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跟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6753发布日期:2019-01-13 16:29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跟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跟鞋。



背景技术:

高跟鞋,指鞋跟高于普通鞋的一种女性用鞋,使穿此鞋人的脚跟明显比脚趾高。

但市面上高跟鞋的前脚掌着力点均在第一跖骨头和趾骨底之间的关节上,从而导致女性该关节附近肌肉肿大皮肤起茧,甚至出现拇指外翻病症、足部严重变形甚至需要手术治疗,并且长时间着力于前脚掌其中一点,导致腿部肌肉紧张,腰部酸胀。

现有高跟鞋为了达到纤细美观的效果,留给脚趾的空间非常小,但脚趾没有被固定,导致脚趾在高跟鞋内侧被挤压摩擦;并且,现有高跟鞋只让关节处受力,脚趾并无包裹并着力,脚趾只能在高跟鞋鞋尖的空间内摩擦,从而损伤起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跟鞋。

(二)技术方案

一种高跟鞋,包括鞋面、鞋底及鞋跟;所述鞋底倾斜弯折处设置有高密封棉;所述鞋面的鞋头内侧设置有对应脚趾的泡棉Ⅰ;所述鞋面的鞋跟端内侧设置有对应脚跟的泡棉Ⅱ。

优选的,所述鞋跟高5cm时,第一跖骨头和趾骨底之间的关节角度为158~162°。

优选的,所述鞋跟高7cm时,第一跖骨头和趾骨底之间的关节角度为133~137°。

优选的,所述鞋跟高9cm时,第一跖骨头和趾骨底之间的关节角度为108~112°。

优选的,还包括鞋垫。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跟鞋,旨在分散女性穿着高跟鞋时前脚掌的着力点,通过优化高跟鞋鞋底底弧曲线,使前脚掌由单一着力点(第一跖骨头和趾骨底之间的关节)均匀分散至整个前脚掌及5个脚趾的底部及背部,降低穿着高跟鞋时前脚掌的骨骼压力,减缓甚至矫正拇指外翻症状,放松腿部及腰背肌肉;并且在关键点增加泡棉、密度棉等的保护方式,使前脚掌及脚趾避免行走的摩擦带来的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保护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高密度棉,2-泡棉Ⅰ,3-泡棉Ⅱ,4-鞋底,5-鞋跟,6-鞋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看附图,一种高跟鞋,包括鞋面6、鞋底4及鞋跟5,鞋底4倾斜弯折处缝合有高密封棉3;鞋面4的鞋头内缝合有对应脚趾的泡棉Ⅰ2;鞋面6的鞋跟端内侧缝合有对应脚跟的泡棉Ⅱ3。

其中,还包括鞋垫。

通过在鞋底4上设置高密度棉3,使高跟鞋底弧弧度平缓化,支撑起第一跖骨头和趾骨底之间的关节,使之不再是接近90°持续受力,也不再是前脚掌唯一受力点,受力点由1个变为多个(整个前脚掌及5个脚趾的底部及背部),均匀分散人体体重;泡棉Ⅰ2在鞋面的鞋头内侧,加一层泡棉包裹并保护脚趾,使之在能着力,并避免脚趾摩擦鞋内里而受损起茧;泡棉Ⅱ3在鞋面的鞋跟内测,加一层泡棉包裹并保护脚跟,避免摩擦。

使用者行走过程中,第一跖骨头和趾骨底之间的关节形成较平缓的角度,使行走更有弹性和空间,人体体重分散在多个着力点上,而非1个,脚趾在着力的同时,被温柔包裹在泡棉里,免受摩擦而产生的损伤。

实际体验中,由27位经常穿着高跟鞋的女性参与测试,结果显示,在穿着的第一时间,即可以感受到泡棉的柔软,脚趾被包裹的保护的感觉明显;在行走时,脚趾更好的着力以分散人体重量,而第一跖骨头和趾骨底之间的关节承受的压力减少,疼痛感大大减少,进而可以长时间步行或站立;由于着力点分散,高跟鞋穿着更稳;在行走5000步或站立30分钟后,腰背的酸胀感对比穿着普通高跟鞋时有明显改善。

具体的,在实施例1里,鞋跟5高5cm,此时穿着本产品的使用者第一跖骨头和趾骨底之间的关节角度为158~162°,而市面上的高跟鞋对应关节角度为140°左右。

在实施例2里,鞋跟5高7cm,此时穿着本产品的使用者第一跖骨头和趾骨底之间的关节角度为133~137°,而市面上的高跟鞋对应关节角度为115°左右。

在实施例3里,鞋跟5高9cm时,此时穿着本产品的使用者第一跖骨头和趾骨底之间的关节角度为108~112°,而市面上的高跟鞋对应关节角度为90°左右。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