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珍珠加工工序中的中和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4841发布日期:2018-10-16 19:56阅读:13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珍珠加工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珍珠加工工序中的中和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珍珠以它绚丽的色彩、特殊的珍珠光泽、浑圆精巧、洁白清丽.历来被人们所喜爱。但从养殖场采收的原珠大都色彩各异、光泽暗淡、并带有粘液和污物,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优化加工以改善珍珠的颜色、光泽和光洁度,使珍珠真正具有商品价值。一般来说,刚采集处理后的珍珠,只有十分之一可以直接作为饰品佩戴,其余的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加工处理,以提高珍珠的光泽、颜色以及光洁度。

珍珠的加工工艺分为初加工和精加工两个阶段。初加工就是将养殖场出产的珍珠进行优化处理,以达到宝石级的商品要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其经济价值;精加工就是根据需要对珍珠进行相关的设计、镶嵌等工艺。一般来说,珍珠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漂白、增白、增光、染色、抛光等工艺流程。而漂白是珍珠加工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处理工艺。珍珠在漂白处理后,其内层会有部分漂白液残留,会对珍珠的密度、结构存在较大的影响,影响珍珠的品质。珍珠传统的工艺中,通常在漂白后不会进行中和处理,且漂白后的珍珠受损严重,影响了珍珠品质的长久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珍珠加工工序中的中和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珍珠加工工序中的中和处理工艺,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通常珍珠在漂白后不会进行中和处理,影响了珍珠品质的长久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珍珠加工工序中的中和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漂白处理:对采收后的珍珠进行清洗、饱和盐水浸泡、细盐混揉、清水漂洗、分选后进行前处理并打孔,然后浸于过氧化氢漂白体系中进行漂白处理;

s2)、清洗脱水:对漂白处理后的珍珠,用蒸馏水或去离子纯水进行清洗,然后脱水,自然干燥;

s3)、中和处理:将经过s2处理后的珍珠浸于中和液中,温度控制在35℃~42℃,浸泡时间为1~2天,每2~3h搅拌一次,所述的中和液由蒸馏水或去离子纯水和助剂配制而成,所述的助剂由氢氧化钠、硅酸钠、经蒸馏水或去离子纯水稀释的0.1~3%氨水、修复剂和增光剂组成;

s4)、经中和处理处理后的珍珠用蒸馏水或去离子纯水清洗,脱水并自然干燥。

作为优选,所述的用于混合助剂的蒸馏水或去离子纯水与助剂的体积比为100:5~12。

作为优选,所述的s3中氢氧化钠为10~25g,硅酸钠为5~10g,0.1~3%氨水10~15ml,修复剂3~5g,增光剂2~6ml,用于稀释0.1~3%氨水的蒸馏水或去离子纯水与0.1~3%氨水的体积比为5~10:1。

作为优选,所述的修复剂采用蛋白分解酶、肽酶和纤维酶混合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增光剂采用不含金属离子的纯化水加入丙酮、荧光增白剂fp、表面活性剂配置而成,所述的荧光增白剂fp的浓度为0.03~0.06mg/ml。

作为优选,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丙烯酸、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混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蒸馏水或去离子纯水均不含金属离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珍珠加工工序中的中和处理工艺,对漂白处理后的珍珠由中和液进行中和处理,通过中和液中的氨水能进一步去除珍珠表面的杂志,而氢氧化钠、硅酸钠和氨水还能中和珍珠表层、缝隙中残留的漂白液,去除过氧化氢,避免过氧化氢残留对珍珠密度、结构造成损伤,采用蛋白分解酶、肽酶和纤维酶混合而成的修复剂与采用不含金属离子的纯化水加入丙酮、荧光增白剂fp、表面活性剂配置而成的增光剂,能在中和的过程中进一步改善珍珠的光泽度,使表面凹凸不平的珍珠变得平滑从而恢复光泽,提高珍珠的品质,同时延长珍珠的耐久性。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珍珠加工工序中的中和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漂白处理:对采收后的珍珠进行清洗、饱和盐水浸泡、细盐混揉、清水漂洗、分选后进行前处理并打孔,然后浸于过氧化氢漂白体系中进行漂白处理。

s2)、清洗脱水:对漂白处理后的珍珠,用蒸馏水或去离子纯水进行清洗,然后脱水,自然干燥。

s3)、中和处理:将经过s2处理后的珍珠浸于中和液中,温度控制在35℃~42℃,浸泡时间为1~2天,每2~3h搅拌一次,所述的中和液由蒸馏水或去离子纯水和助剂配制而成,所述的助剂由氢氧化钠、硅酸钠、经蒸馏水或去离子纯水稀释的0.1~3%氨水、修复剂和增光剂组成。

其中,用于混合助剂的蒸馏水或去离子纯水与助剂的体积比为100:5~12;氢氧化钠为10~25g,硅酸钠为5~10g,0.1~3%氨水10~15ml,修复剂3~5g,增光剂2~6ml,用于稀释0.1~3%氨水的蒸馏水或去离子纯水与0.1~3%氨水的体积比为5~10:1。

进一步地,修复剂采用蛋白分解酶、肽酶和纤维酶混合而成,通过生物酶的生物作用,对表层受损的珍珠进行修复,改善其光泽度;增光剂采用不含金属离子的纯化水加入丙酮、荧光增白剂fp、表面活性剂配置而成,所述的荧光增白剂fp的浓度为0.03~0.06mg/ml;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丙烯酸、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混合。

s4)、经中和处理处理后的珍珠用蒸馏水或去离子纯水清洗,脱水并自然干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蒸馏水或去离子纯水均不含金属离子,能减少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对珍珠结构的影响。

本发明一种珍珠加工工序中的中和处理工艺,对漂白处理后的珍珠由中和液进行中和处理,通过中和液中的氨水能进一步去除珍珠表面的杂志,而氢氧化钠、硅酸钠和氨水还能中和珍珠表层、缝隙中残留的漂白液,去除过氧化氢,避免过氧化氢残留对珍珠密度、结构造成损伤,采用蛋白分解酶、肽酶和纤维酶混合而成的修复剂与采用不含金属离子的纯化水加入丙酮、荧光增白剂fp、表面活性剂配置而成的增光剂,能在中和的过程中进一步改善珍珠的光泽度,使表面凹凸不平的珍珠变得平滑从而恢复光泽,提高珍珠的品质,同时延长珍珠的耐久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珍珠加工工序中的中和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漂白处理、清洗脱水、中和处理、清洗,脱水并自然干燥。本发明一种珍珠加工工序中的中和处理工艺,对漂白处理后的珍珠由中和液进行中和处理,通过中和液中的氨水能进一步去除珍珠表面的杂志,而氢氧化钠、硅酸钠和氨水还能中和珍珠表层、缝隙中残留的漂白液,去除过氧化氢,避免过氧化氢残留对珍珠密度、结构造成损伤,采用蛋白分解酶、肽酶和纤维酶混合而成的修复剂与采用不含金属离子的纯化水加入丙酮、荧光增白剂FP、表面活性剂配置而成的增光剂,能在中和的过程中进一步改善珍珠的光泽度,使表面凹凸不平的珍珠变得平滑从而恢复光泽,提高珍珠的品质,同时延长珍珠的耐久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鸟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天使之泪珍珠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02
技术公布日:2018.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