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患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4104发布日期:2018-11-07 20:15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服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患服。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统一使用患服有利于管理,也有助于患者尽快适应和融入医院环境。但由临床经验可知,传统患服在设计上比较单一,不能满足不同患者的特定需求,比如留置引流管的患者在起身活动时引流袋无法固定,患者或家属往往采取手提引流袋,或用别针、绳子将其固定在衣服上,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患服,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患服,包括上衣、裤子和口袋,口袋的上端的第一开口处设有第一拉链带,第一拉链带上还设有拉链头,上衣上设有与第一拉链带相匹配的第二拉链带,第二拉链带设置于上衣的前襟的内侧;裤子上设有与第一拉链带相匹配的第三拉链带,第三拉链带设置于裤子的裤腿的外侧;口袋上还设有魔术贴毡面,魔术贴毡面设置于第一拉链带的下方;前襟的内侧设有第一魔术贴绒面,第一拉链带与第二拉链带之间通过拉链头连接,口袋设置于前襟的内侧时,第一魔术贴绒面与第一魔术贴毡面相对应;裤腿的外侧设有第二魔术贴绒面,第一拉链带与第三拉链带之间通过拉链头连接,口袋设置于裤腿的外侧时,第一魔术贴绒面与第二魔术贴毡面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上衣和裤子上分别设置与第一拉链带相匹配的第二拉链带和第三拉链带,使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引流部位选择性的将口袋固定于上衣或裤子上以放置引流袋,如引流部位处于上半身时将口袋设置于上衣上,引流部位处于下半身时将口袋设置于裤子上,以减少行走时引起的引流管以及放置于口袋内的引流袋的摆动,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口袋与上衣或裤子之间采用拉链固定,相较于别针、绳子固定方式,固定更加牢固、可靠;口袋与上衣或裤子之间还通过魔术贴毡面和魔术贴绒面连接,使口袋贴合于上衣或裤子上,以进一步的减少行走过程中口袋、引流袋的摆动。

进一步:上衣的袖子上设有用于调节袖子长度的第一调节件。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调节袖子的长度以适应不同体型身高患者的需求。

进一步:第一调节件包括竖向设置的公扣和多个母扣,公扣和多个母扣均设置于袖子的袖口处。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调节袖子的长度时首先将袖口向上折起,之后将公扣扣合于一个母扣内即可缩短袖子的长度,操作简单、方便。

进一步:第一调节件包括抽绳,袖子上设有布料,布料的两侧均固定于袖子上,以使袖子与布料之间形成收容腔;抽绳的一端嵌设于收容腔内,且固定于收容腔上端的袖子上,抽绳的另一端设置于收容腔的下端外部。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一只手拉扯抽绳,另一只手将袖子的下端上推以使袖子上移形成褶皱即可缩短袖子的长度。

进一步:抽绳在位于收容腔的下端外部的一端设有抽绳扣。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袖子的长度调节到位后,可通过抽绳扣锁紧抽绳以避免袖子下移。

进一步:上衣的肩部、上衣的腰部以及裤子的裤裆部均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处均通过按扣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手术或其他操作时,只需打开对应位置处的按扣即可暴露操作部位,避免了频繁的解、脱、穿而易使患者受凉的现象发生;如对于锁骨下或颈内静脉穿刺者只需将肩部的按扣打开即可,对于取膀胱截石位或侧卧位打开裤裆部和腰部按扣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患服中上衣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患服中上衣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患服中裤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患服中裤子与口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上衣、11为第二拉链带、12为前襟、121为第一卡环、13为袖子、131为第一调节件、1311为公扣、1312为母扣、1313为抽绳、1314为抽绳扣、132为布料、2为裤子、21为第三拉链带、22为裤腿、221为第二魔术贴绒面、222为第二卡环、3为口袋、31为第一开口、311为第一拉链带、3111为拉链头、32为第二魔术贴毡面、4为第二开口、41为按扣、5为棉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新型患服,包括上衣1、裤子2和口袋3,口袋3的上端的第一开口31处设有第一拉链带311,第一拉链带311上还设有拉链头3111,上衣1上设有与第一拉链带311相匹配的第二拉链带11,第二拉链带11设置于上衣1的前襟12的内侧;裤子2上设有与第一拉链带311相匹配的第三拉链带21,第三拉链带21设置于裤子2的裤腿22的外侧。

如图4所示,口袋3上还设有魔术贴毡面32,魔术贴毡面32设置于第一拉链带311的下方;前襟12的内侧设有第一魔术贴绒面,第一拉链带311与第二拉链带11之间通过拉链头3111连接,口袋3设置于前襟12的内侧时,第一魔术贴绒面与第一魔术贴毡面32相对应;裤腿22的外侧设有第二魔术贴绒面221,第一拉链带311与第三拉链带21之间通过拉链头3111连接,口袋3设置于裤腿22的外侧时,第一魔术贴绒面与第二魔术贴毡面32相对应。

通过在上衣1和裤子2上分别设置与第一拉链带311相匹配的第二拉链带11和第三拉链带21,使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引流部位选择性的将口袋3固定于上衣1或裤子2上以放置引流袋,如引流部位处于上半身时将口袋3设置于上衣1上,引流部位处于下半身时将口袋3设置于裤子2上,以减少行走时引起的引流管以及放置于口袋3内的引流袋的摆动,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口袋3与上衣1或裤子2之间采用拉链固定,相较于别针、绳子固定方式,固定更加牢固、可靠;口袋3与上衣1或裤子2之间还通过魔术贴毡面32和魔术贴绒面连接,使口袋3贴合于上衣1或裤子2上,以进一步的减少行走过程中口袋3、引流袋的摆动。

同时将第二拉链带11设置于前襟12的内侧,可避免患者行走摆臂时拉扯到口袋3或引流袋。将第三拉链带21设置于裤腿22的外侧,相较于将其设置于裤腿22的内侧,可避免患者行走抬腿时因裤腿22的空间有限,挤压到引流袋。

前襟12的内侧还设有用于卡置引流管的第一卡环121,第一卡环121设置于第二拉链带11的上方。裤腿22的外侧设有用于卡置引流管的第二卡环222,第二卡环222设置于第三拉链带21的上方。通过设置第一卡环121和第二卡环222,可减小行走过程中引流管的摆动。

魔术贴毡面32为带有较硬带钩的刺毛,魔术贴绒面为带有细小柔软的纤维,二者贴合后会粘贴在一起。

如图1和图2所示,上衣1的袖子13上设有用于调节袖子13长度的第一调节件131。可通过调节袖子13的长度以适应不同体型身高患者的需求。

如图1所示,第一调节件131包括竖向设置的公扣1311和多个母扣1312,公扣1311和多个母扣1312均设置于袖子13的袖口处。在调节袖子13的长度时首先将袖口向上折起,之后将公扣1311扣合于一个母扣1312内即可缩短袖子13的长度,操作简单、方便。

如图2所示,第一调节件131包括抽绳1313,袖子13上设有布料132,布料132的两侧均固定于袖子13上,以使袖子13与布料132之间形成收容腔;抽绳1313的一端嵌设于收容腔内,且固定于收容腔上端的袖子13上,抽绳1313的另一端设置于收容腔的下端外部。使用时,一只手拉扯抽绳1313,另一只手将袖子13的下端上推以使袖子13上移形成褶皱以缩短袖子13的长度。抽绳1313可选用弹性绳。

如图2所示,抽绳1313在位于收容腔的下端外部的一端设有抽绳扣1314。使袖子13的长度调节到位后,可通过抽绳扣1314锁紧抽绳1313以避免袖子13下移。

同理地,裤子2上也设有用于调节裤子长度的第二调节件,第二调节件可选用公扣和母扣向上折起扣合的方式或穿设抽绳的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上衣1的肩部、上衣1的腰部以及裤子2的裤裆部均设有第二开口4,第二开口4处均通过按扣41连接。在进行手术或其他操作时,只需打开对应位置处的按扣41即可暴露操作部位,避免了频繁的解、脱、穿而易使患者受凉的现象发生。如对于锁骨下或颈内静脉穿刺者只需将肩部的按扣41打开即可,对于取膀胱截石位或侧卧位打开裤裆部和腰部按扣41即可。

袖子13的后侧中部以及裤腿22的前侧中部均设有棉垫5。一方面可减少膝关节处和肘关节处的磨损,另一方面可起到保暖的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