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R热反馈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5823发布日期:2018-12-05 18:56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VR热反馈手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VR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R热反馈手套。



背景技术: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纺织品的研发遇到了瓶颈,综合为反馈的不及时性、力反馈的感觉不真实、设备体积较大无法小型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虚拟现实纺织品的发展。目前,传统的虚拟现实技术纺织品只与极少数的热反馈技术结合,小型可移动VR设备中尚未应用热反馈技术,如何在VR手套的基础上增加热反馈系统是研究VR热反馈手套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VR热反馈手套,其不仅能够做到温度瞬时可调,且手套本体轻薄便携,使用户具有更真实的热感和更舒适的体验感,扩大了VR手套在教育、游戏等各生活领域中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VR热反馈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由多个手指部及手掌部一体连接成形,在所述手套本体上设置多个传感组件,在所述手套本体的手背部及手掌部布置多条用于通入电流的导电发热结构,在所述导电发热结构的外围包覆编织结构;

所述导电发热结构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多条呈平铺的碳纤维结构层,于各碳纤维结构层的两端分别粘接铜胶,在所述铜胶的表面连接多根用于通入电流的导电载体。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手套本体及编织结构均采用锦纶制成绝缘结构;

所述导电载体为铜丝。

所述传感组件采用惯性传感器,各惯性传感器分别分布于各手指部及手套本体的手背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传感组件实时采集各手指关节的运动数据,通过反向力学还原骨骼运动,在虚拟世界中实现手部运动的重现,并进行精细化的手部运动交互。控制器在接收到信号后,通过由导电载体及碳纤维结构层组成的热反馈系统对手部产生热量,针对不同的VR场景产生对应热感的热量,使用户感觉更加真实。其不仅能够做到温度瞬时可调,且手套本体轻薄便携,使用户具有更真实的热感和更舒适的体验感,扩大了VR手套在教育、游戏等各生活领域中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电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1、手套本体;101、手指部;102、手掌部;2、传感器;3、碳纤维结构层;4、编织结构;5、铜胶;6、导电载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VR热反馈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手套本体1由多个手指部101及手掌部102一体连接成形,在手套本体1上设置多个传感组件,传感组件采用9轴MEMS惯性传感器,各惯性传感器分别分布于各手指部101及手套本体1的手背部。各惯性传感器的作用是用来采集手部运动,实现虚拟场景中手部运动的重现以及通过信号来进行3D建模并且对动作给与反馈。

在手套本体1的手背部及手掌部102布置多条用于通入电流的导电发热结构,在导电发热结构的外围包覆编织结构4;手套本体1及编织结构4均采用锦纶制成绝缘结构。

如图2,图3所示,导电发热结构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多条呈平铺的碳纤维结构层3,于各碳纤维结构层3的两端分别粘接铜胶5,在铜胶5的表面连接多根用于通入电流的导电载体6,导电载体6为铜丝。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下:

在制作时碳纤维结构层3选用14K的碳纤维、铜丝和锦纶材料,14K碳纤维作为发热结构,铜丝用作信息传递及电流控制的导电结构,锦纶用于制备手套基体,当电流通过铜丝通入碳纤维结构层3,通过调控电流的大小来改变产生热量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传感组件实时采集各手指关节的运动数据,通过反向力学还原骨骼运动,在虚拟世界中实现手部运动的重现,并进行精细化的手部运动交互。控制器在接收到信号后,通过由导电载体及碳纤维结构层组成的热反馈系统对手部产生热量,针对不同的VR场景产生对应热感的热量,使用户感觉更加真实。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