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棉拖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3628发布日期:2019-01-15 22:33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棉拖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棉拖鞋,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棉拖鞋。



背景技术:

棉拖鞋是人们日常居家必备的一种鞋类,因其柔软、保暖、舒适等优点而深受人们的青睐,尤其是冬季,人们习惯在看电视、学习、打游戏等日常居家生活中穿着棉拖鞋,但如果家里没有暖气而且长时间未走动时,传统的棉拖鞋也起不到有效的保暖作用,常常人们会感到双脚冰凉,轻则影响日常生活的心情和效率,重则冻伤脚步皮肤;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亟需设计一种多功能棉拖鞋,实现对日常居家生活中脚的防冻保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棉拖鞋,实现了对棉拖鞋的供热保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棉拖鞋,包括鞋面和鞋底,所述鞋面为由外层、中层和内层组成的夹心层鞋面,鞋面包括前帮和后帮;所述前帮上部缝制有矩形口袋,所述口袋一边与鞋面外层通过拉链连接,口袋的矩形区域内移除鞋面的外层部分;所述前帮的鞋口处缝制有条状布带,所述布带两边处包裹松紧绳,所述松紧绳呈闭合的环状,所述松紧绳两端分别布设一个猪鼻扣;所述后帮在脚跟处的高度为3cm;所述鞋底内部开设若干个圆柱形凹槽,所述凹槽内纵向布设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顶部支撑有球形磁块。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采用竹炭纤维面料,所述中层为导热矽胶布,所述外层和口袋的材质为仿麂皮绒。

进一步地,所述口袋中心相对鞋面凸起2cm,口袋的长为10cm、宽为8cm。

进一步地,所述口袋内部放置迷你暖宝宝或暖水袋。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布设的位置对应人脚底促进健康的穴位。

进一步地,所述鞋底上部布设有加绒层,所述磁块被加绒层覆盖。

进一步地,所述磁块为钕铁硼永磁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棉拖鞋,口袋中放置迷你暖宝宝或暖水袋,为棉拖鞋内部供热,鞋面外层为仿麂皮绒,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吸湿性和耐磨性,鞋面中层为导热矽胶布,可将迷你暖宝宝或暖水袋的热量快速传递给整个鞋面,鞋面内层为竹炭纤维面料,具有柔滑软暖、抑菌抗菌的作用,前帮鞋口处的布带可调节鞋口大小,防止内部的热量散失,增设的后帮可存储脚的热量并且不影响棉拖鞋的方便舒适性,鞋底的磁块作用于脚底的穴位,具有按摩保健和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功效,同时血液循环流动间接地对脚起到供热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棉拖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棉拖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棉拖鞋的鞋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棉拖鞋的鞋底内部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棉拖鞋的鞋底内部剖视图。

图中标号为:1为鞋面,101为外层,102为中层,103为内层,2为前帮,3为后帮,4为拉链,5为口袋,6为布带,7为松紧绳,8为猪鼻扣,9为鞋底,901为凹槽,902为支撑弹簧,903为磁块,904为加绒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多功能棉拖鞋,包括鞋面1和鞋底9,所述鞋面1为由外层101、中层102和内层103组成的夹心层鞋面1,鞋面1包括前帮2和后帮3;所述前帮2上部缝制有矩形口袋5,所述口袋5一边与鞋面外层101通过拉链4连接,口袋5的下部移除鞋面1的外层101部分;所述前帮2的鞋口处缝制有条状布带6,所述布带6的两横边处包裹松紧绳7,所述松紧绳7呈闭合的环状,所述松紧绳7两端分别布设一个猪鼻扣8;所述后帮3在脚跟处的高度为3cm;所述鞋底9内部开设若干个圆柱形凹槽901,所述凹槽901内纵向布设支撑弹簧902,所述支撑弹簧902顶部支撑有球形磁块903。所述内层103采用竹炭纤维面料,所述中层102为导热矽胶布,所述外层101和口袋5的材质为仿麂皮绒。所述口袋5中心相对鞋面1凸起2cm,口袋5的长为10cm、宽为8cm。所述口袋5内部放置迷你暖宝宝或暖水袋。所述凹槽901布设的位置对应人脚底促进健康的穴位。所述鞋底9上部布设有加绒层904,所述磁块903被加绒层904覆盖。所述磁块903为钕铁硼永磁体。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脚底促进健康的穴位可为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涌泉穴和具有保健功能的器官反射区域。

使用时,通过猪鼻扣8调节布带6内的松紧绳7长度进而调节布带6的松紧,先松开布带6,把脚穿入棉拖鞋内,棉拖鞋的后帮3包裹脚跟,再拉紧布带6,然后将拉链4拉开,打开口袋5,放入迷你暖宝宝或暖水袋,最后拉上拉链4,此时迷你暖宝宝或暖水袋的热量经导热矽胶布传递至整个鞋面内层103,最后热量被脚吸收,同时,磁块903作用于脚底的穴位,具有按摩保健和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功效,实现了脚的保暖防冻,为居家日常生活的舒适、健康提供了保障。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