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使用者保持移动设备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0971发布日期:2019-04-03 04:58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的领域涉及用于手持移动设备如移动电话和计算机平板电脑的附件。具体而言,本发明的领域涉及一种帮助使用者保持具有面向前的显示屏的移动设备的装置,其中使用者可以一只手保持该设备,同时让该手的拇指以及使用者的另一只手自由操作该移动设备。本公开涉及由同一发明人对美国专利9,300,346中描述的技术的改进,该专利在此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中。移动设备,如便携式电话或平板电脑,通常有面向前的显示屏,该面向前的显示屏可以是触摸屏。移动设备还具有面向后的背部,当小型移动设备用典型的握持部保持时,面向后的背部位于设备的与显示屏相对的一侧,并朝向使用者的手掌。面向后的背部可以是光滑的或者具有低摩擦系数,这使得该设备难以握持。可选地,一些移动设备具有面向后的背部,该面向后的背部被纹理化或涂覆有提高使用者握持外壳的能力的材料(例如,橡胶或皮革)。此外,一些移动设备使用者购买了部分或全部覆盖移动设备面向后的背部的辅助外壳(secondarycase)。这种辅助外壳可以涂覆旨在提高使用者握持移动设备的能力的材料或者具有旨在提高使用者握持移动设备的能力的形状。然而,即使具有纹理化或涂覆的握持表面,许多使用者仍然发现难以握持移动设备,尤其是当在执行其他任务的同时操作移动设备时。各种各样的附件可用于支持手持设备的使用。然而,常规的附件通常依赖于刚性设计,这样的设计不容易被使用者的单手调节或定制。刚性设计的另一个缺点是它们不允许在移动设备和保持附件(holdingaccessory)之间有足够的剪切或摇摆量。需要一定量的剪切来提供使用者舒适性和重新定位握持的能力。移动设备和保持附件之间的这种柔性也是从纵向保持设备到横向保持设备的平稳过渡所需要的。例如,为了在使用刚性保持附件时改变观看方向,使用者可能不得不相对于移动设备分离或重新定位附件。其他设计结合了柔性,但是缺少平衡部件来抵消移动设备和保持附件之间的过度剪切。因此,保持附件可以相对于移动设备以摆动的方式起作用。结果是移动设备上的保持有些不稳定,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抵消或平衡使用者手施加在保持附件上的剪切力,这可以允许移动设备从使用者手中滑落。此外,常规设计通常需要定制设计或制造以适合特定型号的移动设备。每个移动设备模型被设计成不同的形状因数,因此为了保持附件正确地联接到移动设备,它们必须按照该形状因数定制模制,例如,以避免输入和输出端口或控件被保持附件阻挡。可选择地,移动设备本身可能需要在工厂定制以支持保持附件,但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它限制了使用者选择另一附件的能力。一些常规设计可能需要使用者定制移动设备或附件,这可能需要终端使用者缺乏的技能或工具。概述一种帮助使用者保持移动设备的装置,包括手指支撑件(fingerbrace)和多个柔性段(flexiblelengths)。柔性段联接到手指支撑件。其中一个柔性段可以联接到手指支撑件上的中间点,并且使用者的一个或多个手指可以配合在中间点的相对的侧上。当使用时,柔性段被联接到移动设备。柔性段的大小使得它们可以在不同的位置联接到移动设备。柔性段可以附接在移动设备背部的相对的端部处。将柔性段联接到相对的端部提供了平衡力,其抵消了常规设计可能产生的钟摆效应。因此,该装置为使用者提供了对移动设备的稳定保持,因为(1)横过和沿着使用者手指向的力是平衡的,并且(2)合力将手指支撑件拉向移动设备的面向后的背部。通过允许使用者用一只手保持移动设备,同时让使用者同一只手的拇指自由操作移动设备,该装置便于单手使用移动设备。柔性段是柔性的这一事实允许使用者在横向或纵向观看方向之间扭转移动设备,而无需释放手指支撑件。该装置可以容易地适用于许多不同型号的移动设备,而不需要根据特定移动设备的形状因数定制模制该装置,因为柔性段可仅联接到移动设备的面向后的背部上的几个离散位置。同样,该装置可以附接到使用者提供的辅助外壳。因此,该装置允许对多种移动设备或移动设备的辅助外壳进行通用或接近通用的应用。参考附图中示出并在以下书面描述或所附权利要求中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与帮助使用者保持移动设备的装置有关的目的和优点可变得显而易见。提供本概述以便以简化的形式引入将在以下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一系列概念。本概述不旨在识别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来帮助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附图简述图1是有两个柔性段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是由使用者手保持的图1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3是有六个柔性段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4是具有三个柔性段的实施例的透视图,该三个柔性段通过具有端盖的部分外壳连接到移动设备。图5是具有柔性段的实施例的透视图,该柔性段通过具有缓冲件(bumper)的部分外壳连接到移动设备。图6是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中某些柔性段通过手指支撑件中的通道联接到手指支撑件。图7是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中某些柔性段通过柔性材料的套筒联接到手指支撑件。图8是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中某些柔性段环绕另一个柔性段,而没有附连到手指支撑件。图9是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其中柔性段和手指支撑件通过中间联接器附接,中间联接器允许柔性段和手指支撑件相对于彼此旋转。图10是图9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1是图1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中手指支撑件定位为支架(stand)。图12是图7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中手指支撑件定位为支架。图13是示出图6的实施例由使用者的手保持的透视图,其中一个手指在手指支撑件和移动设备之间。图14是示出图6的实施例被使用者的手保持的透视图,其中多于一个手指位于手指支撑件和移动设备之间。图15是图14的侧视图。所描绘的实施例仅示意性地示出,并且并非所有特征都可以完全详细地示出或以适当的比例示出。为了清楚起见,某些特征或结构可能相对于其他特征或结构被夸大。所示实施例仅是示例,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或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图1中示出了帮助保持移动设备的示例装置。示例装置包括手指支撑件110以及第一柔性段121和第二柔性段122。第一柔性段121和第二柔性段122在中间点130处联接到手指支撑件110。进而,第一柔性段121和第二柔性段122在面向后的背部155的相对边缘151、152处联接到移动设备150。移动设备150的背部155可以包括后表面156,并且可以被认为部分或完全围绕移动设备150的端部或边缘延伸;不需要识别背部155被认为在任何特定方向结束的确切点。背部155可以是集成的,且可能是移动设备150的可移除的部分,或者是覆盖或附连到移动设备150的外壳或其他结构。第一夹子161和第二夹子162分别联接到第一柔性段121和第二柔性段122的端部,并允许图1的实施例可拆卸地联接到移动设备150。图2示出了使用中的图1的实施例。在图2中,使用者已经将两个手指放置在手指支撑件110和移动设备150的面向后的后表面156之间。使用者的手指平行于第一柔性段121和第二柔性段122,并在第一柔性段121和第二柔性段122的任一侧上。从这个位置,使用者可以将一个或两个手指(或更多个)压在手指支撑件110上,以支撑移动设备,从而让使用者的拇指自由操作移动设备。可选择地,使用者可以假设手指支撑件110上的悬臂保持。在这种保持中,使用者仅将一个手指放置在手指支撑件110和移动设备150的面向后的后表面156之间。第二手指抵靠手指支撑件110的面向外的表面放置(在第一柔性段121和第二柔性段122的与另一手指相对的一侧上),并将手指支撑件110压靠在移动设备150的面向后的背部155上。在这种保持中施加在手指支撑件110上的力也为使用者提供了对移动设备150的稳定保持,并且同样便于单手使用。手指支撑件可以由刚性并且具有足够的弹性以平衡使用者手指施加的力而形状变化相对较小的材料(或材料组合)制成,例如塑料、碳纤维或金属,或者它们的组合。可选择地,手指支撑件可以从平坦或平面形状模制成使用者优选的形状(例如,轮廓中的“v”或“s”形状)。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手指支撑件可以包括由刚性但有延展性的材料(例如,像铝这样的软金属)制成的芯,当施加足够的力时,该芯可以被使用者弯曲,但是当与保持移动设备一起用作手指支撑件时,该芯仍处于刚性。在选择实施例中,手指支撑件的延展性可以是这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持续使用,手指支撑件会屈服,从而使手指支撑件符合使用者。在任一选择中,手指支撑件的弯曲性为使用者提供了定制的和人机工程学的感觉,从而增加了舒适度。手指支撑件的整个表面可以是纹理化的,或者它可以涂有触感柔软的材料,或者为使用者的手指提供衬垫(例如,泡沫、布料、皮革或橡胶)。一些实施例可以具有完全涂覆有这种柔软材料的手指支撑件。在其他实施例中,仅手指支撑件的面向移动设备的面向后的后表面(“手指支撑表面”(finger-bracingsurface))被纹理化或提供衬垫。纹理化或提供衬垫可以允许更好的握持而不会有太多的滑动。在图1的实施例中,手指支撑表面(后面的表面156)显示为大致平坦的。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手指支撑表面可以被成形为匹配使用者手指的轮廓。例如,当从侧面观察时,手指支撑表面可以是扇形的或有凹槽的。这种轮廓可以预先模制。可选地,手指支撑表面可以包括可被使用者手指模制的材料,使得它可以提供可定制的配合。如图1所示,手指支撑表面的周边可以是大致矩形,或者可以采取其他合适的形状(例如三角形、圆形、椭圆形、沙漏形或数字8)。该形状可以形成为装饰性的或专业的形状,例如帮助营销活动;例如,这些形状可以描绘物体、动物或公司标志。可选择地,装饰性设计可以添加到带有标记或雕刻的形状。在其它实施例(未示出)中,手指支撑件可以具有缠绕并接合使用者手指的带或环。环或带可以在手指支撑侧或手指支撑件的相对侧(即,朝外侧)。这样的环或带提供了更安全的握持,并为使用者提供了对设备的更大控制,尤其是在纵向和横向观看模式之间旋转移动设备时。在另外的实施例(未示出)中,手指支撑件可以包括工具或附件。手指支撑件中可能包括的附件的示例有皮带夹、尺子或相机三脚架附件(cameratripodattachment)。许多其他工具和附件选项都是可能的。如图1所见,第一柔性段121和第二柔性段122在中间点130处联接到手指支撑件110。如图所示,中间点130可以与手指支撑表面的端点等距,或者可以位于手指支撑表面上的非中心点。可选择地,中间点可以沿着手指支撑表面的边缘定位。无论是否居中,它的尺寸都可以被设计成留出足够的空间,使得至少一个手指可以配合在中间点40的两个相对侧的每一侧上。普通成人手指的半径在大约0.5厘米和大约1.5厘米之间。中间点可以被定位成使得在中间点的两个相对侧的每一侧上提供小于近似普通成人手指半径的长度,尽管这种配置会导致使用者不适,特别是当使用者长时间保持移动设备时。此外,手指支撑件110可以具有可调节的尺寸(例如,通过滑动、伸缩、折叠、切割或沿着预先划线断裂),或者允许改变中间点的位置(例如,通过滑动或允许使用者将其调节到几个位置之一),从而可以为使用者定制配合。在图1的实施例中,第一柔性段121和第二柔性段122由单件材料形成,该单件材料在位于中间点130的孔处穿过手指支撑件110。在另一个实施例(未示出)中,单件材料两次穿过孔,得到的两个柔性段从手指支撑件的同一侧(即,手指支撑表面)延伸,并由手指支撑件的相对侧上的结或保持夹保持就位。可选择地,图1所示的两个柔性段可以由两件单独的材料形成。在这样的实施例中,两个柔性段都可以在中间点处联接到手指支撑件。例如,一个柔性段可以联接在手指支撑件的边缘,并且另一个柔性段可以联接在手指支撑件的相对边缘。然而,在中间点联接一个柔性段足以为手指支撑件提供其支撑能力。额外的柔性段可以联接在手指支撑件上的其他位置,以给手指支撑件提供额外的稳定性和平衡。第一柔性段121和第二柔性段122的柔性使得使用者能够简单地从将移动设备150保持在纵向方向切换到将移动设备150保持在横向方向,这仅通过扭转移动设备150,引起第一和第二柔性段121、122的扭转,同时使用者的手指继续压在手指支撑件110上。手指支撑件110相对于使用者手指的方位不需要改变,这降低了使用者在切换屏幕方位时失去其握持的几率。该同样的柔性也允许使用者相对于移动设备150的面向后的表面156调整他或她的手指,以增加舒适度,进而允许更通用的配合,而不需要定制。此外,第一柔性段121和第二柔性段122通过提供使用者手指可压靠的柔性表面来增加使用者舒适度。柔性段121、122可以由各种柔性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布料、皮革、橡胶和塑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构件121、122可以由具有动态长度的材料(例如,弹性体(elastic)或橡胶)制成。这样的材料在拉伸时会施加抵抗力。该力提供额外的握持力,帮助使用者将设备牢牢地保持在使用者的手中。由这种材料的动态长度提供的抵抗力,结合柔性段121、122的柔性,允许柔性段121、122被扭转和拉伸,以适应使用者的手部尺寸和偏好。此外,柔性段121、122越被拉伸,抵抗力越试图使每个柔性段回归到其未加载(力)的长度,导致手指支撑件更紧密地保持抵靠使用者的手指。动态长度材料提供了额外的稳定性,因为当拉伸时材料提供的抵抗力平衡了使用者的手产生的在移动设备150和手指支撑件110之间的剪切力。抵抗力用于减少手指支撑件110的过度摆动,因为当第一柔性段121被使用者的支撑活动置于负载下时,相对的柔性段,即第二柔性段121未加载。因此,合力将手指支撑件110拉到靠近面向后的后表面156的中心的其静止位置,这为使用者提供了对移动设备150的位置和方位的更大控制。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段121、122的弹性可以在不使用时将手指支撑件110保持抵靠移动设备150的面向后的背部155,或者进一步有助于如上所述和图13所示的悬臂式保持(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然而,在许多实施例中,柔性段可以由具有相对静止长度的材料制成,例如布。然而,即使柔性段121、122不是由弹性材料制成,使得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固定的长度,但是相对于使用者的手,柔性段121、122的长度的正确确定有助于在使用者操作移动设备时容易地单手操纵移动设备。这些实施例促进了易用性,因为相对静止的柔性段121、122仍然用于限制手指支撑件110和移动设备150之间的剪切(作用),并且因为手指支撑件110可以自动地成角度以抵靠在使用者手指上舒适地配合,最常见的是通过平衡中间点130两侧的力,适应各种不同的使用者保持。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段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可以是条带(strap)(例如,在横截面和平面图中均为矩形)。其他实施例可以使用用于柔性段的替代布置或材料,例如,细绳(string)、绳(cord)或丝带(lace),或者多个条带、细绳、绳或丝带。可使用任何适当的形状。柔性段121、122显示为具有均匀的厚度。在可选择的实施例中,每个柔性段或其中某些柔性段的厚度可以沿长度变化,或者与其它柔性段相比可以不同。柔性段的长度也可以彼此不同。诸如图1中的实施例(其中柔性段通过穿过孔的单件材料联接到手指支撑件)允许使用者调节手指支撑件110的平衡位置。手指支撑件110的孔允许使用者通过沿着形成第一柔性段121和第二柔性段122的这件材料滑动手指支撑件110来调节第一柔性段121和第二柔性段122的相对长度。因此,使用者可以进一步定制实施例,以提供期望水平的平衡和稳定性,而不管柔性段是由弹性材料还是非弹性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段与手指支撑件整体地形成或永久附接到手指支撑件。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手指支撑件可以通过钩子、卡扣或夹子附接到柔性段。这种可移除的附接机构允许使用者移除手指支撑件并用不同的手指支撑件替换它。诸如图1的实施例(其中柔性段穿过孔)的实施例也允许更换手指支撑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装置可以在没有手指支撑件的情况下提供给使用者。取而代之的是,柔性段形成用于手指支撑件的支持架(holder)或联接到用于手指支撑件的支持架。因此,使用者自由选择任何合适的物体作为手指支撑件。这个特征允许使用者选择更实用的物体,(比如工具或书写工具,或者纯粹的装饰性物体)作为手指支撑件。回到图1的实施例,第一柔性段121和第二柔性段122足够长,以允许使用者的手指舒适地配合在手指支撑件110和移动设备150的面向后的后表面156之间,但是不要太长而阻止使用者有效地将他或她的手指支撑在手指支撑件11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柔性段的长度可以通过其与手指支撑件的联接来调节。然而,其它实施例可以允许柔性段的长度在它们联接到移动设备的地方被调节。柔性段与移动设备背部的联接可以通过使用钩子或夹子来实现。在图1的实施例中,第一柔性段120和第二柔性段121分别用第一夹子161和第二夹子162附接到背部155。第一夹子161和第二夹子162联接到它们各自的柔性段的端部。第一夹子161和第二夹子162通过分别握持背部155的边缘151、152将第一柔性段121和第二柔性段122附接到移动设备150。当第一夹子161和第二夹子162在移动设备150的顶端和底端之间的大致中间位置处附接在移动设备150的相对侧上时,向使用者提供最大的支撑(考虑到顶端到底端是设备的最长尺寸)。第一夹子161和第二夹子162允许该实施例可拆卸地附接到移动设备150。因为对移动设备的附接不是永久的,所以该实施例可以被移除并与另一设备一起使用。图1的实施例描绘了在移动设备150的边缘151、152处、在移动设备150的左侧和右侧(较短的尺寸)联接到移动设备150的第一夹子161和第二夹子162。在替代方案中,第一柔性段121和第二柔性段122附接在移动设备的顶部和底部处。夹子可以为特定型号的移动设备定制模制。可选择地,夹子可以通过多个预设位置进行调节,或者可以通过它们的握持范围自由调节。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弯曲的可调钩子用于将柔性段联接到移动设备。钩子的可弯曲特性允许使用者手动定制每个夹子的形状以适合他或她的移动设备。在可选择的实施例中,柔性段在外壳的边缘或面向后的表面上的点处粘合地联接到移动设备的外壳。相对的边缘或面向后的表面上的靠近边缘的大范围分离的点可以被认为是面向后的背部的相对的端部。在任何这样的替代方案中,当张力施加到柔性段上时,沿着相对的端部之间的线施加到手指支撑件的力被平衡,因此手指支撑件是稳定的。在图1的实施例中,两个柔性段足以提供这种稳定性,但是在某些情况下,附加的柔性构件可以提供增加的稳定性。在具有两个以上柔性段的实施例中,附加柔性段不需要连接在移动设备背部的相对的端部处。然而,其中多于两个柔性段在相对的端部处联接到移动设备的构造预计将提供更大的稳定性。结合图1的实施例讨论的各种特征可以结合不同附图中所示的各种其他实施例使用。在图3的实施例中,手指支撑件310通过手指支撑件310中的槽340连接到柔性段321-326。柔性段321-326的某些对由一个或更多个柔性材料段形成,其穿过槽340并在相对的端部处附接到移动设备350(例如,柔性段321、323由单件材料形成,柔性段324、326由第二件材料形成)。另一方面,柔性段322、325不穿过槽340,而是分别联接到柔性段323、324。在图3的实施例中,柔性段321、323、324、326中的每个联接在移动设备350的角落处或其附近。由于平行于面向后的表面的二维平面中的作用在支撑件340上的力是平衡的,所以在相对的角落处的联接提供了进一步的稳定性。槽340以允许使用者沿着形成柔性段321、323、324、326的材料件滑动手指支撑件310的方式将柔性段321-326联接到手指支撑件310。手指支撑件310沿着柔性段321-326联接的可滑动性为使用者提供了多种保持位置和更大的使用灵活性。图3的实施例的具体特征可以与不同附图中所示的各种其他实施例结合使用。可选择地,柔性段可以通过配合在移动设备背部上的完全或部分辅助外壳联接到移动设备。某些实施例包括用于移动设备的辅助保护外壳,例如,与该实施例一起包装或出售。与所有类型的移动电话相比,某些辅助保护外壳是定制的,以适合一种或几种型号的移动设备。需要定制以适应摄像头、控制按钮、通风孔、usb接口(usboutlets)、耳机插孔等,其特定于特定型号的移动电话。分别如图4和5所示,如果包括在实施例中的辅助外壳仅仅是部分外壳或缓冲件,则定制的需求可以减少或消除。在图4的实施例中,具有上半部430和下半部435的部分外壳将第一、第二和第三柔性段421、422、423联接到移动设备450。第一和第二柔性段421、422附接到部分外壳的上半部430,并且第三柔性段423附接到部分外壳的下半部435。第一、第二和第三柔性段421、422、423依次附接到手指支撑件410。图4的实施例的具体特征可以与不同附图中所示的各种其他实施例结合使用。可选地,部分外壳可以是缓冲件,其围绕移动设备的周边附接到移动设备的边缘。图5图描述了这种实施例。在图5的实施例中,缓冲件530在移动设备边缘处联接到移动设备550。第一、第二和第三柔性段521、522、523附接在围绕缓冲件530的周边的不同的点处。第一、第二和第三柔性段521、522、523依次附接到手指支撑件510。图5的实施例的具体特征可以与不同附图中所示的各种其他实施例结合使用。图6描绘了处于与移动设备分离状态的不同实施例。手指支撑件610联接到第一、第二和第三柔性段621、622、623。第三柔性段623联接到手指支撑件610的手指支撑表面615。第一和第二柔性段621、622分别在边缘611、612处连接到手指支撑件610。具体地,如图6所示,第一和第二柔性段621、622由穿过手指支撑件610中的长形孔、孔道(tunnel)618的单件材料形成。在可选择的实施例中,孔道618可以由一侧开口的凹槽或通道代替,在该凹槽或通道中保留一件柔性材料以形成第一和第二柔性段621、622。孔道618充当中间点,手指沿着孔道618定位在任一侧上,以允许支撑手指支撑件610。此外,第三柔性段623在中间点630处联接到手指支撑件610。可选地,使用者可以将他或她的手指放在中间点630的任一侧上,或者根据孔道618和中间点630之间的空间,使用者的手指可以跨在孔道618和中间点630两者上。同样参照图6,第三柔性段623呈带状,并终止于可调节钩子(adjustablehooks)643、644。图6还描绘了分别附接到第一和第二柔性段621、622的可调节钩子641、642。通过将钩子641、642在彼此隔开的位置联接到移动设备背部的第一边缘(例如,上边缘),并将钩子643、644联接到相对端(例如,下边缘),实现了图6的实施例的联接。因此,图6的实施例实现了到移动设备的三点联接。三点联接提供了许多与在所有四个角落处或其附近联接的实施例相同的好处,因为第一和第二柔性段621、622一起平衡了第三柔性段623施加在支撑件上的力。此外,因为第一和第二柔性段621、622彼此隔开,所以第一和第二柔性段621、622彼此平衡,增加了垂直稳定性。图6的实施例的具体特征可以与不同附图中所示的各种其他实施例结合使用。图7的实施例包括联接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柔性段721、722、723、724的手指支撑件710。第一和第二柔性段721、722由单根细绳形成,并使用细绳穿过的柔性材料套筒718联接到手指支撑件710,该套筒附接(例如缝合)到手指支撑件710。套筒718可具有插入其中的刚性构件(未示出),以确保由第一和第二柔性段721、722施加在套筒718上的力不使套筒718变形。套筒718充当中间点,手指沿着套筒定位在任一侧上,以允许支撑手指支撑件710。另一方面,第三和第四柔性段723、724各自在手指支撑件710的边缘处联接到手指支撑件710。在图7中还可以看到钩子741、742、743、744,它们能够将实施例可拆卸地联接到移动设备。钩子741、742、743、744可以各自放置在移动设备的角落处。至少钩子741、742可以联接在移动设备的与钩子743、744相对的端部上。在柔性段相当短的情况下,例如段723、724,在一些实施例中,它们可以与它们相关联的由相同或相似的材料制成且可能柔性较低的钩子743、744整体地形成。图7的实施例的具体特征可以与不同附图中所示的各种其他实施例结合使用。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柔性段中的至少一些可以以不涉及附接的方式联接到手指支撑件或其它柔性构件。例如,图8示出了联接到第一、第二和第三柔性段821、822、823的手指支撑件810。第三柔性段823在中间点处联接到手指支撑件810。另一方面,第一和第二柔性段没有连接到手指支撑件810或第三柔性段823。第一和第二柔性段821、822由单件柔性材料形成。在使用中,第一和第二柔性段821、822在它们各自的端部841、842处联接到移动设备,并且由第一和第二柔性段821、822形成的环通过第三柔性段823和手指支撑件810之间的缝隙。可选地,刚性套筒818可以定位在第一和第二柔性段821、822接触第三柔性段823的位置,以防止第三柔性段823变形。在可选择的实施例中,刚性套筒818具有橡胶或防滑涂层,其抵靠第三柔性段823将第一和第二柔性段821、822保持就位。图8的实施例的具体特征可以与不同附图中所示的各种其他实施例结合使用。图9和10描绘了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其中手指支撑件910通过中间件960附接到一件柔性材料,该柔性材料形成第一和第二柔性段921、922。中间件960以允许手指支撑件910相对于第一和第二柔性段921、922旋转的方式将手指支撑件910联接到第一和第二柔性段921、922。手指支撑件910和中间件960在手指支撑件910的中间点处以固定关系彼此附接。第一和第二柔性段921、922可联接在移动设备的相对端。如图10所示,中间件960具有凸缘961和柱体962,并穿过形成第一和第二柔性段921、922的柔性材料段中的孔眼或孔。因为凸缘961大于孔眼,所以凸缘961将柔性材料段保持在柱体962上。中间件960允许手指支撑件910相对于第一和第二柔性段921、922旋转,从而相对于移动设备旋转。中间件960有助于使用者在横向和纵向观看方向之间轻松旋转移动设备的能力。尽管图9-10的实施例具有以固定方式附接到手指支撑件910的中间件960,但是其他实施例具有可旋转地附接到手指支撑件并固定地附接到柔性段的中间件。进一步的变型具有可旋转地连接到手指支撑件和柔性段的中间件。图9-10的实施例的特征可以与不同附图中所示的各种其他实施例结合使用。在许多实施例中,手指支撑件可以用作支架。在图11中,图1的实施例被示出定位为支架。通过使用者将手指支撑件110的一端抵靠移动电话150的面向后的后表面156来实现支架特征。手指支撑件110通过摩擦以及第一柔性段121和第二柔性段122将手指支撑件110拉向面向后的后表面156的力被保持在适当位置。当处于支架构型时,手指支撑件110和面向后的后表面156之间的摩擦可以通过在手指支撑件110的端部处包括尖端111、112而增加。尖端111、112可以是橡胶或具有高摩擦系数的某种其它材料。如图所示,该材料可以被添加到两端,以允许手指支撑件110在两个方向中的任一个方向上充当支架,或者仅仅添加在一端处,从而节省成本。该材料可以被添加到手指支撑件110的附加边缘,以允许不同的支架构型,例如侧边缘,从而允许支架在移动设备和它所搁置的表面之间产生更浅的角度。图1的实施例的具体特征可以替代用于不同附图中所示的各种其它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指支撑件可以具有可延伸的长度以支撑支架功能,从而允许使用者调整移动设备和表面之间的角度。在其它实施例中,特别是包括辅助外壳的实施例中,凹槽可以存在于面向后的表面上,以帮助将手指支撑件保持在适当位置。多个凹槽为使用者提供了不同搁置角度的选择,允许使用者增加或减少移动设备离开桌子或其他平坦表面的角度,允许使用者选择最适合期望使用的角度(例如,纵向或横向)。图12示出了图7的实施例,该实施例被定位为保持移动设备750的支架(以类似于图11中针对图1的实施例示出的方式)。手指支撑件710与图7的实施例所附接的移动设备的背部755的面向后的后表面756摩擦接合。图13-15示出了使用中的图6的实施例。图13示出了使用者的悬臂式保持,其中使用者的一个手指放置在手指支撑件610和移动设备650的面向后的后表面656之间,并且第二个手指放置在手指支撑件610的相对侧。图14示出了标准保持,其中使用者的两个手指被放置在手指支撑件610和移动设备650的面向后的后表面656之间。图15是图14的侧视图。意图是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和方法的等同物将落入本公开或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意图是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和方法及其等同物可以被修改,同时保持在本公开或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在这些实施例的以上详细描述中,为简化本本公开的目的,可以将各种特征在若干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归集在一起。本公开的这个方法不应被解释为反映任何要求保护的实施例需要比在对应权利要求中明确列举的更多的特征的意图。相反,如所附权利要求反映,本发明主题可存在于比所公开的单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少的特征中。因此,所附权利要求据此被并入详细描述中,其中每一项权利要求立足其本身作为单独的公开实施例。然而,本公开还应被解释为隐含地公开了任何实施例,该实施例具有出现在本公开或所附权利要求中的一个或多个公开或要求保护的特征的任何合适的任何合适组(即,既兼容也不互斥的一组特征),包括这里可能没有明确公开的那些组。还应当注意,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不一定包含这里公开的全部主题。出于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的目的,连词“或”将被包括在内地解释(例如,“狗或猫”将被解释为“狗、或猫、或两者”;例如,“狗、猫或老鼠”将被解释为“狗、或猫、或老鼠、或任何两个、或全部三个”),除非:(ⅰ)以其他方式明确说明,例如,使用“或……或”、“仅其中一种”或类似的语言;或者(ⅱ)所列的两种或更多种备选方案在特定上下文中是互斥的,在这种情况下,“或”将仅包含那些涉及非互斥备选方案的组合。出于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的目的,词语“包括(comprising)”、“包括(including)”、“具有”及其变体,无论它们出现在何处,都应被解释为开放式术语,其含义与短语“至少”在其每个实例之后被附加的含义相同。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如果希望在装置权利要求中援引35usc§1126的条款,则词语“工具”将出现在该装置权利要求中。如果希望在方法权利要求中援引这些条款,那么在该方法权利要求中将出现“步骤”。相反,如果“工具”或“步骤”没有出现在权利要求中,那么35usc§1126的条款不打算被用于该权利要求。如果任何一个或更多个公开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并且这种并入的公开与本公开部分或全部冲突,或者在范围上不同于本公开,则在冲突、更广泛的公开或更广泛的术语定义的程度上,由本公开控制。如果这种并入的公开部分地或全部地相互冲突,那么在冲突的程度上,由以后的公开控制。根据需要提供摘要,以帮助那些在专利文献中寻找特定主题的人。然而,摘要并不意味着其中引用的任何元件、特征或限制必然由任何特定的权利要求包含。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