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的双头包装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9751发布日期:2018-09-18 19:59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妆品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更换的双头包装管。



背景技术:

随着化妆品在人类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化妆品的包装技术迅速发展,化妆品的包装在化妆品储运和销售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化妆品的包装技术包括包装材料的选择以及结构的设计等方面。

市面上常见的口红管一般包括盖体、中束芯和底座,其中,中束芯包括中束、叉子、珠子和螺旋,大部分口红管的中束芯还包括中套。将装配好的中束芯套入底座内,再与盖体配合即成口红管成品。使用时,打开盖体,旋转中束,将装有膏体的珠子旋出,使用方便。

传统的口红管普遍采用一管一盖的结构形式,这种单一配对的形式在携带和使用时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对于爱好频繁更换口红颜色的消费者来说无疑需要随身携带很多的口红,一方面非常浪费,另一方面携带也不方便。这就使得对口红管灵活性的设计提出了便携、可靠、简洁、易用的更高要求。

如CN 201968029 U公开了一种双头包装管,包括供放置口红膏的管体,管体由从内到外依次同轴穿套的珠子、叉子、螺旋和中套组成,螺旋内壁设有螺旋状的导向槽,叉子壁面设有沿其轴向设置的导向孔,珠子外壁设有穿过导向孔并伸入导向槽的凸起,中套与叉子远离管体口部的一端固定套接,所述的管体数量为两个,两个管体通过两端与中套套接的中间体连接在一起。该实用新型通过中间体将两个管体连接,中间体两端与两个中套固定连接,中套与叉子固定连接,使得单个口红管可以携带两种不同颜色的口红,节约了成本。

但是上述中间连接体是由1件式组合而成的,这样的结构管体无法拆分开,只能做成单一的一种色调,无法满足消费者根据需求自由组合不同颜色口红管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更换的双头包装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连接两个管体的中间连接体不可拆分无法实现口红体颜色的随意更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更换的双头包装管,包括第一底座管、第二底座管以及两个分别与第一底座管和第二底座管连接的中束芯,所述第一底座管和第二底座管的一端分别设有供第一中束芯、第二中束芯通过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另一端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底座管和第二底座管分别与第一中束芯和第二中束芯组成第一口红管体和第二口红管体,第一底座管和第二底座管的底部之间可拆卸连接,实现第一口红管体和第二口红管体的自由拼接,消费者可以更换不同的口红管体组合在一起使用,也可以将其拆分成两支口红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底座管和第二底座管之间为扣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底座管和第二底座管相连接的两端端部沿周向平均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的外表面设有沿周向布置的第一半环形开口槽,第一半环形开口槽底面设置有扣槽,另一部分的内表面设有沿周向布置的第二半环形开口槽,第二半环形开口槽的底面设置有扣键,连接时,第一底座管上的扣键和扣槽分别与第二底座管上的扣槽和扣键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底座管和第二底座管结构相同,采用相同的制作模具注塑得到,其端部平分的两个部分的交界处具有切断口,保证第一底座管具有第一半环形开口槽的部分插入到第二底座管的第二半环形开口槽的位置,相应地,第二底座管具有第一半环形开口槽的部分插入到第一底座管的第二半环形开口槽的位置。通过所述扣键和扣槽的配合实现两个口红管体的拼接,另外,稍加用力,将扣键和扣槽分离,即可实现拆分。

作为优选,所述扣键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具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的设置有助于扣键卡入扣槽或是从扣槽内脱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半环形开口槽和第二半环形开口槽的深度为底座管管壁厚度的一半。

上述的扣接结构不仅方便消费者操作,同时不影响其整体外观效果。

所述中束芯包括珠子、中节、螺旋和中束,所述中节、中束和螺旋均为管状结构,所述中束与中节固定连接,所述中节与螺旋轴向固定,周向可相对转动,所述螺旋内壁具有螺旋形导向槽,所述珠子包括位于中束内部的杯体以及穿过中节并伸入螺旋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端部具有与螺旋形导向槽配合的凸起,中节上具有与传动杆配合限制其周向转动的导向孔,中束相对螺旋转动时,凸起沿着螺旋形导向槽运动,珠子在中束内部沿轴向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与底座管之间通过键槽结构周向固定,通过凸环和环形槽轴向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管内具有穿套在螺旋上的加重环。加重环的设置增强了使用者的操作手感,提升其品质。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管的底面具有与螺旋配合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抵接所述加重环。

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双头包装管的第一底座管和第二底座管为相同结构,其底端可拆卸连接,两侧的口红管可以随意更换进行组合,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2)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不仅实现自由拆分,而且不影响整体外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更换的双头包装管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底座管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B面的剖面图。

图5为图2中虚线框处的局部方法图。

图6为图2中A-A面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更换的双头包装管,包括第一底座管1、第二底座管2,第一底座管1和第二底座管2的一端分别设有供第一中束芯3、第二中束芯4通过的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21。第一底座管1和第二底座管2分别与第一中束芯3和第二中束芯4组成第一口红管体和第二口红管体,第一底座管1和第二底座管2的底部之间可拆卸连接,实现第一口红管体和第二口红管体的自由拼接。

第一底座管1和第二底座管2结构相同,采用相同的制作模具注塑得到。具体以第一底座管1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4所示,第一底座管1的底端部沿周向平均分为第一部分12和第二部分13,这两个部分的交界处具有切断口。第一部分的外表面设有沿周向布置的第一半环形开口槽121,第一半环形开口槽底面设置有扣槽14;第二部分13的内表面设有沿周向布置的第二半环形开口槽131,第二半环形开口槽131的底面设置有扣键15。第一半环形开口槽 121和第二半环形开口槽131的深度为底座管管壁厚度的一半。

如图5-6所示,连接时,第一底座管1具有第一半环形开口槽的部分插入到第二底座管2 的第二半环形开口槽的位置,相应地,第二底座管2具有第一半环形开口槽的部分插入到第一底座管1的第二半环形开口槽的位置。通过扣键15和扣槽14的配合实现两个口红管体的拼接。另外,稍加用力,将扣键和扣槽分离,即可实现拆分。

优选地,扣键15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具有导向斜面151。导向斜面151的设置有助于扣键 15卡入扣槽14或是从扣槽14内脱出。

第一中束芯3和第二中束芯4结构相同,与第一底座管1和第二底座管2的配合方式也相同。具体以第一中束芯3为例进行说明。第一中束芯3包括珠子5、中节6、螺旋7和中束 8,中节6、中束8和螺旋7均为管状结构,中束8与中节6固定连接,中节6与螺旋7轴向固定,周向可相对转动,螺旋7内壁具有螺旋形导向槽,珠子5包括位于中束8内部的杯体 51以及穿过中节6并伸入螺旋7的传动杆52,传动杆52的端部具有与螺旋形导向槽配合的凸起521,中节6上具有与传动杆配合限制其周向转动的导向孔,中束8相对螺旋7转动时,凸起521沿着螺旋形导向槽运动,珠子5在中束8内部沿轴向移动。

螺旋8与第一底座管1的内壁配合,第一底座管1内壁的中段沿周向均匀布置有竖向槽 16,相应地,螺旋8的外表面设有与竖向槽16配合的凸键,凸键与竖向槽配合实现螺旋8与第一底座管1之间的周向固定;第一底座管1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一环形槽17,相应地,螺旋8的外表面设有与环形槽17配合的凸环,两者配合实现螺旋8与第一底座管1的轴向固定。

第一底座管1的底面具有与螺旋7配合的限位环18,螺旋8的底部套设有加重环9,加重环9限位于螺旋7与第一底座管1以及限位环18围成的空间内。加重环9的设置增强了使用者的操作手感,提升其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方法为,中束芯用气压台分别装入底座管中组成口红管体备用;选择不同颜色的两种口红管体,两者的底座管采用手工组装即可完成装配。

消费者在使用时,握住管体,旋转其中一头中束,膏体则被旋出即可使用。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拆分第一底座管和第二底座管,随意更换不同颜色的口红管体进行自由组合;也可以将其拆分成两支口红使用,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不仅实现自由拆分,而且不影响整体外观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