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6901发布日期:2018-08-14 17:35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全鞋。



背景技术:

安全鞋是鞋类的一种,主要特色是以一种安全,舒适的设计理念,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穿着的需求。人们借助安全鞋在生活、工作中对脚部进行保护,特别是针对特种作业的人们。

然而,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散步、健身、旅游等,由于鞋子问题经常会发生摔倒、绊倒等事故。虽然有很多防滑鞋,具有一定的防滑作用,但是由于老年人自身脚部原因,穿久会出现脚累,脚痛的现象,或者老年人在没有灯光的夜间行走,由于视线模糊从而发生的碰撞事件。

如何针对老年人设计一款多功能的安全鞋,不仅可以提高安全性,也可以提高鞋子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鞋,针对老年人设计的耐磨、稳固、舒适、透气的防滑鞋,老年人穿上防绊倒、双脚稳固,不磨脚,不累脚,该安全鞋减震、缓冲、舒适为一体,安全不怕滑,舒适不挤脚,走路更轻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鞋,包括固定连接的飞织鞋面、缓震鞋垫以及防滑鞋底;

所述飞织鞋面包括固定连接的鞋身、鞋头以及后跟鞋套,所述鞋身固定设置有反光贴,所述鞋头设置有前翘防撞部,所述后跟鞋套设置有加固元宝部;

所述缓震鞋垫包括前掌部和后跟部,所述前掌部和/或所述后跟部设置有GEL弹力区;

所述防滑鞋底包括第一防滑区和第二防滑区,所述第一防滑区沿所述鞋底的边缘周向分布,所述第一防滑区包括耐磨链条部,所述第二防滑区位于所述第一防滑区的内部,所述第二防滑区包括凹凸吸盘。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鞋,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鞋身设置有防水层和透气层,所述防水层位于所述透气层的上表面;

所述防水层包括边缘防水区和脚面防水区,所述边缘防水区沿所述鞋身的周向且靠近所述防滑鞋底设置,所述脚面防水区设置有弹性带和/或魔术可调搭扣。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前翘防撞部与所述防滑鞋底一体成型且向所述飞织鞋面延伸,所述前翘防撞部贴合设置于所述边缘防水区的外表面;

所述加固元宝部设置于所述透气层的外表面且包括连接片和对称的左加固片和右加固片,所述左加固片和所述右加固片之间具有用于保护脚踝的凹陷部,所述连接片夹设于所述透气层和所述边缘防水区之间,所述加固元宝部还设置有易拉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反光贴为条状且热切于所述边缘防水区和/或所述脚面防水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飞织鞋面还包括鞋内里,所述鞋内里采用莱卡面料,所述鞋内里的与所述加固元宝部对应处设置有防磨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缓震鞋垫包括相对的足底面和鞋底面;

所述足底面设置有吸汗层,所述鞋底面设置有减震防滑层,所述GEL弹力区位于所述减震防滑层且设置有多个GEL弹力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前掌部和所述后跟部均设置有所述GEL弹力区;

所述GEL弹力区的一侧或两侧开设有间隔槽,每个所述GEL弹力点为菱形且向中心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足底面的所述前掌部设置有凸出的按摩部;

所述足底面还设置有足弓部和足跟部,所述足弓部为能够与足弓贴合的弧形,所述足跟部为能够与足跟贴合的弧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滑区还包括耐磨迂回部和耐磨防滑部,所述耐磨迂回部位于足弓处的两侧,所述耐磨链条部位于所述耐磨迂回部延伸方向的两端,所述耐磨防滑部位于所述防滑鞋底的鞋头和鞋尾;

所述耐磨链条部包括了多个间隔设置的耐磨块,所述耐磨迂回部包括了依次迂回连接的耐磨条,所述耐磨防滑部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弧形防滑纹,所述耐磨块、所述耐磨条以及所述弧形防滑纹之间均开设有导水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滑区包括位于前脚掌的脚掌防滑区和位于脚后跟的后跟防滑区,所述脚掌防滑区和所述后跟防滑区均设置有多个所述凹凸吸盘;

所述凹凸吸盘包括中心凹陷部和位于所述中心凹陷部周向的多个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围绕所述中心凹陷部的中心旋转对称,相邻两个所述防滑凸起的远离所述中心凹陷部的一侧形成容纳区,同一所述凹凸吸盘的所述防滑凸起能够分别伸入相邻的所述凹凸吸盘的所述容纳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防滑、安全为核心,针对中老年人设计,将耐磨、防滑、稳固、舒适、透气、防水、减震等设计为一体,老年人穿上不磨脚、不累脚,防绊倒、防摔倒,不崴脚,安全不怕滑,舒适不挤脚,走路更轻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安全鞋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安全鞋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安全鞋中缓震鞋垫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安全鞋中缓震鞋垫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安全鞋中防滑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安全鞋;10-飞织鞋面;105-反光贴;107-鞋内里;11-鞋身;112-防水层;113-边缘防水区;114-脚面防水区;116-透气层;12-鞋头;125-前翘防撞部;13-后跟鞋套;132-加固元宝部;133-连接片;134-左加固片;136-右加固片;138-易拉环;14-缓震鞋垫;15-足底面;153-按摩部;16-鞋底面;162-GEL弹力区;17-防滑鞋底;18-第一防滑区;182-耐磨链条部;183-耐磨块;184-耐磨迂回部;185-耐磨条;186-耐磨防滑部;187-弧形防滑纹;19-第二防滑区;192-脚掌防滑区;196-后跟防滑区;195-凹凸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其中图1—图5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鞋100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所示,安全鞋100包括固定连接的飞织鞋面10、缓震鞋垫14以及防滑鞋底17。

其中,飞织鞋面10上设置有反光贴105、前翘防撞部125以及加固元宝部132,缓震鞋垫14采用高弹材质,具有减震作用,能够快速缓冲地面对双脚和膝关节的冲击力,防滑鞋底17采用耐折橡胶材质,通过设置耐磨链条部182和凹凸吸盘195,增强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强效抓地,具有较好的防滑、耐磨效果。

下面对该安全鞋100的各个部件的具体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鞋100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

飞织鞋面10包括固定连接的鞋身11、鞋头12以及后跟鞋套13,鞋头12位于鞋身11的前部,后跟鞋套13位于鞋身11的后部,鞋身11用于包裹人体足部区域,考虑到在走夜路时,由于视线不清晰,人们往往看不清楚迎面走来的或者位于前方的行人,极易发生意外,故,本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鞋100的鞋身11固定设置有反光贴105,该反光贴105固定设置于鞋身11的明显部位,在夜间通过反光,使对方或后面的行人能够知道前方有人,改善碰撞事故的发生概率。

可选的,反光贴105为条状结构,通过热切工艺设置于鞋身11,使得夜间行走更加安全,在本实施例中,反光贴105的宽度两侧设置为鲜艳的颜色,中间设置为反光条,通过反光条与鲜艳颜色的结合,使得反光效果更好,辨识度更高,可选的,反光条上可以设置各式图案,在本实施例中,反光条上设置有三角形图案,当然可以为其他图案,具体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采用的热切工艺,相对于传统的印刷工艺更加牢固,不易脱落,可以理解的是,反光贴105的形状、粘贴位置以及数量均不做限制,只要通过设置反光贴105提高夜间辨识度,从而提高安全性能即可。

可选的,鞋身11设置有防水层112和透气层116,防水层112位于透气层116的上表面,防水层112采用PU材质,透气层116采用无纺布,使得鞋身11具有环保、防水作用,本实施例中的鞋身11质地轻薄,透气层116设置有多个透气孔,使老年人穿着舒适、不捂脚,不臭脚。

可选的,防水层112包括边缘防水区113和脚面防水区114,边缘防水区113沿鞋身11的周向且靠近防滑鞋底17设置,本实施例中,边缘防水区113主要用于鞋子易湿位置,例如,鞋子脚尖处,脚跟处以及脚尖两侧区域。在下雨天或者下雨后的湿滑路段,老年人行走时不易弄湿鞋面。脚面防水区114位于鞋体的鞋舌周向,在脚面防水区114设置有弹性带和/或魔术可调搭扣,老年人在穿鞋时易穿、易脱,且具有一定的弹性。

边缘防水区113和脚面防水区114间隔设置于鞋身11,使得鞋身11既能防水,又具有透气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反光贴105设置于边缘防水区113和/或脚面防水区114,可以理解的是,反光贴105的具体设置不做限制,既可以设置于边缘防水区113的脚尖处和/或脚跟处,又可以设置于鞋肚处,或者设置于鞋面防水区等。

可选的,鞋头12设置有前翘防撞部125,前翘防撞部125与防滑鞋底17一体成型且向飞织鞋面10延伸,该前翘防撞部125向上翘起,与人们走路时脚尖的运动相符,该前翘防撞部125与防滑鞋底17的材质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均采用EVA高弹材质,其中,前翘防撞部125贴合设置于上述边缘防水区113的外表面且具有一定程度的粗糙度。

老年人在行走过程中,不易打滑,走路稳定,具有防绊脚、防跌倒的作用,同时,该前翘防撞部125具有耐磨作用,经久耐穿,不易磨损,实用性强。

可选的,后跟鞋套13设置有加固元宝部132,加固元宝部132设置于透气层116的外表面且与脚后跟处的脚踝部相对应,其中,加固元宝部132包括连接片133、对称设置的左加固片134和右加固片136。

其中,左加固片134和右加固片136之间具有用于保护脚踝的凹陷部,老年人穿上不磨脚踝,且穿着稳定,后跟不易倒,走路稳定、轻松,防跌倒。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片133夹设于透气层116和边缘防水区113之间,且加固元宝部132还设置有易拉环138,人们通过提拉易拉环138方便穿鞋。可选的,该易拉环138可以为普通的环状体,也可以为设置有反光贴105的环状体,同时具有提拉和反光作用,实用性强。

可选的,飞织鞋面10还包括鞋内里107,鞋内里107采用莱卡高弹面料,具有柔软、舒适及耐磨作用,可选的,在鞋内里107的与加固元宝部132相对应位置设置有防磨垫,老年人穿上走路不会磨破脚踝。可以理解的是,在鞋内里107的其他位置也可以设置防磨垫,针对部分人群的脚部易磨损位置进行设置。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鞋100中缓震鞋垫14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鞋100中缓震鞋垫14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3和图4所示。

缓震鞋垫14铺设于鞋子里面且包括前掌部和后跟部,在前掌部和/或后跟部设置有GEL弹力区162,老年人穿上后走路脚不疼。

具体的,缓震鞋垫14包括相对的足底面15和鞋底面16,其中,足底面15设置有吸汗层,吸汗层位于最上层,能够和人们的足部贴合,吸汗且舒适。

可选的,足底面15还设置有药物层,药物层根据需求设置有药物,例如:防脚气、防出汗、防臭脚、防脚裂等,药物层相对于吸汗层靠近于鞋底面16,即药物层被吸汗层包裹。

鞋底面16设置有减震防滑层,药物层位于吸汗层和减震防滑层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足底面15采用吸汗的布材质,鞋底面16采用高弹的EVA材质,具体的,该缓震鞋垫14采用PU+GEL材质,具有柔弹功能,从而打造双层缓震效果,能够快速的缓冲地面对双脚和膝关节的冲击力,提供轻快行走的反弹力。

可选的,GEL弹力区162位于鞋底面16的减震防滑层,且设置有多个GEL弹力点。在本实施例中,在前掌部对应位置处和后跟部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GEL弹力区162,其中,GEL弹力区162的一侧或两侧开设有间隔槽,每个GEL弹力点为菱形且向中心凸起,多个GEL弹力点依次间隔设置。

可选的,足底面15的前掌部对应位置设置有凸出的按摩部153,能够对人们足底的穴位进行按摩,足底面15还设置有足弓部和足跟部,足弓部为能够与足弓贴合的弧形,足跟部为能够与足跟贴合的弧形,通过分别模仿人们足弓、足跟的形状而设计,使人们穿上后能够贴合足弓、足跟位置,从而提供支撑力,从而在走路时分散脚底的压力,不累脚,穿着舒适。

可以理解的是,缓震鞋垫14还可以为其他材质,例如:高弹PU材质,高弹EVA材质等,只要使得该缓震鞋垫14具有较好的减震功能即可。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鞋100中防滑鞋底17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5所示。

防滑鞋底17包括第一防滑区18和第二防滑区19,其中,第一防滑区18沿鞋底的边缘周向分布,第二防滑区19位于第一防滑区18的内部,使该鞋底具有较好的防滑效果。

可选的,第一防滑区18包括耐磨链条部182、耐磨迂回部184以及耐磨防滑部186,其中,耐磨迂回部184位于足弓处的两侧,耐磨链条部182位于耐磨迂回部184延伸方向的两端,耐磨防滑部186位于防滑鞋底17的鞋头和鞋尾。

具体的,耐磨迂回部184包括了依次迂回连接的耐磨条185,耐磨条185在迂回过程中形成了导水槽,在本实施例中,耐磨条185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足弓的两侧。

耐磨链条部182包括了多个间隔设置的耐磨块183,多个耐磨块183依次间隔设置,每个耐磨块183为U型结构且具有导槽,该耐磨块183位于鞋子宽度方向两侧且沿鞋子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耐磨防滑部186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弧形防滑纹187,即脚尖位置、脚跟位置均设置有弧形防滑纹187,该弧形防滑纹187沿鞋体的外缘延伸,相邻两个弧形防滑纹187之间开设有导水槽,该第一防滑区18具有较好的防滑、导水、耐磨作用。

可选的,第二防滑区19包括凹凸吸盘19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防滑区19包括位于前脚掌的脚掌防滑区192和位于脚后跟的后跟防滑区196,脚掌防滑区192为较大的水滴状,后跟防滑区196为较小的水滴状,脚掌防滑区192和后跟防滑区196均设置有多个凹凸吸盘195。

具体的,凹凸吸盘195为雪花状结构,包括中心凹陷部和位于中心凹陷部周向的多个防滑凸起,防滑凸起围绕中心凹陷部的中心旋转对称,相邻两个防滑凸起的远离中心凹陷部的一侧形成容纳区,同一凹凸吸盘195的防滑凸起能够分别伸入相邻的凹凸吸盘195的容纳区内,多个凹凸吸盘195依次拼接,形成脚掌防滑区192和后跟防滑区196。

该防滑鞋底17采用耐折橡胶,具体采用EVA高弹材质,通过耐磨链条部182和凹凸吸盘195结合,增加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强效抓地,无论在干的路面,湿的路面,或是易滑路面,均能够实现较好的防滑、耐磨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安全鞋100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以“防滑、安全”为研发核心,针对中老年人设计,在采集了老年人脚型的基础上,设计的耐磨、稳固、舒适的防滑鞋,鞋体透气、防水,鞋身11稳固、不磨脚,鞋垫减震、缓冲、舒适为一体,鞋底耐磨、防滑,老年人穿着防绊倒、不累脚,不崴脚,安全不怕滑,舒适不挤脚,走路更轻松的多功能防滑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