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矿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6193发布日期:2018-11-27 21:10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矿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探矿个人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矿靴。



背景技术:

采矿工人在井下作业时需穿着矿靴,但是普通的矿靴前部和后跟部位没有加设防护,对脚部防护薄弱,在井下的复杂环境中很容易发生脚被砸伤和崴脚的事故。而且穿普通矿靴作业时,经常会有碎石或小煤块进入矿靴,由于井下作业具有节奏快、劳动强度大、光线较暗的特点,通常没时间和条件让矿工脱下矿靴将碎石和沙粒倒出,矿工需长时间忍受碎石带来的痛苦而工作。并且普通的矿靴没有反光的功能,在井下较暗的工作环境下,不能清楚的看清工人,容易造成误伤。现有的矿靴没有定位功能,很多工人的定位器是携带在衣服上或者不携带,由于井下工作环境潮湿闷热,工人很可能脱掉衣服而使定位器丢失。因此,研制出一种多功能矿靴是有市场需求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针对性强,多功能的矿靴。矿靴的前端包头和后跟部位加设有防护层,在靴筒的上部贴有防火防水反光材料的条带,矿靴有专用靴垫,靴筒的上部设置有GPS模块,能够很好的解决现有矿靴给工人带来的各种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多功能矿靴包括:靴体和靴垫两部分,靴体包括靴面和靴筒包括靴体(1)和靴垫(6);靴体(1)包括靴面(11)和靴筒(12);靴面(11)包括:前端包头保护层(2),后跟部位保护层(3);靴筒(12)包括:抗氧化反光条带(4),GPS模块(5);靴垫(6)包括:储石腔(7),碎石通孔(8),靴垫跟(9),排石口(10),脚掌垫(13)。

所述靴面前端包头保护层和后跟部位防护层粘合结靴体内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靴面前端包头保护层和后跟部位防护层,加强了对工人的脚部防护,减少了工人在井下的复杂环境中脚被砸伤和崴脚的事故,不会影响工人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靴筒上部贴有抗氧化的反光条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靴筒上部贴有抗氧化的反光条带,所述反光条带在井下潮湿的环境中,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潮防水的作用,还具有耐腐蚀、抗霉烂的性能,能够让工人之间彼此看清,减少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靴筒的上方设置有GPS模块,所述GPS模块黏贴于靴筒上部内表面,用防水材料贴合密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靴筒的上方设置有GPS模块,所述GPS模块黏贴于靴筒上部内表面,用防水材料贴合密封。所述GPS模块安装于靴筒上,工人每次下井都需穿所述矿靴,保证了工人每次下井都能够携带定位器。所述GPS模块保证了工人每次下井都能够进行定位,井上也能够实时监测井下工人的位置,当井下工人发生意外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的进行施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靴垫是一种矿用靴垫,所述靴垫包括所述脚掌垫和所述靴跟垫,所述脚掌垫内开设所述储石腔,所述脚掌垫的上表面开设所述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储石腔相通,所述脚掌垫的前部开设所述排石口,所述排石口与所述储石腔相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靴垫是一种矿用靴垫,所述靴垫包括所述脚掌垫和所述靴跟垫,所述脚掌垫内开设所述储石腔,所述脚掌垫的上表面开设所述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储石腔相通,所述脚掌垫的前部开设所述排石口,所述排石口与所述储石腔相通。解决了工人在工作时,碎石或小煤块进入矿靴而没时间和条件脱下矿靴的问题,能够解决矿工长时间忍受碎石带来的痛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矿靴的主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矿靴的靴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2的中“A—A”线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

1—靴体;2—前端包头保护层;3—后跟部位保护层;4—抗氧化的反光条带;5—GPS模块;6—靴垫;7—储石腔,8—碎石通孔,9—靴垫跟,10—排石口,11—靴面,12—靴筒,13—脚掌垫。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靴体1,前端包头保护层2,后跟部位保护层3,抗氧化的反光条带4,GPS模块5,靴面11,靴筒12,脚掌垫13;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靴垫6上设有储石腔7,碎石通孔8,靴垫跟9,排石口10,其中,储石腔7与碎石通孔8相连,当碎石掉入靴体1内部时,碎石通过碎石通孔8进入储石腔7,排石口10与储石腔7相连通,碎石可以通过排石口10排出靴体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矿靴。

多功能矿靴包括:靴体和靴垫两部分,靴体包括靴面和靴筒包括靴体(1)和靴垫(6);靴体(1)包括靴面(11)和靴筒(12);靴面(11)包括:前端包头保护层(2),后跟部位保护层(3);靴筒(12)包括:抗氧化反光条带(4),GPS模块(5);靴垫(6)包括:储石腔(7),碎石通孔(8),靴垫跟(9),排石口(10),脚掌垫(13)。

所述靴面前端包头保护层(2)和后跟部位防护层(3)粘合结靴体(1)内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靴面前端包头保护层(2)和后跟部位防护层(3),加强了对工人的脚部防护,减少了工人在井下的复杂环境中脚被砸伤和崴脚的事故,不会影响工人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靴筒(12)上部贴有抗氧化的反光条带(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靴筒上部贴有抗氧化的反光条带(4),所述抗氧化反光条带(4)在井下潮湿的环境中,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潮防水的作用,还具有耐腐蚀、抗霉烂的性能,能够让工人之间彼此看清,减少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靴筒(12)的上方设置有GPS模块(5),所述GPS模块(5)黏贴于靴筒(12)上部内表面,用防水材料贴合密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靴筒(12)的上方设置有GPS模块(5),所述GPS模块(5)黏贴于靴筒(12)上部内表面,用防水材料贴合密封。所述GPS模(5)块安装于靴筒(12)上,工人每次下井都需穿所述矿靴,保证了工人每次下井都能够携带定位器。所述GPS模块(5)保证了工人每次下井都能够进行定位,井上也能够实时监测井下工人的位置,当井下工人发生意外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的进行施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靴垫(6)是一种矿用靴垫,所述靴垫(6)包括所述脚掌垫(13)和所述靴跟垫(9),所述脚掌垫(13)内开设所述储石腔(7),所述脚掌垫(13)的上表面开设所述碎石通孔(8),所述碎石通孔(8)与所述储石腔(7)相通,所述脚掌垫(13)的前部开设所述排石口(10),所述排石口(10)与所述储石腔(7)相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靴垫(6)是一种矿用靴垫,所述靴垫(6)包括所述脚掌垫(13)和所述靴跟垫(9),所述脚掌垫(13)内开设所述储石腔(7),所述脚掌垫(13)的上表面开设所述碎石通孔(8),所述碎石通孔(8)与所述储石腔(7)相通,所述脚掌垫(13)的前部开设所述排石口(10),所述排石口(10)与所述储石腔(7)相通。解决了工人在工作时,碎石或小煤块进入矿靴而没时间和条件脱下矿靴的问题,能够解决矿工长时间忍受碎石带来的痛苦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