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护理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6412发布日期:2018-11-27 21:14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护理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护理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护理盒。



背景技术:

现代人们越来越喜欢户外探险,但是在户外探险总会遇到许多危险,人们总会带上纱布、消毒碘酒等可以在遇上危险时进行紧急包扎,但是传统的纱布、碘酒等都是分开包装,这样会占据探险者行李包的大量空间,不方便探险者的携带,而且由于纱布韧性大,使用者必须用锐器将其隔断,当一个人在户外时,不方便包扎,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可方便使用者自己包扎、可集中放置纱布、消毒海绵球、创可贴和医用镊子的便携式护理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携带、可方便使用者自己包扎、可集中放置纱布、消毒海绵球、创可贴和医用镊子的便携式护理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式护理盒,包括纱布盒、创可贴放置槽、消毒棉球槽和镊子放置槽,所述纱布盒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的右侧和下盒体的右侧通过铰接实现连接,所述上盒体的左侧和下盒体的左侧采用卡扣是配合实现紧扣,所述下盒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下半圆筒型槽和开设在下半圆筒型槽的左侧且与下半圆筒型槽贯通连接的下方型槽,所述下方型槽的下侧壁中部设置有按压块,所述上盒体的下表面开设有上半圆筒型槽和开设在上半圆筒型槽的左侧且与上半圆筒型槽贯通连接的上方型槽,所述上方形槽的上侧壁中部设置有按压块,所述上盒体的上表面左侧开设有按压槽,所述按压槽的底部设置有方型通孔,所述按压槽内安装有按压机构,所述按压机构包括按钮、弹簧和连接杆,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按钮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设置在按压槽的中下部的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穿过圆形通孔和弹簧与按钮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锯齿刀片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盒体的上表面按压槽的右侧开设有创可贴放置槽,所述上盒体的上表面创可贴放置槽的右侧前后并排设置有消毒棉球槽和镊子放置槽。

所述按压槽内安装有按压机构的安装方式为按压槽的两侧壁设置有卡块,按钮的两侧壁设置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卡槽,弹簧的下端与设置在按压槽的中下部的固定板通过高周波热熔实现一体化固定连接,按压机构通过卡块与卡槽的卡扣式配合和弹簧与按压槽的一体化固定连接安装在按压槽内。

所述弹簧的直径略大于圆形通孔的直径,所述连接杆的直径略小于圆形通孔的直径,所述连接杆的长度略大于弹簧初始长度,所述连接杆的直径略大于方型通孔的宽度,所述锯齿刀片底部的初始位置与方型通孔水平,所述按钮、连接杆和锯齿刀片的高度之和略大于按压槽、方型通孔、上方型槽和下方型槽高度之和。

所述方型通孔设置在按压块的左侧。

所述创可贴放置槽、消毒棉球槽和镊子放置槽均设置有密封盖,所述消毒棉球槽的密封盖的颜色为黑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包括纱布盒、创可贴放置槽、消毒棉球槽和镊子放置槽,在本实用新型中将其位置进行合理布置,可有效合理、集中放置纱布、消毒海绵球、创可贴和医用镊子;

(2)本实用新型是一个简易的盒体,因此方便使用者携带;

(3)本实用新型中下盒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下半圆筒型槽和开设在下半圆筒型槽的左侧且与下半圆筒型槽贯通连接的下方型槽,下方型槽的下侧壁中部设置有按压块,上盒体的下表面开设有上半圆筒型槽和开设在上半圆筒型槽的左侧且与上半圆筒型槽贯通连接的上方型槽,上方形槽的上侧壁中部设置有按压块,上盒体的上表面左侧开设有按压槽,按压槽的底部设置有方型通孔,按压槽内安装有按压机构,当使用者受伤时,可手拿本实用新型在伤口附近缠绕,然后按下按压机构即可把纱布割断,可方便使用者自己包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纱布盒 11、上盒体 111、上半圆筒型槽 112、上方型槽 113、按压槽 114、方型通孔 115、卡块 116、上按压块 12、下盒体 121、下半圆筒型槽 122、下方型槽 123、下按压块 2、创可贴放置槽 3、消毒棉球槽 4、镊子放置槽 5、按压机构 51、按钮 52、弹簧 53、连接杆 54、卡槽 55、锯齿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便携式护理盒,包括纱布盒1、创可贴放置槽2、消毒棉球槽3和镊子放置槽4,纱布盒1中放置纱布,创可贴放置槽2中放置创可贴,消毒棉球槽3中放置消毒棉球,镊子放置槽4中放置医用镊子,纱布盒1包括上盒体11和下盒体12,上盒体11的右侧和下盒体12的右侧通过铰接实现连接,上盒体11的左侧和下盒体12的左侧采用卡扣是配合实现紧扣,可以更好的纱布固定在上盒体11和下盒体12之间,将下盒体12的上表面开设有下半圆筒型槽121和开设在下半圆筒型槽121的左侧且与下半圆筒型槽121贯通连接的下方型槽122,下方型槽122的下侧壁中部设置有下按压块123,上盒体11的下表面开设有上半圆筒型槽111和开设在上半圆筒型槽111的左侧且与上半圆筒型槽111贯通连接的上方型槽112,上方形槽的上侧壁中部设置有上按压块116,把纱布放入上半圆筒型槽111和下半圆筒型槽121之间,将纱布头拉出,放在上方型槽112和下方型槽122之间,按压块对纱布头起到固定作用,可防止纱布在纱布盒1中随意滚动,也可方便使用者能够轻易找到纱布头,方便使用者使用。

上盒体11的上表面左侧开设有按压槽113,按压槽113的底部设置有方型通孔114,按压槽113内安装有按压机构5,按压机构5包括按钮51、弹簧52和连接杆53,弹簧52的上端与按钮51的下端固定连接,弹簧52的下端与设置在按压槽113的中下部的固定板固定连接,固定板上设置有圆形通孔,连接杆53的一端穿过圆形通孔和弹簧52与按钮51的下端固定连接,连接杆53的另一端与锯齿刀片55的上端固定连接,使用者按下按压机构5,可把纱布割断,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小,方便使用者手拿,当使用者受伤时,可手拿本实用新型在伤口附近缠绕,然后按下按压机构5即可把纱布割断,方便单独一个人包扎。

上盒体11的上表面按压槽113的右侧开设有创可贴放置槽2,上盒体11的上表面创可贴放置槽2的右侧前后并排设置有消毒棉球槽3和镊子放置槽4,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消毒海绵,可对伤口进行简易消毒。

按压槽113内安装有按压机构5的安装方式为按压槽113的两侧壁设置有卡块115,按钮51的两侧壁设置有与卡块115相配合的卡槽54,弹簧52的下端与设置在按压槽113的中下部的固定板通过高周波热熔实现一体化固定连接,按压机构5通过卡块115与卡槽54的卡扣式配合和弹簧52与按压槽113的一体化固定连接安装在按压槽113内,通过上述简单设置,按压机构5能够更好的安装在按压槽113内。

弹簧52的直径略大于圆形通孔的直径,连接杆53的直径略小于圆形通孔的直径,连接杆53的长度略大于弹簧52初始长度,连接杆53的直径略大于方型通孔114的宽度,锯齿刀片55底部的初始位置与方型通孔114水平,按钮51、连接杆53和锯齿刀片55的高度之和略大于按压槽113、方型通孔114、上方型槽112和下方型槽122高度之和,根据上述规定各部位大小比例,可以更好更省力的割断纱布。

方型通孔114设置在按压块的左侧,按压块对纱布进行了固定,锯齿刀片55从方型通孔114中出来之后,可更整齐更省力的割断纱布。

创可贴放置槽2、消毒棉球槽3和镊子放置槽4均设置有密封盖,消毒棉球槽3的密封盖的颜色为黑色,一般消毒液都需要避光保存才能保持其药效,将消毒棉球槽3的密封盖设为黑色可保持消毒棉球的有效期。

完成上述安装后,即可把本实用新型投入使用,首先,把纱布放入上半圆筒型槽111和下半圆筒型槽121之间,将纱布头拉出,放在上方型槽112和下方型槽122之间,使用者从上方型槽112和下方型槽122之间拉出纱布,将其缠绕在伤口附近,对伤口进行止血包扎,按下按压机构5之后,按压机构5中的锯齿刀片55将纱布割断,当需要对伤口进行消毒时,打开消毒棉球槽3的密封盖,用医用镊子取出消毒棉球对伤口进行消毒清理,然后可以用创可贴或者纱布进行覆盖或者包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