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警示背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2897发布日期:2019-04-03 00:01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安全警示背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光纤技术,具体的,光纤技术在安全作业设备领域的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警示背心。



背景技术:

安全警示背心被广泛用于警察、路政人员、交通指挥者、公路养护人员、摩托和自行车的驾驶者,暗光下工作者等需要用光警告的地方工作者。然而,现有的安全警示背心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如果发光装置失效或电源不足时,依靠发光装置很难做到远距离提醒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警示背心,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安全警示背心在发光装置失效或电力不足,无法做到提醒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警示背心,包括背心,所述背心上设有成目标图形的塑料光纤和反光条,所述塑料光纤与发光装置光相连,所述塑料光纤通过固定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背心上,所述反光条可拆卸固定在所述背心上。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电源模块与GPS定位器,所述电源模块与GPS定位器相连并设置于背心内。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绑带。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绑带的中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背心上,所述绑带的两端为自由端。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覆盖件,所述覆盖件的两边缘固定连接在所述背心上,所述覆盖件中部拱起形成供所述塑料光纤穿过的容纳空间。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魔术贴,所述魔术贴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固定在所述背心上,所述活动部为自由端并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设置在所述背心上的孔扣。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光装置包括盒体和容设在所述盒体内的发光体、电源、控制电路板及控制按钮,所述发光体、电源及控制按钮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相电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背心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发光装置的口袋。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光纤外套设有透明管。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安全警示背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原有的安全警示背心设置反光带,一方面,在发光装置失效或电力不足情况下,通过远距离反光也能提醒道路上的其他人注意到穿戴人员,达到远距离提醒效果;另一方面,在发光装置正常发光的情况下,通过反光带反光也能引起他人关注穿戴人员,从而增强提醒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警示背心在一实施例中的正面原理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警示背心中固定件的一种实施原理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警示背心中固定件的另一种实施原理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警示背心中固定件的再一种实施原理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警示背心中固定件的又一种实施原理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警示背心在另一实施例中的正面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提供了一种安全警示背心的正面原理图,如图所示,背心1,所述背心1上设有成目标图形的塑料光纤2和反光条7,所述塑料光纤2与发光装置3光相连,所述塑料光纤2通过固定件4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背心1上,所述反光条7可拆卸固定在所述背心1 上。

如果发光装置失效或电源用尽时,背心1上的反光条7也可借助外来光源实现反光,达到警示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穿戴人员的安全防护性,还可以设置荧光带,与反光带7配合使用,以提高警示效果,其中,反光带7可采用布料粘连在背心1上,反光带7之间拼接形成任意其要展示的图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安全警示背心包括电源模块9与GPS定位器8,所述电源模块9与 GPS定位器8连接并设置于背心1内,通过GPS定位器8报告的位置信息可定位到穿戴人员的位置,便于后台监控掌握。

其中,如图6所示,还可以在背心的正面装入微型摄像头10,该微型摄像头10与电源模块9相连,同时,微型摄像头10与存储器(图中未示出)相连,通过开关按钮(图中未示出)控制供电时,记录穿戴人员周围环境,防止万一穿戴人员发生事故,无法追查事情原委的现象。

另外,还可在背心的背面设置超声波测距仪与报警器(图中未示出),超声波测距仪与报警器相连,并分别接入电源模块,当检测到物体(车辆)靠近时,可通过报警声提醒用户,其中,报警器可为蜂鸣器与LED灯,以声光警报的方式提醒用户,进一步提高穿戴人员的安全防护性。

由于塑料光纤和发光装置与背心为可拆卸连接,在需要清洗背心时,可将塑料光纤和发光装置从背心上拆下,便于进行反复清洗,且不影响清洗后的使用效果。

此外,由于采用塑料光纤,在发光装置向塑料光纤通入光源时,塑料光纤不会发热,且发光效果明显,从而不影响穿戴的舒适性,且能够做到远距离的提醒效果。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4为绑带41。

例如,见图2,所述绑带41的中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背心1上,所述绑带41的两端为自由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见图3,所述固定件4为覆盖件44。如图所示,该覆盖件44的两边缘固定连接在背心1上,该覆盖件44中部拱起形成提供所述塑料光纤穿过的容纳空间。此处,覆盖件44采用片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覆盖件还可以采用条状或其他形状。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4为魔术贴42。例如,见图4,所述魔术贴42包括固定部42a和活动部42b,所述固定部42a固定在所述背心1上,所述活动部42b为自由端并与所述固定部42a相连接。这种固定件结构在固定或拆卸塑料光纤时,操作简单,迅速。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4为设置在所述背心上的孔扣43。例如,见图5,在背心1上设置有多个的孔扣43,塑料光纤2依次穿套在孔扣上进行固定。这种固定件与背心成一体,结构固定,不容易出现损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光纤外套设有透明管,通过该透明管可以对塑料光纤进行保护。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透明管可采用透明聚丙烯材料或是聚氯乙烯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力学性能良好的透明塑料制备。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可以参见图6,上述发光装置3可以包括发光体31和电源32,例如,所述发光体可以为发光二极管,所述电源可以为电池。

进一步的,再结合图6,上述发光装置3可以包括控制电路板33和控制按钮(图中未示出),其中,发光体31、电源32及控制按钮分别与控制电路板33相电连接。具体的,上述控制电路板、控制按钮、发光体、电源中的全部或部分可以用于容置在一盒体内。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盒体放在背心上的口袋中,然后将塑料光纤连接在盒体上,使其与发光体相光连接即可。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背心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发光装置的口袋。

结合图6,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中可以这样进行实施,在背心1上设置警示图标,所述警示图标由一根塑料光纤2通过预设在背心上的固定件4牵引布置而成,为了形成理想的目标图形,还可以用不透光的遮挡片5对局部不需发光的部分利进行遮挡覆盖,由图可以看出,背心1的边缘也设有塑料光纤2,且边缘处设置的塑料光纤和警示图标的塑料光纤是同一根。在背心边缘也设置塑料光纤,这样光照轮廓范围较大,警示效果更好,且只需一个发光体,成本较低。

具体的,该背心1上还设有控制盒(即发光装置3),控制盒内设有发光体31,控制盒放置于背心上的口袋6中,该控制盒内还设有电池(即电源32)、电路板33,控制盒上设有用于控制发光体的控制按钮,塑料光纤2一端深入控制盒内,并与发光体31对应设置。

根据上述提供的背心,在清洗该背心时,可将发光装置和塑料光纤从背心本体上拆下后进行清洗,能够反复清洗,背心清洗完成或晾干后,将发光装置和塑料光纤再装在背心本体上,就能继续使用;另外,该背心穿戴舒适度较高,射程远,警示效果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安全警示背心设置反光带,一方面,在发光装置失效或电力不足情况下,通过远距离反光也能提醒道路上的其他人注意到穿戴人员,达到远距离提醒效果;另一方面,在发光装置正常发光的情况下,通过反光带反光也能引起他人关注穿戴人员,从而增强提醒效果。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