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舒适减震休闲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4776发布日期:2019-01-25 16:47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舒适减震休闲鞋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休闲鞋垫,特别涉及一种能减少长时间行走过程产生疲劳的高效减震休闲鞋垫。



背景技术:

休闲是现代人追求的一种生存状态,一种生活方式,是现代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一种特殊表现。休闲在当代人生活中往往变成了一种时尚符号,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散步、运动健身、旅游、购物等。鞋垫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主要鞋内铺垫用品,而常见的鞋垫厚度都较薄,功能单一,当地面不平时,人们在行走过程中,稍不小心就会对人的脚底及脚踝造成损伤,尤其是对于一些行走时间长,需要减轻脚掌疲劳的人,地面对人体足部产生的有害反作用力无法被分散吸收,导致脚掌和脚踝等脚部位置受到损伤,极大的影响到脚部健康与舒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减轻甚至避免长时间行走带来的疲劳和损伤,因此设计了一款鞋垫,其主体采用双层多孔透气缓冲聚氨酯材料,底部中腰及后跟处还有一层聚氨酯材料,前掌和后跟处分别安放有能有效吸能的缓冲材料制成的垫片,采用符合人体工程学和生物力学的外形设计,并使用抗菌抑菌的材料,有效地起到了抗菌抑菌排气除汗的作用,能有效减少或避免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的有害作用,能够抵抗疲劳,使脚部更舒适。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前掌和后跟均具有吸能减震保护作用的舒适休闲鞋垫,使运动者在使用时既能感觉到舒适又能最大程度减少或避免行走过程中带来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舒适减震休闲鞋垫,包括运动鞋垫本体,从鞋垫本体的前端至后端,依次是鞋垫前掌、鞋垫中腰和鞋垫后跟,所述鞋垫前掌及鞋垫后跟对应的脚受力的部分均设有下凹槽,并分别放置有第一聚氨酯垫片(6)、第二聚氨酯垫片(7),所述鞋垫本体从上至下依次是网布层(1)和聚氨酯层一(2)、聚氨酯层二(3)、聚氨酯层三(4)。

优选的,所述聚氨酯层二(3)的前掌部分设有呈60度夹角交错的斜向防滑透气沟槽(5)。

优选的,鞋垫的中腰底部设有60度角的互相交错的直线凸起底纹(8)。

优选的,所述鞋垫的中腰及后跟外侧设有一条U形凸起的纹路(9)。

优选的,所述鞋垫的中腰及鞋垫后跟的外侧部分分别设有向上翘的边缘。

优选的,所述鞋垫的主体材料采用三层聚氨酯材料,其中聚氨酯层一(2)为一种具有植物油基软骨仿生缓冲减震材料,聚氨酯层二(3)为耐磨聚氨酯发泡材料制成,聚氨酯层三(4)为硬度高于聚氨酯层二的聚氨酯发泡材料制成。

优选的,鞋垫的所述网布层(1)采用抗菌涤纶针织布。

优选的,所述鞋垫的聚氨酯层二(3)采用密度为0.11~0.15g/cm3、硬度为35~45度、弹性≥25%、永久形变≤12%且透气率高达90%的聚氨酯发泡材料。

优选的,所述第一聚氨酯垫片(6)采用厚度2.0~3MM软骨仿生技术制造的缓冲聚氨酯覆膜发泡材料,采用胖Z形设计,面积占前掌面积2/3。

优选的,所述第一聚氨酯垫片(7)采用厚度3.0~5MM软骨仿生技术制造的缓冲聚氨酯覆膜发泡材料,采用圆角矩形设计,最高可达90%的能量吸收效果,面积占整个鞋垫后跟面积的1/2以上。

优选的,所述网布层(1)和聚氨酯层一(2)、聚氨酯层二(3)、聚氨酯层三(4)采用了涂胶层热压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操作安全方便,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款美观舒适减震休闲鞋垫。一,减震缓冲,保足护膝,由于鞋垫前掌和后跟处的高效缓冲吸能垫片,最高可达90%的能量吸收效果,以及鞋垫本身具有的多种微孔结构,极大地减少了脚部受到的有害作用。二,防滑助力,鞋垫底层的凸起纹路以及沟槽设计赋予鞋垫极大的摩擦力,使鞋垫和鞋子贴合紧密,即使在长时间剧烈运动也不会产生移位。三,舒适,不疲劳,由于鞋垫外形设计完全按人体工程学和生物力学设计,赋予了其极佳的舒适性,并且由于底层高硬度聚氨酯材料的定型作用,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运动产生的疲劳,并能起到矫正足姿的作用。四,吸湿透气,抗菌抑菌,绿色环保,所述鞋垫的面料与本体材料皆具有极佳的排气性,且主体底侧的凸起纹路和排气沟槽更兼具透气排汗的作用。且所述鞋垫整体经过抗菌处理,达到水洗10次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率仍达99%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2所示,一种舒适减震休闲鞋垫,包括运动鞋垫本体,从鞋垫本体的前端至后端,依次是鞋垫前掌、鞋垫中腰和鞋垫后跟。所述鞋垫前掌及鞋垫后跟对应的脚受力的部分均设有下凹槽,并分别放置有第一聚氨酯垫片(6)、第二聚氨酯垫片(7),由于鞋垫前掌和后跟处的垫片,最高可达90%的能量吸收效果,以及鞋垫本身具有的多种微孔结构,极大地减少了脚部受到的有害作用,使得舒适休闲;所述鞋垫本体从上至下依次是网布层(1)和聚氨酯层一(2)、聚氨酯层二(3)、聚氨酯层三(4);所述网布层(1)和聚氨酯层一(2)、聚氨酯层二(3)、聚氨酯层三(4)采用了涂胶层热压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聚氨酯层二(3)的前掌部分设有呈60度夹角交错的斜向防滑透气沟槽(5),鞋垫的中腰底部设有60度角的互相交错的直线凸起底纹(8),所述鞋垫的中腰及后跟外侧设有一条U形凸起的纹路(9),60度夹角的设置不仅美观更且稳固;鞋垫底层的凸起纹路以及沟槽设计赋予鞋垫极大的摩擦力,使鞋垫和鞋子贴合紧密,即使在长时间剧烈运动也不会产生移位;所述鞋垫的中腰及鞋垫后跟的外侧部分分别设有向上翘的边缘,起到了保护和使得鞋垫和人体足底更紧贴;所述鞋垫的主体材料采用三层聚氨酯材料,其中聚氨酯层一(2)为一种具有植物油基软骨仿生缓冲减震材料,聚氨酯层二(3)为耐磨聚氨酯发泡材料制成,聚氨酯层三(4)为硬度高于聚氨酯层二的聚氨酯发泡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的,鞋垫的所述网布层(1)采用抗菌涤纶针织布,耐刷洗色牢度国标GB/T420-2009四级以上,耐摩擦色牢度大于国标GB/T3920-2008四级,并且抗菌要求通过QBT2881-2013要求;所述鞋垫的聚氨酯层二(3)采用密度为0.11~0.15g/cm3、硬度为35~45度、弹性≥25%、永久形变≤12%且透气率高达90%的聚氨酯发泡材料,所述第一聚氨酯垫片(6)采用厚度2.0~3MM软骨仿生技术制造的缓冲聚氨酯覆膜发泡材料,采用胖Z形设计,面积占前掌面积2/3,所述第二聚氨酯垫片(7)采用厚度3.0~5.0MM软骨仿生技术制造的缓冲聚氨酯覆膜发泡材料,采用圆角矩形设计,最高可达90%的能量吸收效果,面积占整个鞋垫后跟面积的1/2以上,鞋垫整体经过抗菌处理,达到水洗10次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率仍达99%以上。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舒适减震休闲鞋垫,包括运动鞋垫聚氨酯层一(2)、聚氨酯层二(3),聚氨酯层三(4),从鞋垫本体的前端至后端,依次是鞋垫前掌、鞋垫中腰和后跟,鞋垫前掌对应的脚受力的部分设有一下凹槽,与之对应其中设有胖Z形第一聚氨酯垫片(6),其实质为高效吸能缓冲聚氨酯垫片,有效地提高了鞋垫的保护功能,所述鞋垫的中腰及后跟的外侧设有一条U形凸起防滑透气的凸起的纹路(9),所述鞋垫的后跟处对应脚后跟受力处也设有一下凹槽,其中也设有第二聚氨酯垫片(7),其实质为高缓冲吸能型聚氨酯垫片,最大程度地吸收地面反弹的有害作用。所述鞋垫本体从上至下依次是网布层(1)、聚氨酯层一(2)、聚氨酯层二(3)以及聚氨酯层三(4)。

1、在本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所述鞋垫的聚氨酯层二(3)表面的前掌部分设有呈60度夹角交错的斜向防滑透气沟槽(5),所述鞋垫的中腰底层U形线以内设有呈60度夹角交错的斜向防滑凸起纹路(8),所述鞋垫的前掌部分设有高效缓冲吸能作用的覆膜的第一聚氨酯垫片(6),前掌垫优选厚度2~3mm,外观胖Z外形设计,左右边界距鞋垫边线的距离在1cm以内,具体位置为对应脚前掌着地部分;所述鞋垫的后跟部分也设有高缓冲作用的覆膜聚氨酯垫片(7),优选厚度3~5mm,外观采用圆角矩形设计,具体位置为对应脚后跟着地部分。如图2所示,所述鞋垫的中腰部分优选采用10mm足弓设计。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