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携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3232发布日期:2018-09-25 20:1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一种携行装置,尤指一种容器携行装置。



背景技术:

按,一般用于承装饮用水或饮料的杯体大多数都是需用手拿着,因此当外出时则必须一直拿在手上十分不便,所以市面上则推出可用于装杯体的手提袋让使用者可装在手提袋中以便于携带,然,此种手提袋虽可解决外出手拿的不便问题,但在收纳时则必需利用对折再缠绕的方式以缩小体积,但实际上收折后依旧无法减少整体的体积同时整体收纳后整体外观并不雅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于:携行装置不仅可利用套装结构让容器安装固定以利于携带,当收纳时亦可透过套装结构对提携结构的旋转而达到收纳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一种容器携行装置,其安装于该容器以用于携带,其包括:一提携结构,该提携结构界定至少一枢接部;及至少一套装结构,其界定一供套装固定该容器的套设空间,该套装结构由一枢接件枢接于该枢接部并可对该提携结构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该提携结构包括一带体及位于该带体的至少相对应的该枢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该提携结构包括二带体、分别位于各该带体一端的该枢接部以及位于各该带体另一端的扣接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更包括复数设置于另一该提携结构上且与该扣接件相互扣合的对接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该套装结构包括一环型套件,并于该环型套件两对应位置处由该枢接件枢接于该枢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该套装结构包括复数环型套件,并于各该环型套件由该枢接件枢接于该枢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该套装结构包括二固定带体,并于各该固定带体两端由该枢接件枢接于该枢接部以界定出该套设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该提携结构包括二提携带体,并于各该提携带体两端相互枢接。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技术效果:不仅可利用套装结构让容器安装固定以利于携带,当收纳时亦可透过套装结构对提携结构的旋转而达到收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又再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又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号说明:

携行装置……1

提携结构……10

枢接部 ……100

带体 ……102

扣接件 ……104

对接件 ……106

提携带体……108

套装结构……12

套设空间……120

环型套件……122

固定带体……124

容器 ……2

枢接件 ……3。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及使用状态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容器携行装置,其安装于该容器以用于携带,携行装置1主要包括:提携结构10及套装结构12,其中提携结构10界定至少一枢接部100,套装结构12则界定一供套装固定容器2的套设空间120,而套装结构12则是由枢接件3枢接于枢接部100并可对提携结构10旋转。本实施例中,提携结构10以单一带体102为例,而套装结构12则以单一环型套件122为例,其中环型套件122位于两对应位置处由枢接件3枢接于枢接部100,当使用时,将环型套件122藉由枢接件3对带体102旋转到可以让容器2套入的位置,此时环型套件122的套设空间120可套入至容器2的中段或瓶口颈部位置以确保容器2被环型套件122固定,而后利用带体102则可随身携带,当欲收纳时仅需取出容器2使其脱离环型套件122后,将环型套件122藉由枢接件3对带体102旋转到相互水平的状态后即可完成收纳。

另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及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提携结构10以单一带体102为例,而套装结构12则以二固定带体124为例,位于各固定带体124两端由枢接件3枢接于枢接部100而界定出套设空间120,当使用时,将各固定带体124藉由枢接件3对带体102分别旋转到可以让容器2套入的位置,此时各固定带体124的套设空间120可套入至容器2的中段或瓶口颈部位置以确保容器2被各固定带体124固定,而后利用带体102则可随身携带,当欲收纳时仅需取出容器2使其脱离各固定带体124后,将各固定带体124藉由枢接件3对带体102旋转而呈现重叠的状态后即可完成收纳。

另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及又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提携结构10以二带体102为例,而套装结构12则以二固定带体124为例,其中在各带体102一端设置有枢接部100以及另一端设置有扣接件104,一般使用状态时,各带体102上的扣接件104相互扣合,使得各带体102因而被结合为一体以供使用者手提,当提携结构10要与另一个提携结构10相互结合时,需先将各带体102上的扣接件104分离,并且让各扣接件104分别扣合到另一个提携结构10上的对接件106,而对接件106的设置位置则是位于靠近枢接件3位置,因此当完成两个携行装置1的组装后则可携带两个容器2,藉以达到使用上的便利性,当欲收纳时仅需取出容器2使其脱离各固定带体124后,将各固定带体124藉由枢接件3对带体102旋转而呈现重叠的状态后即可完成收纳。

另请参阅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提携结构10以单一带体102为例,而套装结构12则以双环型套件122为例,其中各环型套件122由枢接件3枢接于枢接部100,当使用时,将双环型套件122分别藉由枢接件3对带体102旋转到可以让容器2套入的位置,此时各环型套件122的套设空间120可套入至容器2的中段或瓶口颈部位置以确保容器2被环型套件122固定,而后利用带体102则可随身携带,由此实施例中可知,利用单一的携行装置1则可同时携带两个以上的容器2,至于可携带容器2的数量则取决于环型套件122设置的数量,当欲收纳时仅需取出容器2使其脱离环型套件122后,将环型套件122藉由枢接件3对带体102旋转到相互水平的状态后即可完成收纳。

另请参阅图8所示,又再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主要在带体102上设置有复数相对应的枢接部100。此实施例以三组环型套件122为例,且各环型套件122均设有套设空间120,因此当带体102较长时则可携带较为长形的容器2,并且透过各环型套件122分别套固在容器2的上、中、下段位置,以提升对容器2固定的稳定度。

另请参阅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又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本实施例主要是以提携结构10包括二提携带体108及套装结构12包括二固定带体124为例,其中各提携带体108展开的空间小于各固定带体124展开的空间,因此使用者可依据不同大小的容器选择适合的大小而作套装固定,倘若容器适合各提携带体108展开的空间,则各固定带体124则重叠并成为手提的提带,反之依然,藉此达到功能多选择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