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旅行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6438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旅行箱,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旅行箱。



背景技术:

旅行箱是外出旅行的必备用品,其主要用于收纳衣物和洗漱用品等,但因受限于结构和设计思路限制,现有的旅行箱功能都比较单一,其难以满足外出旅行中各种使用的需要。

就具有自主移动功能的旅行箱结构来说,其箱体上一般配置有若干由小电机驱动的大滚轮,在使用中直接由小电机驱动大滚轮来工作。以上大滚轮直接驱动的结构,其越障碍能力比较差,对于路况较好的平地不存在问题,但对与一些颠簸的道路就会出现无法前行的状况,给实际使用带来很大不便。

而在外旅游中,走夜路是经常碰到的事情,传统的照亮方法是用手电或手机进行照明,但实际中,手电存在携带不便的问题,而手机的电量又非常有限,两者在实际使用中都存在很大不便。

在此,无论是工作出差还是外出旅游都是非常累人的事情,特别是在春运期间,候车的时候候车间内根本没有足够的位置让你休息等候,此时人们经常直接坐在旅行箱上,但现有的旅行箱都是围绕收纳东西而设计的,其箱体强度比较低,当坐在上面休息时,很容易使箱体发生凹陷而损坏里面的物品。

此外,在实际旅行当中,人们外出经常还会带着婴儿出行,此时就需要再带一辆婴儿车,不仅携带麻烦,最主要的婴儿车禁止上飞机,这给整个出行带来很大问题。

再者,现有的旅行箱箱体大小是完全限定不可改变的,但在实际使用中,因出差时间的长短,每次携带的东西和衣物有多有少,而这就需要配备不同规格大小的旅行箱,以方便携带使用,但购置不同规格大小的旅行箱不仅成本高,且闲置时的收纳也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多功能旅行箱,其在具备现有的物品收纳功能外,有效增强了越障能力,并集合了照明、座椅、婴儿车和箱体重组功能于一体,具有功能多样的特点,可大大满足人们外出旅行的需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旅行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上呈前后对称分布的四个驱动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驱动轮装置包括一y形支架,y形支架的每个连接端上设有一小轮子,每个小轮子由对应的小电机驱动;所述y形支架中部设有一驱动转轴,驱动转轴通过轴承与箱体活动连接,驱动转轴的内端设置一外锥齿轮,同时箱体上在与外锥齿轮同轴的位置相向设有一内锥齿轮,内锥齿轮由大电机驱动工作,所述内外锥齿轮之间通过一连接锥齿轮实现啮合传动。

进一步的,上述连接锥齿轮定位在一连接杆上,整个连接杆可相对箱体上的旋转轴转动,连接杆相对旋转轴的转动可同步带动连接锥齿轮转动,连接锥齿轮朝外转动到位后可实现与内外锥齿轮的连接,连接锥齿轮朝内转动到位后可收纳到箱体的容置槽中。

进一步的,上述箱体外侧在内外锥齿轮旁边设置有一压板,压板在连接锥齿轮与内外锥齿轮啮合连接时顶持在所述连接杆的外侧;所述压板的尾端连接在定位转轴上,整个压板可绕定位转轴转动而解除对所述连接杆的压制约束。

进一步的,上述箱体正面上设置有一横向布局的容置槽,容置槽中安装一固定板,固定板的面板上间隔排列设置有若干led灯,固定板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底部朝外设有圆形滑动凸起,圆形滑动凸起与容置槽两侧边的滑轨活动连接;当圆形滑动凸起沿滑轨下滑时整个固定板逐渐内转而进入到容置槽中,当圆形滑动凸起沿滑轨朝上滑动时整个固定板逐渐外翻。

进一步的,上述滑轨由上圆形槽和下直线槽组合构成;所述上圆形槽的外壁设置有固定板圆形滑动凸起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依序设置在上圆形槽外圆周上的7字形卡扣和l形卡扣;所述7字形卡扣中部通过具有顺时针复位力扭簧的销轴定位在箱体上,在复位力的作用下7字形卡扣的前端伸入到上圆形槽中一部分,7字形卡扣的尾端设置有尖头卡头;所述l形卡扣的前端通过具有逆时针复位力扭簧的销轴定位在箱体上,l形卡扣的后端位于所述尖头卡头外侧并设置有卡勾,初始状态下所述卡勾与所述尖头卡头卡合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各led灯的电量由外接移动电源或箱体上的内置电源模块提供;所述电源模块上设置有usb外接电源接口。

进一步的,上述旅行箱还包括两根固定杆;所述箱体上端面设有一上座板,上座板的两侧下方安装有结构相同的升降机构,每侧升降机构包括两对称布局的v形二连杆结构,二连杆结构中的上连杆顶部与上座板铰接,二连杆结构中的下连杆底部与箱体铰接,二连杆结构中的上下连杆的铰接处设置有凸出轴;所述固定杆上设有至少两个呈排列间隔布局设置的等径插孔;所述同侧两二连杆结构的凸出轴以同水平状态与所述固定杆上的插孔配合连接,两凸出轴与不同位置的插孔插接时可调节两凸出轴的间距而实现上座板高度的调节。

进一步的,上述箱体顶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固定杆的插槽。

进一步的,上述箱体底端面设有一底板,底板的内部周边通过若干伸缩杆与箱体连接,同时底板的四个角部位设置有连接孔,每个连接孔通过旋钮与箱体螺纹连接;所述驱动轮装置上各小轮分布所在的最大圆周超过箱体的正反端面。

进一步的,上述箱体由箱头部、中间部和箱尾部组合构成,所述箱头部、中间部和箱尾部中均设置有容置腔,所述中间部前端与箱头部对应连接,所述箱尾部与中间部后端对接或直接与箱头部对应连接。

本发明旅行箱的驱动轮装置采用多个小轮的组合结构,其具有三种运动模式:越障模式、自动行走模式和人工拖动模式,在使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相应的驱动轮模式。

为实现夜间照明,所述箱体上直接集成了照明装置。在需要照明时,整个固定板逐渐外翻直到垂直于箱体表面,其上的各led灯泡可为夜间行路提供大范围的照明需要。在不需要照明时,将固定板由垂直箱体表面的工作姿态变成水平姿态,整个照明装置不外凸,不会给旅行箱的使用带来不便。

以上带升降机构的上座板提供了座椅功能,在不使用时,上座板下降与箱体上端面保持齐平,此时的旅行箱与普通旅行箱一样,不会给使用带来不便。而当需要休息时,将上座板拉出到适当高度,而后将每侧的两个凸出轴平行插入到固定杆的两插孔中实现高度定位,此时整个上座板即可作为凳子使用。

以上底板的结构设置,为旅行箱提供了婴儿车功能,当需要作为婴儿车使用时,需将旅行箱翻转,而后去除旋钮解除底板的定位,最后将底板拉起,由伸缩杆提供有效支撑,此时箱体内部的储物空间即可用于安置婴儿,而上升的底板作为遮阳挡存在。而当作为储物功能使用时,只需将底板压回,并通过旋钮旋转固定即可,整个底板不外凸,不会对旅行箱的使用造成障碍。即以上结构的旅行箱,可根据需要在储物和婴儿车之间切换使用,不仅携带方便,且解决了目前婴儿车不能带上飞机的难题。

而以上箱体由箱头部、中间部和箱尾部组合构成,在实际使用中,可根据实际收纳需要,将三者组合连接形成大箱子结构,或者去除中间部,直接将箱头部和箱尾部组合形成小箱子结构,该箱体的可重组组合功能,可使旅行箱尺寸根据需要变换为两种大小,实现了一箱多用,不仅节省了购置成本,同时为闲置时的收纳提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平面结构俯视图;

图3、本发明连接锥齿轮与内外锥齿轮啮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连接锥齿轮与内外锥齿轮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照明装置部分的侧视图;

图6、本发明照明装置中锁定机构初始状态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照明装置中锁定机构锁定状态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的侧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本发明的底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发明翻转后的侧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发明箱体仅由箱头部和箱尾部组合构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有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多功能旅行箱,包括箱体1和设置在箱体上呈前后对称分布的四个驱动轮装置2,箱体前端设置有拉手3。

每个驱动轮装置2包括一y形支架21,y形支架21的每个连接端211上设有一小轮子22,每个小轮子22由对应的小电机221驱动。

所述y形支架22中部设有一驱动转轴23,驱动转轴23通过轴承24与箱体1活动连接,驱动转轴23的内端设置一外锥齿轮25,同时箱体1上在与外锥齿轮25同轴的位置相向设有一内锥齿轮26,内锥齿轮26由大电机261驱动工作,所述内外锥齿轮之间通过一连接锥齿轮27实现啮合传动。

所述连接锥齿轮27定位在一连接杆271上,整个连接杆271可相对箱体1上的旋转轴28转动,连接杆271相对旋转轴28的转动将同步带动连接锥齿轮27转动,连接锥齿轮27朝外转动到位后实现与内外锥齿轮的连接,连接锥齿轮27朝内转动到位后可收纳到箱体1的容置槽11中。

以上结构的驱动轮装置采用多个小轮22的组合结构,其具有三种运动模式:

一是越障模式,在该模式下,外锥齿轮25、连接锥齿轮27和内锥齿轮26依序啮合连接,大小电机同时工作,使得小轮子22自转的同时随y形支架21进行公转,其可具备超强的越障和爬坡能力。

二是自动行走模式,在该模式下,大电机261停止工作,仅靠小电机221工作带动小轮子22旋转,实现旅行箱前进、后退和转弯运动。

三是人工拖动模式,在该模式下,大小电机均停止工作,且连接锥齿轮27与内外锥齿轮脱离,旅行箱在人工拉力作用下实现运动。

以上结构的旅行箱,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相应的驱动轮模式。

在此,为保证以上连接锥齿轮27与内外锥齿轮啮合时的有效定位,所述箱体1外侧在内外锥齿轮旁边设置有一压板29,压板29在连接锥齿轮27与内外锥齿轮啮合连接时顶持在所述连接杆271的外侧,以保证连接锥齿轮27与内外锥齿轮啮合连接的有效性。

所述压板29的尾端连接在定位转轴291上,整个压板29可绕定位转轴291转动,当需要连接锥齿轮27与内外锥齿轮分离时,将压板29绕定位转轴291转动而解除对所述连接杆271的压制约束,此时连接锥齿轮27即可随连接杆271一起绕旋转轴28转动而收纳到箱体1的容置槽11中。

如图1、5-7所示,所述箱体1正面上设置有一横向布局的容置槽12,容置槽12中安装一固定板4,固定板4的面板上间隔排列设置有若干led灯41,在此,为能获得更广的照明范围和照明效果,所述两边最外侧的led灯41a朝向外设置

所述固定板4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座42,连接座42底部朝外设有圆形滑动凸起421,圆形滑动凸起421与容置槽12两侧边的滑轨13活动连接。

当圆形滑动凸起421沿滑轨13下滑时整个固定板4逐渐内转而进入到容置槽12中,当固定板圆形滑动凸起421沿滑轨13朝上滑动时整个固定板4逐渐外翻。

以上结构的旅行箱,其直接在箱体1上集成了led灯41照明装置。在需要照明时,整个固定板4外翻垂直于箱体1表面,其上的各led灯泡41可为夜间行路提供大范围的照明需要。在不需要照明时,将固定板4的圆形滑动凸起421沿滑轨13下滑到最下方,此时固定板4逐渐内转复位进入到容置槽12中,整个照明装置不外凸,不会给旅行箱的使用带来不便。

在此,为保证固定板4进入容置槽12后的有效贴合,所述容置槽12底面在对应每个led灯41的位置设置有容置孔121,一旦固定板4由垂直箱体1表面的工作姿态变成水平姿态,其上的led灯41将对应进入相应的容置孔121中。

而为了固定板4操作时的拉出方便,所述容置槽12上方口部设置有一方便手指伸入的缺口122,在使用时,可直接通过缺口122抬起固定板4。

此外,为了保证固定板4在容置槽12中的有效定位,所述容置槽12和固定板4面板之间设置有锁紧装置43,该锁紧装置43为锁紧孔431和锁定凸起432,所述锁紧孔431和锁定凸起432择一设置在容置槽12底部和固定板4面板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紧孔431设置在容置槽12中,锁定凸起432设置在固定板4上,在实际中两者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

所述滑轨13由上圆形槽131和下直线槽132组合构成。当工作状态时,固定板4的圆形滑动凸起421将上滑进入到上圆形槽131中。在此,为能实现固定板4在水平工作状态的有效定位,所述上圆形槽131的外壁设置有固定板圆形滑动凸起421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依序设置在上圆形槽131外圆周上的7字形卡扣44和l形卡扣45。

其中7字形卡扣44中部通过具有顺时针复位力扭簧的销轴441定位在箱体1上,在复位力的作用下7字形卡扣44的前端442伸入到上圆形槽131中一部分,7字形卡扣44的尾端设置有尖头卡头443。

所述l形卡扣45的前端通过具有逆时针复位力扭簧的销轴451定位在箱体1上,l形卡扣45的后端位于所述尖头卡头443外侧并设置有卡勾452,初始状态下所述卡勾452与所述尖头卡头443卡合连接。

在使用中,当固定板4的圆形滑动凸起421进入上圆形槽131内时,将推动7形卡扣前端442,从而使整个7形卡扣44相对中部的销轴441逆时针转动,而7形卡扣44的逆时针转动,将使其后端的尖头卡头443与l形卡扣45的卡勾452脱离,此时整个l形卡扣45将在逆时针复位力扭簧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直到碰触到圆形滑动凸起421,实现对圆形滑动凸起421的有效锁定,并进而实现整个固定板4的有效垂直定位。而当圆形滑动凸起421下滑时,将推动l形卡扣45逐渐顺时针转动复位,该过程直到圆形滑动凸起421整个滑出上圆形槽131,此时l形卡扣45的卡勾452再次与7字形卡扣44上的尖头卡头443卡合连接而回到初始状态。

以上各led灯41的电量由外接移动电源或箱体1上的内置电源模块5提供,在本图示中采用后者,所述的内置电源模块5设置在箱体1的底部,并在内置电源模块5上设置有usb外接电源接口51,可为手机等数码产品提供充电功能,进一步拓展了旅行箱的功能性。

如图1和8所示,所述旅行箱还包括两根结构相同的固定杆6,固定杆6上至少设有两个呈排列间隔布局设置的等径插孔61。

所述箱体1上端面设有一上座板7,上座板7的两侧下方安装有结构相同的升降机构,每侧升降机构包括两对称布局的v形二连杆结构71,二连杆结构71中的上连杆711顶部与上座板7铰接,二连杆结构71中的下连杆712底部与箱体1铰接,二连杆结构71中的上下连杆的铰接处设置有凸出轴713。

所述同侧两二连杆结构71的凸出轴713与所述固定杆6上的插孔61配合连接,两凸出轴713与不同位置的插孔6插接时可调节两凸出轴713的间距而实现上座板7高低的调节。

以上结构的上座板7,在不使用时,上座板7下降与箱体1上端面保持齐平,此时的旅行箱与普通旅行箱一样,不会给使用带来不便。而当需要休息时,将上座板7拉出到适当高度,而后将每侧的两个凸出轴713平行插入到固定杆6的两插孔61中实现高度定位,此时整个上座板7即可作为凳子使用。

在此,考虑到两固定杆6的收纳问题,所述箱体1顶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固定杆的插槽14,当不需要使用固定杆6时,可将其放置在该插槽14内。

如图8-10所示,所述箱体1底端面设有一底板8,底板8的内部周边通过若干伸缩杆81与箱体1连接,同时底板8的四个角部位设置有连接孔82,每个连接孔82通过旋钮83与箱体1螺纹连接。

以上结构的旅行箱,当作为储物功能使用时,只需将底板8压回,并通过旋钮83旋转固定即可,其结构如图9所示。而当需要作为婴儿车使用时,需将箱体1翻转,而后去除旋钮83解除底板8的定位,最后将底板8拉起,由伸缩杆81提供有效支撑,此时箱体1内部的储物空间即可用于安置婴儿,而上升的底板8作为遮阳挡存在,其结构如图10所示。

以上结构的旅行箱,可根据需要在储物和婴儿车之间切换使用,具有结构简单实用的特点,不仅携带方便,且解决了目前婴儿车不能带上飞机的难题。

在此,为能实现旅行箱正反两面均能顺利进行拖拉操作,所述每个驱动轮装置2各小轮22分布所在的最大圆周超过箱体1的正反端面,该结构设置,使得箱体1不管是作为储物箱时的正放还是作为婴儿车时的反转倒置,都可使小轮22超过箱体1接触到地面,保证箱体1的正常拖拉使用。

如图1所示,所述箱体1由箱头部1a、中间部1b和箱尾部1c组合构成,所述箱头部1a、中间部1b和箱尾部1c中均设置有容置腔,所述中间部1b前端与箱头部1a对应连接,所述箱尾部1c与中间部1b后端对接或直接与箱头部1a对应连接。

在实际使用中,根据实际收纳需要,将箱头部1a、中间部1b和箱尾部1c组合连接形成大箱子结构,其结构如图1所示,或者去除中间部1b,直接将箱头部1a和箱尾部1c组合形成小箱子结构,其结构如图11所示。

以上箱体1的可重组组合功能,可使旅行箱尺寸根据需要变换为两种大小,实现了一箱多用,不仅节省了购置成本,同时为闲置时的收纳提供了方便。

所述中间部1b与箱头部1a之间或中间部1b与箱尾部1c之间或箱头部1a与箱尾部1c之间均通过若干连接卡扣9连接。

综上,本发明设计的一种多功能旅行箱,其在具备现有的物品收纳功能外,有效增强了越障能力,并集合了照明、座椅、婴儿车和箱体重组功能于一体,具有功能多样的特点,可大大满足人们外出旅行的需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