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舒适登山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6641发布日期:2018-06-28 01:2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舒适登山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儿童舒适登山鞋,属于登山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登山鞋是专门为爬山和旅行而设计制造的鞋子,非常适合户外运动。防水性是现代登山鞋的首要功能,登山鞋的防水透气性是一般运动鞋无法比拟的。这时运动鞋被称为“旅游鞋”成为旅行者们的选择对象,军靴则成为那些酷爱野外生存和户外运动者的首选用品。其实无论是运动鞋(主要是慢跑鞋或网球鞋)还是军靴都不是非常适合户外运动的,从上个世纪开始欧洲就已开始流行专门为爬山和旅行而设计制造的专业登山鞋。登山鞋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减震性差,耐磨效果差,导致登山过程容易损伤脚部,且在登山过程中由于鞋的前端防滑性差,在攀爬时容易发生打滑现象,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儿童舒适登山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儿童舒适登山鞋,包括鞋底和鞋帮,其特征是:所述鞋底粘结在鞋帮的下部,所述鞋帮的前部设有鞋头耐磨垫,所述鞋头耐磨垫的上部设有鞋头透气垫,所述鞋帮的后部设有鞋跟耐磨垫,所述鞋跟耐磨垫的中间设有鞋跟透气孔,所述鞋跟透气孔的上部设有后鞋攀,所述鞋帮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侧鞋网,所述鞋帮的上部后侧设有鞋口,所述鞋口的前部设有鞋舌,所述侧鞋网的内部设有前鞋攀,所述前鞋攀的两端均与鞋底相连接,所述鞋帮上连接有鞋带,所述鞋带的两端相连接,所述鞋带穿过前鞋攀设置,所述鞋带上设有松紧调节扣,所述鞋底的下部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防滑垫和后防滑垫,所述前防滑垫和后防滑垫均为U型,所述前防滑垫的内侧设有若干防滑条纹,所述后防滑垫的内侧设有若干防滑吸盘,所述前防滑垫的两侧设有前防滑单元,所述后防滑垫的两侧设有后防滑单元,所述前防滑单元和后防滑单元的下部中间设有防滑槽,所述前防滑单元和后防滑单元的下部外侧设有防滑齿,相邻前防滑单元之间设有脚掌弹性槽,所述后防滑垫的后部设有鞋跟防滑块,所述前防滑垫的前部设有鞋尖防滑块,所述鞋尖防滑块为锯齿形,所述前防滑垫和后防滑垫之间设有足弓支撑块,所述足弓支撑块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足弓弹性槽。

作为优选:所述后鞋攀和前鞋攀均由夜光纤维编织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鞋口的内部填充有记忆海绵。

作为优选:所述前防滑垫和后防滑垫均由耐磨橡胶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鞋跟耐磨垫的表面涂覆有荧光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外形美观,设计合理,包覆性好,具有良好的防滑和耐磨效果,安全舒适,可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山地;通过设置鞋头耐磨垫和鞋跟耐磨垫,鞋头耐磨垫和鞋跟耐磨垫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从而减少鞋头和鞋跟与外界摩擦而产生的磨损,保障鞋子的使用寿命;通过在鞋底的下部设置足弓支撑块,并在足弓支撑块两侧设置足弓弹性槽,足弓弹性槽能吸收脚底的震动和压力,通过弹性变形吸收缓冲压力,从而起到减震的效果;通过设置前防滑垫和后防滑垫,前防滑垫和后防滑垫均由耐磨橡胶制成,使鞋底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前防滑垫和后防滑垫上的后防滑单元,能增加鞋底表面积,并通过防滑齿增加鞋底的宽度,增加鞋底的稳定性,多重凹陷结构能增加鞋底与地面的摩擦,防止鞋底打滑;通过设置脚掌弹性槽,脚掌弹性槽能增加鞋底脚掌处的弹性,使脚掌弯曲更加舒适;鞋头透气垫、鞋跟透气孔和侧鞋网均为网状结构,使鞋子具有良好的吸湿和透气效果,通过设置前鞋攀,前鞋攀的两端与鞋底相连接,前鞋攀包覆在脚部两侧,既能增加鞋子的包覆性,防止崴脚,又能增加鞋帮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童舒适登山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鞋底;2、鞋帮;3、鞋头耐磨垫;4、鞋头透气垫;5、鞋跟耐磨垫;6、鞋跟透气孔;7、后鞋攀;8、鞋舌;9、侧鞋网;10、前鞋攀;11、鞋带;12、松紧调节扣;13、鞋口;14、后防滑垫;15、前防滑垫;16、足弓支撑块;17、足弓弹性槽;18、鞋尖防滑块;19、鞋跟防滑块;20、防滑齿;21、后防滑单元;22、前防滑单元;23、防滑槽;24、脚掌弹性槽;25、防滑吸盘;26、防滑条纹。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童舒适登山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儿童舒适登山鞋,包括鞋底1和鞋帮2,其特征是:所述鞋底1粘结在鞋帮2的下部,所述鞋帮2的前部设有鞋头耐磨垫3,所述鞋头耐磨垫3的上部设有鞋头透气垫4,所述鞋帮2的后部设有鞋跟耐磨垫5,所述鞋跟耐磨垫5的中间设有鞋跟透气孔6,所述鞋跟透气孔6的上部设有后鞋攀7,所述鞋帮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侧鞋网9,所述鞋帮2的上部后侧设有鞋口13,所述鞋口13的前部设有鞋舌8,所述侧鞋网9的内部设有前鞋攀10,所述前鞋攀10的两端均与鞋底1相连接,所述鞋帮2上连接有鞋带11,所述鞋带11的两端相连接,所述鞋带11穿过前鞋攀10设置,所述鞋带11上设有松紧调节扣12,所述鞋底1的下部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防滑垫15和后防滑垫14,所述前防滑垫15和后防滑垫14均为U型,所述前防滑垫15的内侧设有若干防滑条纹26,所述后防滑垫14的内侧设有若干防滑吸盘25,所述前防滑垫15的两侧设有前防滑单元22,所述后防滑垫14的两侧设有后防滑单元21,所述前防滑单元22和后防滑单元21的下部中间设有防滑槽23,所述前防滑单元22和后防滑单元21的下部外侧设有防滑齿20,相邻前防滑单元22之间设有脚掌弹性槽24,所述后防滑垫14的后部设有鞋跟防滑块19,所述前防滑垫15的前部设有鞋尖防滑块18,所述鞋尖防滑块18为锯齿形,所述前防滑垫15和后防滑垫14之间设有足弓支撑块16,所述足弓支撑块16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足弓弹性槽17。所述后鞋攀7和前鞋攀10均由夜光纤维编织而成。所述鞋口13的内部填充有记忆海绵。所述前防滑垫15和后防滑垫14均由耐磨橡胶制成。所述鞋跟耐磨垫5的表面涂覆有荧光涂层。

本实用新型外形美观,设计合理,包覆性好,具有良好的防滑和耐磨效果,安全舒适,可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山地;通过设置鞋头耐磨垫3和鞋跟耐磨垫5,鞋头耐磨垫3和鞋跟耐磨垫5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从而减少鞋头和鞋跟与外界摩擦而产生的磨损,保障鞋子的使用寿命;通过在鞋底的下部设置足弓支撑块16,并在足弓支撑块16两侧设置足弓弹性槽17,足弓弹性槽17能吸收脚底的震动和压力,通过弹性变形吸收缓冲压力,从而起到减震的效果;通过设置前防滑垫15和后防滑垫14,前防滑垫15和后防滑垫14均由耐磨橡胶制成,使鞋底1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前防滑垫15和后防滑垫14上的后防滑单元21,能增加鞋底表面积,并通过防滑齿20增加鞋底的宽度,增加鞋底的稳定性,多重凹陷结构能增加鞋底与地面的摩擦,防止鞋底打滑;通过设置脚掌弹性槽24,脚掌弹性槽24能增加鞋底脚掌处的弹性,使脚掌弯曲更加舒适;鞋头透气垫4、鞋跟透气孔6和侧鞋网9均为网状结构,使鞋子具有良好的吸湿和透气效果,通过设置前鞋攀10,前鞋攀10的两端与鞋底1相连接,前鞋攀10包覆在脚部两侧,既能增加鞋子的包覆性,又能增加鞋帮2的结构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