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拐杖底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6363发布日期:2018-11-27 21:13阅读:927来源:国知局
防滑拐杖底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辅助支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滑拐杖底脚。



背景技术:

当人使用拐杖辅助支撑行走时,拐杖成为两腿之外的第三支点,被手握住做近似 圆周运动,为了增加拐杖使用时的平稳性,人们设计出了能增加与地面接触面积和增加摩擦力的多脚拐杖。而当人们使用多脚拐杖时,由于多个底脚形成的底面面积较大,因此会产生拐杖的多个支点不能同时接触地面的情况,在使用过程中的情况如下,落地时,一个底脚会倾斜地率先与地面接触;之后所有底脚同时着地;提起拐杖时,多数个底脚会率先离开地面,仅有一个底脚与地面倾斜地接触,在拐杖落地或提起的瞬间,底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摩擦力小,所以极易在瓷砖或有水地面产生打滑的现象,造成使用者因失去拐杖的支撑摔倒的情况出现,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增加支撑脚的防滑拐杖底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连接杆和若干均布在连接杆底部的弹性支脚一,还包括设在连接杆内的支脚二,所述支脚二的长度小于支脚一和连接杆的垂直长度之和;

所述连接杆的内壁的顶部设有环形凸起,使得支脚二的顶部不会伸出连接杆。

所述支脚二的外壁和连接杆的内壁分别设有凸起一和凸起二,所述凸起一和凸起二之间形成的空间内设有弹簧。

所述支脚二的底部设有防滑垫。

所述防滑垫的边缘设有若干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原先的支撑脚的中心位置、连接杆的内部增设支撑脚二,该支撑脚二通过弹簧的作用,在拐杖落地或提起瞬间的过程中始终着地,与原先支撑的脚配合,增加拐杖的着地面积,从而增加拐杖的稳定性,达到防滑的效果,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仰视图,

图4是图3中的A-A向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处放大图;

图中1是连接杆,11是环形凸起,12是凸起二,2是支脚一,3是支脚二,31是凸起一,4是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如图1-4所示,包括连接杆1和若干均布在连接杆1底部的弹性支脚一2,还包括设在连接杆1内的支脚二3,所述支脚二3的长度小于支脚一2和连接杆1的垂直长度之和,即不使用状态下,支脚二3缩在若干支脚一2内;

所述连接杆1的内壁的顶部设有环形凸起11,使得支脚二3的顶部不会伸出连接杆1。杖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支脚二3内,使用时,单个支脚一2先着地产生弹性变形,使得支脚二也与地面接触从而增加拐杖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支脚二3的外壁和连接杆1的内壁分别设有凸起一31和凸起二12,所述凸起一31和凸起二12之间形成的空间内设有弹簧4,弹簧4为压簧,不使用状态下,凸起一31和弹簧4的共同作用将支脚二3的顶部向上压,紧贴环形凸起11。

所述支脚二3内设有固定拐杖的卡槽,拐。使用时,1个支脚一2先着地,使用者向下压拐杖的杖身,杖身压支脚二3,使支脚二3也着地,增加了拐杖的支撑脚个数,从而增加拐杖的稳定性,使用者向前走、拐杖未提起时,不管有几个支脚一着地,支脚二3一直紧贴地面,增加拐杖与地面的摩擦力,达到防滑的效果,增加使用者行进途中的稳定性,保障其人身安全;拐杖抬起时,支脚二3失去拐杖的压力,弹簧将其复位,缩回连接杆中。

所述支脚二3的底部设有防滑垫32。所述防滑垫32的边缘设有若干开口321,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长时间受力而导致开裂破损,增加其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