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首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4394发布日期:2018-06-12 18:49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首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首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结构简单、佩戴方便不易掉落的首饰。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首饰就是中外女性妆扮容颜最倾心的宠物,充满动感的首饰可衬托出佩戴者的妩媚迷人,适当的选戴首饰还可起到调节脸型缺陷、画龙点睛的作用。首饰的式样繁多,尤以耳钉突出,从结构上大体可分为插钉型和耳钳型;从款式上可分为耳钉型和耳坠型;造型上有圆环形、方形、三角形、不规则几何形等各式各样,千变万化。首饰的佩戴艺术,其真谛在于能够与周围的环境、个人的气质、脸型、发型、着装等结合为一体,而达到最美好的饰美效果。耳钉是耳朵上的一种饰物,比耳环小,形如钉状,一般需穿过耳洞才能戴上,耳钉造型千变万化,但它改变不了这样的特点,耳垂前边是耳钉造型,耳垂后边是耳背,通常有银质,金质,塑料材质等等类型,耳钉不佩戴的时候,或者佩戴之前,最好放入酒精里浸泡5分钟。现有技术的耳钉通常都是直接插入到耳洞内,但在佩戴过程中由于人身体的运动等原因,耳钉往往会从耳洞内脱落,出现丢失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首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首饰在佩戴过程中容易掉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首饰,包括造型部、杆部和限位部,所述杆部与造型部固定为一体,所述杆部插入所述限位部内并与其可拆卸连接,所述造型部与限位部之间的间距可调。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部呈球形,所述限位部上开有穿过其中心位置的内螺纹孔,所述杆部的端部伸入所述内螺纹孔内并与其螺纹配合。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螺纹孔的深度小于所述球形限位部的直径。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螺纹孔的底面上固定有压簧,所述压簧处于自由状态的长度小于所述内螺纹孔的深度。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杆部的端部设有圆柱形的旋转部,所述旋转部与杆部的形状尺寸相适配,所述旋转部与杆部之间面接触并可相对自由转动;

所述杆部伸入内螺纹孔内后,所述压簧顶靠在所述旋转部上。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旋转部与杆部的中心设有将两者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有分别嵌入旋转部、杆部内的圆盘形限位块,所述圆盘形限位块的径向尺寸大于连接杆的径向尺寸。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杆部与旋转部的接触面上嵌有多个周向分布的滚珠,所述旋转部的对应面上设有圆环形的凹槽,所述滚珠与所述凹槽相适配并嵌入其中。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造型部为三角形、圆形、矩形、星形、心形中的一种。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首饰通过在杆部的后端设置限位部能够防止杆部从佩戴处脱落出来,而且杆部与限位部之间可拆卸连接也方便了首饰的摘下,造型部与限位部之间的间距可调可以方便使用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节,达到最佳的佩戴舒适效果。

球形的限位部不仅美观,而且内螺纹孔穿过限位部的中心位置能够保证首饰整体的对称协调性,在佩戴时可双向佩戴,杆部不仅可以从前向后穿过佩戴处,还可从后向前穿过佩戴部。

将内螺纹孔的深度设置为小于球形限位部的直径,也即内螺纹孔的一端封闭,可以防止在限位部上开设两个通孔影响其美观性,而且也能够避免杆部穿透限位部影响其美观性。

在内螺纹孔的底面上固定有压簧可以在将杆部穿进后对压簧产生挤压,压簧与杆部之间存在作用力,该作用力能够使得杆部与限位部之间的螺纹配合更加紧密,佩戴在耳朵上后,杆部与限位部之间不会轻易发生相对转动,进一步防止首饰的自动脱落,在需要摘下首饰时,使用者稍稍拧动限位部,即可使两者发生相对转动;另外,压簧处于自由状态的长度小于内螺纹孔的深度,可以防止限位部摘下后,压簧从内螺纹孔中伸出影响其美观性。

在杆部的端部设置与其相对转动的旋转部,是为了防止在佩戴和摘下首饰时杆部与压簧之间发生点接触,长时间使用后容易损坏压簧和杆部的端部,而设置的旋转部可以保证其与杆部之间始终是面接触,在佩戴或摘下时,旋转部与压簧直接接触,两者可不发生相对转动,有效保护了杆部和压簧不受损坏。

将旋转部与杆部通过中心位置的连接杆连接起来,而且连接杆的端部分别设有圆盘形限位块可以防止两者脱离。

杆部与旋转部的接触面上嵌有多个周向分布的滚珠,旋转部的对应面上设有圆环形的凹槽,滚珠与凹槽相适配并嵌入其中,可以使得杆部与旋转部之间更加自由的进行相对转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内螺纹孔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造型部;2-杆部;3-限位部;4-内螺纹孔;5-压簧;6-旋转部;7-连接杆;8-圆盘形限位块;9-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首饰的一种实施例,该首饰包括三部分:造型部1、杆部2和限位部3,其中,造型部1和限位部3的形状可选,有三角形、圆形、矩形、星形、心形、球形等等,此实施例中,造型部1选用的是圆形,而限位部3选用的是球形。该首饰不仅适用于一般首饰中的耳钉,还适用于项链、耳环等多种首饰。下面以耳钉为例对其进行描述。

佩戴时,使用者可从前向后将杆部2穿过耳洞,也可从后向前将杆部2穿过耳洞,也即能够双向佩戴。造型部1和限位部3可分别位于耳垂的前方或后方,均能够起到装饰的作用。

杆部2与造型部1固定为一体,杆部2插入所述限位部3内并与其可拆卸连接,这样是为了方便摘下和佩戴,同时杆部2的端部不漏在外面,不会影响首饰的美观。另外,造型部1与限位部3之间的间距可调,可以方便使用者根据自身耳垂的厚度进行调节两者之间的间距,达到最佳的佩戴舒适效果。

如图2和图3所示,此实施例是在限位部3上开有穿过其中心位置的内螺纹孔4,而且内螺纹孔4的深度小于所述球形限位部3的直径,也即内螺纹孔4的一端封闭,可以防止在限位部3上开设两个通孔影响其美观性,而且也能够避免杆部2穿透限位部3影响其美观性。杆部2的端部伸入所述内螺纹孔4内并与其螺纹配合,通过旋拧限位部3即可摘下或佩戴上首饰。

另外,在内螺纹孔4的底面上固定有压簧5,其作用是在将杆部2穿进后对压簧5能够产生挤压,压簧5与杆部2之间存在作用力,该作用力能够使得杆部2与限位部3之间的螺纹配合更加紧密,佩戴在耳朵上后,杆部2与限位部3之间不会轻易发生相对转动,进一步防止首饰的自动脱落,在需要摘下首饰时,使用者稍稍拧动限位部3,即可使两者发生相对转动;另外,压簧5处于自由状态的长度要小于内螺纹孔4的深度,可以防止限位部3摘下后,压簧5从内螺纹孔4中伸出影响其美观性。

在杆部2的端部设有圆柱形的旋转部6,所述旋转部6与杆部2的形状尺寸相适配,所述旋转部6与杆部2之间面接触并可相对自由转动;在旋转部6与杆部2的中心设有将两者连接的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两端设有分别嵌入旋转部3、杆部2内的圆盘形限位块8,所述圆盘形限位块8的径向尺寸大于连接杆2的径向尺寸,当杆部2伸入内螺纹孔4内后,所述压簧5直接顶靠在所述旋转部6上。这种结构的好处是为了防止在佩戴和摘下首饰时杆部2与压簧5之间发生点接触,长时间使用后容易损坏压簧5和杆部2的端部,而设置的旋转部6可以保证其与杆部2之间始终是面接触,在佩戴或摘下时,旋转部6与压簧5直接接触,两者可不发生相对转动,有效保护了杆部2和压簧5不受损坏。

最后,在杆部2与旋转部6的接触面上嵌有多个周向分布的滚珠9,所述旋转部6的对应面上设有圆环形的凹槽,所述滚珠9与所述凹槽相适配并嵌入其中,这样可以使得杆部2与旋转部6之间更加自由的进行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首饰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佩戴时不易脱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