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型拉杆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5320发布日期:2018-09-14 20:46阅读:10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杆箱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组合型拉杆箱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愿意花更多时间和金钱去享受生活,旅游则成为人们享受生活的重要方式,在旅行时大部分人都会携带拉杆箱。拉杆箱是人们出行旅行携带物品的重要工具,在我国每个家庭中普及率极高,人们出门时一般将所携带的物品都放置在旅行箱中。但是由于在旅行过程中,人们总会携带一些途中可以食用的食品、饮料或者中途由于天气原因可能随时加减的衣物等物品,如果将上述这些物品放置在旅行箱中,则中途取出时又略显麻烦,现有传统的做法是将中途可能需要用的物品放置在单独一个背包里,在途中人们需要取拿物品时也任然存有一些麻烦,因为人们一般都是一手拉着拉杆箱,背包一般都是背在身后,所以取拿物品时还是放下拉杆箱,双手来进行操作,尤其是更换衣物时,现有的这种方式也就略显麻烦。因此有鉴于此,对于如何寻找到一种结构简单、物品存放取拿方便且使用稳定可靠的组合型拉杆箱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物品存放取拿方便且使用稳定可靠的组合型拉杆箱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合型拉杆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箱结构包括:拉杆箱本体;配物包,所述配物包为设置在所述拉杆箱本体上的箱包结构,其中所述配物包底端通过设置有的固件件将其固定安装在所述拉杆箱本体侧面上;以及拉钩组件,所述拉钩组件包括拉钩本体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拉钩本体底端上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套装在所述拉杆箱本体顶端上的拉杆端面上,所述拉钩组件通过所述转动件与拉杆箱本体顶端面上的拉杆构成转动连接,所述配物包其上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拉钩本体上,其中所述配物包可随所述拉钩组件自由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拉钩本体其上还水平设置有一对相互平行布置的狭长开口,所述配物包其顶端面上设置有一条连接带,所述连接带其包括有连接带本体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带本体两端上相互配合卡紧的卡口和卡头,其中所述连接带通过其上的所述卡头依次穿过所述拉钩本体上的一对所述狭长开口后连接在所述卡口上来实现与所述拉钩本体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其长度可调。

再进一步地,所述配物包其顶端包上还设置有一用于手握的手提带。

又再进一步地,所述配物包上还设置有缠绕于配物包侧部一环圈的拉链结构,其中所述拉链结构包括一对相互配合的左拉链齿和右拉链齿、设置在左拉链齿上的一对并排布置的定位件、设置在所述右拉链齿上的一对用于分别与一对所述定位件相卡合的插销以及一对分别设置在一对所述插销两侧的拉链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通过将配物包结合的安装在拉杆箱上,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拉杆箱消费者其在使用时,可以将自己在旅行途中需要使用的小件物品放置在该配物包中,当自己需要使用时,可方便快捷地通过设置在拉杆箱上的配物包进行取拿,此外由于配物包其可虽拉杆箱的拉杆进行自由伸缩(配物包可以通过采用常见的预留合适长度的连接带来保证上述功能),因此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传统的拉杆箱造成不便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方向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拉钩组件与配物包相配合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拉钩本体沿着转动件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消费者使用拉钩组件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拉钩本体放置在配物包上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拉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配物包中的连接带传统拉钩本体上的狭长开口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9为消费者拉起拉钩本体时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配物包上拉链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配物包上拉链结构安装装配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至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型拉杆箱结构,该拉杆箱结构包括拉杆箱本体1;配物包2,上述配物包2为设置在拉杆箱本体1上的箱包结构,其中配物包2底端通过设置有的固件件4(例如绑绳或卡扣连接带)将其固定安装在拉杆箱本体1侧面上以及拉钩组件3,该拉钩组件3包括拉钩本体31以及固定设置在拉钩本体31底端上的转动件32,该转动件32套装在拉杆箱本体1顶端上的拉杆11端面上,拉钩组件3通过转动件32与拉杆箱本体1顶端面上的拉杆构成转动连接,配物包2其上端固定设置在拉钩本体31上,其中配物包2可随拉钩组件3自由移动。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拉杆箱消费者其在使用时,可以将自己在旅行途中需要使用的小件物品放置在该配物包2中,当自己需要使用时,可方便快捷地通过设置在拉杆箱上的配物包2进行取拿,此外由于配物包2其可虽拉杆箱的拉杆进行自由伸缩(配物包2可以通过采用常见的预留合适长度的连接带来保证上述功能),因此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传统的拉杆箱造成不便的功能。

为了能更好的将配物包2固定安装在拉钩组件3上,本实施例优先地上述拉钩本体31其上还水平设置有一对相互平行布置的狭长开口33,配物包2其顶端面上设置有一条连接带21,该连接带21其包括有连接带本体(以及分别设置在连接带本体两端上相互配合卡紧的卡口和卡头(图中未示出),其中连接带21通过其上的卡头依次穿过拉钩本体31上的一对狭长开口33后连接在卡口上来实现与拉钩本体31的固定连接,当然该连接带21其长度可调,可以根据实际拉杆箱拉杆长度进行相适应的长度调整。

此外为了给消费者更过的选择,例如消费者有时需要将配物包2从拉杆箱本体1上取下,方便消费者提拿,本实施例中上述配物包2其顶端包上还设置有一用于手握的手提带22(参见附图9所示)。

请结合参照附图10和11所示,最后,为了便于消费者可以更加方便地从配物包2中取拿东西,更进一步来说,由于配物包2是安装在拉杆箱本体1上,而拉杆箱本体1其自身壳体表面比较平且大,因此可以将配物包2做成一种可以全部打开的结构形式,以便于消费者更好取拿存放物品。具体来讲,本实施例中的上述配物包2上还设置有缠绕于配物包2侧部一环圈的拉链结构5,其中该拉链结构5包括一对相互配合的左拉链齿51和右拉链齿52、设置在左拉链齿51上的一对并排布置的定位件53、设置在右拉链齿52上的一对用于分别与一对定位件53相卡合的插销55以及一对分别设置在一对插销55两侧的拉链头54。使用时,通过定位件53和插销55的配合连接,即可实现左拉链齿51和右拉链齿52相互靠拢结合,然后通过拉上相应的拉链头54,即可实现左拉链齿51和右拉链齿52的相互闭合或者分开,实现配物包2的打开或拉合功能。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