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保护器的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88096发布日期:2019-01-22 18:31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头部保护器的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安全防具技术领域,具体为头部保护器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长,越来越多的上班族为了避免因道路拥堵而迟到的现象旋转了骑电动助力车。但是现在的助力车因为科技水平的提高其速度越来越快,与之带来的危险系数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头盔一般都是覆盖在头部能保护的范围有限,并且为了完全的包裹头部一般都是内置海绵层。这种设计不方便使用者的穿戴。因此一种内部活动空间大且覆盖面至颈椎的头盔成为当今发展的必然趋势,本发明阐明的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头部保护器的使用方法,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根据本发明头部保护器的使用方法,其使用头部保护器,所述头部保护器包括盔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盔体内的第一空腔,所述盔体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空腔下端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之间相通设有限位通道,所述第二空腔左端相通设有观望口,所述盔体内设有位于所述观望口下端的呼吸腔,所述呼吸腔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相通设有传送口,所述第二空腔底端相通设有穿戴口,所述盔体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穿戴口左右端面且相对称的颈部保护装置,所述第一空腔底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接触板,所述弧形接触板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顶压连接有左右对称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滑杆上端设有锥齿板,所述第一空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滑杆左端且前后延伸的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有用与所述锥齿板齿合连接的第一齿转轮,所述观望口上滑动配合连接用与所述第一齿转轮齿合连接的挡风镜,所述第一空腔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滑杆右端的垫台,所述垫台上滑动配合连接有用与所述锥齿板相抵连接且左右延伸的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左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垫台之间顶压连接有上下对称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空腔上固定连接连接有前后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配合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端与所述第二滑杆右端之间铰链连接,所述第二空腔底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护颈块,所述护颈块内设有填充腔,所述填充腔顶端内壁内嵌有信号触发器,所述填充腔底端内壁设有用与所述信号触发器相抵连接的发泡瓶,所述护颈块上设有用与所述发泡瓶相通连接且左右对称的通道,所述护颈块右端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顶压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护颈块上端固定连接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与所述转杆之间铰链连接,所述拨动杆左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撑板,所述呼吸腔左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三滑杆,所述第三滑杆右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传送口左端的呼吸罩,所述呼吸罩下端与所述呼吸腔之间相通连接有呼吸管,所述第三滑杆左端固定连接有伸出所述盔体左端端面的推板,所述盔体上设有以其为中心斜对称分布的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底端设有用与所述信号触发器电联的触碰开关,所述弹簧槽底端内壁顶压连接有位于所述触碰开关左右端且相对称的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与所述触碰开关相抵连接的弧形触发杆;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所述挡风镜滑回至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护颈块滑回至最右端,从而确保各个工作部件处于非工作状态;

然后,拨动所述拨杆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使所述链轮逆时针转动,所述链轮通过所述链条带动所述第四滑杆将所述缓冲装置拉至所述穿戴口边缘,将头伸入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第五弹簧弹性恢复带动所述第四滑杆向圆心滑动,所述海绵垫接触颈椎推动所述缓冲杆滑动推动所述推块,所述推块上通过相抵连接推动所述直齿板,所述直齿板通过齿合连接依次转动所述第二齿转轮、所述第三齿转轮,所述第三齿转轮通过齿合连接带动弧形固定板,固定在脖子上,头顶住所述弧形接触板推动所述第一滑杆带动所述锥齿板,所述锥齿板通过齿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转轮,所述第一齿转轮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挡风镜滑至所述观望口上,所述锥齿板通过相抵连接带动所述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通过铰链连接推动所述拨动杆使所述弧形支撑板与所述护颈块贴合头部,推动所述推板通过所述第三滑杆推动所述呼吸罩贴合鼻喉供给呼吸;

当遇到车祸等不明因素收到撞击时,通过所述弧形触发杆相抵所述触发开关吗,启动所述信号触发器按压所述发泡瓶,将填充物通过所述通道填满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内,实现头部保护;

最后,拨动所述拨杆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使所述链轮逆时针转动,所述链轮通过所述链条带动所述第四滑杆将所述缓冲装置拉至所述穿戴口边缘,拉出所述推板,将头从所述穿戴口脱离;

其中,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延长保护范围提高安全保护能力,设置可调节松紧的穿戴辅助装置方便使用者,通过不同位置的保护板提升舒适度和强度,同时装置未设置动力源靠互相挤压配合提高稳定性。

可优选地,其中,所述颈部保护装置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开口向远离对称中心端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靠近对称中心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四滑杆,所述第四滑杆与所述开口槽之间顶压连接有第五弹簧,所述第四滑杆靠近对称中心端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所述开口槽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有链轮,所述链轮上缠绕连接有用与所述第四滑杆固定连接的链条,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有位于所述链轮前端的拨杆,从而扩大穿戴口的面积。

可优选地,其中,所述缓冲装置包裹所述装置箱以及设置在所述装置箱内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靠近对称中心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缓冲杆,所述缓冲杆靠近对称中心端固定连接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与所述装置箱之间顶压连接有前后对称的第六弹簧,所述缓冲杆上设有位于所述右端推块,所述第三空腔靠近对称中心端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的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配合连接有用与所述推块之间相抵连接的直齿板,所述直齿板与所述第三空腔之间顶压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第三空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对称且上下延伸的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上设有用与所述直齿板齿合连接的第二齿转轮,所述第三空腔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三传动轴远离对称中心端且前后延伸的第四传动轴,所述第四传动轴上设有用与所述第二齿转轮齿合连接的第三齿转轮,所述装置箱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用与所述第三齿转轮齿合连接且前后对称的弧形固定板,从而实现环绕固定。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头部保护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b方向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本发明头部保护器的使用方法,其使用头部保护器,所述头部保护器包括盔体100以及设置在所述盔体100内的第一空腔101,所述盔体100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空腔101下端的第二空腔102,所述第二空腔102与所述第一空腔101之间相通设有限位通道156,所述第二空腔102左端相通设有观望口116,所述盔体100内设有位于所述观望口116下端的呼吸腔115,所述呼吸腔115与所述第二空腔102之间相通设有传送口157,所述第二空腔102底端相通设有穿戴口109,所述盔体100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穿戴口109左右端面且相对称的颈部保护装置,所述第一空腔101底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一滑杆130,所述第一滑杆130下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接触板129,所述弧形接触板129与所述第二空腔102之间顶压连接有左右对称的第一弹簧131,所述第一滑杆130上端设有锥齿板121,所述第一空腔101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滑杆130左端且前后延伸的第一传动轴119,所述第一传动轴119上设有用与所述锥齿板121齿合连接的第一齿转轮120,所述观望口116上滑动配合连接用与所述第一齿转轮120齿合连接的挡风镜118,所述第一空腔101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滑杆130右端的垫台128,所述垫台128上滑动配合连接有用与所述锥齿板121相抵连接且左右延伸的第二滑杆122,所述第二滑杆122左端设有限位块123,所述限位块123与所述垫台128之间顶压连接有上下对称的第二弹簧127,所述第二空腔102上固定连接连接有前后延伸的转轴104,所述转轴104上转动配合连接有转杆156,所述转杆156上端与所述第二滑杆122右端之间铰链连接,所述第二空腔102底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护颈块134,所述护颈块134内设有填充腔135,所述填充腔135顶端内壁内嵌有信号触发器105,所述填充腔135底端内壁设有用与所述信号触发器相抵连接的发泡瓶106,所述护颈块134上设有用与所述发泡瓶106相通连接且左右对称的通道107,所述护颈块134右端与所述第二空腔102之间顶压连接有第三弹簧108,所述护颈块134上端固定连接有拨动杆133,所述拨动杆133与所述转杆103之间铰链连接,所述拨动杆133左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撑板132,所述呼吸腔115左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三滑杆113,所述第三滑杆113右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传送口157左端的呼吸罩112,所述呼吸罩112下端与所述呼吸腔115之间相通连接有呼吸管111,所述第三滑杆113左端固定连接有伸出所述盔体100左端端面的推板114,所述盔体100上设有以其为中心斜对称分布的弹簧槽124,所述弹簧槽124底端设有用与所述信号触发器电联的触碰开关125,所述弹簧槽124底端内壁顶压连接有位于所述触碰开关125左右端且相对称的第四弹簧126,所述第四弹簧12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与所述触碰开关125相抵连接的弧形触发杆117。

有益地,所述颈部保护装置包括机身110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110内开口向远离对称中心端的开口槽142,所述开口槽142靠近对称中心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四滑杆140,所述第四滑杆140与所述开口槽142之间顶压连接有第五弹簧141,所述第四滑杆140靠近对称中心端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所述开口槽142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二传动轴138,所述第二传动轴138上设有链轮139,所述链轮139上缠绕连接有用与所述第四滑杆140固定连接的链条137,所述第二传动轴138上设有位于所述链轮139前端的拨杆136,从而扩大穿戴口的面积。

有益地,所述缓冲装置包裹所述装置箱143以及设置在所述装置箱143内的第三空腔144,所述第三空腔144靠近对称中心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缓冲杆146,所述缓冲杆146靠近对称中心端固定连接有海绵垫147,所述海绵垫147与所述装置箱143之间顶压连接有前后对称的第六弹簧148,所述缓冲杆146上设有位于所述右端推块153,所述第三空腔144靠近对称中心端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的导轨158,所述导轨158上滑动配合连接有用与所述推块153之间相抵连接的直齿板152,所述直齿板152与所述第三空腔144之间顶压连接有缓冲弹簧149,所述第三空腔144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对称且上下延伸的第三传动轴154,所述第三传动轴154上设有用与所述直齿板152齿合连接的第二齿转轮155,所述第三空腔144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三传动轴154远离对称中心端且前后延伸的第四传动轴151,所述第四传动轴151上设有用与所述第二齿转轮155齿合连接的第三齿转轮150,所述装置箱143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用与所述第三齿转轮150齿合连接且前后对称的弧形固定板145,从而实现环绕固定。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所述挡风镜118滑回至所述第一空腔101内,所述护颈块134滑回至最右端;

然后,拨动所述拨杆136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138转动使所述链轮139逆时针转动,所述链轮139通过所述链条137带动所述第四滑杆140将所述缓冲装置拉至所述穿戴口109边缘,将头伸入所述第二空腔102内,所述第五弹簧141弹性恢复带动所述第四滑杆140向圆心滑动,所述海绵垫147接触颈椎推动所述缓冲杆146滑动推动所述推块153,所述推块153上通过相抵连接推动所述直齿板152,所述直齿板152通过齿合连接依次转动所述第二齿转轮155、所述第三齿转轮150,所述第三齿转轮150通过齿合连接带动弧形固定板145,固定在脖子上,头顶住所述弧形接触板129推动所述第一滑杆130带动所述锥齿板121,所述锥齿板121通过齿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转轮120,所述第一齿转轮120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挡风镜118滑至所述观望口116上,所述锥齿板121通过相抵连接带动所述第二滑杆122,所述第二滑杆122通过铰链连接推动所述拨动杆133使所述弧形支撑板132与所述护颈块134贴合头部,推动所述推板114通过所述第三滑杆113推动所述呼吸罩112贴合鼻喉供给呼吸;

当遇到车祸等不明因素收到撞击时,通过所述弧形触发杆125相抵所述触发开关125吗,启动所述信号触发器105按压所述发泡瓶106,将填充物通过所述通道107填满所述第一空腔101与所述第二空腔102内,实现头部保护;

最后,拨动所述拨杆136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138转动使所述链轮139逆时针转动,所述链轮139通过所述链条137带动所述第四滑杆140将所述缓冲装置拉至所述穿戴口109边缘,拉出所述推板114,将头从所述穿戴口109脱离;

其中,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延长保护范围提高安全保护能力,设置可调节松紧的穿戴辅助装置方便使用者,通过不同位置的保护板提升舒适度和强度,同时装置未设置动力源靠互相挤压配合提高稳定性。

通过以上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根据工作模式做出各种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