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的折叠式三足拐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4432发布日期:2018-11-07 20:17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行走的工具,具体为一种减震的折叠式三足拐杖。



背景技术:

拐杖是一种重要的康复辅助用具,一般分为手杖、肘杖和腋杖,其中手杖主要用于轻度需要,例如老年人日常使用或登山者,手杖不属于残疾人用品,肘杖属于中度下肢残疾人用品,而腋拐杖是下肢重度残疾者(病残伤残等)的必需品。现有的拐杖中,手杖和肘杖因尺寸短,且现有产品中已有可折叠式产品,携带和收纳较为方便,而腋拐杖因尺寸较高,使用者下肢移动最为不便,故对稳定性、抗震性需求最高,而市面上大多腋拐杖产品一般不方便携带和收纳,且在舒适性和抗震性上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减震的折叠式三足拐杖,以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

一种减震的折叠式三足拐杖,包括拐扶肩、手把、支撑杆与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由上杆件、中间杆件、连接杆和三足部件构成,所述上杆件的底部通过翻转连接结构与中间杆件的顶部连接,所述中间杆件的顶部通过销钉和螺母固定在连接杆的上部,所述连接杆的底部通过所述翻转连接结构和三足部件的顶部连接,所述中间杆件和连接杆构成Y型结构;

所述三足部件的中部设有一圆盘,所述圆盘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呈三角形排列的且结构相同的三个支脚,任意两个支脚之间的夹角相等,且各支脚上均设有弹簧减震器;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安装在中间杆件上部和三足部件圆盘(上的气压减震器,所述气压减震器设有气缸套和插入气缸套的活塞杆,活塞杆底端的活塞与气缸套底面之间构成封闭的减震气室;

所述翻转连接结构包括一侧通过合页铰链连接的两个平面座板,两平面座板分别固定在两个待连接杆体的端部,两平面座板的另一侧设有对应的安装孔,通过与之适配的销钉和螺母固定,使两平面座板贴合。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或优选的方案还包括:

所述气缸套设有充放气口,且所述充放气口位于气缸套的上部,使活塞向下压的时候,充放气口位于活塞上方,不容易漏气。

所述拐扶肩安装在支撑杆的顶部,包括硬质材料制成的扶肩基体和套在扶肩基体上的减震垫,所述减震垫设有一用于包覆扶肩基体的袋套,所述袋套的中部,即对应人体腋窝的位置设有减震密封囊,所述减震密封囊包括上气囊、下气囊和位于二者之间的夹层液囊。

所述上气囊的底面为向下的凸弧形,所述下气囊的上表面为向上的凸弧形,二者顶点位置对应,使所述夹层液囊呈漏斗状。

所述夹层液囊内填充有油液,且为不满填。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三足拐杖可拆卸为多段,方便收纳,通过气压减震器和弹簧减震器可降低传导到人体的震动,且设置了弹簧减震器的三足部件能够在一定程度范围内调整支脚的长度,使拐杖底端相对于不同类型的地面有更好的仿形效果,提高拐杖的安全和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三足拐杖结构规划合理,舒适度高,稳定性好,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压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拐扶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翻转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工作原理,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介绍。

如图1所示的一种减震的折叠式三足拐杖,包括拐扶肩、手把2、支撑杆与减震机构等组成构件,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气体减振、液体减振和弹簧减振,详细方案如下:

所述支撑杆由上杆件1、中间杆件6、连接杆8和三足部件9构成,所述上杆件1的底部通过翻转连接结构4与中间杆件6的顶部连接,所述中间杆件6的顶部通过两根销钉7和六角螺母固定在连接杆8的上部,所述连接杆8的底部通过所述翻转连接结构4和三足部件9的顶部连接,所述中间杆件6和连接杆8构成Y型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手把2安装在上杆件1靠近中间杆件6的位置。

所述三足部件9的中部设有一圆盘10,所述圆盘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呈三角形排列的且结构相同的三个支脚,任意两个支脚之间的夹角相等,且各支脚上均设有弹簧减震器11。所述圆盘10的上方则安装有一气压减震器5,即与连接杆8连接的为该气压减震器5的活塞杆顶端。所述中间轴杆6的上部亦设有气压减震器5,即与上杆件1连接的为该气压减震器5的活塞杆顶端。

上述的气压减震器5包括气缸套15和插入气缸套15的活塞杆12,如图2所示,活塞杆底端的活塞与气缸套底面之间构成封闭的减震气室14。所述气缸套15设有充放气口13,方便用户根据自身的使用感受进行充放气,在上述结构中,各气压减震器5的气缸套15均设置在下方,故将所述充放气口13设置在气缸套15的上部,当用户向拐杖借力时,活塞杆12下压,活塞下移,充放气口13位于活塞上方,则减震气室14不容易漏气。

所述翻转连接结构4包括一侧通过合页铰链连接的两个平面座板,两平面座板分别固定在两个待连接杆体的端部,两平面座板的另一侧设有对应的安装孔,通过与之适配的销钉和螺母固定,使两平面座板贴合。例如上杆件1与中间杆件6,上杆件1的底部、气压减震器5活塞杆顶部分别与一个平面座板固定连接,两平面座板的一侧铰接,则拆卸时,上杆件1与中间杆件6可相对翻转180度。

所述拐扶肩安装在支撑杆的顶部,包括硬质材料制成的扶肩基体3和套在扶肩基体3上的减震垫,如图3所示,所述减震垫设有一用于包覆扶肩基体3的袋套,所述袋套的中部,即对应人体腋窝的位置设有减震密封囊,所述减震密封囊包括上气囊17、下气囊16和位于二者之间的夹层液囊18。所述上气囊17的底面为向下的凸弧形,所述下气囊16的上表面为向上的凸弧形,二者顶点位置对应,使所述夹层液囊18呈漏斗状。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层液囊18内以不满填的方式填充有粘稠的油液,用户使用拐杖时,一侧的肩膀压在拐扶肩上,且随着动作,腋窝与拐扶肩的受力接触部位会发生变化,在气囊气压足绷紧的情况下,无法时刻保障人体的舒适性,由于油液与气体有着不同的密度和流动性,不满填的液囊可以发生适应性的变形,增大拐扶肩表面与不规则人体部位的接触面积,提高使用舒适度,且流动的油液可有效的吸收震动,增大油液的粘稠度也具有一定的阻尼作用,进一步的提升减震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