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草养生肚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0163发布日期:2019-01-02 21:42阅读:20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艾草养生肚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艾草养生肚兜。



背景技术:

肚兜形状多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对角设计,上角裁去,成凹状浅半圆形,下角有的呈尖形,有的呈圆弧形。肚兜的造型,各地不同,基本风格近似一个展开的折扇形(或近似菱形)。其做法是,先决定兜围、斜襟、腰角、口袋的尺寸,以墨笔将设计图样直接绘在布上。传统的肚兜不具有保健作用,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肚兜不具有保健作用,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艾草养生肚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艾草养生肚兜,包括肚兜本体,所述肚兜本体的顶面两端均连接有第一绑带,且肚兜本体的中部两端均连接有第二绑带,所述肚兜本体由外衬面层与内衬面层连接组成,所述外衬面层贴设在内衬面层的外侧面,所述内衬面层的内侧面缝纫连接有亲肤层,所述外衬面层与内衬面层的顶部、底部以及其中一个侧边的边缘之间通过缝纫连接,所述外衬面层与内衬面层另一个侧边的边缘之间通过拉链连接,所述外衬面层与内衬面层之间的空隙形成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填设有艾绒,所述外衬面层的内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条形魔术子贴,且内衬面层的内侧面间隔设置有与多个魔术子贴位置相对应的条形魔术母贴。

优选的,所述第二绑带设置为弹性绑带。

优选的,所述外衬面层与内衬面层均设置为绸布层,且亲肤层设置为棉布层。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艾草养生肚兜,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使用的优点,艾绒对人体具有较好的保健效果,并且肚兜中的艾草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方便进行更换,肚兜内侧的多个魔术子贴和魔术母贴能够有效对艾绒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其处于均匀分布的状态,便于实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艾草养生肚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艾草养生肚兜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肚兜本体1、第一绑带2、第二绑带3、外衬面层4、内衬面层5、亲肤层6、填充腔7、艾绒8、拉链9、魔术子贴10、魔术母贴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艾草养生肚兜,包括肚兜本体1,肚兜本体1的顶面两端均连接有第一绑带2,且肚兜本体1的中部两端均连接有第二绑带3,第二绑带(3)设置为弹性绑带,第二绑带(3)用于对肚兜本体1的腰部进行固定,弹性绑带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肚兜本体1由外衬面层4与内衬面层5连接组成,外衬面层4贴设在内衬面层5的外侧面,内衬面层5的内侧面缝纫连接有亲肤层6,外衬面层(4)与内衬面层(5)均设置为绸布层,且亲肤层(6)设置为棉布层,这样设置便于实际使用,可减少艾绒8与外衬面层4或内衬面层5之间的粘连,并且也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

外衬面层4与内衬面层5的顶部、底部以及其中一个侧边的边缘之间通过缝纫连接,外衬面层4与内衬面层5另一个侧边的边缘之间通过拉链9连接,外衬面层4与内衬面层5之间的空隙形成填充腔7,填充腔7内填设有艾绒8,艾绒8对人体具有多种保健效果。外衬面层4的内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条形魔术子贴10,且内衬面层5的内侧面间隔设置有与多个魔术子贴10位置相对应的条形魔术母贴11。将艾绒8填充后,可将多个魔术子贴10与多个魔术母贴11对应粘接,这样设置便于对艾绒8的位置进行限定,使艾绒8处于较为均匀的分布状态,便于实际使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从外衬面层4与内衬面层5的拉链连接部分将艾绒8取出进行更换,较为简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