.41至7.42,后衣2的后衣长q与第四中腰h的比值范围为4.47至4.48。

通过对第一中腰f、第二中腰o、第三中腰g与第四中腰h的比例关系的设置,使第一中腰f、第二中腰o相对增大,而第三中腰g与第四中腰h相对减小,以此满足凸肚体前中腰偏大、后中腰偏小的体型特征,通过对前门边下摆斜量p的设置来解决前门边下摆处起翘、不服帖的问题,通过对后衣长q的设置来解决凸肚体前衣长偏长后衣长q偏短的体型特征,从而使凸肚体体型的人穿着时较为合身。

具体制作时,前门边肚腹处和前腋下中腰处向外加大相应的量,以此加大前片中腰、肚腹。满足凸肚体前中腰比标准体大的体型特征。前横开领处加宽,以此满足凸肚体上半身向后倾斜的体型特征。前门边下摆处向内减小相应的量,加大肚省量,以此使凸肚体前门边下摆处不起翘,服装更服帖的包裹好凸肚。从前门边下摆处加长相应的量,满足凸肚胸体前衣长比标准体更长的体型特征,使服装的前、后衣长达到平衡。后中腰处向内减小相应的量,以此使后中腰更加贴近人体,不会出现多余的空量。前中腰加大的量要和后中腰减小的量成比例,使服装的总体中腰尺寸不发生变化。袖山顶点的对位剪口向前倾斜相应的量,袖管袖口处向后倾斜相应的量,满足凸肚体手臂靠后的体型特征。

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中腰为12.5厘米,第二中腰为9.5厘米,第三中腰为14厘米,第四中腰为16.7厘米,前横开领为12.6厘米,前门边下摆斜量为5.9厘米,肚省为1.7厘米,后衣长为74.7厘米,以满足西服制作领域内48C型号的凸肚体体型的人的着装要求。

进一步地,凸肚版的袖山顶点的对位剪口可以相对于标准版向前倾斜0.6厘米,袖管袖口处向后倾斜3厘米,以此满足挺胸体手臂靠后的体型特征。

更具体地,在凸肚体西服的一种具体的成衣尺码如下:前衣长m为78.7厘米,后衣长q为74.7厘米,肩宽为48.7厘米,胸围114厘米,中腰105.3厘米,下摆116厘米,袖长61.3厘米,衣身胸围的放松量为9厘米,前横开领a为12.6厘米,后横开领n为9.5厘米,前后横开领的差为3.1厘米,前肩斜r为6.4厘米,后肩斜s为7.2厘米,平均肩斜为6.8厘米,前胸宽(2×b)为40厘米,后背宽(2×l)为44.5厘米,第一胸围c+第二胸围d+第三胸围e=胸围/2+0.5厘米,第一中腰f+第二中腰o+第三中腰g+第四中腰h=中腰/2,第一下摆i+第二下摆j+第三下摆k=下摆/2。前袖笼t+侧袖笼w+后袖笼u=57.2厘米(总袖笼)。大袖弧y+小袖弧x=61.2厘米(总袖弧),总袖弧-总袖笼=4厘米(袖吃势)。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凸肚体西服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