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色珍珠的前处理保色调色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4833发布日期:2018-10-16 19:56阅读:19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有色珍珠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色珍珠的前处理保色调色工艺。



背景技术:

珍珠以它绚丽的色彩、特殊的珍珠光泽、浑圆精巧、洁白清丽.历来被人们所喜爱。但从养殖场采收的原珠大都色彩各异、光泽暗淡、并带有粘液和污物,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优化加工以改善珍珠的颜色、光泽和光洁度,使珍珠真正具有商品价值。一般来说,刚采集处理后的珍珠,只有十分之一可以直接作为饰品佩戴,其余的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加工处理,以提高珍珠的光泽、颜色以及光洁度。

珍珠的加工工艺分为初加工和精加工两个阶段。初加工就是将养殖场出产的珍珠进行优化处理,以达到宝石级的商品要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其经济价值;精加工就是根据需要对珍珠进行相关的设计、镶嵌等工艺。一般来说,珍珠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漂白、增白、增光、染色、抛光等工艺流程。珍珠的漂白前处理是同漂白一样重要的处理工艺,处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珍珠的质量。对于有色珍珠如果采用同普通珍珠相同的漂白工艺,则会导致有色珍珠失去原有的色泽,损伤珍珠的品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有色珍珠的前处理保色调色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色珍珠的前处理保色调色工艺,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有色珍珠如果采用同普通珍珠相同的漂白工艺,则会导致有色珍珠失去原有的色泽,损伤珍珠的品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色珍珠的前处理保色调色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处理:对采收后的珍珠进行清洗,去除珍珠表面上的黏液和珍珠囊,再用饱和盐水浸泡,浸泡后采用细盐混揉,然后用温肥皂水和清水多次漂洗,漂洗后用绒布擦干打磨,最后对珍珠进行分选,将有色珍珠与普通珍珠筛选分离;

s2)、碱处理:将有色珍珠浸于碱溶液中,进行碱处理,然后用脱水剂对碱处理处理后的珍珠进行脱水处理,除去珍珠内的缝隙水及吸附水;

s3)、溶液a浸泡处理:将蒸馏水或去离子纯水、浓度为1~3%的氨水、乙二醇、生物酶以体积比1000:8~15:15~25:5~8混合配制成溶液a,将碱处理后的珍珠浸于溶液a中,温度控制在15~20℃,浸泡1~2天;

s4)、经溶液a浸泡结束后,珍珠用蒸馏水或去离子纯水进行水洗,并脱水干燥;

s5)、二次碱处理:将珍珠浸于碱溶液中进行碱处理,然后用脱水剂对碱处理处理后的珍珠进行脱水处理,除去珍珠内的缝隙水及吸附水;

s6)、溶液b浸泡处理:将蒸馏水或去离子纯水、浓度为1~3%的氨水、生物酶、调色剂以体积比1000:10~15:5~20混合配制成溶液b,将二次碱处理后的珍珠浸于溶液b中,温度控制在15~20℃,浸泡3~12小时;

s7)、经溶液b浸泡结束后,珍珠用蒸馏水或去离子纯水进行水洗,并脱水干燥。

作为优选,所述的s2与s5中的脱水剂采用无水乙醇。

作为优选,所述的s3和s6中生物酶包括蛋白分解酶、肽酶和纤维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s6中的调色剂为染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s6中的溶液b中还包含适量的增光剂,所述的增光剂采用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聚乙烯砒咯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s3在珍珠浸溶液a之前,先进行钻孔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有色珍珠的前处理保色调色工艺,先通过碱处理,打开珍珠表皮,有利于氨水渗透,然后进行溶液a浸泡处理,氨水及生物酶就能将珍珠内层的有机物去除,增加珍珠的光泽度,再次经过碱处理后进行溶液b浸泡处理,进一步去除有机物,提高珍珠的光亮程度,同时调色剂对珍珠进行补色,使珍珠的颜色更加统一化,便于后续的加工生产,而且,溶液a和溶液b中的生物酶还能使表面凹凸不平的珍珠变得平滑而光泽,有助于提高珍珠的美观程度及质量。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有色珍珠的前处理保色调色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处理:对采收后的珍珠进行清洗,去除珍珠表面上的黏液和珍珠囊,再用饱和盐水浸泡,浸泡后采用细盐混揉,然后用温肥皂水和清水多次漂洗,漂洗后用绒布擦干打磨,最后对珍珠进行分选,将有色珍珠与普通珍珠筛选分离。

s2)、碱处理:将有色珍珠先进行钻孔处理,再浸于碱溶液中,进行碱处理,然后采用无水乙醇对碱处理处理后的珍珠进行脱水处理,除去珍珠内的缝隙水及吸附水。

s3)、溶液a浸泡处理:将蒸馏水或去离子纯水、浓度为1~3%的氨水、乙二醇、生物酶以体积比1000:8~15:15~25:5~8混合配制成溶液a,将碱处理后的珍珠浸于溶液a中,温度控制在15~20℃,浸泡1~2天,其中,生物酶包括蛋白分解酶、肽酶和纤维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

s4)、经溶液a浸泡结束后,珍珠用蒸馏水或去离子纯水进行水洗,并脱水干燥。

s5)、二次碱处理:将珍珠浸于碱溶液中进行碱处理,然后采用无水乙醇对碱处理处理后的珍珠进行脱水处理,除去珍珠内的缝隙水及吸附水。

s6)、溶液b浸泡处理:将蒸馏水或去离子纯水、浓度为1~3%的氨水、生物酶、染料以体积比1000:10~15:5~20混合配制成溶液b,将二次碱处理后的珍珠浸于溶液b中,温度控制在15~20℃,浸泡3~12小时,其中,生物酶包括蛋白分解酶、肽酶和纤维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经过溶液b浸泡处理后的珍珠色差小,避免了后续还要对珍珠颜色进行分选,方便加工生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溶液a和溶液b中的生物酶为蛋白分解酶、肽酶和纤维酶混合,通过蛋白分解酶、肽酶和纤维酶共同作用,达到生物修复的技术效果,改善光泽度不佳的珍珠,溶液b中还包含适量的增光剂,所述的增光剂采用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聚乙烯砒咯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通过增光剂与生物酶的共同作用,赋予珍珠平滑而光泽的外观效果。

s7)、经溶液b浸泡结束后,珍珠用蒸馏水或去离子纯水进行水洗,并脱水干燥。

本发明一种有色珍珠的前处理保色调色工艺,先通过碱处理,打开珍珠表皮,有利于氨水渗透,然后进行溶液a浸泡处理,氨水及生物酶就能将珍珠内层的有机物去除,增加珍珠的光泽度,再次经过碱处理后进行溶液b浸泡处理,进一步去除有机物,提高珍珠的光亮程度,同时调色剂对珍珠进行补色,使珍珠的颜色更加统一化,便于后续的加工生产,而且,溶液a和溶液b中的生物酶还能使表面凹凸不平的珍珠变得平滑而光泽,有助于提高珍珠的美观程度及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