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睡包及其气囊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5915发布日期:2018-11-02 20:58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尤其是一种睡包,还涉及其中的气囊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不断增大。例如:外出务工、跨城上下班、外出旅游等等。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对于长期或长途奔波在路上的人而言,长时间的乘车往往是疲累、煎熬的,对于独自出行者而言,则感受更为深刻。

而广大出行者们期望改进的,无外乎安全、方便地携带财、物,舒适、安心地休息。然而,现实的情况往往是:

1、不拘小节者,在公交、地铁、火车上展现着各种“扭曲”的睡姿,其雅否姑且不论,舒服估计是谈不上了;

2、规划周全者,预先准备了颈枕等各种睡觉工具,但是由于需要额外携带,给本就以精简到不能再精简的行李再增负担,给出行带来诸多不便,而且,在摇摇晃晃的车上,即便预先做足了准备,依然难谈舒服;

3、带着各式各样的包包,但是,却没有一个能“靠得住”,反而要花费额外的精力照顾;

4、随身携带贵重物品,不敢休息。

由此可知,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一种让出行者既可以安全、方便地携带财、物,又可以舒适、安心地休息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睡包,其既具有背包的功能,还能为出行者提供更便捷、舒适的休息工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睡包,其具有包本体,包本体具有第一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和第三容置空间,其中,第二容置空间中设置有可充放气的气囊,气囊具有第一支撑部,当气囊处于第一充气状态时,第一支撑部构成一个支架的全部或部分,第三容置空间设置于相对第二容置空间远离人体的一侧。

借助上述结构的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睡包,既可以满足使用者的日常用包需求,又可以满足使用者在路途中睡觉休息的需求,例如可以在充气后利用第一支撑部支撑头颈部,使得使用者可以更舒适的休息,同时,由于使用者休息时可以双手环抱包本体,并将双手置于第三容置空间中,可以在进一步提高舒适性的同时,使得身体大面积紧贴背包,尤其是手臂环绕的姿势,可有效感知背包动静,提高了包及其内财物的安全性,让使用者可以安心休息,而且,借助可充放气的气囊,既可以在需要时提供一个好的休息条件,又可以在需要时将第二容置空间装物。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气囊处于第一充气状态时,第一支撑部的全部或部分由第二容置空间伸出,使得第一支撑部的高度高于包本体。借此,可以借助第一支撑部支撑头、颈等部位,提高舒适性。

较佳的,气囊的竖向尺寸大于包本体的竖向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设置有亲肤材质的护套。借以提高舒适度。例如可以设置为柔软亲肤的水晶超柔绒套。

较佳的,护套为可拆卸的,以便于清洗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气囊与包本体之间通过可拆卸的卡扣结构连接。借此,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拆卸气囊,既便于清洗、更换等维护,又可以提高睡包的适用场景,例如,既可以坐着睡,还可以枕着睡、躺着睡,另外还有助于延长睡包的整体使用寿命。

较佳的,卡扣结构设于气囊的下部。例如可以左右各设置一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气囊设置有充气口。

较佳的,气囊采用大口径气嘴,可快速吹、放气。

较佳的,充气口靠近第一支撑部的上部设置,以便于充气操作。

较佳的,充气口靠近第一支撑部的左侧或右侧设置,以使充气口远离使用者的颈部,避免硌到使用者。

较佳的,充气口设置有充气管,借此,使用者可以拉出充气管,方便地向气囊中充气,例如用口吹气。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设置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支撑外形。借以保护使用者的头颈部,并可提高舒适度。

较佳的,第一支撑部的顶部呈中间下凹的弧形。较佳的,呈左右对称结构。

较佳的,第一支撑部的顶部设计为贴合颈部的曲线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气囊具有气囊本体和所述第一支撑部。

较佳的,气囊本体与第一支撑部相连通。借此,可以通过设于第一支撑部上的充气口为整个气囊充气,使得充气操作更加方便。

较佳的,气囊本体与第二容置空间相适应。

例如,气囊本体恰好置于第二容置空间中。

较佳的,当气囊本体充满气时,恰好填满第二容置空间。

较佳的,气囊本体排空气体时,恰好贴合于第二容置空间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气囊设置有若干加强结构。

较佳的,加强结构设于气囊本体外壁。

较佳的,加强结构竖向设置。

较佳的,加强结构为若干橡胶条。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容置空间相对第一容置空间设于更靠近使用者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气囊具有第二充气状态,第二充气状态时,气囊本体的厚度小于第一充气状态时第一支撑部的厚度。

借此,可以利用气囊起到减震作用,既可以为包内物品提供保护,又可以在睡包与使用者的身体之间形成减震垫,有效减少背包负重对背部和腰部压力,令使用者感觉更舒适。

较佳的,第二充气状态时,气囊本体的厚度为第一充气状态时第一支撑部厚度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三。

较佳的,第二充气状态时,气囊本体的厚度为第一充气状态时第一支撑部厚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较佳的,气囊处于第二充气状态时,气囊本体的纵剖面与第二容置空间的纵剖面相适应。借此,可以利用气囊对整个纵剖面起到减震作用,既可以为包内物品提供更好的保护,又可以在睡包与使用者的身体之间形成整个减震垫,有效分散、减少背包负重对背部和腰部压力,令使用者感觉更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气囊本体与第一支撑部之间为分割式的,气囊本体和第一支撑部分别设置有所述充气口,借此,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地为气囊本体和/或第一支撑部充气。例如,可以在将气囊本体留在第二容置空间中时,在第二容置空间中装物,而在需要休息时,只需将第一支撑部充气,而不需取出第二容置空间中的气囊本体,即可以利用充气的第一支撑部来支撑头颈部休息,并可以利用仍然留在第二容置空间中的气囊本体为第一支撑部提供稳定的固定,从而避免因第一支撑部的移动而影响休息。另外,还可以仅将气囊本体充气到第二充气状态,而不对第一支撑部充气,以提供更均匀的缓冲减震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容置空间的开口设置于包本体的上部,气囊的第一支撑部可以通过第二容置空间的开口伸出。

较佳的,第二容置空间的开口长度与包本体的顶部宽度相适应。

较佳的,第二容置空间的开口长度占包本体的纵向周长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容置空间为可隐藏式的。

较佳的,第二容置空间是通过纵周向设置的一周拉链实现可隐藏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容置空间为一个或两个。

当为一个时,第三容置空间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开口,供使用者的手进出第三容置空间。借助两侧开口的贯通式设计,方便使用者收纳需随时存取的物品,如水杯、伞等。

当为两个时,两个第三容置空间分别设置于包本体的左右两侧,并各自设置有供使用者的手进出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容置空间的开口设置于包本体的前侧。

较佳的,第一容置空间的开口设置于包本体的前侧中部位置。借此,可以有效提高第一容置空间的容量。

较佳的,第一容置空间的开口设置有拉链。

较佳的,第一容置空间的开口设置的是防水拉链。

较佳的,包本体外对应第一容置空间的开口设置有第二包边,借此,可以遮蔽拉链,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本体的前侧设置有夜光条,借此保障夜间出行安全。

较佳的,第一容置空间的开口设置的是夜光防水拉链。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本体还设置有第四容置空间。

较佳的,第四容置空间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之间。

较佳的,第四容置空间中设置有若干兜袋或隔间,供物品分类放置。例如可以放置电脑、PAD、文件、笔等。

较佳的,第四容置空间的开口纵周向地设置于包本体。

较佳的,第四容置空间的开口占包本体纵周向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借助接近90度的全开口设置,便于取放物品。

较佳的,第四容置空间的开口设置有拉链(较佳为防水拉链)。

较佳的,包本体对应第四容置空间的开口设置有第一包边,供遮盖拉链。较佳为宽幅环绕包边,以便完全遮盖拉链,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本体还设置有USB接口。

较佳的,USB接口可以对应于第一容置空间。借此,使用者可以借助USB接口将第一容置空间中的电子设备与包本体外的电子设备相连接。

例如,使用者可以将手机置于第一容置空间中,再利用USB接口与外部的电源相连接,以便为第一容置空间中的手机充电。还可以将充电宝置于第一容置空间中,再利用USB接口与外部的手机连接,以便为包本体外面的手机充电。

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睡包,气囊采用TPU复合布制成,亲肤不刺激,环保无异味。

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睡包,气囊至少第一支撑部采用TPU复合布制成,亲肤不刺激,环保无异味。

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睡包,气囊采用耐磨材质制成。

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睡包,其气囊至少可承重500kg,不易爆,保证人身安全。

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睡包,气囊采用高周波电压,密封好,不漏气。

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睡包,包本体外设置有背带,供使用者背包使用。

较佳的,所述睡包可以为双肩背包。

较佳的,可以在背带上设置肩兜,可以供使用者收纳公交卡、纸巾等。

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睡包,包本体外两侧还可以设置有侧兜,侧兜设置有上开口,可收纳小瓶水、伞、纸巾、钥匙等。

本实用新型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组件,其携带、使用方便,可以与睡包结合使用,为出行者提供更便捷、舒适的休息工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气囊组件,其具有气囊本体和与之相连的第一支撑部,其中,气囊本体和第一支撑部为可充放气的,当第一支撑部处于第一充气状态时,第一支撑部构成一个支架的全部或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气囊设置有充气口。

其中,充气口可以设置于第一支撑部和/或气囊本体。

较佳的,气囊采用大口径气嘴,可快速吹、放气。

较佳的,充气口靠近第一支撑部的上部设置,以便于充气操作。

较佳的,充气口靠近第一支撑部的左侧或右侧设置,以使充气口远离使用者的颈部,避免硌到使用者。

较佳的,充气口设置有充气管,借此,使用者可以拉出充气管,方便地向气囊中充气,例如用口吹气。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设置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支撑外形。借以保护使用者的头颈部,并可提高舒适度。

较佳的,第一支撑部的顶部呈中间下凹的弧形。较佳的,呈左右对称结构。

较佳的,第一支撑部的顶部设计为贴合颈部的曲线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设置有亲肤材质的护套。借以提高舒适度。例如可以设置为柔软亲肤的水晶超柔绒套。

较佳的,护套为可拆卸的,以便于清洗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气囊组件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卡扣结构,供气囊组件与其他设备连接。借此,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拆卸气囊,既便于清洗、更换等维护,又可以提高气囊组件的适用场景。

较佳的,卡扣结构设于气囊本体。例如可以左右各设置一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气囊本体与第一支撑部相连通。借此,可以通过设于第一支撑部或气囊本体上的充气口为整个气囊组件充气,使得充气操作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气囊组件设置有若干加强结构。

较佳的,加强结构设于气囊本体外壁。

较佳的,加强结构竖向设置。

较佳的,加强结构为若干橡胶条。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气囊组件具有第二充气状态,第二充气状态时,气囊本体的厚度小于第一充气状态时第一支撑部的厚度。

较佳的,第二充气状态时,气囊本体的厚度为第一充气状态时第一支撑部厚度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三。

较佳的,第二充气状态时,气囊本体的厚度为第一充气状态时第一支撑部厚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气囊本体与第一支撑部之间为分割式的,气囊本体和第一支撑部分别设置有所述充气口,借此,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地为气囊本体和/或第一支撑部充气。

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气囊组件,气囊本体和/或第一支撑部采用TPU复合布制成,亲肤不刺激,环保无异味。

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气囊组件,采用耐磨材质制成。

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气囊组件,其至少可承重500kg,不易爆,保证人身安全。

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气囊组件,采用高周波电压,密封好,不漏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睡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睡包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睡包的透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睡包处于第一状态(可以座睡)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睡包处于第一状态(可以座睡) 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睡包的应用示意图(座睡状态);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睡包的应用示意图(座睡状态);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睡包的应用示意图(背起时利用气囊缓震);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睡包的气囊缓震减负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囊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囊组件的侧视图(A)和主视图 (B)。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包本体1、第一容置空间11、第二容置空间12、可隐藏式的第二容置空间12’、第三容置空间13、第四容置空间14、USB接口15、背带 16、第一包边17、第二包边18、肩兜19、气囊2、第一支撑部21、气囊本体22;

气囊组件3、第一支撑部31、气囊本体32、充气口33、加强结构3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睡包,其具有包本体1,包本体1具有第一容置空间11、第二容置空间12和第三容置空间13,其中,第二容置空间12中设置有可充放气的气囊2,气囊2具有第一支撑部21,当气囊2处于第一充气状态时,第一支撑部21构成一个支架的全部或部分,第三容置空间13设置于相对第二容置空间12远离人体的一侧。

借助上述结构的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睡包,既可以满足使用者的日常用包需求,又可以满足使用者在路途中睡觉休息的需求,例如可以在充气后利用第一支撑部21支撑头颈部,使得使用者可以更舒适的休息,同时,由于使用者休息时可以双手环抱包本体1,并将双手置于第三容置空间13中,可以在进一步提高舒适性的同时,使得身体大面积紧贴背包,尤其是手臂环绕的姿势,可有效感知背包动静,提高了包及其内财物的安全性,让使用者可以安心休息。

其中,如图6、图7所示,当气囊2处于第一充气状态时,第一支撑部21的全部或部分由第二容置空间12伸出,使得第一支撑部21的高度高于包本体1。借此,可以借助第一支撑部21支撑头、颈等部位,提高舒适性。

较佳的,如图4所示,气囊2的竖向尺寸大于包本体1的竖向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气囊2与包本体1之间通过可拆卸的卡扣结构连接。借此,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拆卸气囊2,既便于清洗、更换等维护,又可以提高睡包的适用场景,例如,既可以坐着睡,还可以枕着睡、躺着睡,另外还有助于延长睡包的整体使用寿命。

较佳的,卡扣结构设于气囊2的下部。例如可以左右各设置一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气囊2设置有充气口。

较佳的,气囊2采用大口径气嘴,可快速吹、放气。

较佳的,充气口靠近第一支撑部21的上部设置,以便于充气操作。

较佳的,充气口靠近第一支撑部21的左侧或右侧设置,以使充气口远离使用者的颈部,避免硌到使用者。

较佳的,充气口设置有充气管,借此,使用者可以拉出充气管,方便地向气囊2中充气,例如用口吹气。

参见图6和图7,实施时,第一支撑部21设置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支撑外形。借以保护使用者的头颈部,并可提高舒适度。

较佳的,如图4所示,第一支撑部21的顶部呈中间下凹的弧形。较佳的,呈左右对称结构。

较佳的,第一支撑部21的顶部设计为贴合颈部的曲线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气囊2具有气囊本体22和所述第一支撑部21。

较佳的,气囊本体22与第一支撑部21相连通。借此,可以通过设于第一支撑部21上的充气口为整个气囊2充气,使得充气操作更加方便。

较佳的,气囊本体22与第二容置空间12相适应。

例如,气囊本体22恰好置于第二容置空间12中。

较佳的,当气囊本体22充满气时,恰好填满第二容置空间12。

较佳的,气囊本体22排空气体时,恰好贴合于第二容置空间12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气囊2设置有若干加强结构。

较佳的,加强结构设于气囊本体22。

较佳的,加强结构竖向设置。

较佳的,加强结构为若干橡胶条。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容置空间12相对第一容置空间11 设于更靠近使用者的一侧(如图3所示)。

如图8和图9所示,实施时,气囊2具有第二充气状态,第二充气状态时,气囊本体22的厚度小于第一充气状态时第一支撑部21的厚度。

较佳的,第二充气状态时,气囊本体22的厚度为第一充气状态时第一支撑部21厚度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三。

较佳的,第二充气状态时,气囊本体22的厚度为第一充气状态时第一支撑部21厚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较佳的,气囊2处于第二充气状态时,气囊本体22的纵剖面与第二容置空间12的纵剖面相适应。借此,可以利用气囊2起到减震作用,既可以为包内物品提供保护,又可以在睡包与使用者的身体之间形成减震垫,有效减少背包负重对背部和腰部压力,令使用者感觉更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气囊本体22与第一支撑部21之间为分割式的,气囊本体22和第一支撑部21分别设置有所述充气口,借此,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地为气囊本体22和/或第一支撑部21充气。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容置空间12的开口设置于包本体 1的上部,气囊2的第一支撑部21可以通过第二容置空间12的开口伸出。

较佳的,第二容置空间12的开口长度与包本体1的顶部宽度相适应。

较佳的,第二容置空间12的开口长度占包本体1的纵向周长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睡包设置的是可隐藏式的第二容置空间12’。

较佳的,第二容置空间12是通过纵周向设置的一周拉链实现可隐藏式的第二容置空间12’。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容置空间13为一个或两个。

参见图6和图7,当为一个时,第三容置空间1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开口,供使用者的手进出第三容置空间13。借助两侧开口的贯通式设计,方便使用者收纳需随时存取的物品,如水杯、伞等。

当为两个时,两个第三容置空间13分别设置于包本体1的左右两侧,并各自设置有供使用者的手进出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容置空间11的开口设置于包本体 1的前侧。

较佳的,第一容置空间11的开口设置于包本体1的前侧中部位置。借此,可以有效提高第一容置空间11的容量。

较佳的,第一容置空间11的开口设置有拉链。

较佳的,第一容置空间11的开口设置的是防水拉链。

较佳的,包本体1外对应第一容置空间11的开口设置有第二包边18 (如图5所示),借此,可以遮蔽拉链,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本体1的前侧设置有夜光条,借此保障夜间出行安全。

较佳的,第一容置空间11的开口设置的是夜光防水拉链。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本体1还设置有第四容置空间14。

如图3所示,第四容置空间14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11和第二容置空间12之间。

较佳的,第四容置空间14中设置有若干兜袋或隔间,供物品分类放置。例如可以放置电脑、PAD、文件、笔等。

较佳的,第四容置空间14的开口纵周向地设置于包本体1。

较佳的,第四容置空间14的开口占包本体1纵周向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借助接近90度的全开口设置,便于取放物品。

较佳的,第四容置空间14的开口设置有拉链(较佳为防水拉链)。

较佳的,如图2所示,包本体1对应第四容置空间14的开口设置有第一包边17,供遮盖拉链。较佳为宽幅环绕包边,以便完全遮盖拉链,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本体1还设置有USB接口15(如图 2所示)。

较佳的,USB接口15可以对应于第一容置空间11。借此,使用者可以借助USB接口15将第一容置空间11中的电子设备与包本体1外的电子设备相连接。

例如,使用者可以将手机置于第一容置空间11中,再利用USB接口15与外部的电源相连接,以便为第一容置空间11中的手机充电。还可以将充电宝置于第一容置空间11中,再利用USB接口15与外部的手机连接,以便为包本体1外面的手机充电。

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睡包,包本体1外设置有背带16,供使用者背包使用。

较佳的,所述睡包可以为双肩背包。

较佳的,可以在背带16上设置肩兜19(如图3所示),可以供使用者收纳公交卡、纸巾等。

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睡包,包本体1外两侧还可以设置有侧兜,侧兜设置有上开口,可收纳小瓶水、伞、纸巾、钥匙等。

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睡包,气囊2采用TPU复合布制成,亲肤不刺激,环保无异味。

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睡包,气囊2至少第一支撑部21采用TPU复合布制成,亲肤不刺激,环保无异味。

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睡包,气囊2采用耐磨材质制成。

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睡包,其气囊2至少可承重500kg,不易爆,保证人身安全。

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睡包,气囊2采用高周波电压,密封好,不漏气。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21设置有亲肤材质的护套 (图中未示出)。借以提高舒适度。例如可以设置为柔软亲肤的水晶超柔绒套。

较佳的,护套为可拆卸的,以便于清洗维护。

例如,可以在护套上设置与充气口相配合的可拆卸连接结构,借以将护套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支撑部21。

实施时,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的睡包,可以配合眼罩使用。

参见图10至图1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囊组件3,其具有气囊本体32和与之相连的第一支撑部31,其中,气囊本体32和第一支撑部31为可充放气的,当第一支撑部31处于第一充气状态时,第一支撑部31构成一个支架的全部或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气囊组件3设置有充气口33。

其中,充气口33可以设置于第一支撑部31和/或气囊本体32。

较佳的,气囊组件3采用大口径气嘴,可快速吹、放气。

较佳的,充气口33靠近第一支撑部31的上部设置,以便于充气操作。

较佳的,充气口33靠近第一支撑部31的左侧或右侧设置,以使充气口33远离使用者的颈部,避免硌到使用者。

较佳的,充气口33设置有充气管,借此,使用者可以拉出充气管,方便地向气囊组件3中充气,例如用口吹气。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31设置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支撑外形。借以保护使用者的头颈部,并可提高舒适度。

较佳的,第一支撑部31的顶部呈中间下凹的弧形。较佳的,呈左右对称结构。

较佳的,第一支撑部31的顶部设计为贴合颈部的曲线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31设置有亲肤材质的护套。借以提高舒适度。例如可以设置为柔软亲肤的水晶超柔绒套。

较佳的,护套为可拆卸的,以便于清洗维护。

例如,可以在护套上设置与充气口33相配合的可拆卸连接结构,借以将护套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支撑部31。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气囊组件3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卡扣结构,供气囊组件3与其他设备(如睡包的包本体1)连接。借此,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拆卸气囊组件3,既便于清洗、更换等维护,又可以提高气囊组件3的适用场景。

较佳的,卡扣结构设于气囊本体32。例如可以左右各设置一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气囊本体32与第一支撑部31相连通。借此,可以通过设于第一支撑部31或气囊本体32上的充气口33为整个气囊组件3充气,使得充气操作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气囊组件3设置有若干加强结构34,参见图11(B)。

较佳的,加强结构34设于气囊本体32。

较佳的,加强结构34竖向设置。

较佳的,加强结构34为若干橡胶条。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气囊组件3具有第二充气状态,第二充气状态时,气囊本体32的厚度小于第一充气状态时第一支撑部31的厚度。

较佳的,第二充气状态时,气囊本体32的厚度为第一充气状态时第一支撑部31厚度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三。

较佳的,第二充气状态时,气囊本体32的厚度为第一充气状态时第一支撑部31厚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气囊本体32与第一支撑部31之间为分割式的,气囊本体32和第一支撑部31分别设置有所述充气口33,借此,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地为气囊本体32和/或第一支撑部31充气。

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气囊组件3,气囊本体32和/或第一支撑部31采用TPU复合布制成,亲肤不刺激,环保无异味。

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气囊组件3,采用耐磨材质制成。

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气囊组件3,其至少可承重500kg,不易爆,保证人身安全。

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气囊组件3,采用高周波电压,密封好,不漏气。

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的气囊组件3,均可以作为任一实施例睡包中的气囊2使用。

实施时,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的气囊组件3可以配合眼罩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睡包,通过结构的改进,既可以满足使用者的日常用包需求,又因可以支撑身体,可以满足使用者睡觉休息的需求(例如通勤车上、办公室),例如可以在充气后利用第一支撑部支撑头颈部,使得使用者可以更舒适的休息,同时,由于使用者休息时可以双手环抱包本体,并将双手置于第三容置空间中,可以在进一步提高舒适性的同时,使得身体大面积紧贴背包,尤其是手臂环绕的姿势,可有效感知背包动静,提高了包及其内财物的安全性,让使用者可以安心休息,而且相比现有产品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组件,其携带、使用方便,既可以作为睡包中的气囊使用,又可以单独使用,为出行者提供了更便捷、舒适的休息工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