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力防静电医用无菌洁净服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59058发布日期:2018-09-18 17:39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强力防静电医用无菌洁净服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医药研制、医疗器械等行业对科研、生产环节的工作环境洁净度要求极高,根据工作区域的洁净等级不同,需要严格控制操作人员自身对工作区洁净环境的污染问题。此外,对于医疗领域,不仅需要防止操作人员对工作区的污染,还需要防止细菌病毒等对工作人员自身的感染。一般地,工作人员会穿上洁净服来有效防护,洁净服又叫无菌服、无尘服、净化服。

现有的洁净服中去除静电效果不佳,不仅容易对工作人员本身健康造成影响,甚至还可能对设备仪器等造成损坏;此外,洁净服的清洗也往往不方便,为了杀菌消毒,清洗时也会对衣服面料造成损坏从而造成脱毛的现象发生,也使洁净服的防护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力防静电医用无菌洁净服,洁净服的主体面料包括基层和若干防护层;

所述防护层包括PET导电膜和防菌吸附层;所述防菌吸附层设置于所述PET导电膜上层;

所述PET导电膜的侧边区域包覆所述防菌吸附层的侧面,并贴附于所述防菌吸附层的上表面;

若干所述防护层依次设置于所述基层上;最外层的所述防护层表面设置有清洁突起,所述清洁突起为所述PET导电膜的侧边区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基层采用无纺布或棉布材料制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PET导电膜为镀炭或镀Zn导电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防菌吸附层采用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防菌吸附层采用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防菌吸附层采用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a、将骨胶、聚乳酸和鱼腥草纤维在80℃~110℃下搅拌15min~40min;

步骤b、加入羧甲基纤维素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在50℃~80℃下搅拌10min~20min,形成混合物M1;

步骤c、将混合物M1涂覆在PET导电膜的表面,所述混合物M1的涂覆厚度为0.01cm~0.1cm,PET导电膜距离边缘1cm~3cm的表面区域不涂覆混合物M1,于室温下冷却固化40min~60min;

步骤d、将PET导电膜没有涂覆混合物M1的区域翻折至混合物M1固化层的上表面,并在混合物M1固化层的上表面覆盖另一层PET导电膜;

步骤e、重复步骤c~d3至5次,最外一层混合物M1固化层的上表面不覆盖PET导电膜;

步骤f、在5Mpa~10Mpa压力下处理10min~20min,即得到防菌吸附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任意所述强力防静电医用无菌洁净服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在需要清洁的洁净服外表面喷晒60℃~80℃的热水;

S200、对清洁突起施力,使清洁突起对应最外层防护层与洁净服完全分离;

S300、将去除最外层防护层的洁净服表面采用熨斗处理5min~15min,即可继续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强力防静电医用无菌洁净服通过对其面料的设计,使洁净服不仅具有优异的防静电能力,且通过多层防护层及其去除的设计,能将受到污染的面层直接去除,使洁净服的清洁更加方便快捷,且在二次使用时的洁净程度高,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进行消毒清洗过程中造成洁净服纤维受损的问题,也进一步避免了纤维受损而产生脱毛的状况发生,大大加强了洁净服的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强力防静电医用无菌洁净服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 基层 200 防护层 210 PET导电膜

220 防菌吸附层 230 清洁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力防静电医用无菌洁净服,洁净服的主体面料包括基层100和若干防护层200;所述防护层200包括PET导电膜210和防菌吸附层220;所述防菌吸附层220设置于所述PET导电膜210上层;所述PET导电膜210的侧边区域包覆所述防菌吸附层220的侧面,并贴附于所述防菌吸附层220的上表面;若干所述防护层200依次设置于所述基层100上;最外层的所述防护层200表面设置有清洁突起230,所述清洁突起230为所述PET导电膜210的侧边区域。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强力防静电医用无菌洁净服所采用的主体面料中,基层100可以通过缝合或粘接的方式与干防护层200结合,防护层200可以为3~5层,多层防护层200通过粘接结合;每层防护层200从下至上依次包括PET导电膜210和防菌吸附层220;PET导电膜210通过边缘向上折叠包覆防菌吸附层220的边缘,其边缘末端搭接在该防菌吸附层220上,从而使相邻防护层200之间的PET导电膜210相互导通连接,因此能够很好地避免现有技术中多层面料内部静电难以疏导的情况发生,使去除静电的效果大大加强;此外,在面料最外层防护层200中PET导电膜210的边缘向上折叠后形成清洁突起230;具体地,防菌吸附层220为能够吸附细菌或物质的材料,当防菌吸附层220收到污染,需要对洁净服进行清洁处理时,直接对清洁突起230施加力,将最外层的防菌吸附层220去除,便可实现洁净服的清洁;由于PET导电膜210的防水性能较好,当外层的防菌吸附层220受到污染时,能够防止内侧的防护层200受到影响。此外,折叠的PET导电膜210边缘将防菌吸附层220的边缘包覆,还能够避免在去除外层的防护层200时,将次一层的防护层200撕除。

本发明提供的强力防静电医用无菌洁净服通过对其面料的设计,使洁净服不仅具有优异的防静电能力,且通过多层防护层及其去除的设计,能将受到污染的面层直接去除,使洁净服的清洁更加方便快捷,且在二次使用时的洁净程度高,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进行消毒清洗过程中造成洁净服纤维受损的问题,也进一步避免了纤维受损而产生脱毛的状况发生,大大加强了洁净服的防护效果。

优选地,所述基层100采用无纺布或棉布材料制成。

较佳地,所述PET导电膜210为镀炭或镀Zn导电膜,优先采用镀炭的PET膜,不仅能够起到到电作用,还能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加强了内部防护层200细菌或病毒的屏蔽能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防菌吸附层采用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

优选,所述防菌吸附层采用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

其中,鱼腥草纤维不仅能够起到吸附、杀菌的作用,还能对防菌吸附层起到集体加强的效果;聚乳酸和骨胶混合能够一方面起到粘结上下PET导电膜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对细菌、病毒或其它污染物质的拦截作用;羧甲基纤维素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均能起到杀菌的作用,其中羧甲基纤维素还具有一定的凝胶效果,能够使防菌吸附层快速成膜;而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有一定的剥离作用,能够在对PET导电膜施加力的时候使不同的内部防护层完整地相互分离。

具体地,所述防菌吸附层采用的制备方法为:

步骤a、将骨胶、聚乳酸和鱼腥草纤维在80℃~110℃下搅拌15min~40min;

步骤b、加入羧甲基纤维素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在50℃~80℃下搅拌10min~20min,形成混合物M1;

步骤c、将混合物M1涂覆在PET导电膜的表面,所述混合物M1的涂覆厚度为0.01cm~0.1cm,PET导电膜距离边缘1cm~3cm的表面区域不涂覆混合物M1,于室温下冷却固化40min~60min;

步骤d、将PET导电膜没有涂覆混合物M1的区域翻折至混合物M1固化层的上表面,并在混合物M1固化层的上表面覆盖另一层PET导电膜;

步骤e、重复步骤c~d3至5次,最外一层混合物M1固化层的上表面不覆盖PET导电膜;

步骤f、在5Mpa~10Mpa压力下处理10min~20min,即得到防菌吸附层。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以下防菌吸附层的制备实施例:

实施例一

步骤a、将骨胶、聚乳酸和鱼腥草纤维在80℃下搅拌15min;

步骤b、加入羧甲基纤维素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在50℃下搅拌15min,形成混合物M1;

步骤c、将混合物M1涂覆在PET导电膜的表面,所述混合物M1的涂覆厚度为0.02cm,PET导电膜距离边缘1cm的表面区域不涂覆混合物M1,于室温下冷却固化40min;

步骤d、将PET导电膜没有涂覆混合物M1的区域翻折至混合物M1固化层的上表面,并在混合物M1固化层的上表面覆盖另一层PET导电膜;

步骤e、重复步骤c~d3次,最外一层混合物M1固化层的上表面不覆盖PET导电膜;

步骤f、在5Mpa压力下处理10min,即得到防菌吸附层。

实施例二

步骤a、将骨胶、聚乳酸和鱼腥草纤维在100℃下搅拌20min;

步骤b、加入羧甲基纤维素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在60℃下搅拌15min,形成混合物M1;

步骤c、将混合物M1涂覆在PET导电膜的表面,所述混合物M1的涂覆厚度为0.04cm,PET导电膜距离边缘3cm的表面区域不涂覆混合物M1,于室温下冷却固化50min;

步骤d、将PET导电膜没有涂覆混合物M1的区域翻折至混合物M1固化层的上表面,并在混合物M1固化层的上表面覆盖另一层PET导电膜;

步骤e、重复步骤c~d5次,最外一层混合物M1固化层的上表面不覆盖PET导电膜;

步骤f、在8Mpa压力下处理15min,即得到防菌吸附层。

实施例三

步骤a、将骨胶、聚乳酸和鱼腥草纤维在110℃下搅拌40min;

步骤b、加入羧甲基纤维素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在80℃下搅拌20min,形成混合物M1;

步骤c、将混合物M1涂覆在PET导电膜的表面,所述混合物M1的涂覆厚度为0.08cm,PET导电膜距离边缘3cm的表面区域不涂覆混合物M1,于室温下冷却固化60min;

步骤d、将PET导电膜没有涂覆混合物M1的区域翻折至混合物M1固化层的上表面,并在混合物M1固化层的上表面覆盖另一层PET导电膜;

步骤e、重复步骤c~d5次,最外一层混合物M1固化层的上表面不覆盖PET导电膜;

步骤f、在10Mpa压力下处理10min,即得到防菌吸附层。

实施例四

步骤a、将骨胶、聚乳酸和鱼腥草纤维在105℃下搅拌35min;

步骤b、加入羧甲基纤维素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在80℃下搅拌20min,形成混合物M1;

步骤c、将混合物M1涂覆在PET导电膜的表面,所述混合物M1的涂覆厚度为0.06cm,PET导电膜距离边缘2.5cm的表面区域不涂覆混合物M1,于室温下冷却固化50min后,在混合物M1表面喷洒聚乙二醇,能够使防菌吸附层上一层的PET导电膜在压力作用下粘结,且在去除PET导电膜时保证下一层防菌吸附层保持完好,而不被损坏。

步骤d、将PET导电膜没有涂覆混合物M1的区域翻折至混合物M1固化层的上表面,并在混合物M1固化层的上表面覆盖另一层PET导电膜;

步骤e、重复步骤c~d4次,最外一层混合物M1固化层的上表面不覆盖PET导电膜;

步骤f、在8Mpa压力下处理15min,即得到防菌吸附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任意所述强力防静电医用无菌洁净服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在需要清洁的洁净服外表面喷晒60℃~80℃的热水;

S200、对清洁突起施力,使清洁突起对应最外层防护层与洁净服完全分离;

S300、将去除最外层防护层的洁净服表面采用熨斗处理5min~15min,即可继续使用。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基层、防护层、PET导电膜、防菌吸附层、清洁突起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