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学泳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6533发布日期:2019-01-04 23:06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学泳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学泳衣。



背景技术:

游泳,是人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产生向上漂浮,凭借浮力通过肢体有规律的运动,使身体在水中有规律运动的技能。游泳是一种健康的运动,皮肤和水接触的越多,你的皮肤自然就会越细腻,永远可以使身体的呼吸更多的氧气,而且对肺部有很大的好处,值得我们健身运动。现在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看重,学习游泳的人也越来也越多,但是对于学习游泳的初学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言而喻,救生衣在生活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往往在灾难突发降临的时候,依靠救生衣的浮力能挽救和保护人类的生命,故亟需一种可以保证初学者安全,并可以方便进行游泳学习的学泳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戴舒适,增强浮力,并集主动救生、生命监控为一体的一种学泳衣。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解决手段是提供一种学泳衣,其特征在于,包括泳衣本体、心律检测手环、闪光蜂鸣器、声纳仪和声纳发生探头,泳衣本体分为活动关节区域和增浮面积区域,泳衣本体为连接结构,活动关节区域和增浮面积区域均设有内外面层,增浮面积区域的内外面层之间有填充气泡层填充,心律检测手环分别与闪光蜂鸣器和声纳仪通过防水导线连接,心律检测手环设置在泳衣本体内的手腕处,声纳仪设置在泳衣本体的背部,闪光蜂鸣器固定设置在声纳仪上,声纳发生探头设置在脚腕部,声纳发生探头与声纳仪通过防水导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泳衣本体的颈部设有可充气项圈、拉环和气体发生罐,气体发生罐设置在可充气项圈内,拉环与气体发生罐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泳衣本体具体包括顺次连接颈部、肩部、前胸、后背、腹部、腰部、手臂、肘部、手腕部、大腿、小腿、膝部和脚腕部,其中颈部、肩部、腰部、腹部、肘部、膝部、手腕部和脚腕部均为活动关节区域,前胸、后背、手臂、大腿、小腿和臀部等部位为增浮面积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关节区域由内外两层均有弹力性能面料粘合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增浮面积区域由内外两层均有防水性能面料粘合而成,并且防水性能面料的内层填充有气泡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增浮面积区域中的前胸和后背均采用加厚气泡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泳衣本体上还设有拉链。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泳衣能够贴合人体,穿戴起来更加舒适,不容易滑落,增强了救生装置浮力效果,并且增加了使用寿命;心律检测手环实时检测人体心率,当心率异常时,闪光蜂鸣器发出警报,且声纳仪发出声纳信息至救生员处,及时进行救援;主动使用拉环使可充气项圈充气,完成自救。有效保障人在学习游泳时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泳衣本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泳衣本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充气项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颈部1、肩部2、拉链3、肘部4、腰部5、前胸6、衣本体7、手部8、膝部9、脚腕部10、腹部11、手臂12、大腿13、小腿14、后背15、心律检测手环16、闪光蜂鸣器17、声纳仪18、可充气项圈19、拉环20、气体发生罐21、声纳发生探头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的数量的限制。

如图1至图2所示,图中的防水导线并未画出但有文字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学泳衣,其特征在于,包括泳衣本体7、心律检测手环16、闪光蜂鸣器17、声纳仪18和声纳发生探头22,泳衣本体7分为活动关节区域和增浮面积区域,泳衣本体7为连接结构,活动关节区域和增浮面积区域均设有内外面层,增浮面积区域的内外面层之间有填充气泡层填充,心律检测手环16分别与闪光蜂鸣器17和声纳仪18通过防水导线连接,心律检测手环设置在泳衣本体7内的手腕处,声纳仪18通过布料缝制或魔术贴贴合等方式固定设置在泳衣本体7的背部,闪光蜂鸣器17用过螺钉固定设置在声纳仪18上,声纳发生探头22设置在脚腕部10,声纳发生探头22与声纳仪18通过防水导线连接。其中心律检测手环16、闪光蜂鸣器17、声纳仪18和声纳发生探头22均为现有技术,心律检测手环16上设有与人体皮肤接触的正负电极,用于检测人体心率,当人体心率异常时,心律检测手环16发出信号至闪光蜂鸣器17和声纳仪18,闪光蜂鸣器17发出警报引起救生员注意,同时声纳发生探头22产生声纳通过声纳仪18发出求救信号至救生员处,及时救援。

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泳衣本体7的颈部1设有可充气项圈19、拉环20和气体发生罐21,气体发生罐21设置在可充气项圈19内,拉环20与气体发生罐21连接。主动求救,拉环20为了防止使用者滥用救生资源,设计为一次性使用,用后需更换。拉环20与气体发生罐21的开关连接,拉环20拉断后,触发气体发生罐21,使可充气项圈19充气,完成自救。

其中,泳衣本体7具体包括顺次连接颈部1、肩部2、前胸6、后背15、腹部11、腰部5、手臂12、肘部4、手腕部8、大腿13、小腿14、膝部9和脚腕部10,其中颈部1、肩部2、腰部5、腹部11、肘部4、膝部9、手腕部8和脚腕部10均为活动关节区域,前胸6、后背15、手臂12、大腿13、小腿14和臀部等部位为增浮面积区域。将这些部位作为主要增浮的目标,增加这些部位的浮力效果,相当于将整个人漂浮在水上,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背心式救生衣由于不贴合人体,而且一般浮力只作用在人体的上半身并且容易滑落的特点,当人们落入水中,只有人的上半身浮在水上,而下半身依旧处于下沉状态,加上水湿滑逐渐的放大了背心式救生衣宽松和滑落的缺点,再加上处于困境人的紧张情绪,完全可能挣开脱离背心式救生衣,从而出现事故的风险,因此,相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救生衣来说,则轻松的解决了此问题,规避了风险,并且大程度上提高了安全性能,从美观的角度来说,背心式救生衣是一种设备,附加穿戴到人体上,整体性不强,并且很突兀,看起来比较的臃肿,穿戴起来使人没办法灵活的运动,而就拿本实用新型的救生衣来说,整体性变强了,穿戴起来贴合人体结构,美观度增加,并且穿戴起来不显得臃肿,人们完全可自由灵活的运动。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活动关节区域由内外两层均有弹力性能面料粘合而成,由于活动关节区域的部位都是活动量比较大的部位,而且活动幅度也是较大的,这些部位对应的救生衣位置,往往也遭受变形和扭曲,为了使人体穿戴起来舒适并且还能自由灵活的活动,还能将使用寿命增加,因此,活动关节区域的部位的内外两层均有高弹力防水性能良好的TPU复合面料粘合而成,TPU复合面料是一种新型材料以及复合材料,它具有弹性好,强韧,耐磨以及环保无毒等特点。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增浮面积区域由内外两层均有防水性能面料粘合而成,并且防水性能面料的内层填充有气泡层。气泡层主要起到浮力效果,与传统背心式救生衣的浮力效果相同,不同的是传统背心式救生衣的浮力效果只是将上半身保持漂浮在水面,而下半身还是保持下沉的状态,而本实用新型的救生衣使得整个人体都可漂浮在水面上。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泳衣本体7上还设有拉链3,方便使用者能更快速穿上救生衣。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