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挎包带连接扣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74235发布日期:2018-09-07 23:16阅读:67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挎包连接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挎包带连接扣。



背景技术:

当挎包需要变换背挎方式的时候,人们往往希望调整挎包带的长度,但目前市面上的挎包凡需要调节长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采用调节扣眼的方式,该方式调节速度慢,且扣眼部分容易变形,调整为之后的变形部位暴露在外往往会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挎包带连接扣。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挎包带连接扣,包括挎包、第一连接圈、第二连接圈、第三连接圈、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挎包两头分别设置有短包带和长包带;短包带的一头与挎包固定在一起,另一头与扣圈串接在一起;长包带的一头与挎包固定在一起,另一头与扣圈串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圈上设置有第一磁铁、第一内腔、第一连接扣和扣圈;所述第二连接圈上设置有第二磁铁、第二内腔和第二连接扣;所述第三连接圈上设置有第三磁铁、第三内腔和第三连接扣;所述链条通过第一连接扣和第二连接扣,把第一连接圈和第二连接圈连接在一起;链条通过第二连接扣和第三连接扣,把第二连接圈和第三连接扣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磁铁突出于第一连接圈部分的高度尺寸与第一内腔的深度尺寸一致;所述第二磁铁突出于第二连接圈部分的高度尺寸与第二内腔的深度尺寸一致;所述第三磁铁突出于第三连接圈部分的高度尺寸与第三内腔的深度尺寸一致;所述第一磁铁突出于第一连接圈之外的一端与凹进第一连接圈之内的一端磁性相反;所述第二磁铁突出于第二连接圈之外的一端与凹进第二连接圈之内的一端磁性相反;所述第三磁铁突出于第三连接圈之外的一端与凹进第三连接圈之内的一端磁性相反。

所述第一连接圈、第二连接圈和第三连接圈的尺寸大小一致;所述第一磁铁突出部分的直径尺寸小于第一连接圈的内圈直径的尺寸;所述第一磁铁、第二磁铁、第三磁铁分别突出于第一连接圈、第二连接圈、第三连接圈之外的一端磁性相同。

所述第一磁铁、第二磁铁、第三磁铁分别突出于第一连接圈、第二连接圈、第三连接圈之外的部分,可任意放入第一内腔、第二内腔、第三内腔之中,并被吸住,仅仅靠拉扯两边的链条无法使二者分开。

一种挎包带连接扣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连接

一只手手握短包带上连接的第一连接圈、第二连接圈或第三连接圈中的任意一个;另一只手手握长包带上连接的第一连接圈、第二连接圈或第三连接圈中的任意一个;将短包带上连接的第一连接圈、第二连接圈或第三连接圈任意一个上的磁铁,对准长包带上连接的第一连接圈、第二连接圈或第三连接圈任意一个上的内腔并放入,实现短包带与长包带的连接;或者将长包带上连接的第一连接圈、第二连接圈或第三连接圈任意一个上的磁铁,对准短包带上连接的第一连接圈、第二连接圈或第三连接圈任意一个上的内腔并放入,实现短包带与长包带的连接。

分开

一只手握短包带上与长包带上吸附在一起的连接圈上的链条;另一只手握长包带上与短包带上吸附在一起的连接圈上的链条;将短包带上和长包带上的链条向连接圈中心线的相反方向拉扯,将磁铁从内腔中拔出,实现短包带与长包带的分离。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磁铁的特性,使包带的连接变得非常方便快捷;

2、当挎包需要变换背挎方式的时候,只需要将连接圈内的磁铁拔出,放入另一个连接圈内,即可改变挎包带的长度;

3、由于连接圈与磁铁没有分开时,磁铁与连接之间无法横向移动,本发明能够确保磁性连接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连接部位结构图(朝内腔的方向观察);

图2是本发明连接部位结构图(朝磁铁突出的方向观察);

图3是本发明短包带与第一连接圈连接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整体构造示意图;

图中:10—挎包、11—短包带、12—长包带、20—第一连接圈、21—第一磁铁、22—第一内腔、23—第一连接扣、24—扣圈、30—第二连接圈、31—第二磁铁、32—第二内腔、33—第二连接扣、40—第三连接圈、41—第三磁铁、42—第三内腔、43—第三连接扣、50—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挎包带连接扣,包括挎包10、第一连接圈20、第二连接圈30、第三连接圈40、链条50;其特征在于,所述挎包10两头分别设置有短包带11和长包带12;短包带11的一头与挎包10固定在一起,另一头与扣圈24串接在一起;长包带12的一头与挎包10固定在一起,另一头与扣圈24串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圈20上设置有第一磁铁21、第一内腔22、第一连接扣23和扣圈24;所述第二连接圈30上设置有第二磁铁31、第二内腔32和第二连接扣33;所述第三连接圈40上设置有第三磁铁41、第三内腔42和第三连接扣43;所述链条50通过第一连接扣23和第二连接扣33,把第一连接圈20和第二连接圈30连接在一起;链条50通过第二连接扣33和第三连接扣43,把第二连接圈30和第三连接扣43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磁铁21突出于第一连接圈20部分的高度尺寸与第一内腔22的深度尺寸一致;所述第二磁铁31突出于第二连接圈30部分的高度尺寸与第二内腔32的深度尺寸一致;所述第三磁铁41突出于第三连接圈40部分的高度尺寸与第三内腔42的深度尺寸一致;所述第一磁铁21突出于第一连接圈20之外的一端与凹进第一连接圈20之内的一端磁性相反;所述第二磁铁31突出于第二连接圈30之外的一端与凹进第二连接圈30之内的一端磁性相反;所述第三磁铁41突出于第三连接圈40之外的一端与凹进第三连接圈40之内的一端磁性相反;

所述第一连接圈20、第二连接圈30和第三连接圈40的尺寸大小一致。

所述第一磁铁21突出部分的直径尺寸小于第一连接圈20的内圈直径的尺寸;所述第一磁铁21、第二磁铁31、第三磁铁41分别突出于第一连接圈20、第二连接圈30、第三连接圈40之外的一端磁性相同;所述第一磁铁21、第二磁铁31、第三磁铁41分别突出于第一连接圈20、第二连接圈30、第三连接圈40之外的部分,可任意放入第一内腔22、第二内腔32、第三内腔42之中,并被吸住,仅仅靠拉扯两边的链条50无法使二者分开。

一种挎包带连接扣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连接

1)一只手手握短包带11上连接的第一连接圈20、第二连接圈30或第三连接圈40中的任意一个;

2)另一只手手握长包带12上连接的第一连接圈20、第二连接圈30或第三连接圈40中的任意一个;

3)将短包带11上连接的第一连接圈20、第二连接圈30或第三连接圈40任意一个上的磁铁,对准长包带12上连接的第一连接圈20、第二连接圈30或第三连接圈40任意一个上的内腔并放入,实现短包带11与长包带12的连接;

4)或者将长包带12上连接的第一连接圈20、第二连接圈30或第三连接圈40任意一个上的磁铁,对准短包带11上连接的第一连接圈20、第二连接圈30或第三连接圈40任意一个上的内腔并放入,实现短包带11与长包带12的连接;

分开

1)一只手握短包带11上与长包带12上吸附在一起的连接圈上的链条50;

2)另一只手握长包带12上与短包带11上吸附在一起的连接圈上的链条50;

3)将短包带11上和长包带12上的链条50向连接圈中心线的相反方向拉扯,将磁铁从内腔中拔出,实现短包带11与长包带12的分离。

本发明利用磁铁的特性,使包带的连接变得非常方便快捷;当挎包需要变换背挎方式的时候,只需要将连接圈内的磁铁拔出,放入另一个连接圈内,即可改变挎包带的长度;由于连接圈与磁铁没有分开时,磁铁与连接之间无法横向移动,本发明能够确保磁性连接的稳固性。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是为说明本发明所列举的典型实施方式,而不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作的限定。由本发明实施例的提示所引申出的明显的变化方式仍处于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