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软壳行李物品的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89373发布日期:2019-04-23 20:1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用于软壳行李物品的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内容总体上涉及行李物品,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软壳行李物品的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一些软壳行李箱包括支撑行李箱壳体的框架结构或布置。然而,传统的框架构造通常包括实心或整体式顶部和底部盘组件(panassemblies),这会给行李箱增加不必要的重量,并且会限制设计选择。传统的框架构造还可能包括给行李箱提供不足刚性的框架结构。例如,当使用者从携带把手提起行李箱时,一些框架结构可能导致行李箱发生不期望的变形。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改进的行李箱,更具体地说,期望提供一种改进的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一个或全部和/或更一般地是为现有布置提供改进或替代方案。

可能涉及本公开内容的文献包括:ep2363037b1、ep2421402a1、ep2787857b1、gb2440206b、gb2441580b、gb2477087a、gb2545036a、us1155475a、us2806563a、us3447648a、us4813520a、us6408997b1、us6926129b2、us7207577b2、us7984797b1、us8118145b1、us8662268b2、us8727083b2、us8851144b2、us9220326b2、us9675154b2、us20040079604a1、us20140311844a1、us20160088915a1、us20160345694a1和wo2011033218a1。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如下文所描述并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用于软壳行李物品的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可以包括分体式(split)顶部盘组件,所述顶部盘组件具有一对结构构件和连接至所述一对结构构件并在该对结构构件之间延伸的一个或多个支撑件。携带把手可以附接至所述支撑件。附加地或另选地,所述框架结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面板框架,例如顶部面板框架和/或侧部面板框架,每个面板框架包括沿着行李物品的相对边缘延伸的一对结构元件和连接至所述结构元件并且在所述结构元件之间延伸的一个或多个支撑件。所述结构构件或元件可以是盘结构或细长杆或拉挤件。

本公开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一种软壳行李物品。所述行李物品可以包括第一面板、支撑所述第一面板的框架和携带把手。所述框架可以包括沿着所述第一面板的第一边缘延伸的第一结构构件、沿着所述第一面板的第二边缘延伸的第二结构构件以及连接至所述第一结构构件和所述第二结构构件并在所述第一结构构件和所述第二结构构件之间延伸的两个或更多个横向支撑件。所述携带把手可以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携带把手的每个端部可以联接至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横向支撑件中的一个横向支撑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行李物品可以包括联接至所述携带把手的端部的加强带。所述加强带可以延伸至所述第一面板的边缘并与所述第一面板的该边缘联接。所述第一面板可以由两个或更多个织物面板限定,所述两个或更多个织物面板至少部分地彼此叠置。所述加强带可以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织物面板之间。所述加强带可以形成为单个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面板可以是所述行李物品的顶部面板或侧部面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行李物品可以包括第二面板和支撑所述第二面板的分体式盘(splitpan)。所述分体式盘可以包括在相对的第一盘构件和第二盘构件之间延伸的至少两个横向构件。所述第二面板可以是顶部面板。所述行李物品可以包括第二携带把手,所述第二携带把手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手提把手的每个端部可以联接至所述至少两个横向构件中的一个横向构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可以包括将所述第一结构构件和所述第二结构构件的端部互连的一对端杆。所述行李物品可以包括一对加强带。每个加强带可以联接至所述携带把手的端部,并延伸至所述一对端杆中的一个端杆并与该一个端杆联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结构构件和所述第二结构构件中的每一个结构构件可以是细长杆、拉挤件或盘构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结构构件和所述第二结构构件可以在顶部面板框架和底部盘组件之间竖直延伸。所述行李物品可以包括附接至所述底部盘组件的多个轮组件。

本公开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一种软壳行李物品。所述行李物品可以包括顶部面板和支撑所述顶部面板的框架。所述框架可以包括沿着所述顶部面板的前边缘延伸的第一盘构件、沿着所述顶部面板的后边缘延伸的第二盘构件以及在所述第一盘构件和所述第二盘构件之间延伸的两个或更多个横向支撑件。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横向支撑件可以限制所述第一盘构件和所述第二盘构件相对于彼此的运动,以固定所述顶部面板的前边缘和后边缘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行李物品可以包括顶部携带把手,该顶部携带把手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顶部携带把手的每个端部可以联接至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横向支撑件中的一个横向支撑件。

本公开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一种软壳行李物品。所述行李物品可以包括框架结构和联接至所述框架结构的携带把手。所述框架结构可以包括顶部面板框架、底部盘组件、连接至所述顶部面板框架和所述底部盘组件并在所述顶部面板框架和所述底部盘组件之间延伸的一对细长杆、以及连接至所述一对细长杆并在所述一对细长杆之间延伸的一个或多个横向支撑件。所述一个或多个横向支撑件可以沿着所述细长杆的长度在所述顶部面板框架和所述底部盘组件之间定位。所述携带把手可以联接至所述一个或多个横向支撑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携带把手可以包括联接至第一横向支撑件和第二横向支撑件的相对的端部。所述行李物品可以包括第一把手加强带和第二把手加强带。所述第一把手加强带可以在所述第一横向支撑件和所述顶部面板框架之间延伸。所述第二把手加强带可以在所述第二横向支撑件和所述底部盘组件之间延伸。所述第一横向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横向支撑件可以收纳在相应的套管内。所述第一把手加强带和所述第二把手加强带可以缝合到所述套管。所述第一把手加强带可以缝合到所述顶部面板框架。所述第二把手加强带可缝合到所述底部盘组件。所述一个或多个横向支撑件可以通过连接件连接至所述细长杆。所述一对细长杆可以各自大致竖直地延伸。所述一个或多个横向支撑件可以在所述一对细长杆之间横向延伸。所述一个或多个横向支撑件可以与所述一对细长杆正交地延伸。所述行李物品可以包括连接至所述底部盘组件的多个轮组件。所述行李物品可以包括拖拉把手,所述拖拉把手包括连接至所述顶部面板框架和所述底部盘组件并在所述顶部面板框架和所述底部盘组件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管。所述行李物品可以包括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框架结构上的外部织物覆盖物。所述细长杆中的至少一个细长杆可以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或更多个元件。

另选地,本公开内容的一些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一种用于软壳行李物品的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可以包括:包括第一盘构件和第二盘构件的分体式盘组件;以及连接至所述第一盘构件和所述第二盘构件并在所述第一盘构件和所述第二盘构件之间延伸的多个横向支撑件。所述第一盘构件可以沿着所述框架结构的第一边缘延伸。所述第二盘构件可以沿着所述框架结构的第二边缘延伸。所述多个横向支撑件可以包括:将所述第一盘构件和所述第二盘构件的端部互连的一对端杆;以及沿着所述第一盘构件和所述第二盘构件途中地定位并在所述第一盘构件和所述第二盘构件之间延伸的一个或多个中间横向支撑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分体式盘组件可以是顶部盘组件。所述行李物品可以包括相对的底部盘组件。多个细长构件可以在所述底部盘组件与所述第一盘构件和所述第二盘构件之间延伸。所述行李物品可以包括携带把手,所述携带把手联接至一个或多个横向支撑件,并且优选地联接至所述一个或多个中间横向支撑件。所述携带把手可以位于所述第一盘构件和所述第二盘构件之间。所述一个或多个横向支撑件可以收纳在相应的套管内。所述携带把手可以附接至所述套管。所述携带把手可以连接至外部织物覆盖物。所述第一盘构件和所述第二盘构件中的每一个盘构件可以包括注射成型的平坦盘构件。多个轮组件可以连接至所述框架结构。

另外的实施方式和特征部分地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并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阅读说明书后将变得明了,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所公开的主题来学到。通过参考说明书的其余部分和形成本公开内容的一部分的附图可以实现对本公开内容的本质和优点的进一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和特征中的每一个可以有利地在一些情况下单独使用,或者在其他情况下与本公开内容的其他方面和特征组合使用。

附图说明

参考以下附图将更全面地理解本说明书,在附图中,部件未按比例绘制,这些附图作为本公开内容的各种实施例呈现,并且不应被解释为本公开内容的范围的完全地逐一叙述,其特征在于:

图1是软壳行李箱的等距视图;

图2是图1的行李箱的等距视图,其中去除了外部织物层以示出内部框架结构;

图3是图2的行李箱的放大的局部等距视图,并且示出了附接至内部框架结构的顶部面板框架的顶部携带把手;

图4是图2的行李箱的放大的局部等距视图,并且示出了附接至内部框架结构的侧部面板框架的侧部携带把手;

图5是图1的行李箱的侧部面板的正视图,并且为了图示目的以虚线示出了图2的内部框架结构的多个部分以及侧部携带把手与侧部面板框架的连接细节;

图6是图5的侧部面板的沿着图5的线6-6截取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图1的行李箱的顶部面板的平面图,并且为了图示目的以虚线示出了图2的内部框架结构的多个部分以及顶部携带把手与顶部面板框架的连接细节;和

图8是图7的顶部面板的沿着图7的线8-8截取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被构造为支撑行李物品的外部织物壳体。框架结构包括底部盘组件、顶部面板框架和在底部盘组件和顶部面板框架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侧部面板框架。顶部面板框架和侧部面板框架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沿着行李物品的相对边缘延伸的一对结构构件。一个或多个横向支撑件可以连接至所述一对结构构件并在所述一对结构构件之间延伸。携带把手如侧部携带把手或顶部携带把手可以联接至一个或多个横向支撑件,例如连接至一对横向支撑件。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行李物品100包括由多个壁或面板(下文中为了方便而没有限制意图地称为“面板”)形成的壳体102,所述多个壁或面板限定了用于携带使用者的物品的内部存储容积。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2(该壳体102可以被称为外部织物层)可以由相对的前部面板104和后部面板106以及在前部面板104和后部面板106之间延伸的多个侧部面板形成。例如。行李物品100可以包括相对的顶部面板108和底部面板110以及相对的左侧面板112和右侧面板114,它们与前部面板104和后部面板106一起共同限定壳体102。各种面板可以被构造成或布置成提供所期望的尺寸和形状的壳体102。例如,可以将各种面板的尺寸和形状设计成使得行李物品100的高度大于宽度,宽度大于深度等。

继续参考图1,行李物品100可以包括由分离线124限定的盖部122和基部120。行李物品100可以在不同构造之间变换,例如在关闭构造和打开构造之间。例如,盖部122可以通过铰链结构130或类似机构铰接地附装至基部120,以允许盖部122相对于基部120选择性地定位。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盖部122可以朝向或远离基部120枢转,以分别关闭或打开行李物品100。盖部122(该盖部122可以被称为第一行李箱部分或区段)可以由一个或多个面板限定。例如,盖部122可以由前部面板104完全地或部分地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盖部122可以由前部面板104以及顶部面板108、底部面板110、左侧面板112和/或右侧面板114的至少一部分限定,使得盖部122包括侧壁部分。类似地,基部120(该基部120可以被称为第二行李箱部分或区段)可以由一个或多个面板限定。例如,基部120可以由后部面板106完全地或部分地限定。类似于盖部122,基部120可以由后部面板106以及顶部面板108、底部面板110、左侧面板112和右侧面板114的至少一部分限定,使得基部120包括侧壁部分。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基部120的侧壁部分可以与盖部122的侧壁部分组合地限定顶部面板108、底部面板110、左侧面板112和右侧面板114。在一些实施例中,基部120可以由前部面板104的一部分限定。铰链结构130可以是织物条带、钢琴铰链、活动铰链、间隔开的离散铰链、拉链结构、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铰接接头、或其他适当的结构,这些结构布置成允许盖部122相对于基部120从完全关闭到完全打开而实现选择性定位。

图1中所示的行李物品100是直立式滚轮行李箱,例如软壳行李箱,但也可以是任何类型的行李物品100,例如手提包、包、容器、背包等。类似地,行李物品100的壳体102可以至少部分地由软壳材料形成、完全由软壳材料形成,或者以软壳材料和硬质材料的混合构造的形式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行李物品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构件140,以抵靠支撑表面(例如抵靠地面)支撑行李物品100。支撑构件140(该支撑构件可以是支脚、固定轮组件、滚轮组件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可以与任何合适的面板相关联,例如至少连接至底部面板110。在一些实施例中,行李物品1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携带把手和/或可伸缩的拖拉把手150。例如,如图1所示,行李物品100可以包括联接到顶部面板108的顶部携带把手152和/或联接到左侧面板112和右侧面板114中的一个(例如联接至右侧面板114)的侧部携带把手154。继续参考图1,可伸缩的拖拉把手150可以从行李物品100的顶部面板108(例如从顶部面板108和后部面板106之间的相交处附近)延伸出。

行李物品100可以包括关闭机构160,以选择性地将盖部122和基部120固定在一起。关闭机构160可以沿着或邻近盖部122和基部120之间的分离线124(例如沿着盖部122的周边)定位,以允许选择性地启动以打开和关闭行李物品100。在打开构造中,关闭机构160基本上沿着分离线124的整个长度分离,从而允许盖部122和基部120相对于彼此枢转到从部分打开到完全打开的任何量。在关闭构造中,关闭机构160沿着分离线124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接合,以限制盖部122和基部120之间的相对运动。关闭机构160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关闭装置或系统。例如,关闭机构160可以是拉链关闭件或附件,但是可以考虑其他类型的关闭装置,包括沿着分离线124间隔开的一个或多个闩锁。在一个实施例中,关闭机构160可以沿着盖部122的至少三个边缘延伸,铰链结构130定位在盖部122的其余边缘上。

图2是行李物品100的等距视图,并且为清楚起见而将壳体102移除。参考图2,行李物品100包括框架结构170,框架结构170支撑壳体102并为行李物品100提供形状。例如,框架结构170可以可操作地将壳体102的一个或多个面板的刚度保持到在使用时保持壳体102的形状并支撑其中的负载所需的程度。框架结构170(该框架结构170可以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壳体102的内部)可以包括或者互连在一起、或者彼此分开地定位或者这两种情况的组合的各种元件。例如,框架结构170可以包括连接在一起以限定行李物品100的骨架的一个或多个盘组件和/或一个或多个框架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框架结构170包括底部盘组件172、顶部面板框架174和至少一个侧部面板框架176(例如两个侧部面板框架176)。如下所述,顶部面板框架174和侧部面板框架176可以各自包括联接在一起的多个结构元件,例如连接在一起的细长杆、拉挤件或盘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这些结构元件可以是固定在一起以或者形成顶部面板框架174或者形成侧部面板框架176的单独离散元件。虽然底部盘组件172背示出为单个盘结构,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部盘组件172可以与顶部面板框架174类似地构造。例如,底部盘组件172可以包括分体式盘结构,例如通过多个横向构件连接在一起的一对盘构件。因此,以下关于顶部面板框架174的描述可以应用于底部盘组件172。

继续参考图2,侧部面板框架176可以连接至底部盘组件172和顶部面板框架174并且在底部盘组件172和顶部面板框架174之间延伸。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底部盘组件172可以支撑底部面板110,顶部面板框架174可以支撑顶部面板108,并且侧部面板框架176可以支撑壳体102的其余面板中的至少一个面板,例如左侧面板112或右侧面板114。上面的描述仅用于说明目的,并且框架元件可以单独或组合地支撑任何面板。例如,当连接在一起时,框架结构170可以支撑前部面板104、后部面板106、顶部面板108、底部面板110、左侧面板112和右侧面板114中的任何一个面板和所有面板。更具体地说,框架结构170可以布置成提供壳体102的期望特性(例如结构、形状、刚度等)。例如,框架结构170可以使各个面板从彼此偏离以向外张紧壳体102并且在每个面板中产生张力。类似于侧部面板框架176,可伸缩的拖拉把手150(例如可伸缩的拖拉把手150的至少一个管)可以连接至底部盘组件172和顶部面板框架174并在底部盘组件172和顶部面板框架174之间延伸。

参考图1,壳体102可以覆盖框架结构170的至少一部分。例如,框架结构170的多个部分(例如底部盘组件172、顶部面板框架174和/或侧部面板框架176)可以定位在行李物品100的壳体102内。这样,框架结构170可以被壳体102的材料覆盖,例如被软壳材料覆盖。在一个实施例中,框架结构170的至少一些部分可以固定到壳体102,例如通过一个或多个缝边、口袋、环、套管等固定(例如缝合)到壳体102。例如,框架结构170的至少一些部分(例如底部盘组件172、顶部面板框架174和/或侧部面板框架176的至少一些部分)可以收纳在缝边、口袋、环或套管中以将壳体102固定至框架结构170。在具有混合型箱体结构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框架结构170可以联接至硬壳材料和/或软壳材料。例如,框架结构170的一些部分(例如底部盘组件172、顶部面板框架174和/或侧部面板框架176)可以与限定壳体102的至少一个面板的一部分的硬壳材料一体地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结构170可以通过紧固件、对应的保持特征、粘合剂等联接至硬壳材料。

返回参考图2,顶部面板框架174(该顶部面板框架174可以被称为分体式盘)包括第一结构构件190、第二结构构件192、以及在它们之间延伸的一个或多个横向支撑件或构件19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结构构件190可以沿着框架结构170的第一边缘196延伸(参见图1)。第二结构构件192可以沿着框架结构170的第二边缘198延伸(参见图1)。第二结构构件192可以与或可以不与第一结构构件190相同,或者可以是或可以不是第一结构构件190的镜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结构构件190和第二结构构件192可以沿着框架结构170的相对边缘延伸,例如分别沿着顶部面板108或顶部面板框架174的前边缘和后边缘延伸。根据具体应用,基于行李箱的各种尺寸和形状考虑,第一结构构件190和第二结构构件192可以彼此平行或不平行地延伸。

如图所示,一个或多个横向支撑件194(它们可以被称为顶部支撑件)可以连接至第一结构构件190和第二结构构件192并在第一结构构件190和第二结构构件192之间延伸。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横向支撑件194可以沿着第一结构构件190和第二结构构件192的长度定位,例如,沿着第一结构构件190和第二结构构件192定位在途中。例如,一个或多个横向支撑件194可以沿着左侧面板112和右侧面板114之间的距离定位。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横向支撑件194可以包括第一横向支撑件210和第二横向支撑件212,每个横向支撑件都连接至第一结构构件190和第二结构构件192并在第一结构构件190和第二结构构件192之间延伸,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为间隔开、平行的关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无论是单独地还是与本文所述的其他实施例组合,第一横向支撑件210和第二横向支撑件212可以固定顶部面板108的前边缘和后边缘之间的距离。更具体地说,第一横向支撑件210和第二横向支撑件212可以限制第一结构构件190和第二结构构件192朝向彼此或远离彼此进行的运动。与一些传统的行李箱设计相比,这种构造可以提供更具有刚性的分体式顶部框架。例如,与允许顶部面板塌缩或扩张的一些传统行李箱相比,这种构造可以限制顶部面板108的变形。每个结构构件190、192具有内边缘213和外边缘215。第二结构构件192的外边缘215可以限定顶部面板108的后边缘。第一结构构件190的外边缘215可以限定顶部面板108的前边缘。第一结构构件190和第二结构构件192的内边缘213由第一横向支撑件210和第二横向支撑件212间隔开,以在第一结构构件190和第二结构构件192之间形成间隙217。第一横向支撑件210和第二横向支撑件212可以固定在第一结构构件190和第二结构构件192的内边缘213处或附近。例如,第一横向支撑件210和第二横向支撑件212可以如下所解释的那样定位在相应的凹部中。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一横向支撑件210和第二横向支撑件212可以例如通过紧固件、粘合剂、加热或声波焊接等固定地固定在凹部内,以便不与凹部一起滑动。多于两个的横向支撑件可以在第一结构构件190和第二结构构件192之间延伸。

继续参考图2,一个或多个横向支撑件194还可以包括一对端杆214,所述一对端杆214将第一结构构件190和第二结构构件192的端部216互连。端杆214可以限定顶部面板108、左侧面板112和/或右侧面板114的边缘。如图所示,端杆214可以固定在第一结构构件和第二结构构件的内边缘213之间,这类似于上面讨论的第一横向支撑件210和第二横向支撑件212。以上实施例是非穷举的,并且顶部面板框架174可以表征为结构构件和横向支撑件的实质上任何的排列组合。例如,顶部面板框架174可以由任何数量的横向支撑件194(例如没有横向支撑件194、一个横向支撑件194、两个横向支撑件194、三个横向支撑件194、四个横向支撑件194等)、任何数量的端杆214(例如零个端杆214、一个端杆214、两个端杆214等)、以及任何数量的结构构件(例如一个结构构件、两个结构构件等)限定。另外,每个结构构件190、192或横向支撑件194可以由连接在一起的(无论是一体的或者以其他方式)一个或多个元件限定。另外,结构构件190,192和/或横向支撑件194可以是杆或板,如下面更全面地说明的那样。

第一结构构件190、第二结构构件192和一个或多个横向支撑件194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结构元件。例如,取决于具体应用,第一结构构件190、第二结构构件192和每个横向支撑件194可以是细长杆、拉挤件或盘结构或者其他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结构构件190可以限定沿着顶部面板框架174的前边缘延伸的第一或前部盘构件或结构。类似地,第二结构构件192可以限定沿着顶部面板框架174的后边缘延伸的第二或后部盘构件或结构。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横向支撑件194可以连接至前部盘结构和后部盘结构并在前部盘结构和后部盘结构之间延伸。在这些实施例中,顶部面板框架174可以限定分体式盘组件。

尽管这些附图将第一结构构件190和第二结构构件192展示为盘结构或构件,但是第一结构构件190和第二结构构件192可以是细长杆、棒或拉挤件等。类似地,尽管这些附图将横向支撑件194展示为杆,但是横向支撑件194可以是盘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结构构件190和/或第二结构构件192可以与一个或多个横向支撑件194类似地构造,或反之亦然。另外,以上关于分体式盘组件的描述可以同样适用于一个或多个侧部面板框架176,如下所述的那样。作为盘构件或结构,第一结构构件190、第二结构构件192和/或横向支撑件194可以是板状形状,例如相对薄和/或宽的板状形状。另外,第一结构构件190、第二结构构件192和/或横向支撑件194可以成形为至少部分地限定壳体102的最终形状。例如,第一结构构件190和第二结构构件192可以沿着边缘弯曲以沿着第一边缘196和第二边缘198限定行李物品100的弯曲或圆化边缘。作为盘构件或结构,第一结构构件190、第二结构构件192和/或横向支撑件194可以包括提供行李物品100的期望特征的一个或多个减轻特征(relieffeature)。例如,第一结构构件190和第二结构构件192可以包括限定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切口218,以减轻第一结构构件190和第二结构构件192的重量和/或增加第一结构构件190和第二结构构件192的扭转刚度。如下文所解释的那样,第一结构构件190、第二结构构件192和/或横向支撑件194可以由模制塑料形成以将各种元件限定为盘构件或结构。

一个或多个横向支撑件194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连接至第一结构构件190和第二结构构件192。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一结构构件190和第二结构构件192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用于在其中至少部分地收纳一个或多个横向支撑件194的一个或多个凹部220。横向支撑件194可以例如通过紧固件、加热或声波焊接、过盈配合、粘合剂等或它们的任何组合而固定在凹部220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横向支撑件194可以与第一结构构件190和/或第二结构构件192一体地形成,例如被注射成型为单个零件。

继续参考图2,侧部面板框架176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构造,例如类似于顶部面板框架174那样。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侧部面板框架176包括一对细长杆230和连接至所述细长杆230并在所述细长杆1230之间延伸的一个或多个侧部支撑件232。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侧部支撑件232可以包括第一侧部支撑件234和第二侧部支撑件236,每个侧部支撑件连接至一对细长杆230并在所述一对细长杆230之间延伸,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是间隔开的、平行的关系。如图所示,一个或多个侧部支撑件232(它们可以被称为横向支撑件)可以沿着细长杆230的长度定位,例如沿着细长杆230定位在途中。例如,一个或多个侧部支撑件232可以定位在顶部面板框架174和底部盘组件172之间。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细长杆230可以在顶部面板框架174和底部盘组件172之间延伸,例如连接至顶部面板框架174和底部盘组件172。与顶部面板框架174类似,每个侧部面板框架176可以表征为细长杆230和侧部支撑件232的基本上任何的组合。例如,每个侧部面板框架176可以由任何数量的细长杆230(例如一个细长杆230、两个细长杆230、三个细长杆230等)和任何数量的侧部支撑件232(例如一个侧部支撑件232、两个侧部支撑件232、三个侧部支撑件232等)限定。另外,每个细长杆230或侧部支撑件232可以由(无论是一体的或者以其它方式)连接在一起的一个或多个元件限定。如下文所解释的那样,每个细长杆230或侧部支撑件232可以是杆或板。

尽管有上文的描述,但是细长杆230和一个或多个侧部支撑件232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结构元件。例如,每个细长杆230和每个侧部支撑件232可以是细长杆、棒、拉挤件或盘结构。更具体地说,细长杆230可以限定沿着侧部面板框架176的相对边缘(例如前边缘和后边缘)延伸的一对盘构件,一个或多个侧部支撑件232连接至相对的盘构件并在所述相对的盘构件之间延伸。采用这种方式,顶部面板框架和侧部面板框架174、176可以彼此相似或基本相同。这样,行李物品100可以包括具有一对结构构件和连接至该对结构构件并在该对结构构件之间延伸的一个或多个支撑件的框架,该框架限定在行李物品100的顶部面板108或侧部面板上。作为盘构件或结构,细长杆230和/或侧部支撑件232可以是板状形状,例如为相对薄和/或宽的板状形状。与第一结构构件190、第二结构构件192和/或横向支撑件194类似,细长杆230和/或侧部支撑件232可以由模制塑料形成。

一个或多个侧部支撑件232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连接至细长杆230。例如,如图2所示,侧部面板框架176可以包括将侧部支撑件232和细长杆230互连的连接件250。每个连接件250可以包括主体252和限定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凹部254,以连接至细长杆230和侧部支撑件232。例如,细长杆230和侧部支撑件232可以包括端部区域256,该端部区域256设计成滑入或以其他方式定位在连接件250中限定的凹部254内,如下所解释的那样。如图所示,连接件250可以成形为将细长杆230和侧部支撑件232定位成彼此成所需的角度。例如,连接件250可以成形为将侧部支撑件232定位成与细长杆230基本正交,但是根据行李物品100的具体要求可以设想其他相对的定位。在一个实施例中,细长杆230可以彼此平行地竖直延伸,但是细长杆230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彼此不平行地延伸。在这样的实施例中,侧部支撑件232可以在细长杆230之间横向延伸,例如垂直于细长杆230。

在一个实施例中,细长杆230和侧部支撑件232在连接件250的凹部254内的接合可以减少或消除对用于组装的机械紧固件(例如铆钉、螺钉等)的需要。例如,端部区域256和/或凹部254可以构造成使得端部区域256过盈配合在凹部254内。更具体地说,端部区域256的尺寸可以设置成环状地比凹部254大,以将细长元件摩擦地接合在凹部254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凹部可以在主体252的侧壁中限定间隙,以允许在细长杆230或侧部支撑件232插入其中时凹部弹性膨胀。另外地或替代地,细长杆230和/或侧部支撑件232可以由允许其弹性变形以适应端部区域256在凹部254内插入的材料形成或可以以允许其弹性变形以适应端部区域256在凹部254内插入的方式构成。侧部支撑件232和/或细长杆230的端部区域256可以以其他方式固定到连接件250,所述其他方式例如为通过紧固件、加热或声波焊接、粘合剂等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250可以与细长杆230或侧部支撑件232一体形成。细长杆230可以以类似的方式连接至顶部面板框架174和/或底部盘组件172。例如,细长杆230可以收纳在底部盘组件172和/或顶部面板框架174中限定的相应凹部内(例如在第一结构构件190和第二结构构件192内),并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固定在其中。另外,细长杆230可以收纳在附接至侧部面板112或114分别与前部面板104和后部面板106之间的接缝的套管中,以将侧部面板框架176连接至壳体102。

顶部面板框架174和/或侧部面板框架176的尺寸和/或形状可以设计成为行李物品100提供所需的性质(例如结构、形状、张力、刚性等)。例如,如上所指出的那样,顶部面板框架174可以联接至顶部面板108,以适当地张紧顶部面板108以供使用。类似地,侧部面板框架176可以联接至左侧面板112或右侧面板114,以适当地张紧左侧面板112或右侧面板114以供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侧部面板框架176可以是平坦或平面的,使得细长杆230和侧部支撑件232定位在共同平面内。如图所示,侧部面板框架176可以形成大致矩形形状,但是可以设想其他合适的形状,例如梯形或圆形等。第一结构构件190、第二结构构件192、横向支撑件194、细长杆230和/或侧部支撑件232中的每一个可以沿着直线延伸或沿着基本直线延伸、可以沿着它们的长度弯曲、或者可以包括直线节段和弯曲节段的组合。另外,横向支撑件194、细长杆230和/或侧部支撑件232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范围在约3mm至约10mm之间(优选地在约3.5mm至约6.5mm之间)的直径,但是可以设想其它尺寸,这取决于框架结构170的尺寸、重量和/或强度要求。在一个实施例中,细长杆230可以具有大于横向支撑件194和侧部支撑件232的直径,例如在约1.5倍直径至大约两倍直径之间。根据具体应用,细长杆230、横向支撑件194和/或侧部支撑件232的横截面可以是中空的或基本上是实心的。

侧部支撑件232可以具有圆形或非圆形横截面,关键取决于连接件250的凹部254的轮廓形状。类似地,横向支撑件194可以具有圆形或非圆形的横截面,关键取决于第一结构构件190和第二结构构件192的凹部220的轮廓形状。细长杆230还可以具有圆形或非圆形的横截面,关键取决于底部盘组件172和顶部面板框架174的凹部的轮廓形状。非圆形横截面可以通过限制各种元件的相对旋转来限制框架结构170中的扭转。例如,横向支撑件194、细长杆230和侧部支撑件232的非圆形轮廓形状可以限制这些元件围绕它们的纵向轴线旋转,从而限制框架结构170和联接至该框架结构170的壳体102的扭转或弯曲。非圆形形状的一些实施例包括泪滴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等。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各种凹部可以包括相应的形状,以配合地收纳横向支撑件194、细长杆230和/或侧部支撑件232,并限制这些元件在凹部内的旋转。

图4是行李物品100的放大的局部等距视图,并示出了附接至框架结构170的侧部面板框架176的侧部携带把手154。图5是行李物品100的侧部面板(例如右侧面板114)的正视图,并且为清楚目的,以虚线示出框架结构170的下层部分以及侧部携带把手154连接到框架结构170的连接细节。图6是沿着图5中6-6线截取的局部剖视图。参考图4-6,侧部携带把手154(该侧部携带把手154可以是织物把手或刚性把手)可以联接至框架结构170。例如,侧部携带把手154可以联接至侧部面板框架176。更具体地说。侧部携带把手154可以至少联接至侧部面板框架176的一个或多个侧部支撑件232。根据具体应用,侧部携带把手154也可以连接至底部盘组件172和/或顶部面板框架174,如下文所解释的那样。在一个实施例中,侧部携带把手154包括相对的端部,例如第一端部270和第二端部272。第一端部270和第二端部272包括与侧部携带把手154的终端相邻的终端和/或终端区域。侧部携带把手154的第一端部270可以联接至第一侧部支撑件234。侧部携带把手154的第二端部272可以联接至第二侧部支撑件236。

继续参考图4-6,行李物品100可以包括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和第二把手加强带276。如下面更全面地描述的那样,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和第二把手加强带276可以将侧部携带把手154连接至侧部面板框架176。例如,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和第二把手加强带276可以围着侧部支撑件232环绕以将侧部携带把手154联接至侧部支撑件232。如本文所述,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和第二把手加强带276各自都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织物条带形成。例如,图6示出了由缝合在一起的多个织物条带形成的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图6还示出了形成为单个带的第二把手加强带276。然而,图6中所示的实施方式是非限制性的,并且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和第二把手加强带276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形成。例如,不是由固定在一起的多个织物条带形成(诸如在一个实施例中缝合在一起,如图4至6所示),而是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可以形成为至少部分地由单个连续长度的材料制成的带。单个长度的材料可以是一层或多层,其中至少一层从侧部支撑件232连续延伸至端杆214。类似地,不是形成如图4至6所示的单个带,而是第二把手加强带276可以由缝合在一起或以其他方式固定在一起的多个织物条带形成。采用这种方式,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和第二把手加强带276都可以是连续的,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和第二把手加强带276都可以由固定在一起的多于一件的材料制成,或者上述情况的组合。另外,尽管被描述为织物带,但是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和第二把手加强带276可以形成为任何合适的结构或材料,例如塑料、金属等的加强条带。如图6所示,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和第二把手加强带276可以沿着它们的长度弯曲。采用这种方式,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和第二把手加强带276可以具有一定程度的松弛,以允许侧部携带把手154在使用期间移动,如下文所解释的那样。

参考图4至6,侧部携带把手154的第一端部270可以附接(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缝合)至第一把手加强带274。类似地,侧部携带把手154的第二端部272可以附接(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缝合)至第二把手加强带276。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可以在一个或多个侧部支撑件232和顶部面板框架174之间延伸,例如在第一侧部支撑件234和顶部面板框架174的端杆214之间延伸。第二把手加强带276可以在一个或多个侧部支撑件232和底部盘组件172之间延伸,例如在第二侧部支撑件236和底部盘组件172之间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可以附接(例如缝合)至顶部面板框架174,例如附接至第一结构构件190、附接至第二结构构件192、和/或附接至端杆214。采用类似的方式,第二把手加强带276可以附接(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缝合)至底部盘组件172。

如图6所示,侧部面板框架176和/或顶部面板框架174的部分可以收纳在由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和第二把手加强带276限定的套管290、292、294内。例如,侧部面板框架176的一个或多个侧部支撑件232以及顶部面板框架174的端杆214可以收纳在相应的套管内。更具体地说,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可以限定第一套管(sleeve)290,第一侧部支撑件234收纳在第一套管290中。类似地,第二把手加强带276可以限定第二套管292,第二侧部支撑件236收纳在第二套管292中。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把手加强带274还可以限定第三套管294,顶部面板框架174的端杆214收纳在第三套管294中。例如,第一把手加强带274的相对的端部296、298可折叠并缝合到它们自身以分别限定第一套管290和第三套管294。类似地,第二把手加强带276的端部300可折叠并缝合到其自身以限定第二套管292。如图所示,套管290、292、294可形成限定内部空间的孔眼。在这样的实施例中,侧部支撑件232和/或端杆214可以定位在该空间内并且由套管290、292、294限制或约束。套管290、292、294可以以其他合适的方式限定。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套管290和第三套管294可以是第一把手加强带274附接至其上的单独元件。采用类似的方式,第二套管292可以是第二把手加强带276附接至其上的单独元件。

参考图5和图6,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和第二把手加强带276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定位在限定壳体102的侧部面板的相邻织物面板302、304、306之间。另外地或替代地,侧部携带把手154的第一端部270和第二端部272可以至少部分地定位在限定壳体102的侧部面板的相邻织物面板302、304、306之间。例如,右侧面板114可以由彼此叠置的多个织物面板302、304、306形成。更具体地说,右侧面板114可以由与第三面板306至少部分地叠置的第一面板302和第二面板304形成。如图6所示,第三面板306可以从底部盘组件172延伸至顶部面板框架174。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一面板302和第二面板304可以分别与第三面板306的上部和下部叠置。例如,第一面板302可以从顶部面板框架174附近到侧部携带把手154附近(例如到侧部携带把手154的第一端部270附近)与第三面板306叠置。类似地,第二面板304可以从底部盘组件172附近到侧部携带把手154附近(例如到侧部携带把手154的第二端部272附近)与第三面板306叠置。

如图6所示,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和侧部携带把手154的第一端部270可以定位在(例如可滑动地定位)在第一面板302和第三面板306之间。类似地,第二把手加强带276和侧部携带把手154的第二端部272可以定位在(例如可滑动地定位)在第二面板304和第三面板306之间。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和侧部携带把手154的第一端部270可以相对于第一面板302和第三面板306在第一面板302和第三面板306之间的空间308内滑动。采用类似的方式,第二把手加强带276和侧部携带把手154的第二端部272可以相对于第二面板304和第三面板306在第二面板304和第三面板306之间的空间309内滑动。第一面板302、第二面板304和第三面板306可以以其他合适的方式构造。例如,不是在底部盘组件172和顶部面板框架174之间延伸,而是第三面板306可以只是在侧部携带把手154下延伸或者延伸超出侧部携带把手154的范围的小距离。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三面板306可以被附接(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缝合)至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和第二把手加强带276。

除了提供侧部携带把手154附接至其上的结构之外,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和第二把手加强带276可以在从侧部携带把手154提起行李物品100时限制侧部携带把手154的失效、可以限制侧部携带把手154远离行李物品100的运动、和/或可以限制在由侧部携带把手154携带行李物品100时行李物品100的变形等。例如,作为对侧部携带把手154的加强,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和第二把手加强带276可以在由侧部携带把手154提升行李物品100时,例如通过将施加到侧部携带把手154上的力均等地分配在侧部携带把手154的两侧来限制行李物品100的变形。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和第二把手加强带276与底部盘组件172、与顶部面板框架174、与侧部面板176、和/或与第一和第二侧部支撑件234、236的附接可以限制当使用者由侧部携带把手154提升行李物品100时侧部面板的塌缩。例如,不是将提起力传递到壳体102的侧部面板上,而是可以将提起力直接传递到框架结构170上,由此,提起力可以在各种框架元件之间分配,从而限制行李物品100的变形。

参考图6,侧部携带把手154可以在被使用者拉动时远离行李物品100的侧部面板112或114移动,并且可以在释放时朝向侧部面板112或114缩回。例如,侧部携带把手154可以通过取自于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和/或第二把手加强带276的松弛(slack)而远离右侧面板114移动。这样,侧部携带把手154可以远离壳体102移动,以便为使用者的手提供位于侧部携带把手154下方的空间。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当侧部携带把手154被使用者释放时,侧部携带把手154可以抵靠或至少朝向右侧面板114缩回。例如,侧部携带把手154可以具有一定程度的刚性,在该侧部携带把手154被使用者释放时,该刚性将第一端部270和第二端部272从彼此偏压开,以使侧部携带把手154朝向右侧面板114自动缩回。在一些实施例中,侧部携带把手154可以是无偏压的。这样,侧部携带把手154可以通过使用者的选择性操纵而朝向右侧面板114移动。

另外地或替代地,当使用者通过侧部携带把手154提起行李物品100时,侧部携带把手154可以相对于第一侧部支撑件234和第二侧部支撑件236移动。例如,侧部携带把手15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通过取自于套管290、292的松弛而远离第一侧部支撑件234和第二侧部支撑件236移动。更具体地说,在施加到侧部携带把手154的提起力的作用下,第一把手加强件带274和第二把手加强件带276可以移动,直到侧部支撑件232接合套管290、292的一端。在这些和其他实施例中,侧面携带把手154可以固定到侧部携带把手154和壳体102之间的接缝处。另外地或替代地,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和第二把手加强带276可以不设有松弛部分。例如,一旦组装到侧部面板框架176,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和第二把手加强带276可以大致拉紧。这样的构造可以限制直接施加到第一侧部支撑件234和第二侧部支撑件236的力量。例如,这样的构造可以更好地将提起力传递到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和第二把手加强带276分别与顶部面板框架174和底部盘组件172的固定点。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套管294可以紧密相邻于其中的端杆214延伸,以便限制套管294内的松弛量。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和第二把手加强带276的拉紧性还可以朝向侧部面板偏压侧部携带把手154。例如,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和第二把手加强带276的拉紧性可以提供相反的力,当不在提起力作用之下时,该相反的力使侧向携带把手154的第一端部270和第二端部272偏离彼此。

图3是行李物品100的放大的局部等距视图,并示出了附接至框架结构170的顶部面板框架174的顶部携带把手152。图7是行李物品100的顶部面板108的平面图,且为清楚目的以虚线显示框架结构170的下面部分以及顶部携带把手152与框架结构170的连接细节。图8是沿着图7中的线8-8截取的局部剖视图。参见图3、图7和图8,顶部携带把手152可以以类似于侧部携带把手154与侧部面板框架176连接的方式连接至行李物品100的顶部面板框架174。例如,顶部携带把手152可以联接到顶部面板框架174的至少一个或多个顶部支撑件194。

继续参考图3、图7和图8,顶部携带把手152(该顶部携带把手152可以是织物把手或刚性把手)可以包括相对的端部,例如分别联接至顶部面板框架174的第一横向支撑件210和第二横向支撑件212的相对的第一端部310和第二端部312。第一端部310和第二端部312包括与顶部携带把手152的终端相邻的终端和/或终端区域。顶部携带把手152可以以如上所述类似的方式联接至第一横向支撑件210和第二横向支撑件212。例如,行李物品100可以包括一对加强带,例如第一加强带314和第二加强带316,它们附接顶部携带把手152的分别附接第一横向支撑件210和第二横向支撑件212的第一端部310和第二端部312。第一加强带314和第二加强带316可以从第一横向支撑件210和第二横向支撑件212延伸至位于行李物品100的相对侧的侧部面板框架176,例如延伸至位于行李物品100的相对侧的端杆214。特别是第一加强带314可以从第一横向支撑件210延伸至位于行李物品100的一侧(例如邻近左侧面板112)的端杆214。第二加强带316可以从第二横向支撑件212延伸至位于行李物品100的相对侧(例如邻近右侧面板114)的端杆214。

第一加强带314和第二加强带316可以如上面讨论的那样与第一把手加强带274和第二把手加强带276类似地构造。例如,第一加强带314和第二加强带316中的每一个都可以由连接在一起的一个或多个织物条形成。例如,图3、图7和图8示出了第一加强带314和第二加强带316,每个加强带都形成为单个带。但是,图3、图7和图8中所示的实施例是非限制性的,并且第一加强带314和第二加强带316可以以许多合适的方式形成。例如,第一加强带314、第二加强带316、或第一加强带314和第二加强带316两者可以由缝合在一起或以其他方式固定在一起的多个织物条形成,而不是形成为单个带。采用这种方式,第一加强带314和第二加强带316都可以是连续的、第一加强带314和第二加强带316都可以由固定在一起的多于一件的材料制成、或者上述情况的组合。

如图8所示,第一加强带314和第二加强带316可以沿着其长度弯曲。例如,第一加强带314可以包括大于第一横向支撑件210和与左侧面板112相邻的端杆214之间的距离的长度,使得第一加强带314沿着其具有一定程度的松弛或松弛部分。类似地,第二加强带316可以包括大于第二横向支撑件212和与右侧面板114相邻的端杆214之间的距离的长度,使得第二加强带316沿着其具有一定程度的松弛或松弛部分。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由于取自于第一加强带314和/或第二加强带316中的松弛部分的缘故,顶部携带把手152可以远离顶部面板108移动,以便在顶部携带把手152下方为使用者的手提供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顶部携带把手152被放开时,顶部携带把手152可以抵靠顶部面板108或至少朝向顶部面板108缩回。例如,顶部携带把手152可以包括一定程度的刚性,在该顶部携带把手152被使用者释放时,该刚性将第一端部310和第二端部312从彼此偏压开,以使顶部携带把手152朝向顶部面板108自动缩回。与侧部携带把手154类似,顶部携带把手152可以是没有偏压的,使得顶部携带把手152朝向顶部面板108的移动仅通过使用者的选择性操纵来实现。

另外地或替代地,当使用者通过顶部携带把手152提起行李物品100时,顶部携带把手152可以相对于第一横向支撑件210和第二横向支撑件212移动。例如,顶部携带把手15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通过取自于套管322中的松弛或松弛部分而远离第一横向支撑件210和第二横向支撑件212移动。更具体地说,在施加到顶部携带把手152的提起力的作用下,第一加强带314和第二加强带316可以移动,直到第一横向支撑件210和第二横向支撑件212接合套管322的端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顶部携带把手152可以固定在顶部携带把手152和顶部面板108之间的接缝中。另外地或者替代地,第一加强带314和第二加强带316可以不设有松弛或松弛部分。例如,一旦组装到顶部面板框架174,第一加强带314和第二加强带316可以大致拉紧。这样的构造可以限制直接施加到第一横向支撑件210和第二横向支撑件212的力量。例如,这样的构造可以更好地将提起力传递至第一加强带314和第二加强带316与端杆214的固定点。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套管320可以紧密地邻近其中的端杆214延伸,以便限制套管320中的松弛量。第一加强带314和第二加强带316的拉紧性还可以将顶部携带把手152偏压向顶部面板108。例如,第一加强带314和第二加强带316的拉紧性可以提供使顶部携带把手152的第一端部310和第二端部312从彼此偏压开的相反力。

类似于上面的描述,顶部面板框架174的部分或多个部分可以收纳在由加强带314、316限定的套管内。例如,可以将端杆214以及第一横向支撑件210和第二横向支撑件212收纳在由加强带314、316限定的相应套管320、322内。更具体地说,套管320可以限定在第一加强带314和第二加强带316中的每一个中以收纳端杆214。另外地或替代地,套管322可以限定在第一加强带314和第二加强带316中的每一个中,以收纳第一横向支撑件210或者第二横向支撑件212。类似于上述的套管290、292、294,套管320、322可以由加强带314、316本身形成或可以是加强带314,316附接于其上的单独元件。例如,每个加强带314或316的相对的端部324、326可以折叠并缝合到它们自身,以在每个加强带314或316的相对端部上限定套管320和322。

在其他实施例中,顶部携带把手152可以以不同的方式附接至行李物品100,例如直接附接至壳体102、第一结构构件190、第二结构构件192或以其他方式附接至行李物品100。如图7所示,一旦连接至行李物品100,顶部携带把手152可以定位在第一结构构件190和第二结构构件192之间。顶部携带把手152可以距离第一结构构件190和第二结构构件192等距地定位,或者根据具体应用,顶部携带把手152可以更靠近第一结构构件190和第二结构构件192中的一个定位。不同于其中携带把手连接至完整顶盘或者在携带把手下方设置有大致板状框架结构的传统行李箱结构,顶部携带把手152与在间隔开的盘结构之间延伸的支撑件的连接可以为抓握顶部携带把手152的使用者提供更软的接触,这是因为在携带把手下方没有板状框架结构。例如,本公开内容不是在顶部携带把手152下方具有刚性结构,而是在顶部携带把手152下方提供更宽大的织物层。因此,与一些传统的行李箱结构不同,使用者可以抓握顶部携带把手152,而无会将使用者手指推靠在织物下面的刚性表面。

参考图7和图8,壳体102的顶部面板108可以由彼此叠置的多个织物面板限定,例如第一面板330和第二面板332与第三面板334至少部分地叠置。如图8所示,第三面板334可以从左侧面板112附近延伸至右侧面板114附近,但是也可以考虑其他合适的结构。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一面板330和第二面板332可以分别与第三面板334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叠置。例如,第一面板330可以从左侧面板112附近到第三面板334附近与第三面板334叠置。类似地,第二面板332可以从右侧面板114附近到顶部携带把手152附近与第三面板334叠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加强带314和第二加强带316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定位在织物面板330、332、334之间。另外地或替代地,顶部携带把手152的第一端部310和第二端部312可以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织物面板330、332、334之间。如图8所示,第一加强带314和顶部携带把手152的第一端部31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定位在(例如可滑动地定位在)第一面板330和第三面板334之间限定的空间340内。类似地,第二加强带316和顶部携带把手152的第二端部31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定位在(例如可滑动地定位在)第二面板332和第三面板334之间限定的空间342内。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一加强带314和顶部携带把手152的第一端部310可以相对于第一面板330和第三面板334在第一面板330和第三面板334之间的空间340内滑动。采用类似的方式,第二加强带316和顶部携带把手152的第二端部312可以相对于第二面板332和第三面板334在第二面板332和第三面板334之间的空间342内滑动。

行李物品100可以由各种材料和装置(means)形成。例如,底部盘组件172、第一结构构件190和第二结构构件192等可以由热塑性材料(自增强的或纤维增强的)、abs、聚碳酸酯、聚丙烯、聚苯乙烯、pvc、聚酰胺和/或ptfe等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细长杆230、侧部支撑件232和/或横向支撑件194等可以由铝或其他类似金属挤出而成。另外,细长杆230、侧部支撑件232和/或横向支撑件架194可以由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材料、树脂或其他类似材料形成。框架结构170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例如通过插塞成型、吹塑、注塑、挤出或铸造等形成或模制而成。如上所指出的那样,行李物品100可以由软壳材料和/或硬质材料形成。软壳材料可以是尼龙、帆布、聚酯、皮革、pvc、聚丙烯、聚乙烯和/或ptfe等。硬壳材料可以是热塑性材料(自增强的或纤维增强的)、abs、聚碳酸酯、聚丙烯、聚苯乙烯、pvc、聚酰胺和/或ptfe等。

所有相对和方向参照词(包括上、下、向上、向下、左、右、向左、向右、顶部、底部、侧部、在…上方、在…下方、前、中间、后、竖直、水平等)都是以举例方式给出的,以便帮助读者理解这里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不应该将它们理解为特别对本发明的位置、取向、构造或使用的要求或限定,除非在权利要求中明确指出。连接参照词(例如附接、联接、连接和结合等)应该宽泛地解释,并且可以包括位于元件连接之间的中间构件以及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这样,连接参照词不是必然地推断出两个元件直接相连并相对于彼此位于固定关系,除非在权利要求中明确指出。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通过举例而非限制的方式教导。因此,包含在上面的描述中或者在附图中示出的内容应该被解释为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随后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本文描述的所有通用和特定特征以及在语言上可以说落入其中的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的范围的所有陈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