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6849发布日期:2018-12-05 19:02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背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拆装多个小包的背包。



背景技术:

随着大家生活和消费水准不断地提升,各式各样的背包成为人们身边不可或缺的饰品。根据背包容积的不同,一般可把背包分为大中小三类。

大型背包的容积在50升以上,适用于中长距离的旅行和比较专业的探险活动。大型背包根据用途不同又可分为登山包和长途旅行用背包。登山包一般包体瘦长,以便通过狭窄的地形,包体分为上下两层,中间用一个拉链的夹层分开,这样在取放物品时十分方便,背包的侧面和顶部可外绑帐篷和垫子,无形中增大了背包的容积,背包外还有冰镐套,可供捆绑冰镐、雪杖之用。长途旅行背包的包体结构和登山包类似,只是包体宽大些,并配有许多侧袋,以便将零碎物件分类放置,长途旅行背包的前脸通常能全部打开,取放物品十分方便。

中型背包的容积一般在30-50升之间,这些背包的用途更加广泛,2~4天的野外旅行,城市之间的旅行及一些远途的非露营的自助旅行,中型背包是再合适不过了。随身带的衣物和一些日常用品都能装得下。中型背包的式样和种类更加多样。有些背包增加了一些侧袋,更加利于分装物品。这些背包的背部结构和大型背包大致相同。

小型背包的容积在30升以下,这些背包一般在城市中使用,当然用于1-2天的郊游也非常合适。

传统背包均是一体式的整体结构,其容积固定不变,可扩展性较差,使用不方便;为了分类放置物品,传统背包内设有多层包或是包外设计侧袋,但是其存在取放物品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背包,通过设计多个可拆卸的小包,增加背包容积的扩展性,并能很方便地分类放取物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背包,包括包主体和多个小包;多个所述小包可拆卸地设于包主体上。

优选地,所述包主体的背面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安装条带,安装条带与包主体的背面之间设有多个插缝,所述小包上设有与插缝对应的插扣,小包通过插扣与插缝可拆卸地设于包主体上;所述包主体上设有可盖住所述小包的背包盖,所述背包盖的两侧设有卡套,所述包主体的两侧设有与卡套对应的卡扣。

使用时,各小包可用于分类放置物品,存放好物品后将插扣插在插缝内,即可将小包可拆卸地安装在包主体上,需要取出物品时,将小包从包主体上取下即可,使用非常方便;多个小包可组合使用,增加了背包的容积扩展性。小包安装好后,将背包盖盖在小包上,并将包主体上的卡扣卡在背包盖的卡套内,从而将背包盖固定住,最终将小包卡紧在包主体的背面,增加稳定性,避免小包掉落。

进一步地,所述插扣包括长端、短端和弧形部,长端和短端分别与弧形部的两端连接;所述小包的外侧面上设有外夹层,插扣的长端插在外夹层内,且长端通过铆钉固定在小包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短端上设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安装条带设有4条,分别平行地设于所述包主体的背面。

其中,插扣的长端插在小包与外夹层之间,以便于通过铆钉固定,使用时,通过将插扣的短端插在安装条带与包主体之间的插缝,进而将小包安装在包主体上;安装时,各小包可选取适合的位置组合安装使用。

优选地,所述背包盖的一端通过拉链可拆卸地设于包主体的顶部。

不在包主体上安装小包时,可通过拉链将背包盖从包主体上取下,方便背包盖的更换和清洗。

优选地,所述包主体为夹层结构,夹层内可拆卸地设有加固支撑框。

设置加固支撑框,可避免包主体变形,承受更大的外部冲击力,对包主体内的物品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支撑框采用铝合金或是聚丙烯或是聚乙烯材质。

铝合金、聚丙烯和聚乙烯材质的质轻强度高,加固支撑框采用铝合金或是聚丙烯或是聚乙烯材质,既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又能减轻整个书包的重量。

优选地,所述包主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缓冲层。

缓冲层的设计可对包主体内的物品起到缓冲作用,对包主体内的物品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优选地,所述包主体的正面设有背带,所述背带内设有储物夹层。

储物夹层可用于储放各类卡片、或是钱包等,使用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包,通过设计多个可拆卸的小包,各小包与包主体组合使用,增加背包容积的扩展性,并能很方便地分类放取物品,包主体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小包组合使用,适用范围广。

(2)各小包可用于分类放置物品,存放好物品后将插扣插在插缝内,即可将小包可拆卸地安装在包主体上,需要取出物品时,将小包从包主体上取下即可,使用非常方便;多个小包可组合使用,增加了背包的容积扩展性。

(3)在背包盖上设计了卡套,将包主体上的卡扣卡在背包盖的卡套内,从而将背包盖固定住,最终将小包卡紧在包主体的背面,增加稳定性,避免小包掉落,方便使用。

(4)设置加固支撑框,可避免包主体变形,承受更大的外部冲击力,对包主体内的物品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且加固支撑框采用铝合金材质,既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又能减轻整个书包的重量。

(5)缓冲层的设计可对包主体内的物品起到缓冲作用,对包主体内的物品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特别时针对一些易碎物品,效果非常好。

附图说明

图1是背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背包拆下背包盖后的左视图;

图3是图2中拆卸小包后的示意图;

图4是第一小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二小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三小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插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9是小包的另一种组合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8所示,一种背包,包括包主体10和多个小包;多个所述小包可拆卸地设于包主体10上。

所述包主体10的背面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安装条带30,安装条带30与包主体10的背面之间设有多个插缝,所述小包上设有与插缝对应的插扣21,小包通过插扣21与插缝可拆卸地设于包主体10上。

所述包主体10上设有可盖住所述小包的背包盖40,所述背包盖40的两侧设有卡套41,所述包主体10的两侧设有与卡套41对应的卡扣11。

其中,安装条带30采用弹性可伸缩材料,具体地,安装条带30可通过多个缝合线31被固定在包主体10的背面上,相邻两缝合线31之间的安装条带30与包主体10的背面之间即构成插缝;使用时,各小包可用于分类放置物品,存放好物品后将插扣21插在插缝内,即可将小包可拆卸地安装在包主体10上,需要取出物品时,将小包从包主体10上取下即可,使用非常方便;多个小包10可组合使用,增加了背包的容积扩展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包主体10的背面可同时安装3个小包,3个小包分别为第一小包51、第二小包52和第三小包53,其中第二小包52和第三小包53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一小包51的长度之和,且等于包主体10背面的宽度,以方便将第一小包51、第二小包52和第三小包53安装在包主体10上,但是,小包的组合使用并不限于上述方式,如也可将两个第二小包52和两个第三小包53组合挂在包主体10的背面,如图9所示。

小包安装好后,将背包盖40盖在小包上,并将包主体10上的卡扣11卡在背包盖40的卡套41内,从而将背包盖40固定住,最终将小包卡紧在包主体10的背面,增加稳定性,避免小包掉落。

实施例2

如图1-8所示,一种背包,包括包主体10和多个小包;多个所述小包可拆卸地设于包主体10上。

所述包主体10的背面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安装条带30,安装条带30与包主体10的背面之间设有多个插缝,所述小包上设有与插缝对应的插扣21,小包通过插扣21与插缝可拆卸地设于包主体10上。

所述包主体10上设有可盖住所述小包的背包盖40,所述背包盖40的两侧设有卡套41,所述包主体10的两侧设有与卡套41对应的卡扣11。

其中,安装条带30采用弹性可伸缩材料,具体地,安装条带30可通过多个缝合线31被固定在包主体10的背面上,相邻两缝合线31之间的安装条带30与包主体10的背面之间即构成插缝;使用时,各小包可用于分类放置物品,存放好物品后将插扣21插在插缝内,即可将小包可拆卸地安装在包主体10上,需要取出物品时,将小包从包主体10上取下即可,使用非常方便;多个小包10可组合使用,增加了背包的容积扩展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包主体10的背面可同时安装3个小包,3个小包分别为第一小包51、第二小包52和第三小包53,其中第二小包52和第三小包53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一小包51的长度之和,且等于包主体10背面的宽度,以方便将第一小包51、第二小包52和第三小包53安装在包主体10上,但是,小包的组合使用并不限于上述方式,如也可将两个第二小包52和两个第三小包53组合挂在包主体10的背面,如图9所示。

小包安装好后,将背包盖40盖在小包上,并将包主体10上的卡扣11卡在背包盖40的卡套41内,从而将背包盖40固定住,最终将小包卡紧在包主体10的背面,增加稳定性,避免小包掉落。

所述插扣21包括长端211、短端212和弧形部213,长端211和短端212分别与弧形部213的两端连接;所述小包的外侧面上设有外夹层22,插扣21的长端211插在外夹层22内,且长端211通过铆钉23固定在小包上。

所述短端212上设有通孔212a。

所述安装条带30设有4条,分别平行地设于所述包主体10的背面。

其中,插扣21的长端211插在小包与外夹层22之间,以便于通过铆钉23固定,使用时,通过将插扣21的短端212插在安装条带30与包主体10之间的插缝,进而将小包安装在包主体10上;安装时,各小包可选取适合的位置组合安装使用。

实施例3

如图1-8所示,一种背包,包括包主体10和多个小包;多个所述小包可拆卸地设于包主体10上。

所述包主体10的背面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安装条带30,安装条带30与包主体10的背面之间设有多个插缝,所述小包上设有与插缝对应的插扣21,小包通过插扣21与插缝可拆卸地设于包主体10上。

所述包主体10上设有可盖住所述小包的背包盖40,所述背包盖40的两侧设有卡套41,所述包主体10的两侧设有与卡套41对应的卡扣11。

其中,安装条带30采用弹性可伸缩材料,具体地,安装条带30可通过多个缝合线31被固定在包主体10的背面上,相邻两缝合线31之间的安装条带30与包主体10的背面之间即构成插缝;使用时,各小包可用于分类放置物品,存放好物品后将插扣21插在插缝内,即可将小包可拆卸地安装在包主体10上,需要取出物品时,将小包从包主体10上取下即可,使用非常方便;多个小包10可组合使用,增加了背包的容积扩展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包主体10的背面可同时安装3个小包,3个小包分别为第一小包51、第二小包52和第三小包53,其中第二小包52和第三小包53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一小包51的长度之和,且等于包主体10背面的宽度,以方便将第一小包51、第二小包52和第三小包53安装在包主体10上,但是,小包的组合使用并不限于上述方式,如也可将两个第二小包52和两个第三小包53组合挂在包主体10的背面,如图9所示。

小包安装好后,将背包盖40盖在小包上,并将包主体10上的卡扣11卡在背包盖40的卡套41内,从而将背包盖40固定住,最终将小包卡紧在包主体10的背面,增加稳定性,避免小包掉落。

所述插扣21包括长端211、短端212和弧形部213,长端211和短端212分别与弧形部213的两端连接;所述小包的外侧面上设有外夹层22,插扣21的长端211插在外夹层22内,且长端211通过铆钉23固定在小包上。

所述短端212上设有通孔212a。

所述安装条带30设有4条,分别平行地设于所述包主体10的背面。

其中,插扣21的长端211插在小包与外夹层22之间,以便于通过铆钉23固定,使用时,通过将插扣21的短端212插在安装条带30与包主体10之间的插缝,进而将小包安装在包主体10上;安装时,各小包可选取适合的位置组合安装使用。

所述背包盖40的一端通过拉链42可拆卸地设于包主体10的顶部。

不在包主体10上安装小包时,可通过拉链42将背包盖40从包主体10上取下,方便背包盖40的更换和清洗。

实施例4

如图1-8所示,一种背包,包括包主体10和多个小包;多个所述小包可拆卸地设于包主体10上。

所述包主体10的背面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安装条带30,安装条带30与包主体10的背面之间设有多个插缝,所述小包上设有与插缝对应的插扣21,小包通过插扣21与插缝可拆卸地设于包主体10上。

所述包主体10上设有可盖住所述小包的背包盖40,所述背包盖40的两侧设有卡套41,所述包主体10的两侧设有与卡套41对应的卡扣11。

其中,安装条带30采用弹性可伸缩材料,具体地,安装条带30可通过多个缝合线31被固定在包主体10的背面上,相邻两缝合线31之间的安装条带30与包主体10的背面之间即构成插缝;使用时,各小包可用于分类放置物品,存放好物品后将插扣21插在插缝内,即可将小包可拆卸地安装在包主体10上,需要取出物品时,将小包从包主体10上取下即可,使用非常方便;多个小包10可组合使用,增加了背包的容积扩展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包主体10的背面可同时安装3个小包,3个小包分别为第一小包51、第二小包52和第三小包53,其中第二小包52和第三小包53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一小包51的长度之和,且等于包主体10背面的宽度,以方便将第一小包51、第二小包52和第三小包53安装在包主体10上,但是,小包的组合使用并不限于上述方式,如也可将两个第二小包52和两个第三小包53组合挂在包主体10的背面,如图9所示。

小包安装好后,将背包盖40盖在小包上,并将包主体10上的卡扣11卡在背包盖40的卡套41内,从而将背包盖40固定住,最终将小包卡紧在包主体10的背面,增加稳定性,避免小包掉落。

所述插扣21包括长端211、短端212和弧形部213,长端211和短端212分别与弧形部213的两端连接;所述小包的外侧面上设有外夹层22,插扣21的长端211插在外夹层22内,且长端211通过铆钉23固定在小包上。

所述短端212上设有通孔212a。

所述安装条带30设有4条,分别平行地设于所述包主体10的背面。

其中,插扣21的长端211插在小包与外夹层22之间,以便于通过铆钉23固定,使用时,通过将插扣21的短端212插在安装条带30与包主体10之间的插缝,进而将小包安装在包主体10上;安装时,各小包可选取适合的位置组合安装使用。

所述背包盖40的一端通过拉链42可拆卸地设于包主体10的顶部。

不在包主体10上安装小包时,可通过拉链42将背包盖40从包主体10上取下,方便背包盖40的更换和清洗。

所述包主体10为夹层结构,夹层内可拆卸地设有加固支撑框12。

设置加固支撑框12,可避免包主体10变形,承受更大的外部冲击力,对包主体10内的物品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所述加固支撑框12采用铝合金材质。

铝合金质轻强度高,加固支撑框12采用铝合金材质,既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又能减轻整个书包的重量。

实施例5

如图1-8所示,一种背包,包括包主体10和多个小包;多个所述小包可拆卸地设于包主体10上。

所述包主体10的背面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安装条带30,安装条带30与包主体10的背面之间设有多个插缝,所述小包上设有与插缝对应的插扣21,小包通过插扣21与插缝可拆卸地设于包主体10上。

所述包主体10上设有可盖住所述小包的背包盖40,所述背包盖40的两侧设有卡套41,所述包主体10的两侧设有与卡套41对应的卡扣11。

其中,安装条带30采用弹性可伸缩材料,具体地,安装条带30可通过多个缝合线31被固定在包主体10的背面上,相邻两缝合线31之间的安装条带30与包主体10的背面之间即构成插缝;使用时,各小包可用于分类放置物品,存放好物品后将插扣21插在插缝内,即可将小包可拆卸地安装在包主体10上,需要取出物品时,将小包从包主体10上取下即可,使用非常方便;多个小包10可组合使用,增加了背包的容积扩展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包主体10的背面可同时安装3个小包,3个小包分别为第一小包51、第二小包52和第三小包53,其中第二小包52和第三小包53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一小包51的长度之和,且等于包主体10背面的宽度,以方便将第一小包51、第二小包52和第三小包53安装在包主体10上,但是,小包的组合使用并不限于上述方式,如也可将两个第二小包52和两个第三小包53组合挂在包主体10的背面,如图9所示。

小包安装好后,将背包盖40盖在小包上,并将包主体10上的卡扣11卡在背包盖40的卡套41内,从而将背包盖40固定住,最终将小包卡紧在包主体10的背面,增加稳定性,避免小包掉落。

所述插扣21包括长端211、短端212和弧形部213,长端211和短端212分别与弧形部213的两端连接;所述小包的外侧面上设有外夹层22,插扣21的长端211插在外夹层22内,且长端211通过铆钉23固定在小包上。

所述短端212上设有通孔212a。

所述安装条带30设有4条,分别平行地设于所述包主体10的背面。

其中,插扣21的长端211插在小包与外夹层22之间,以便于通过铆钉23固定,使用时,通过将插扣21的短端212插在安装条带30与包主体10之间的插缝,进而将小包安装在包主体10上;安装时,各小包可选取适合的位置组合安装使用。

所述背包盖40的一端通过拉链42可拆卸地设于包主体10的顶部。

不在包主体10上安装小包时,可通过拉链42将背包盖40从包主体10上取下,方便背包盖40的更换和清洗。

所述包主体10为夹层结构,夹层内可拆卸地设有加固支撑框12。

设置加固支撑框12,可避免包主体10变形,承受更大的外部冲击力,对包主体10内的物品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所述加固支撑框12采用铝合金材质。

铝合金质轻强度高,加固支撑框12采用铝合金材质,既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又能减轻整个书包的重量。

所述包主体10的内侧壁上设有缓冲层13。

缓冲层13的设计可对包主体10内的物品起到缓冲作用,对包主体10内的物品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实施例6

如图1-8所示,一种背包,包括包主体10和多个小包;多个所述小包可拆卸地设于包主体10上。

所述包主体10的背面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安装条带30,安装条带30与包主体10的背面之间设有多个插缝,所述小包上设有与插缝对应的插扣21,小包通过插扣21与插缝可拆卸地设于包主体10上。

所述包主体10上设有可盖住所述小包的背包盖40,所述背包盖40的两侧设有卡套41,所述包主体10的两侧设有与卡套41对应的卡扣11。

其中,安装条带30采用弹性可伸缩材料,具体地,安装条带30可通过多个缝合线31被固定在包主体10的背面上,相邻两缝合线31之间的安装条带30与包主体10的背面之间即构成插缝;使用时,各小包可用于分类放置物品,存放好物品后将插扣21插在插缝内,即可将小包可拆卸地安装在包主体10上,需要取出物品时,将小包从包主体10上取下即可,使用非常方便;多个小包10可组合使用,增加了背包的容积扩展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包主体10的背面可同时安装3个小包,3个小包分别为第一小包51、第二小包52和第三小包53,其中第二小包52和第三小包53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一小包51的长度之和,且等于包主体10背面的宽度,以方便将第一小包51、第二小包52和第三小包53安装在包主体10上,但是,小包的组合使用并不限于上述方式,如也可将两个第二小包52和两个第三小包53组合挂在包主体10的背面,如图9所示。

小包安装好后,将背包盖40盖在小包上,并将包主体10上的卡扣11卡在背包盖40的卡套41内,从而将背包盖40固定住,最终将小包卡紧在包主体10的背面,增加稳定性,避免小包掉落。

所述插扣21包括长端211、短端212和弧形部213,长端211和短端212分别与弧形部213的两端连接;所述小包的外侧面上设有外夹层22,插扣21的长端211插在外夹层22内,且长端211通过铆钉23固定在小包上。

所述短端212上设有通孔212a。

所述安装条带30设有4条,分别平行地设于所述包主体10的背面。

其中,插扣21的长端211插在小包与外夹层22之间,以便于通过铆钉23固定,使用时,通过将插扣21的短端212插在安装条带30与包主体10之间的插缝,进而将小包安装在包主体10上;安装时,各小包可选取适合的位置组合安装使用。

所述背包盖40的一端通过拉链42可拆卸地设于包主体10的顶部。

不在包主体10上安装小包时,可通过拉链42将背包盖40从包主体10上取下,方便背包盖40的更换和清洗。

所述包主体10为夹层结构,夹层内可拆卸地设有加固支撑框12。

设置加固支撑框12,可避免包主体10变形,承受更大的外部冲击力,对包主体10内的物品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所述加固支撑框12采用铝合金材质。

铝合金质轻强度高,加固支撑框12采用铝合金材质,既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又能减轻整个书包的重量。

所述包主体10的内侧壁上设有缓冲层13。

缓冲层13的设计可对包主体10内的物品起到缓冲作用,对包主体10内的物品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所述包主体10的正面设有背带14,所述背带14内设有储物夹层。

储物夹层可用于储放各类卡片、或是钱包等,使用非常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