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幼儿防掉鞋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5130发布日期:2018-10-23 15:55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婴幼儿防掉鞋裤。



背景技术:

目前婴幼儿的裤子和鞋子一般是分开的穿,由于略大点的婴幼儿喜欢蹬脚,经常会把鞋子蹬掉,因此大人要不时给婴幼儿穿上鞋子,有时大人不发现,还会使婴幼儿受冷后产生感冒或其它病症。婴幼儿学会走路后,总喜欢到处跑,由于大人给婴幼儿穿的裤子一般要略大一点,以防婴幼儿长得太快而造成裤子不合穿就浪费掉,但这样婴幼儿在跑的时候,鞋子会踩到裤子,使婴幼儿绊倒,甚至裤子会挂到其它东西上,使婴幼儿摔倒,因此增加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幼儿防掉鞋裤,可以解决现有的婴幼儿在运动的过程中鞋子容易脱落,易丢失,使婴幼儿绊倒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幼儿防掉鞋裤,包括鞋体和裤体,所述鞋体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裤体的下端内侧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互连接时,所述鞋体与裤体连接。

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互连接时,裤体便与鞋体连接一起,这样婴幼儿穿上本实用新型后,鞋体与裤体不易脱落,避免了婴幼儿走路被绊倒。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鞋体上缝接有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包括第一公面和第一母面,所述第一公面和第一母面上下对称设置,所述裤体上缝接有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魔术贴,所述第二魔术贴包括第二公面和第二母面,所述第二母面和第二公面上下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裤体与鞋体连接时,第一公面与第二母面相互粘结,第一母面与第二公面相互粘结;父母通过调节第一公面与第二母面粘结面距离,第一母面与第二公面的粘结面距离,来改变裤体的长度,适应婴幼儿的身材,当将裤体与鞋体拆卸后,通过将一公面与第一母面相互粘结,第二公面与第二母面相互粘结,即可使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处于一个折叠状态,不会影响鞋体和裤体的整体外观。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魔术贴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鞋体的外左侧和外右侧,所述第二魔术贴相应的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裤脚的内左侧与内右侧。

设置的两个第一魔术贴和两个第二魔术贴目的是为了使鞋体与裤体粘结的更加稳固。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鞋体与裤体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连接裤腿,所述连接裤腿的上端口径小于裤体的下端口径,所述连接裤腿的下端口径大于鞋体的上端口径;连接裤腿的内侧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其中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的连接,第四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可拆卸的连接。

设置的连接裤腿用于延长裤体的长度,避免了婴幼儿在快速发育的过程中,裤体的长度无法适应婴幼儿升高,在使用时,父母可以将第三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再将第四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连接,即可实现裤体、连接裤脚和鞋体的依次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裤腿上缝接有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第三魔术贴,所述第三魔术贴包括第三公面和第三母面,所述第三公面和第三母面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第四连接部包括第四魔术贴,所述第四魔术贴包括第四公面和第四母面,所述第四母面和第四公面上下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裤体与连接裤腿连接时,第三公面与第二母面相互粘结,第三母面与第二公面相互粘结,父母通过调节第三公面与第二母面粘结面距离,第三母面与第二公面的粘结面距离,来改变裤体和连接裤腿之间的长度,适应婴幼儿的身材,同时,再将第一公面与第四母面相互粘结,第一母面与第四公面相互粘结,即可实现鞋体与连接裤腿的连接,鞋体与连接裤体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进行改变。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裤体的下端与连接裤腿的下端均设有长度可调的第一松紧带。

设置的第一松紧带用于使鞋体与裤体或者与连接裤体的连接更加紧固。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鞋体的底部设有气囊层,所述气囊层内设有气压哨子。

设置的气压哨子可以激发婴幼儿行走中的乐趣。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鞋体和裤体均选用透气棉质软料制成。

透气棉质软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保暖性。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裤体的裤腰处设有长度可调的第二松紧带。

设置的第二松紧带可以适应婴幼儿婴幼儿的腰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鞋体上设置第一连接部,在裤体上设置第二连接部,再将鞋体与裤体可拆卸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不像现有的连体鞋裤,裤子完全将鞋子遮住,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距离,即可改变鞋体与裤体之间的长度,可以适应多个年龄段的婴幼儿,使用更加方便,不会造成衣物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裤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连接裤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表示鞋体;10表示第一魔术贴;100表示第一公面;101表示第一母面;11表示气囊层;110表示气压哨子;2表示裤体;20表示第二魔术贴;200表示第二公面;201表示第二母面;3表示连接裤腿;30表示第三魔术贴;300表示第三公面;301表示第三母面;31表示第四魔术贴;310表示第四公面;311表示第四母面;4表示第一松紧带;5表示第二松紧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图1中A所在的方向表示上方向,B所在的方向表示下方向,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婴幼儿防掉鞋裤,包括鞋体1和裤体2,所述鞋体1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裤体2的下端内侧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互连接时,所述鞋体1与裤体2连接。

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互连接时,裤体2便与鞋体1连接一起,这样婴幼儿穿上本实施例后,鞋体1与裤体2不易脱落,避免了婴幼儿走路被绊倒。

如图1并结合图2和图3,所述鞋体1上缝接有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魔术贴10,所述第一魔术贴10包括第一公面100和第一母面101,所述第一公面100和第一母面101上下对称设置,所述裤体2上缝接有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魔术贴20,所述第二魔术贴20包括第二公面200和第二母面201,所述第二母面201和第二公面200上下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中裤体2与鞋体1连接时,第一公面100与第二母面201相互粘结,第一母面101与第二公面200相互粘结;父母通过调节第一公面100与第二母面201粘结面距离,第一母面101与第二公面200的粘结面距离,来改变裤体2的长度,适应婴幼儿的身材,当将裤体2与鞋体1拆卸后,通过将一公面与第一母面101相互粘结,第二公面200与第二母面201相互粘结,即可使第一魔术贴10和第二魔术贴20处于一个折叠状态,不会影响鞋体1和裤体2的整体外观。

如图2和图3,所述第一魔术贴10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鞋体1的外左侧和外右侧,所述第二魔术贴20相应的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裤脚的内左侧与内右侧。

设置的两个第一魔术贴10和两个第二魔术贴20目的是为了使鞋体1与裤体2粘结的更加稳固。

实施例二

如图4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鞋体1与裤体2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连接裤腿3,所述连接裤腿3的上端口径小于裤体2的下端口径,所述连接裤腿3的下端口径大于鞋体1的上端口径;连接裤腿3的内侧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其中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的连接,第四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可拆卸的连接。

设置的连接裤腿3用于延长裤体2的长度,避免了婴幼儿在快速发育的过程中,裤体2的长度无法适应婴幼儿升高,在使用时,父母可以将第三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再将第四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连接,即可实现裤体2、连接裤脚和鞋体1的依次连接。

如图4并结合图5,所述连接裤腿3上缝接有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第三魔术贴30,所述第三魔术贴30包括第三公面300和第三母面301,所述第三公面300和第三母面301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第四连接部包括第四魔术贴31,所述第四魔术贴31包括第四公面310和第四母面311,所述第四母面311和第四公面310上下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中裤体2与连接裤腿3连接时,第三公面300与第二母面201相互粘结,第三母面301与第二公面200相互粘结,父母通过调节第三公面300与第二母面201粘结面距离,第三母面301与第二公面200的粘结面距离,来改变裤体2和连接裤腿3之间的长度,适应婴幼儿的身材,同时,再将第一公面100与第四母面311相互粘结,第一母面101与第四公面310相互粘结,即可实现鞋体1与连接裤腿3的连接,鞋体1与连接裤体2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进行改变。

如图4,所述裤体2的下端与连接裤腿3的下端均设有长度可调的第一松紧带4。

设置的第一松紧带4用于使鞋体1与裤体2或者与连接裤体2的连接更加紧固。

如图4,所述鞋体1的底部设有气囊层11,所述气囊层11内设有气压哨子110。

设置的气压哨子110可以激发婴幼儿行走中的乐趣。

如图4,所述裤体2的裤腰处设有长度可调的第二松紧带5。

设置的第二松紧带5可以适应婴幼儿婴幼儿的腰围。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鞋体1和裤体2均选用透气棉质软料制成。

透气棉质软料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保暖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