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肌提拉塑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2586发布日期:2019-05-24 20:18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肌提拉塑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美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面肌提拉塑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形象以及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脸部的保养甚至成为了每天生活的一部分;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胶原蛋白的流失,不论男性还是女性,脸部的肌肤不再紧实,容易发生松弛以及下垂等问题,而一般传统通过手工进行面部的按摩来延缓脸部肌肤下垂的方式,耗时过长,且需要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成本较高,并不能普及到大众;现在也有通过一些面膜等产品来代替手工进行面部提拉,如公告号为cn203568162u和cn207186842u的中国专利,但这些面膜的规格都是固定的,适用性差,当面膜与使用者的脸部不能很好适应时,极大地影响到使用者的舒适度,且达到效果也会极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由调节,适用性好,具有良好的面部活化保健效果的面肌提拉塑形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方案为:一种面肌提拉塑形装置,包括有呈环形的提拉圈套,其中,所述提拉圈套包括挂设于使用者头顶的支撑部和包覆于使用者下巴以及两侧脸颊的弹性提拉部;所述支撑部和弹性提拉部的中部位置上均分别设置有一抵撑件,其中,两抵撑件均具有可伸缩调节的抵顶端,通过两抵撑件的抵顶端分别对应抵顶使用者的头顶和下巴,从而使得弹性提拉部的两侧分别贴压于使用者的两侧脸颊并具有向内收紧上拉的趋势。

进一步,所述提拉圈套为分体式结构,其中,所述支撑部的两端和所述弹性提拉部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连接件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支撑部的端部相扣接,另一端与所述弹性提拉部的端部相扣接。

进一步,两所述抵撑件均包括一螺杆,一旋拧部以及一缓冲垫,其中,缓冲垫转动连接于所述螺杆的一端,而旋拧部固定于所述螺杆的另一端;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弹性提拉部的中部位置上均成型有一螺纹通孔以供相对应的螺杆贯穿配合,其中,两所述螺杆带有缓冲垫的一端分别对应抵触于使用者的头顶和下巴。

进一步,还包括有两振动按摩单元,其中,两所述振动按摩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弹性提拉部的两侧。

进一步,两所述振动按摩单元为压电陶瓷片,其中,所述压电陶瓷片与预设有的电源相电连接。

本发明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两抵撑件的抵顶作用,弹性提拉部的两侧发生弹性形变分别紧紧地贴压于使用者的两侧脸颊并具有向内收紧上拉的趋势,即对使用者两侧的脸颊肌肉产生持续提拉的效果,从而达到延缓脸部的脸颊发生松弛及下垂等问题;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需要自由调节弹性提拉部的松紧程度,在保证舒适性的前提下,起到对脸部塑形的作用;且该装置可以适用于任何场合环境,例如使用者可以在睡觉时进行佩戴使用,不会对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时间进行占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剖视图一。

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剖视图二。

其中,1-提拉圈套,11-支撑部,12-弹性提拉部,2-抵撑件,21-螺杆,22-旋拧部,23-缓冲垫,3-连接件,4-螺纹通孔,5-振动按摩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面肌提拉塑形装置,包括有均呈“u”型状的支撑部11和弹性提拉部12(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1和弹性提拉部12均是由例如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支撑部11的两端和弹性提拉部12的两端均分别通过一连接件3连接从而构成呈环形的提拉圈套1,支撑部11和弹性提拉部12的中部位置分别设置有一抵撑件2,其中,两抵撑件2均具有可伸缩调节的抵顶端,当将该提拉圈套1佩戴于使用者的头部时,支撑部11挂设于使用者的头顶(在本实施中,呈“u”型状的支撑部11倒扣于头顶上,两端延伸至头部两侧的太阳穴位置),而弹性提拉部12则包覆于使用者下巴以及两侧脸颊,此时,支撑部11和弹性提拉部12上的抵撑件2的抵顶端分别抵触于使用者的头顶和下巴。

具体地,抵撑件2是由一螺杆21(杆体上成型有外螺纹),一旋拧部22(旋拧部22为常用的方便使用者旋拧的手柄)以及一缓冲垫23构成,其中,缓冲垫23转动连接于螺杆21的一端(缓冲垫23与螺杆21的端部之间通过装设有轴承以相转动连接),而旋拧部22固定于螺杆21的另一端(在本实施例中,旋拧部22和螺杆21为一体成型);支撑部11和弹性提拉部12的中部位置上均成型有一螺纹通孔4(孔壁上成型有内螺纹)以供相对应的螺杆21贯穿配合,即螺杆21与相对应的螺纹通孔4相螺纹配合且螺杆21的两端分别位于支撑部11的内外两侧,而螺杆21带有缓冲垫23的一端位于内侧作为抵顶端抵触于使用者的头顶或者下巴上;使用者在进行调节使用时,用手旋拧支撑部11和弹性提拉部12上抵撑件2的旋拧部22,使得旋拧部22带动对应的螺杆21转动(此时,两抵撑件2的抵顶端分别抵顶于使用者的头顶和下巴),从而在螺纹的驱动下,支撑部11和弹性提拉部12的中部位置分别朝远离头顶(即上移)和远离下巴(即下移)的方向移动,此时,支撑部11的两端分别对弹性提拉部12的两端具有向上的拉力,即此时的弹性提拉部12的中部位置下移,而其两端上移或者具有上移的趋势,从而使得弹性提拉部12的两侧发生弹性形变分别紧紧地贴压于使用者的两侧脸颊并具有向内收紧上拉的趋势,即对使用者两侧的脸颊肌肉产生持续提拉的效果,从而达到延缓脸部的脸颊发生松弛及下垂等问题;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需要自由调节弹性提拉部12的松紧程度,在保证舒适性的前提下,起到对脸部塑形的作用;且该装置可以适用于任何场合环境,例如使用者可以在睡觉时进行佩戴使用,不会对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时间进行占用。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连接件3一端与支撑部11的端部相扣接,另一端与弹性提拉部12的端部相扣接,从而实现了支撑部11和弹性提拉部12之间的连接;具体地,连接件3开设有供弹性提拉部12和支撑部11端部插入的通腔,通腔两端的出口处均成型有第一倒扣,而弹性提拉部12和支撑部11的端部均成型有第二倒扣,通过第一倒扣和第二倒扣的扣接从而使得弹性提拉部12和支撑部11对应的端部扣接于同一连接件3内。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两振动按摩单元5,其中,两振动按摩单元5分别设置于弹性提拉部贴压于使用者脸颊的两侧;两振动按摩单元5具体地为压电陶瓷片,且压电陶瓷片与预设有的电源相电连接;该电源可以内置于塑性提拉部上也可以为外部电源通过电线与压电陶瓷片相电连接;根据公知的压电陶瓷片通电后会产生微振动的原理,当使用者需要对脸部肌肉进行振动按摩时,将振动按摩单元5接通电源,振动按摩单元5持续微振动对使用者的脸部肌肉进行振动按摩,有效舒缓面部肌肉,对面部肌肉起到激活和消除疲劳的作用效果。

具体地,振动按摩单元5部分嵌装于弹性提拉部12上。

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垫23采用如橡胶等较柔软的材料制成,且呈弧形曲面状。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提拉部12的内侧面上铺设有一层硅胶垫,以增强使用者的舒适度。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