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方便的鞋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3184发布日期:2018-11-16 20:52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使用方便的鞋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便鞋面穿入的鞋楦。



背景技术:

鞋楦是鞋的母体,是鞋的成型模具,又叫作鞋撑。鞋楦不仅决定鞋造型和式样,更决定着鞋是否合脚,能否起到保护脚的作用;因此,在制作鞋的时候需要把车缝好的鞋面套装在鞋楦外,套装后再将鞋面与鞋底固定在一起即完成鞋子的制作。然而,现有的鞋楦的整体外形是一体成型的,鞋面又与鞋楦相匹配的,所以鞋面套装在鞋楦外时需强硬缓慢拉扯、扭曲才能套装在鞋楦外,使鞋面的套装操作非常不易,使用不方便。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由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鞋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鞋楦呈一体式结构无法变形而造成鞋面的穿脱操作非常不易,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使用方便的鞋楦,包括鞋楦本体,以鞋楦本体位于鞋头处为前,位于鞋帮处为后,上述鞋楦本体的后侧面下部向前凹设有通至鞋楦本体底面处,具有上腔壁和前腔壁的凹腔口,上述前腔壁呈向后凸的凸弧面,上述凹腔口内设有与此凹腔口相匹配的活动楦体,上述鞋楦本体内设有竖放设置的连杆,上述连杆的上端固定有安装块,上述安装块沿鞋楦本体的左右方向横放设置,并转动安装在上述鞋楦本体上,上述连杆的下端与上述活动楦体的上部连接在一起,且上述鞋楦本体内设有与凹腔口相连通,并供连杆随安装块转动而在其内能相应同步移动的内腔室,上述安装块上安装有伸出鞋楦本体外的、并控制安装块旋转的操作手柄。

上述安装块呈沿鞋楦本体的左右方向横卧设置的圆柱块,上述鞋楦本体位于鞋帮部位处上开设有供安装块嵌装于内,并贯穿鞋楦本体左右两侧壁外的贯穿圆孔,上述贯穿圆孔的下半孔壁上开设有与内腔室相连通,并供连杆穿过的通口,上述通口呈沿贯穿圆孔的弧度方向延伸的弧形通口,上述安装块轴向一端端面的中心部位处固设有上述操作手柄。

上述鞋楦本体内凹设有与凹腔口相连通并处于凹腔口上方相连通的上凹腔和与凹腔口相连通并处于凹腔口前方的前凹腔,上述上凹腔与上述前凹腔相贯通,且上凹腔的前部处于前凹腔的上方,上凹腔的后部处于凹腔口的上方,此上凹腔与前凹腔构成所述的内腔室,上述弧形通口与上述上凹腔相连通。

上述上凹腔呈沿鞋楦本体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条形方槽,上述贯穿圆孔的下半部部位落入上述上凹腔的范围内,上述前凹腔的宽度与上述上凹腔的宽度相同,上述前凹腔的前腔壁与上凹腔的前腔壁相齐平。

上述活动楦体的前侧面向前凸设有伸入上述前凹腔内的凸块,上述凸块为沿活动楦体前侧面的弧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倾斜块,上述条形倾斜块上开设有沿条形倾斜块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导向通孔,上述鞋楦本体内固设有沿鞋楦本体左右方向横卧设置的、并穿过条形导向通孔的导向杆。

上述安装块的后侧壁上向前凹设有与弧形通口相对位并连通的伸入槽,上述连杆呈向前倾斜设置,且上述连杆的上端经弧形通口至伸入槽内,上述连杆的上端端部通过第一连接轴与上述安装块固定在一起,上述活动楦体的顶面下凹有其前腔壁呈敞开状的安装凹腔,上述连杆的下端端部伸入上述安装凹腔内,并能过第二连接轴与上述活动楦体串接在一起。

上述连杆的两端端面均呈向外凸的凸弧面。

上述伸入槽为沿安装块的弧度方向延伸的弧形槽,且上述弧形槽呈优弧结构,上述弧形槽的槽底上部向前凹设有弧形凹陷,上述安装块位于弧形槽的左右两侧外均开设有供第一连接轴的端部紧配合穿出,并与弧形槽相连通的安装通孔,两安装通孔的孔心连线处于安装块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点的斜前上方,两安装通孔的孔心连线处于弧形凹陷的后方。

本实用新型一种使用方便的鞋楦,使用时,转动操作手柄,操作手柄的转动带动安装块作周向旋转,因连杆的上端与安装块连接,则安装块顺时针转动时连杆的上端的位置一同转至安装块的下部处,连杆的下端与活动楦体固定连接,相应的连杆的下端将活动楦体向下推,使活动楦体沿凹腔口的前腔壁向下移,使凹腔口裸露出来,活动楦体的上端部移至凹腔口的下部处,此时整体鞋楦位于后跟区域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短于待套装鞋面的长度,利用鞋楦后跟区域的空缺及长度的变短使鞋面能轻易地套装在鞋楦上,套装后反向转动操作手柄,连杆的上端逆时针向上回位,相应的活动楦体向上拉回至凹腔口处,使鞋面牢固地套在整体鞋楦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的鞋楦,其鞋面穿脱时能使鞋楦的后跟区域进行变形,使整体鞋楦位于此部位处的长度变短,易于鞋面穿脱,使用方便,并对鞋面起到保护作用,避免鞋楦呈一体式结构无法变形而造成鞋面的穿脱操作需硬塞硬拉而造成穿脱不易和鞋面受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鞋楦本体的立体图;

图4为安装块与活动楦体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方便的鞋楦,如图1-4所示,包括鞋楦本体1,以鞋楦本体位于鞋头处为前,位于鞋帮处为后,鞋楦本体1的后侧面下部向前凹设有通至鞋楦本体1底面处,具有上腔壁和前腔壁的凹腔口100,凹腔口100的前腔壁呈向后凸的凸弧面,凹腔口100的上腔壁呈向下倾斜的倾斜面,凹腔口100内设有与此凹腔口100相匹配的活动楦体2,即活动楦体2的形状与凹腔口100的形状相吻合,活动楦体2的前侧面相应呈向内凹的凹弧面,利用凹凸配合使鞋楦本体1与活动楦体2构成完成的鞋楦。

所述的鞋楦本体1内设有竖放设置的连杆3,连杆3的上端固定有安装块4,安装块4沿鞋楦本体1的左右方向横卧设置,并转动安装在鞋楦本体1上,连杆3的下端与活动楦体2的上部连接在一起,且鞋楦本体1内设有与凹腔口100相连通,并供连杆3随安装块4转动而在其内能相应同步移动的内腔室,安装块4上安装有伸出鞋楦本体1外的、并控制安装块4旋转的操作手柄5。

优佳的是,鞋楦本体1内凹设有与凹腔口100相连通并处于凹腔口100上方相连通的上凹腔101和与凹腔口100相连通并处于凹腔口100前方的前凹腔102,上凹腔101与前凹腔102相贯通,且上凹腔101的前部处于前凹腔102的上方,上凹腔101的后部处于凹腔口100的上方,此上凹腔101与前凹腔102构成所述的内腔室,上凹腔101呈沿鞋楦本体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条形方槽,前凹腔102的宽度与上凹腔101的宽度相同,前凹腔102的前腔壁与上凹腔101的前腔壁相齐平,前凹腔102的顶部与上凹腔101的前部相连通。

鞋楦本体1位于鞋帮部位处开设有贯穿鞋楦本体1左右两侧的贯穿圆孔11,此贯穿圆孔11的下半部部位落入上凹腔101的范围内,即上凹腔的前腔壁处于贯穿圆孔11的前方、后腔壁处于贯穿圆孔11的后方,安装块4呈与贯穿圆孔11相匹配的圆柱块,安装块4横放于贯穿圆孔11内,贯穿圆孔11的下半孔壁开设有与上凹腔101相连通的,并沿贯穿圆孔11的弧度方向延伸的弧形通口111,优佳的弧形通口111呈半圆结构,所述安装块4的左端端面的中心部位处固定有此操作手柄5,即操作手柄5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横部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横部,第一横部与第二横部相垂直设置,第一横部的右端端部固定在安装块4的轴心上,第二横部的前端端部与第一横部的左端端部连接,利用此操作手柄5使安装块4能达贯穿圆孔11内转动。

所述的安装块4的后侧壁上向前凹设有与弧形通口111相对位并连通的伸入槽41,优佳的是伸入槽41相应呈沿安装块4的弧度方向延伸的弧形结构,且伸入槽41的下部与弧形通口111的后部相重连通,所述的连杆3呈向前倾斜设置,即连杆3的上端处于连杆3的下端的前方,且连杆3的上端经弧形通口111至伸入槽41内,连杆3的上端端部通过第一连接轴(图中未画出)与安装块4固定在一起,即安装块4的左、右两端端面分别开设有通至伸入槽41处的安装圆孔42,第一连接轴的一端端部由左至右依次穿过处于左侧的安装圆孔、伸入槽41、连杆3至处于右侧的安装圆孔内,第一连接轴的两端端部对应紧配合处于两安装圆孔内,从而实现安装块4与连杆3的连接安装。

所述的活动楦体2的顶面下凹有其前腔壁呈敞开状的安装凹腔21,利用此安装凹腔21前腔壁的敞开使连杆3的倾斜设置不受限,连杆3的下端端部伸入安装凹腔21内,并能过第二连接轴(图中未示出)与活动楦体2串接在一起,即活动楦体2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安装凹腔21相连通的安装通孔22,第二连接轴穿过连杆3且第二连接轴的两端端部对应伸入两安装通孔22内,即完成连杆3与活动楦体2的连接安装。

本实用新型一种使用方便的鞋楦,初始状态时,操作手柄5的第二横部沿鞋楦本体的前后方向平移设置,活动楦体2的底面与鞋楦本体1的底面相齐平,套装鞋面时,先顺时针转动操作手柄5,操作手柄5的第二横部向下转呈向下的竖向状态,操作手柄5的转动带动安装块4在贯穿圆孔11内相应作顺时针转动,因连杆3与安装块4连接,连杆3与安装块4的连接点在安装块4的中心点上方,并配合伸入槽和弧形通口的弧形及前凹腔102与上凹腔101的配合,使安装块4转动时连杆3能相应被移动,连杆3不受限,连杆3与安装块4的连接点被顺时针向下转动至贯穿圆孔的下部处,连杆3的下端端部相应在凹腔口100的上部处转至凹腔口100的下部处,而连杆的下端与活动楦体2固定连接,连杆倾斜设置,凹腔口100的前腔壁呈凸弧面,则连杆3会推着活动楦体2沿着凹腔口100的前腔壁作一定弧度的向下前移,凹腔口100裸露出来,活动楦体2的后侧壁与鞋楦本体1的后侧壁不齐平,并处于鞋楦本体1的前侧,使整个鞋楦位于后跟处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短于鞋面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从而使鞋面能轻易地套计在鞋楦本体1外,套装后反向转动操作手柄5,操作手柄5的第二横部由向下竖放状态转成向后横放状态,操作手柄5带动安装块4逆时针转动,安装块4与连杆3的连接点在贯穿通孔的下部处转回至贯穿通孔的上部处,此时连杆3相应拉着活动楦体2向后并向上回移至凹腔口100内,活动楦体2的底面与鞋楦本体1的底面相齐平,活动楦体2与鞋面的后跟区域相套紧配合,使鞋面牢固地套在整体鞋楦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的鞋楦,其鞋面穿脱时能使鞋楦的后跟区域得以变形,使整体鞋楦位于此部位处的长度变短,易于鞋面穿脱,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使用方便,并对鞋面起到保护作用,不会使鞋面起皱,避免鞋楦呈一体式结构无法变形而造成鞋面的穿脱操作需硬塞硬拉而造成穿脱不易和鞋面受损的问题,同时,伸入槽和弧形通口的弧形及前凹腔与上凹腔的配合使安装块4转动时连杆3不会受限,并较为顺畅。

本新型中,连杆3的两端端面均呈向外凸的凸弧面,利用此连杆3的凸弧面易于连杆3的安装及转动。

本新型中,优佳的是,伸入槽41为大于半圆的优弧结构,即在安装块4的后半侧壁上向前凹设有沿安装块的弧度方向延伸的的弧形槽,即弧形槽的槽底处于安装块4的中心点前方,弧形槽的槽底上部向前凹设有弧形凹陷411,两安装圆孔42的孔心连线处于安装块4轴向中心线的斜前上方,两安装通孔42的孔心连线处于弧形凹陷411的后方,这样,利用伸入槽41、弧形凹陷及两安装通孔的限制使连杆3与安装块4安装后安装块4的转动能使连杆3的移动较为顺畅,操作轻松。

本新型中,优佳的是,活动楦体2的前侧面上向前凸设有伸入前凹腔102内的凸块23,凸块23呈沿活动楦体2的前侧面的倾斜弧度相吻合的,并沿活动楦体2的上下方向延伸的条状倾斜块,鞋楦本体1内固设有沿鞋楦本体左右方向横卧设置的导向杆(图中未画出),凸块23上开设有供导向杆穿过的并沿凸块2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导向通孔231,鞋楦本体1位于前凹腔的左、右两侧处分别开设有供导向杆的两端端部穿出至鞋楦本体1外的穿出安装孔12,即导向杆从左侧的穿出安装孔12伸入并穿过条形导向通孔231至右侧的穿出安装孔12即可实现导向杆的安装,这样,通过上述结构使活动楦体2被连杆3向下推移动时起到导向作用,使活动楦体的移动较为平稳。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