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冰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7213发布日期:2018-09-21 21:58阅读:13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防水设备,尤其是一种能够实现完全防水及保温的冰包。



背景技术:

包袋,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须的用品,然而对于包袋针对不同情况或不同环境下应用,分成的多个类别,其中有一种包袋是配合户外应用的防水包,原来的防水包只是采用防水层的布料裁剪、缝纫而成,但这种方式包的防水效果不够理想。

目前,现有市面现有的防水冰包大多为三层组成,外层用带有防水涂层的布料,使用针车的方法制作外层,中间夹层使用保温棉,里层用EVA或PVC用高周波方法制作而成,外层防水效果不理想,内层可以起到防水效果,但因EVA或PVC长时间使用后容易破损导致整个包不能使用,尤其是中间夹层的保温棉为片状体填充于内、外层之间且保温棉的尺寸小于内层或/和外层,导致内、外层之间具有中空的间隙,且保温棉不固定,直接影响保温袋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防水冰包的保温效果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冰包的技术方案,其包括防水内层、保温夹层及防水外层,而防水内层为防水冰包的内胆层,而防水外层为防水冰包的外包装层,所述保温夹层位于防水内层及防水外层之间且保温夹层高度与防水内层或/和防水外层高度一致,且所述的保温夹层与防水内、外层一体相连,形成全面防水且完全保温的防水冰包。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保温夹层的上端面为朝向防水冰包内腔倾斜的斜面,获得外侧具有凸出薄壁的保温夹层结构,以方便与防水内、外层缝纫于一体实现保温夹层的固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水外层的硬度大于防水内层的硬度。

进一步优选的:防水冰包包括具有开口面的主体包,及防水盖;所述主体包包括一体相连的底部及侧壁,而侧壁及底部分别包括所述的防水内层、保温夹层及防水外层,其中侧壁处的保温夹层上端面为朝向防水冰包内腔倾斜的斜面,进而能与防水内、外层缝纫于一体,而防水盖连接于主体包的开口面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水盖中部开设有条形开口,且该条形开口处熔合有防水拉链,形成防水冰包的开口。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水盖至少包括防水外层,且其边沿与侧壁上边沿的防水内层、保温夹层的斜面外边沿及防水外层缝纫于一体。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手提带,所述手提带为两根,且分别固定于侧壁的两外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保温夹层的高度设置为与防水外层或/和内层高度一致,进而确保温夹层充满于防水内、外之间,从而有效提高保温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保温夹层与保温内、外层缝纫于一体,从而固定保温夹层,确保其无法错位,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同时利用三层一体边沿一体相连的技术方案获得表面平整的包体结构;

3、本实用新型为了三层更加方便且兼顾的缝纫于一体,将保温夹层的连接边沿设计为斜面,从而利用凸出的薄壁处实现与防水内、外层的相连,即实现的有效固定保温夹层同时还提高了包的保温效果,也就是提高了保冷效果;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水外层采用全防水材料通过电压热熔的方法使防水材料完全熔合一起,起到全防水的效果;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水内层为硬度小于防水外层的全防水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体包中侧壁未缝纫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体包中侧壁缝纫处剖面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防水冰包,其包括具有开口面的主体包,及防水盖3;所述主体包包括一体相连的底部1及侧壁2,而侧壁2及底部1分别包括所述的防水内层4、保温夹层5及防水外层6;防水内层4为防水冰包的内胆层,而防水外层6为防水冰包的外包装层,所述保温夹5层位于防水内层4及防水外层6之间且保温夹层高度与防水内层4或/和防水外层6高度一致,且所述的保温夹层5与防水内、外层4、6一体相连,形成全面防水且完全保温的防水冰包。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保温夹层5位于防水内层4及防水外层6之间且保温夹层5高度与防水外层6高度一致,而所述防水内层4的高度根据实现与防水外层6、保温夹层5缝纫于一体进行设定;由于,所述保温夹层5高度的改进进而实现对保温夹层5的固定、提高保温效果,同时还有效的提高了防水冰包的防水外层6平整度。

如图1至图3所示:优选的:防水冰包的侧壁2处的保温夹层5上端面为朝向防水冰包内腔倾斜的斜面,获得外侧具有凸出薄壁的保温夹层结构,以方便与防水内、外层4、6缝纫于一体实现保温夹5的固定;而所述的底部1中的防水内层4及防水外层6与侧壁2的防水内、外层4、6一体相连,而底部1处的保温夹层5与侧壁2处的保温夹层5下部相互拼接,形成防水冰包主体结构。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防水盖3连接于主体包的开口面处。具体的说:所述防水盖3中部开设有条形开口,且该条形开口处熔合有防水拉链7,形成防水冰包的开口;所述防水盖3至少包括防水外层6,且其边沿与侧壁上边沿的防水内层4、保温夹层5的斜面外边沿及防水外层6缝纫于一体。

更详细的说: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保温夹层5与防水外层6高度相同,而在缝纫时将防水外层6、保温夹层5的薄壁处、防水内层4及防水盖3重叠且端处包裹一防水密封布8,再将上述层结构缝纫于一体,其中所述的保温夹层5的薄壁内侧为了增加保温夹层5的强韧度,进而于保温夹层的斜面内埋设有多条加强筋(未视出),多个加强筋交错分布于保温夹层的斜面内,从而有效对斜面进行加强,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其中各加强筋为橡胶软条,实现不影响防水冰包保温效果及防水效果的同时还能有效增加保温夹层上端斜面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加强筋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锯齿状凸起,以有效固定于保温夹层斜面内,防止错位或加强筋于保温夹层内游动的现象出现。

如图1至图3所示:防水冰包还包括手提带9,所述手提带9为两根,且分别固定于侧壁2的两外侧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水冰包的防水外层6采用全防水材料通过电压热熔的方法使防水材料完全熔合一起,起到全防水的效果;而保温夹层5使用斜面粘合方法的软性保温材料与外层同高度;防水内层4采用全防水材料从而保证防水效果,而三层材料通过防水包边材料经过缝合使整个包达到全防水效果,保温夹层5与内层4或/和外层6相同高度保温材料使用斜切面的方法缝合时可以完全把三层同时缝合既保证了整个包的外观更美观,同时把保温材料完全固定使之不变形,因保温夹层与防水外层同样高度其保温(即:保冷)效果。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