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8360发布日期:2018-11-20 19:07阅读:717来源:国知局
写字手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套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能够防寒的写字手套。



背景技术:

在冬季,因天气寒冷许多人的手、脚、耳朵等裸露在外的部位容易长冻疮,发痒发热甚至溃烂。当我们在室外,许多人会带上厚厚的手套、耳帽,穿上棉鞋以防寒。

但是针对用笔较多的学生群体,戴上整只手都被包住的手套并不方便写字,甚至笔都拿不好。市面上虽然有露指的手套,要比全包手套更方便写字,但为了降低对写字的影响,因此采用的基本上都是较细的毛线以贴合肌肤,但会有小孔,由于毛线较薄和线间缝隙因此防寒效果差了许多,并且裸露在外的部位仍旧处于受冻状态。

目前,市场上在售的手套的种类繁多,在寒冷的冬季人们一般都带手套。在南方的冬季,教室里一般没有取暖措施,学生们如果戴着手套写字的话,由于手套和笔之间很容易发生打滑,无法很好的写字,因此研发一种能够在有效对手部进行防寒的情况下还不影响写字效果的手套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冬天带防寒手套写字不方便或者写字方面时手套却不能有效防寒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对手部实现防寒的情况下又不影响书写的写字手套。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写字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采用乳胶或橡胶制成,所述手套本体内侧除手套本体对应的大拇指指腹、食指指腹、虎口与食指指根的交接位置外均设有第一保温层,而所述手套本体内侧对应的大拇指指腹、食指指腹、虎口与食指指根的交接位置处未设置或设置有厚度比第一保温层薄的第二保温层,所述手套本体外侧对应的大拇指指腹、食指指腹、虎口与食指指根的交接位置处还设有防滑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写字手套,由于手套本体采用乳胶或丁腈这类强度较高的材料制成,因此手套可以在保证其强度的情况下做的较薄,使用起来其触感较好,手部能明显感触笔,从而降低了手套对握笔写字的影响,而由于写字握笔时主要是和手部三个关键部位有关,即大拇指指腹、食指指腹、虎口与食指指根的交接位置,因此为了保温但不影响写字效果,手套本体的内侧除上述三个位置外均设有第一保温层以保证对手部的保温效果,而上述三个关键部位的位于手套本体的内侧不设置或者设置厚度比第一保温层薄的第二保温层,这样能够保证手部握笔时三个关键部位的触感,手套本体的外侧位于上述三个关键部位设有防滑层,这可以避免手套与笔之间容易打滑导致不容易控制笔的问题。

进一步限定,所述防滑层为橡胶防滑层。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保温层为细绒材料。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由于在握笔的三个关键部位与手套本体的其它部位进行了区别设计,使得该写字手套能够在保证手部防寒的情况下还能方便写字。

附图说明

图1为写字手套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大拇指指腹剖面图;

图3为实施例2的大拇指指腹剖面图

图中对应标示分别为:1-手套本体,2-第一保温层,3-大拇指指腹防滑层,4-食指指腹防滑层,5-虎口防滑层,6-第二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写字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由于写字握笔时主要是和手部大拇指指腹、食指指腹、虎口与食指指根的交接位置三个关键部位有关,手套本体1的内侧除手套本体1对应的大拇指指腹、食指指腹、虎口与食指指根的交接位置外均设有第一保温层2,而手套本体1内侧对应的大拇指指腹、食指指腹、虎口与食指指根的交接位置处不用设置任何保温层,这样能够保证三个关键部位对笔的触感。

为了提高上述三个关键部位对笔的有效控制,防止握笔打滑,保证书写效果,手套本体1外侧对应的大拇指指腹、食指指腹、虎口与食指指根的交接位置处还设有防滑层,即大拇指指腹防滑层3、食指指腹防滑层4和虎口防滑层5,防滑层的材料可以采用橡胶、PVC、PU或AB胶等常见的防滑材料。

手套本体1可以采用乳胶或橡胶制成,比如天然乳胶具有揉曲性好,抗撕裂的优点,丁腈橡胶具有较强的抗磨损性和抗击穿性等优点,具体实施时,第一保温层采用细绒材料。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手套本体1内侧对应的大拇指指腹、食指指腹、虎口与食指指根的交接位置处设置有厚度比第一保温层2薄的第二保温层6,第二保温层6的厚度不能太厚,确保手部大拇指指腹、食指指腹、虎口与食指指根的交接位置三个关键部位能够有效触感控制到笔的书写。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写字手套可以根据手掌大小设计不同的尺寸型号。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写字手套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