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眠纤维抗菌鞋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27551发布日期:2018-12-19 06:00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菌眠纤维抗菌鞋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鞋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菌眠纤维抗菌鞋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产生的味道和瘙痒大多是由细菌真菌的过度繁殖引起的,皮肤上的细菌、真菌生存的必要条件:1、水分;2、养分;3、生物自身的负电性。皮肤不断有汗液分泌,无法避免水分;皮肤不断有老化细胞,无法避免养分;脚底汗腺分泌物在潮湿环境中更易使细菌、霉菌繁殖,从而易产生恼人气味,甚至产生真菌等有害菌,长时间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或者诱发一些感染类的足部病症,根治困难。故亟需一种能够有效抗菌的鞋子,从而有效解决人体足部由于细菌、真菌而带来的烦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眠纤维抗菌鞋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来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主要技术解决手段是提供一种菌眠纤维抗菌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子邦面和鞋底,鞋子邦面通过仿锦纶、橡筋、热熔丝、包覆纱、菌眠纤维通过通过袜子机编制成形,鞋底由橡塑材料制成,鞋子邦面贴合鞋底设置。

进一步的,菌眠纤维由多个带正电荷分子团的高分子有机材料组成,菌眠纤维是以改性腈纶或改性涤纶或改性棉纤维为基础材料,将硅烷季铵盐与基础材料反应结合成带正电荷分子团的纺织材料。

作为一种改进,鞋底前半部分间隔设有五道缝隙,鞋底后半部分设有凌角型镂空结构。

作为一种改进,鞋底由eva材料或橡胶材料或pu材料或tpr材料或pc材料制成。

一种菌眠纤维抗菌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仿锦纶25至30克,橡筋2-6克,热熔丝55-65克,包覆纱20-30克,菌眠纤维25-35克通过袜子机编织,再经过翻套,靠边,缝头形成半成品邦面;

s2:将半成品邦面套进鞋楦,使用蒸汽高压定型机进行55秒的定型工作,再使用高温排湿定型机进行12分钟的定型工作,形成鞋子邦面;

s3:将鞋子邦面和鞋底经流水线进行覆底形成成品鞋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中,蒸汽高压定型机的温度为170摄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中,高温排湿定型机的温度为130摄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31:将鞋子邦面和鞋底放置在流水线上,在鞋底上部涂处理水,再将鞋子邦面和鞋底同时进入60℃的第一烤箱60s;

s32:鞋子邦面和鞋底经流水线到达套模划线处,在鞋子邦面和鞋底上进行套膜划线;

s33:鞋子邦面和鞋底经流水线到达上胶处,在鞋子邦面和鞋底上沿线涂上胶水,再将鞋子邦面和鞋底同时进入80℃的第二烤箱180s;

s34:鞋子邦面和鞋底经流水线到达覆底处,将鞋子邦面和鞋底进行覆底,使鞋子邦面和鞋底贴合设置,迅速将覆底后的鞋子邦面和鞋底放入第一液压机进行打压;

s35:覆底后的鞋子邦面和鞋底进行补胶,进入70℃的第三烤箱60s;

s36:覆底后的鞋子邦面和鞋底进入第二液压机进行打压,迅速进入零下5℃的速冻机进行冷冻;

s37:将鞋楦脱离,形成成品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2对鞋子邦面和鞋底进行套模划线时使用环保型水解笔。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3对鞋子邦面和鞋底进行上胶水时使用霸力pu胶水。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鞋子邦面内添加的菌眠纤维,可以抵消和消弱细菌真菌赖以生存的生物负电微环境,使其无法正常的新陈代谢而自然死亡,使用菌眠纤维的袜子鞋具有无脚臭、止痒的优点,且菌眠纤维耐水洗,不怕阳光晒;

2、鞋底的前半部以起步的角度随时来张开五条缝隙大小,这样起步就比较轻松自如,鞋底的后半部采用的是以凌角型镂空设计,一般走路的时候都以后脚跟着地,此时鞋底就能体现出具有减震缓冲的作用,使穿着者有着踩在棉花上的感觉,具有轻便,减震,柔软,缓冲特点;

3、鞋子的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效率高,袜子鞋通过流水线做下来是一体成型的,减去了普通鞋子的下料,上胶,踩帮,钳帮等工序,节省劳动力,免去多余工艺品质检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步骤s3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的数量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菌眠纤维抗菌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子邦面1和鞋底2,鞋子邦面1通过仿锦纶、橡筋、热熔丝、包覆纱、菌眠纤维通过通过袜子机编制成形,鞋底2由橡塑材料制成,橡塑材料是由eva和橡胶的结合形成的材料,具有轻便,柔软,防滑,耐磨等效果,鞋子邦面1贴合鞋底2设置。

值得一提的是,菌眠纤维由多个带正电荷分子团的高分子有机材料组成,菌眠纤维是以改性腈纶或改性涤纶或改性棉纤维为基础材料,将硅烷季铵盐与基础材料反应结合成带正电荷分子团的纺织材料。

改性腈纶的制备方法为:在常温下将腈纶在化学浴内浸渍20-30s,调节化学浴的ph为3.0-4,再放入沸水中水洗20-30s,然后干燥在70-90℃下干燥30-40s。

改性涤纶的配方为:由改性树脂制成,改性树脂的生产原料包括高纤维涤纶、石棉纤维、氧化剂和硫化机;高纤维涤纶占原料百分比的80-90%,石棉纤维占原料百分比的2-4%,氧化剂占原料百分比的5-10%,硫化机占原料百分比的3-6%。

改性棉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棉纤维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入改性介质,升压至改性压力,然后瞬间释放压力,去除改性介质,即获得晶变改性棉纤维。

菌眠纤维的抗菌原理:一般细菌和真菌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均含有带负电的蛋白质,而组装上去的抗菌功能基团带有正电性,因为库仑力的作用而吸附到微生物细胞上,影响细胞正常的呼吸和代谢功能;或造成细胞膜壁破裂,内容物流出,从而杀死微生物,达到抗菌的目的。因为电荷环境是细菌、真菌生长与繁殖的基础,就如同空气与水对人体一样。缺乏这一环境。细菌与真菌都要死亡,这就是分子组装抗菌技术具有广谱抗菌性能的原因。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鞋底2前半部分间隔设有五道缝隙,鞋底2后半部分设有凌角型镂空结构。在起步的时候不像普通的鞋底一样有牵连感,而是以起步的角度随时来张开五条缝隙大小,这样起步就比较轻松自如;鞋底的后半部采用的是以凌角型镂空设计,一般走路的时候我们都以后脚跟着地,此时我们的鞋底就能体现出具有减震缓冲的作用,使穿着者有着踩在棉花上的感觉,轻便,减震,柔软,缓冲是这鞋底的特点。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鞋底由eva材料或橡胶材料或pu材料或tpr材料或pc材料制成,本发明适用多种材料制成的鞋底,根据市场或客户的选择,选用适宜的材料制作鞋底。

实施例一

如图2至图3所示,一种菌眠纤维抗菌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仿锦纶25克,橡筋2克,热熔丝55克,包覆纱20克,菌眠纤维25克通过袜子机编织,再经过翻套,靠边,缝头形成半成品邦面;

s2:将半成品邦面套进鞋楦,使用蒸汽高压定型机进行55秒的定型工作,再使用高温排湿定型机进行12分钟的定型工作,形成鞋子邦面1;

s3:将鞋子邦面1和鞋底2经流水线进行覆底形成成品鞋即可。

进一步的,步骤s2中,蒸汽高压定型机的温度为170摄氏度。

进一步的,步骤s2中,高温排湿定型机的温度为130摄氏度。

进一步的,步骤s3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31:将鞋子邦面1和鞋底2放置在流水线上,在鞋底2上部涂处理水,再将鞋子邦面1和鞋底2同时进入60℃的第一烤箱60s;

s32:鞋子邦面1和鞋底2经流水线到达套模划线处,在鞋子邦面1和鞋底2上进行套膜划线;

s33:鞋子邦面1和鞋底2经流水线到达上胶处,在鞋子邦面1和鞋底2上沿线涂上胶水,再将鞋子邦面1和鞋底2同时进入80℃的第二烤箱180s;

s34:鞋子邦面1和鞋底2经流水线到达覆底处,将鞋子邦面1和鞋底2进行覆底,使鞋子邦面1和鞋底2贴合设置,迅速将覆底后的鞋子邦面1和鞋底2放入第一液压机进行打压;

s35:覆底后的鞋子邦面1和鞋底2进行补胶,进入70℃的第三烤箱60s;

s36:覆底后的鞋子邦面1和鞋底2进入第二液压机进行打压,迅速进入零下5℃的速冻机进行冷冻;

s37:将鞋楦脱离,形成成品鞋。

值得一提的是,步骤s32对鞋子邦面1和鞋底2进行套模划线时使用环保型水解笔,72小时内自然退色。

值得一提的是,步骤s33对鞋子邦面1和鞋底2进行上胶水时使用霸力pu胶水,环保型胶水,对环境没有破坏。

实施例二

s1:将仿锦纶30克,橡筋4克,热熔丝60克,包覆纱40克,菌眠纤维30克通过袜子机编织,再经过翻套,靠边,缝头形成半成品邦面。其余步骤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

s1:将仿锦纶35克,橡筋6克,热熔丝65克,包覆纱45克,菌眠纤维35克通过袜子机编织,再经过翻套,靠边,缝头形成半成品邦面。其余步骤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