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应急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8001发布日期:2019-02-12 21:16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震应急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急逃生装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震应急包。



背景技术:

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2008 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无数无辜的生命在这场灾难中丧生,如果每个家庭或者办公室能配备一个地震应急包,则在地震中就能够减少伤亡事故,或者在废墟中能够等待救援,最大程度的延续生命,应急包是在预防地震自然灾害发生时以及灾害发生后,提供用于维持生命的应急食品、救生水、急救用品及简单的生活和自救互救必须品的应急包,目前,市场上流通少量地震应急包产品,这些地震应急包内物品较单一,多为一些生活和医疗用品的简单堆积,功能较简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地震应急包,提供存储结构和防护装置,该装置中主腔室内可存放备用衣物,副腔室内可存放密封食物等,一号附属腔内可存放必备药物等,二号附属腔内可存放必备医疗工具等,折叠帐篷可存放在帐篷储存腔内,通过前隔板和后隔板将所需物品分类隔开,取出时较方便,不会将其他物品散乱,而且通过前隔板和后隔板,可以有效支撑背包本体形状,即使受到挤压,背包本体内的物品也不会造成大程度损坏,在危急情况下通过前隔板和后隔板还可为使用者遮挡部分坠落物,防止余震产生的石子伤害到使用者,对其进行遮挡保护,该装置中的肩部背带可以方便使用者携带背包本体,而且护腰带可以根据使用者身材不同进行调整,可以悬挂便携式工具,而且护腰带可以为使用者保存身体热量,防止腹部受凉,降低使用者生病机率,该装置中便携式铁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使用者使用习惯调整其连接柄长度,便于使用者进行施救或自救,而且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便携式铁锨当拐杖支撑使用者前行或施救,该装置中可以将手电筒放置在手电筒储存盒内,至于身前,便于使用者拿取,该装置中通过荧光条和荧光粉可以在夜间发光,便于施救者看到进行施救,该装置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震应急包,包括背包本体,所述背包本体内设有存储结构,所述背包本体一侧设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其包括设置在背包本体后侧表面的一组海绵软垫、设置在背包本体后侧表面底部且位于海绵软垫下方的腰部软垫、设置在背包本体后侧的一组肩部背带、一端与背包本体侧表面底部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分别与肩部背带一端活动连接的一组调节带、设置在其中一条肩部背带表面的手机存储袋、设置在另一条肩部背带表面的手电筒储存盒、设置在背包本体后侧表面相对位置的一组护腰带、设置在一侧护腰带内侧一端的毛面魔术贴、设置在一侧护腰带外侧表面的多个卡带、设置在另一侧护腰带外侧表面且与毛面魔术贴相匹配的勾面魔术贴、设置在另一侧护腰带外侧表面且位于勾面魔术贴一侧的限位带、插装在限位带内的便携式铁锨;所述便携式铁锨,其包括铁锨本体、设置在铁锨本体连接端的U型连接柱、设置在U型连接柱相对位置的一号轴承、插装在U型连接柱内的一号连接柄、设置在一号连接柄一端且位于U型连接柱一端的安装孔、贯穿一号轴承与安装孔的紧固螺钉、设置在紧固螺钉另一端的螺栓、设置在一号连接柄另一端的一号圆柱槽、设置在一号圆柱槽内侧的一号内螺纹、一端插装在一号圆柱槽内的螺纹杆、套装在螺纹杆另一端的二号连接柄、设置在二号连接柄一端且位于螺纹杆一端的二号圆柱槽、设置在二号圆柱槽内侧的二号内螺纹、设置在二号连接柄另一端的手柄;所述存储结构,其包括设置在背包本体内的前隔板和后隔板、均匀分布在前隔板和后隔板上的多个通孔、设置在前隔板和后隔板之间的主腔室、设置在主腔室顶部的一号拉链、设置在前隔板另一侧的副腔室、设置在副腔室顶部的二号拉链、设置在后隔板另一侧的帐篷储存腔、设置在帐篷储存腔顶部的三号拉链、分别包覆在前隔板和后隔板表面的布艺软垫、设置在主腔室内且位于后隔板侧表面的夹层、设置在主腔室内且位于前隔板侧表面的暗层、设置在背包本体前侧表面顶部的一号附属腔、设置在一号附属腔顶部的四号拉链、设置在背包本体前侧表面底部且位于一号附属腔下方的二号附属腔、设置在二号附属腔顶部的二号附属腔、设置在背包本体相对侧表面底部的一组侧袋。

作为优选,所述一号连接柄与二号连接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螺纹杆分别与一号圆柱槽和二号圆柱槽相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一号连接柄与二号连接柄外表面均包覆有一号防滑套。

作为优选,所述主腔室外顶部且位于二号拉链和后隔板所处位置之间的提手。

作为优选,所述提手上套装有二号防滑套。

作为优选,所述一号拉链、二号拉链、三号拉链、四号拉链和二号附属腔上均喷涂有荧光粉。

作为优选,所述卡带内插装有便携锤。

作为优选,所述一号附属腔、二号附属腔和侧袋外侧表面均设有十字标志,所述十字标志均为荧光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该装置中主腔室内可存放备用衣物,副腔室内可存放密封食物等,一号附属腔内可存放必备药物等,二号附属腔内可存放必备医疗工具等,折叠帐篷可存放在帐篷储存腔内,通过前隔板和后隔板将所需物品分类隔开,取出时较方便,不会将其他物品散乱,而且通过前隔板和后隔板,可以有效支撑背包本体形状,即使受到挤压,背包本体内的物品也不会造成大程度损坏,在危急情况下通过前隔板和后隔板还可为使用者遮挡部分坠落物,防止余震产生的石子伤害到使用者,对其进行遮挡保护,该装置中的肩部背带可以方便使用者携带背包本体,而且护腰带可以根据使用者身材不同进行调整,可以悬挂便携式工具,而且护腰带可以为使用者保存身体热量,防止腹部受凉,降低使用者生病机率,该装置中便携式铁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使用者使用习惯调整其连接柄长度,便于使用者进行施救或自救,而且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便携式铁锨当拐杖支撑使用者前行或施救,该装置中可以将手电筒放置在手电筒储存盒内,至于身前,便于使用者拿取,该装置中通过荧光条和荧光粉可以在夜间发光,便于施救者看到进行施救,该装置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展开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展状态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便携式铁锨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便携式铁锨主视剖面示意图。

1-背包本体;2-海绵软垫;3-腰部软垫;4-肩部背带;5-调节带;6- 手机存储袋;7-手电筒储存盒;8-护腰带;9-毛面魔术贴;10-卡带;11- 勾面魔术贴;12-限位带;13-铁锨本体;14-U型连接柱;15-一号轴承;16- 一号连接柄;17-安装孔;18-紧固螺钉;19-螺栓;20-一号圆柱槽;21-一号内螺纹;22-螺纹杆;23-二号连接柄;24-二号圆柱槽;25-二号内螺纹; 26-手柄;27-前隔板;28-后隔板;29-通孔;30-主腔室;31-一号拉链; 32-副腔室;33-二号拉链;34-帐篷储存腔;35-三号拉链;36-布艺软垫; 37-夹层;38-暗层;39-一号附属腔;40-四号拉链;41-二号附属腔;42- 二号附属腔;43-侧袋;44-一号防滑套;45-提手;46-二号防滑套;47-便携锤;48-荧光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震应急包,包括背包本体1,所述背包本体1内设有存储结构,所述背包本体1 一侧设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其包括设置在背包本体1后侧表面的一组海绵软垫2、设置在背包本体1后侧表面底部且位于海绵软垫2下方的腰部软垫3、设置在背包本体1后侧的一组肩部背带4、一端与背包本体1 侧表面底部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分别与肩部背带4一端活动连接的一组调节带5、设置在其中一条肩部背带4表面的手机存储袋6、设置在另一条肩部背带4表面的手电筒储存盒7、设置在背包本体1后侧表面相对位置的一组护腰带8、设置在一侧护腰带8内侧一端的毛面魔术贴9、设置在一侧护腰带8外侧表面的多个卡带10、设置在另一侧护腰带8外侧表面且与毛面魔术贴9相匹配的勾面魔术贴11、设置在另一侧护腰带8外侧表面且位于勾面魔术贴11一侧的限位带12、插装在限位带12内的便携式铁锨;所述便携式铁锨,其包括铁锨本体13、设置在铁锨本体13连接端的U型连接柱 14、设置在U型连接柱14相对位置的一号轴承15、插装在U型连接柱14 内的一号连接柄16、设置在一号连接柄16一端且位于U型连接柱14一端的安装孔17、贯穿一号轴承15与安装孔17的紧固螺钉18、设置在紧固螺钉18另一端的螺栓19、设置在一号连接柄16另一端的一号圆柱槽20、设置在一号圆柱槽20内侧的一号内螺纹21、一端插装在一号圆柱槽20内的螺纹杆22、套装在螺纹杆22另一端的二号连接柄23、设置在二号连接柄 23一端且位于螺纹杆22一端的二号圆柱槽24、设置在二号圆柱槽24内侧的二号内螺纹25、设置在二号连接柄23另一端的手柄26;所述存储结构,其包括设置在背包本体1内的前隔板27和后隔板28、均匀分布在前隔板 27和后隔板28上的多个通孔29、设置在前隔板27和后隔板28之间的主腔室30、设置在主腔室30顶部的一号拉链31、设置在前隔板27另一侧的副腔室32、设置在副腔室32顶部的二号拉链33、设置在后隔板28另一侧的帐篷储存腔34、设置在帐篷储存腔34顶部的三号拉链35、分别包覆在前隔板27和后隔板28表面的布艺软垫36、设置在主腔室30内且位于后隔板28侧表面的夹层37、设置在主腔室30内且位于前隔板27侧表面的暗层 38、设置在背包本体1前侧表面顶部的一号附属腔39、设置在一号附属腔 39顶部的四号拉链40、设置在背包本体1前侧表面底部且位于一号附属腔 39下方的二号附属腔41、设置在二号附属腔41顶部的二号附属腔42、设置在背包本体1相对侧表面底部的一组侧袋43。

其中,所述一号连接柄16与二号连接柄23形状相同、大小相等;所述螺纹杆22分别与一号圆柱槽20和二号圆柱槽24相匹配;所述一号连接柄16与二号连接柄23外表面均包覆有一号防滑套44;所述主腔室30外顶部且位于二号拉链33和后隔板28所处位置之间的提手45;所述提手45上套装有二号防滑套46;所述一号拉链31、二号拉链33、三号拉链35、四号拉链40和二号附属腔42上均喷涂有荧光粉;所述卡带10内插装有便携锤47;所述一号附属腔39、二号附属腔41和侧袋43外侧表面均设有十字标志,所述十字标志均为荧光条48。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为:主腔室30内存放进备用衣物等,如若有重要文件等将其放置在夹层37和暗层38内,副腔室32内主要存放密封食物和可长期存放的水等,简易折叠帐篷放置在帐篷储存腔34内,一号附属腔 39内可存放必备药物等,二号附属腔41内可存放必备医疗工具等,将手电筒放置在手电筒储存盒7内,将便携式工具锤、工具钳等小型工具插放在卡带10内,同时将便携式铁锨插放在限位带12内,当地震来临时,使用者可直接拎起背包进行逃生,使用者通过肩部背带4将背包本体1背起,同时将带有毛面魔术贴9的护腰带8贴近腹部,并将带有勾面魔术贴11的护腰带8与带有毛面魔术贴9的护腰带8连接,保护使用者腹部的同时,还可以防止在奔跑过程中背包本体1晃动影响使用者逃生,使用者若被困,可依靠背包本体1内的食物和水维持,使用手电筒可以方便施救者发现,及时救援,而且使用者可以通过便携式铁锨进行简单挖掘,若使用者成功逃脱,可依靠背包本体1内的食物和水维持,并依靠手电筒观察周围情况,并使用便携式工具进行施救,松动螺栓19,转动铁锨本体13,使其打开,并根据实际情况和使用习惯,转动螺纹杆22,调整手柄26长度,便于施救者进行使用,而且便携式铁锨也可当拐杖辅助使用者,防止其摔倒造成二次伤害,该装置中主腔室30内可存放备用衣物,副腔室32内可存放密封食物等,一号附属腔39内可存放必备药物等,二号附属腔41内可存放必备医疗工具等,折叠帐篷可存放在帐篷储存腔34内,通过前隔板27和后隔板28将所需物品分类隔开,取出时较方便,不会将其他物品散乱,而且通过前隔板27和后隔板28,可以有效支撑背包本体1形状,即使受到挤压,背包本体1内的物品也不会造成大程度损坏,在危急情况下通过前隔板27 和后隔板28还可为使用者遮挡部分坠落物,防止余震产生的石子伤害到使用者,对其进行遮挡保护,该装置中的肩部背带4可以方便使用者携带背包本体1,而且护腰带8可以根据使用者身材不同进行调整,可以悬挂便携式工具,而且护腰带8可以为使用者保存身体热量,防止腹部受凉,降低使用者生病机率,该装置中便携式铁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使用者使用习惯调整其连接柄长度,便于使用者进行施救或自救,而且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便携式铁锨当拐杖支撑使用者前行或施救,该装置中可以将手电筒放置在手电筒储存盒7内,至于身前,便于使用者拿取,该装置中通过荧光条48和荧光粉可以在夜间发光,便于施救者看到进行施救,该装置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