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伞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9529发布日期:2018-08-24 17:3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块化伞具,其特征是包括:

一支主杆,包括一个顶端;

一个上衔接套,固定在主杆的顶端,上衔接套包括绕主杆所界定的轴线的圆周方向相互隔开的复数个第一上定位槽;

复数个伞骨枢接座,各伞骨枢接座包括一个第一组合部以及一个上凸耳,所述复数个伞骨枢接座选择其中适当数量的伞骨枢接座与上衔接套可拆卸地结合,所选的各伞骨枢接座的第一组合部与各自上衔接套对应的一个第一上定位槽嵌合,所选的各伞骨枢接座绕轴线的圆周方向相互隔开;

复数个伞骨,各包括一个枢接端,所选的各伞骨枢接座的上凸耳分别与一个伞骨的枢接端枢接;

一个滑动环组,包括与主杆可滑动地结合的一个下衔接套,下衔接套包括与第一上定位槽数量相等并对齐的复数个第一下定位槽;

复数个支撑杆枢接座,各支撑杆枢接座包括一个第一定位部以及一个下凸耳,所述复数个支撑杆枢接座选择与所选各伞骨枢接座相同数量的复数个支撑杆枢接座与下衔接套可拆卸地结合,所选的各支撑杆枢接座的第一定位部与对应的一个第一下定位槽嵌合,且所选的各支撑杆枢接座绕轴线的圆周方向相互隔开并且各自与一个伞骨枢接座对齐;

复数个支撑杆,各包括一个第一枢接端以及一个第二枢接端,所选的各伞骨各自与一个支撑杆的第一枢接端可枢转地结合,且所选的支撑杆各自的第二枢接端各自与所选的一个支撑杆枢接座的下凸耳枢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衔接套包括一个第一端面,所述复数个第一上定位槽形成在第一端面,且所述复数个第一上定位槽绕主杆所界定的轴线的圆周方向相互隔开的距离与数量,是由第一端面取任意的一个位置后,以该位置为基准绕轴线的圆周方向将上衔接套的圆周取复数个不同的等分所定义,所述下衔接套包括一个上端面,所述复数个第一下定位槽形成在上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伞具,其特征在于:将上衔接套的圆周取四等分、六等分以及八等分,而在上衔接套的第一端面定义出绕轴线的圆周方向相互隔开的十个第一上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衔接套包括与第一端面隔开的一个第二端面,上衔接套还包括形成在第二端面且与第一上定位槽对称且数量相等的复数个第二上定位槽,所述复数个伞骨枢接座还包括一个第二组合部,所选的各伞骨枢接座的第二组合部分别与对应的一个第二上定位槽嵌合,下衔接套包括与上端面隔开的一个下端面,下衔接套还包括形成在下端面且与第一下定位槽对称且数量相等的复数个第二下定位槽,所述复数个支撑杆枢接座还包括一个第二定位部,所选的各支撑杆枢接座的第二定位部分别与对应的一个第二下定位槽嵌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伞具,所述复数个伞骨枢接座的第一组合部还包括一个第一部分以及比第一部分大的一个第二部分,所述上衔接套还包括形成在第一端面上且与所述复数个第一上定位槽连通的一个组合槽,所选的各伞骨枢接座的第一部分分别容置在对应的一个第一上定位槽中且第二部分容置在组合槽内,所述各支撑杆枢接座的第一定位部还包括一个窄部以及较窄部大的一个宽部,所述下衔接套还包括形成在上端面上且与所述复数个第一下定位槽连通的一个嵌槽,所选的各支撑杆枢接座的窄部分别容置在对应的一个第一下定位槽中且宽部容置在嵌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伞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第一上固定件,所述复数个伞骨枢接座还包括一个基部,基部包括一个内表面以及一个外表面,所述上凸耳位于外表面所述第一组合部位于内表面,所述上衔接套包括一个第一端面以及一个第二端面,第一上固定件固设在上衔接套的第一端面且束缚与所选的各伞骨枢接座的基部的上端;

一个第二上固定件,固设在上衔接套的第二端面且束缚所选的各伞骨枢接座的基部的下端;

该滑动环组还包括:

一个第一下固定件,所述复数个支撑杆枢接座还包括一个本体,本体包括一个内侧面以及一个外侧面,所述下凸耳位于外侧面,所述第一定位部位于内侧面,所述下衔接套包括一个上端面以及一个下端面,第一下固定件固设在下衔接套的上端面且束缚所选的各支撑杆枢接座的本体的上端;

一个第二下固定件,固设在下衔接套的下端面且束缚所选的各支撑杆枢接座的本体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伞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复数个连结件,各包括一个第一结合部以及一个第二结合部,复数个结合件各包括形成在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之间的一个中间部,各结合件的第一结合部容置对应的一个伞骨,第二结合部与对应的支撑杆的第一枢接端枢接;

复数个第一结合螺丝,各自与对应的一连结件的第一结合部可拆卸地结合并固定对应的伞骨与第一结合部;

复数个第二结合螺丝,各自与对应的一连结件的第二结合部可拆卸地结合并枢接对应的支撑杆的第一枢接端以及第二结合部。

8.一种模块化伞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支主杆,包括一个顶端;

一个固定环组,固定在主杆的顶端,固定环组包括复数个伞骨枢接座,固定环组还包括沿主杆所界定的轴线隔开的一个第一上固定件以及一个第二上固定件,第一上固定件及第二上固定件的其中至少其一为可拆卸地结合,固定环组选择适当数量的伞骨枢接座可拆卸地组装在第一上固定件与第二上固定件之间;

复数个伞骨,与所选的伞骨枢接座枢接;

一个滑动环组,可滑动地套设在主杆上,滑动环组包括复数个支撑杆枢接座,滑动环组还包括沿轴线隔开的一个第一下固定件以及一个第二下固定件,第一下固定件及第二下固定件的其中至少其一为可拆卸地结合,滑动环组选择与伞骨支撑座相同数量的支撑杆枢接座可拆卸地组装在第一下固定件与第二下固定件之间;

复数个支撑杆,各包括一个第一枢接端以及一个第二枢接端,所选的各支撑杆枢接座分别与一个支撑杆的第二枢接端枢接且第一枢接端与所选的伞骨可枢转地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化伞具,其特征在于:固定环组还包括:

一个上衔接套,包括一个第一端面以及一个第二端面,所述复数个伞骨枢接座还包括一个基部,第一上固定件固设在上衔接套的第一端面且束缚所述复数个伞骨枢接座的基部的上端,第二上固定件固设在上衔接套的第二端面且束缚所述复数个伞骨枢接座的基部的下端;

所述滑动环组还包括:

一个下衔接套,包括一个上端面以及一个下端面,所述复数个支撑杆枢接座还包括一个本体,第一下固定件固设在下衔接套的上端面且束缚所述复数个支撑杆枢接座的本体的上端,第二下固定件固设在下衔接套的下端面且束缚所述复数个支撑杆枢接座的本体的下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块化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伞骨枢接座绕主杆所界定的轴线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地隔开可选择的数量有四个、六个或八个的任意其一。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化伞具,其特征在于,固定环组还包括:

两个长边伞骨,长度较所述复数个伞骨短,固定环组包括一个上衔接套,固设在主杆的顶端,上衔接套包括绕主杆所界定的轴线的圆周方向分别取四等分、六等分及八等分所形成的复数个第一上定位槽,上衔接套还包括绕轴线的圆周方向与所述复数个第一上定位槽相互隔开的四个第一上固定槽,所述复数个伞骨枢接座还包括形成在基部上的一个第一组合部,所述复数个伞骨枢接座可选择其中的四个、六个或八个伞骨枢接座的第一组合部与对应四等分、六等分或八等分的第一上定位槽可拆卸地结合及/或者复数个伞骨枢接座可选择其中四个伞骨枢接座与所述四个第一上固定槽可拆卸地结合;

滑动环组包括数量与复数个第一上定位槽数量相等且对齐的复数个第一下定位槽,滑动环组还包括绕轴线的圆周方向与所述复数个第一下定位槽相互隔开的四个第一下固定槽,所述四个第一下固定槽与所述四个第一上固定槽对齐;

当所述复数个伞骨枢接座选择其中四个伞骨枢接座与四等分的四个第一上定位槽可拆卸地结合时,所述复数个支撑杆枢接座选择其中四个支撑杆枢接座与所述四等分的四个第一上定位槽对齐的四个第一下定位槽可拆卸地结合,

当所述复数个伞骨枢接座选择其中六个伞骨枢接座与六等分的六个第一上定位槽可拆卸地结合时,所述复数个支撑杆枢接座选择其中六个支撑杆枢接座与所述六等分的六个第一上定位槽对齐的六个第一下定位槽可拆卸地结合,

当所述复数个伞骨枢接座选择其中八个伞骨枢接座与八等分的八个第一上定位槽可拆卸地结合时,所述复数个支撑杆枢接座选择其中八个支撑杆枢接座与所述八等分的八个第一上定位槽对齐的八个第一下定位槽可拆卸地结合,

当所述复数个伞骨枢接座选择其中四个伞骨枢接座与四个第一上固定槽可拆卸地结合时,所述复数个支撑杆枢接座选择其中四个支撑杆枢接座与所述四个第一上固定槽对齐的四个第一下固定槽可拆卸地结合,

当所述复数个伞骨枢接座选择其中四个伞骨枢接座与四个第一上固定槽可拆卸地结合且选择其中的另外两个伞骨枢接座与两个第一上定位槽可拆卸地结合时,所述复数个支撑杆枢接座选择其中四个支撑杆枢接座与所述四个第一上固定槽对齐的四个第一下固定槽可拆卸地结合,且其中另外两个支撑杆枢接座选择与所述结合有伞骨枢接座的两个第一上定位槽对齐的两个第一下定位槽可拆卸地结合,所述两个长边伞骨与位于两个第一上定位槽对称的两个伞骨枢接座枢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模块化伞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短边伞骨,长度介于所述长边伞骨与伞骨之间,选择复数个伞骨枢接座其中的另外两个伞骨枢接座与两个第一上定位槽可拆卸地结合,两个短边伞骨分别与该两个伞骨枢接座枢接,选择复数个支撑杆枢接座其中的另外两个支撑杆枢接座与所述两个短边伞骨枢接的两个伞骨枢接座对齐的两个第一下定位槽可拆卸地结合,另外两个支撑杆分别枢接在所述两个短边伞骨与该两个支撑杆枢接座之间。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