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APP智慧控制感温广告伞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3271发布日期:2018-11-23 18:41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APP智慧控制感温广告伞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APP智慧控制感温广告伞具。



背景技术:

一般广告多是固定是在不同的固定位置,或是通过媒体来进行传播,本创新设计是利用感温材料结合温控与APP程序,可以通过消费者自由选择是否要下载广告商的委托来加入广告营销并购买伞具,再将自身伞具上的图案给与开启,雨天时可以呈现广告商委托的图案显示,一个伞具上可以因不同的温度材料提供不同的广告图案,除可提供创新共享经济的模式,又可在雨天时提供警示效果,目前尚未有这样的技术整合方案,可提供全新的广告营销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APP智慧控制感温广告伞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APP智慧控制感温广告伞具,包括伞面、伞柄和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内部设有智能APP,所述伞面上端面的顶部黏贴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伞面的上端面的外围涂抹有感温涂料,所述伞柄的底部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温度控制器和锂电池,所述伞面上安装有与感温涂料对应的加热板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温度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通过无线信号与智能终端信号连接,所述加热板的电源接口通过继电器RL1与太阳能电池板和锂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继电器RL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感温涂料至少设有三片,所述感温涂料呈等角度分布设置,且加热板和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与感温涂料的片数相同,不同的所述加热板通过不同的继电器与继电器RL1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至少设有三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呈等角度分布设置。

优选的,所述温度控制器通过蓝牙模块与智能终端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为DS18B20温度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加热板上通过多个感温侦测点来做一个数学式运算,可以将各加热板的各位置能够充分均匀完整,将产生的图案可以完整呈现;

2.在电能来源部分,通过太阳能发电与锂电池配合,保证了充足和平稳供电;

3.可以因不同的温度材料提供不同的广告图案,除可提供创新共享经济的模式,又可在雨天时提供警示效果;

4.本发明可以因不同的温度材料提供不同的广告图案,除可提供创新共享经济的模式,又可在雨天时提供警示效果,产生的图案完整美观,保证了充足和平稳供电。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APP智能控制感温广告伞具示意图;

图2为温度改变图案变色呈现图例;

图3为感温装置电路框图;

图4为APP智能温度控制电路仿真设计图;

图5为本发明系统电路设计原理图;

图6为PCB设计版图;

图7为APP智能温度控制电路仿真设计图中的温控控制图;

图8为APP智能温度控制电路仿真设计图中的加热控制图;

附图中:1感温涂料 2伞柄 3温度控制器 4锂电池 5太阳能电池板 6伞面 7智能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不同附图中以相同标号来标示相同或类似组件;另外请了解文中诸如“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前”、“后”、“内”、“外”、“端”、“部”、“段”、“宽度”、“厚度”、“区”等等及类似用语仅便于看图者参考图中构造以及仅用于帮助描述本发明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APP智慧控制感温广告伞具,包括伞面6、伞柄2和智能终端7,所述智能终端内部设有智能APP,所述伞面6上端面的顶部黏贴有太阳能电池板5,所述伞面6的上端面的外围涂抹有感温涂料1,感温涂料1可以使用感温油墨或者感温油漆;所述伞柄2的底部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温度控制器3和锂电池4,所述伞面6上安装有与感温涂料1对应的加热板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温度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3通过无线信号与智能终端信号连接,所述加热板的电源接口通过继电器RL1与太阳能电池板5和锂电池4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3的输出端与继电器RL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具体的,所述感温涂料至少设有三片,所述感温涂料呈等角度分布设置,且加热板和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与感温涂料的片数相同,不同的所述加热板通过不同的继电器与继电器RL1性连接,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感温涂料的片数。

具体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至少设有三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呈等角度分布设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太阳能电池板的数量。

具体的,所述温度控制器3通过蓝牙模块与智能终端信号连接。

具体的,所述温度传感器3为DS18B20温度传感器。

该具有APP智能控制感温广告伞具,包括感温材料与温度控制器、加热板与温度传感器,另外还包括太阳能与锂电池的电能交换与平衡及充电设计。一般感温材料会因为感温面积大小不同而产生温度不均匀,以致产生图案显示上的不完整,本创新设计在加热板上通过多个感温侦测点来做一个数学式运算,可以将各加热板的各位置能够充分均匀完整,将产生的图案可以完整呈现,当温度低于某个感温材料温度点时,无法完整呈现图案时,提供加热的效果,另外在电能来源部分,为满足加热时的一个持续电能来源,本创新设计亦会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与锂电池的效能管理上作一个整合,已提供本创新产品的成果。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中,具有APP智能控制感温广告伞具示意图,该伞具由太阳能电池板、加热板、温度控制器、锂电池、智能终端等组件构成。

伞面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为整个温控变色电路提供电能,通电后,加热板可对伞面进行加热。智能终端通过蓝牙连接方式,对整个加热电路进行温度控制。当变化的温度量达到伞面涂覆的感温材料变色的温度点时,伞面颜色即发生变化,从而使伞面图案发生变化。当太阳能电池板电量不足时,可通过伞柄内置的锂电池进行电能补充,从而实现太阳能与锂电池电能之间的互补,以满足感温材料温度变化的需求。

图2展示的是,当温度从20摄氏度变化到40摄氏度这个常温变化范围时的图案变化情况。当温度达到20摄氏度时,呈现麦当劳的图案;电路继续工作,当温度上升到25摄氏度时,感温材料颜色发生变化,麦当劳图案消失,伞面呈现肯德基图案;当电路继续加热,达到30摄氏度时,由于感温涂料固有的感温特性,颜色继续变化,又会呈现出其他企业的LOGO。

本发明专利仅展示了具有APP智能控制的感温广告伞具的三种图案变化,但本发明专利可继续复制拓展成多种颜色图案变化的广告伞具,使之实现颜色图案更为丰富的实际广告应用场景。

以下是关于本发明太阳电池板与锂电池之间,以及如何通过智能终端来实现温度控制,从而实现广告伞面图案的变化的具体实施电路设计。

如图3所示,以单片机为底层核心控制模块,通过数字化温度传感器来实现温度检测;通过其PWN调制来进行温度控制;并采用串口与蓝牙模块进行连接,以实现APP对电路温度的控制功能;并通过蓝牙传送各通路温度,并通过显示器件进行温度显示,以明确不同温度时呈现的图案不同。

图4所示,为APP智能温度控制电路仿真设计图。首先对单片机U1接通电源,并将其相应引脚与继电器的电源以及常断、常开控制端进行连接。因本设计发明需要改变三组图案变化,故采用三组加热电路,并对三组电路的温度进行控制,所以采用四路继电器模块,另一路用来对整体电路的通断进行控制。

三个DS18B20为三组加热电路的温度传感器。当电路工作并进行加热时,温度传感器不断监测温度变化,并通过显示装置对当前加热电路的温度进行显示,从而得知当前温度是否达到感温材料颜色变化的条件。

如图7所示:U2、U3、U4分别为三组加热电路上的温度传感器,对当前加热电路上的发热膜进行温度的检测,并将数据反馈给单片机。

如图8所示:RL1、RL2、RL3、RL4为加热电路的控制器件——继电器。

RL1为锂电池与太阳能电池供电切换控制开关,当锂电池电量不足时,可通过APP控制RL1切换至太阳能供电,亦可从太阳能切换至电池供电。

RL2、RL3、RL4分别为三组加热电路的控制开关。

当第一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不足以使感温材料颜色发生变化时,继电器接通,电路继续加热,当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数据足以使感温材料颜色发生变化时,继电器断开,电路停止加热,第一幅图颜色改变图案发生变化。

此时继续给第二组电路加热,当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数据足以使感温材料颜色发生变化时,继电器断开,电路停止加热,第二幅图颜色改变图案发生变化。

此时第三组电路仍在持续加热,当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数据足以使第三组感温材料颜色发生变化时,继电器断开,电路停止加热,第三幅图颜色改变图案发生变化。

P1为蓝牙模块,通过串口与单片机进行通信。在已编写好的智能终端的APP上进行相应操作,即可使继电器进行接通与断开,从而实现电路的通与断,进而改变伞面温度,使伞面图案发生变化。

本设计发明仅列举了三组加热电路以及三组图案变化,但加热电路以及变化的图案可以无限延伸扩展成多组加热模块,以及多种图案变化,使之呈现更为丰富的图案层次变化。

图5为系统电路设计原理图,展示了整个电路的原理结构,采用哪些元器件,以及各元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从而实现电路电源转换与温度控制的功能。

图6为PCB设计版图,及PCB电路板设计制作版图,为整个系统的设计与制作提供必要依据。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