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扣手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5525发布日期:2019-03-19 20:47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扣手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戴饰品,尤其是一种带扣手镯。



背景技术:

手镯是常见的工艺饰品,主要用于装饰。

现有的手镯大多采用圆环形结构设计,手镯截面大多为圆形或椭圆形,以防止手镯在移动过程中,对人体皮肤造成损伤。

但是,对于小孩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粗的手腕会导致长时间佩戴手镯后导致其难以摘取,也就有必要将手镯敲碎后将其取出,这样,不仅会使损坏后的手镯难以利用,在破坏手镯的过程中,还可能因为操作不当,损害人体健康。

因此,有必要实用新型一种手镯,该手镯使手镯扣合更加方便,而且也方便将其摘取,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带扣手镯。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带扣手镯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所述带扣手镯包括:

-手镯左半圆;

-手镯右半圆,与所述手镯左半圆的开口处相吻合,形成一环形结构,所述手镯左半圆与所述手镯右半圆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手镯左半圆或所述手镯右半圆绕所述手镯左半圆与所述手镯右半圆相连的一个连接点旋转0-180°,所述手镯左半圆与所述手镯右半圆内侧面光滑,所述手镯右半圆与所述手镯左半圆断面结构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光滑过渡的多面体结构;

-插销钉,其设置在所述手镯左半圆与手镯右半圆连接处,所述手镯左半圆与手镯右半圆扣合后,所述插销钉连接所述手镯左半圆与手镯右半圆以阻止所述手镯左半圆与手镯右半圆相分离,所述手镯左半圆与手镯右半圆绕所述第一插销旋转;

-压钮,所述压钮包括顶盖,卡接带以及按压杆,所述顶盖设于所述按压杆一端,沿所述按压杆周缘由下及上依次设有若干条卡接带,所述卡接带由底部向顶盖延伸过程中厚度逐渐增加;

-扣合块,所述扣合块包括容纳部分按压杆的柱状卡接部,连接所述卡接部外侧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远离所述卡接部一端设有卡钩;

-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按压杆上,所述弹簧一端抵接于所述顶盖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手镯左半圆或所述手镯右半圆上;

其中所述手镯左半圆或手镯右半圆远离所述插销钉上开凿有按压口,所述压钮部分容纳于所述按压口中,所述按压口靠近表层开口大于所述按压口靠近内侧开口,所述顶盖能通过所述按压口上侧开口,而不能通过所述按压口下侧开口,弹簧抵接在按压口上并部分没于所述按压口中。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手镯左半圆与所述手镯右半圆一端铰接,所述插销钉穿设于所述手镯右半圆设置的定位孔以及所述手镯左半圆上设立的连接孔,所述插销钉包括定位端和连接端,所述定位端的直径略小于所述连接端的直径,所述连接端表面设有纹路,并与所述连接孔的孔壁相接触,防止插销钉轻易脱离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手镯左半圆或所述手镯右半圆中央设有凸牙,所述凸牙的凸起端朝下,所述凸牙与所述卡钩相互咬合,所述手镯左半圆与所述手镯右半圆相接处设有舌形咬合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手镯左半圆或手镯右半圆上的舌形凹槽或舌形凸槽,相应地,所述手镯右半圆设有同样的结构以实现所述手镯左半圆与所述手镯右半圆相吻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卡钩由外延向内逐渐加厚,相应地,所述凸牙由外延向内逐渐加厚,扣合时,所述卡钩与所述凸牙的牙口相对相向运动时,所述卡钩与所述凸牙最薄端相接触,直至所述卡钩与所述凸牙相咬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扣合块沿所述按压口边缘左右移动,实现所述卡钩与所述凸牙咬合与脱离。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带扣手镯,一端接口采用大角度开合设置的铰链结构,一端则采用外观设计简单,带有自锁功能的卡扣,结构简单,解锁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带扣手镯所设计的结构设有弹簧,带有锁定功能,使用方便;

3)本实用新型采用手镯左半圆与手镯右半圆两端结构,针对不同粗细的手腕,适配不同尺寸和弧度的手镯左半圆与手镯右半圆;

4)本实用新型中所有的零部件均可实现可替换,替换简单;

5)本实用新型在弹簧失灵的情况下,通过卡钩的左右移动,同样能实现解锁与锁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分解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分解后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将各个零件组装后的产品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包括手镯左半圆100以及手镯右半圆200,手镯左半圆100与手镯右半圆200均为半径相等的圆形,必要时,手镯左半圆100以及手镯右半圆200可以为圆弧形,以适应不同粗细的手腕;同时,手镯左半圆100以及手镯右半圆200的断面截图一般情况下为椭圆形或者圆形,或者圆角的方形,以避免佩戴该带扣手镯时,对皮肤造成损伤;

参见图2-图4,手镯右半圆200与手镯左半圆100的开口处相吻合,形成一相互咬合的结构,手镯右半圆200与手镯左半圆100均处于同一平面上,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手镯右半圆200与手镯左半圆100的锁定部分的结构是可以互换的,由于手镯右半圆200与手镯左半圆100紧密咬合的结构,手镯右半圆200与手镯左半圆100无法实现翻转,当插销钉400连接手镯右半圆200与手镯左半圆100一端时,可实现手镯右半圆200与手镯左半圆100绕插销钉300旋转0-180°,相应地,当手镯右半圆200与手镯左半圆100在绕插销钉300旋转时,在手镯右半圆200与手镯左半圆100的边缘处需要开设一定角度的豁口,即手镯右半圆200与手镯左半圆100在边缘处磨平。

再次参见图2并结合图3,对本实用新型中手镯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手镯左半圆100与手镯右半圆200内侧面光滑,插销钉400,其设置在手镯左半圆100与手镯右半圆200连接处,手镯左半圆100与手镯右半圆200扣合后,插销钉300连接手镯左半圆100与手镯右半圆200以阻止手镯左半圆100与手镯右半圆200相分离,插销钉400的长度略小于手镯左半圆100与手镯右半圆200的宽度,插销钉400上的连接端能相对比较轻松地插入手镯左半圆100与手镯右半圆200中,而由于插销钉400上定位端401的外表面设有齿轮状的结构,因此,当其与手镯右半圆200设置的连接孔101相贴合接触时,接触相互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其难以离分;

再次参见图2-图4,压钮300包括顶盖301,卡接带302以及按压杆303,顶盖301的横截面积大于按压杆303的横截面积,卡接带302包覆在按压杆303的曲面上,需要说明的是,顶盖301与按压杆303均采用硬质的贵金属材料制作,为了使卡接带302与卡接部502更好地贴合,卡接带302采用软质材料制作,卡接带302与卡接部502之间逐步压缩贴合时,卡接带302与卡接部502之间的摩擦力逐步增大,使用者将其压缩到合适的程度即可。

参见图4,顶盖301设于所述按压杆303一端,沿所述按压杆303周缘由下及上依次设有若干条卡接带302,所述卡接带302由底部向顶盖301延伸过程中厚度逐渐增加,顶盖301整体结构类似铆钉形,实心。

扣合块500包括容纳部分按压杆303的柱状卡接部502,连接卡接部502外侧的连接片503,连接片503远离所述卡接部502一端设有卡钩501,卡接部502内部中空,卡接部502上窄下宽,卡接部502较宽处与弹簧600贴合,阻碍弹簧600的一端自由端移动,连接片503连接在卡接部502底端并垂直相接,连接片503可沿卡接部502轴线所在的方向小幅度摆动。

弹簧600套设于所述按压杆303上,按下顶盖301时,弹簧600一端抵接于所述顶盖301上,另一端脱离卡接部502,抵接于手镯左半圆100或手镯右半圆200上,弹簧600套设在卡接部502外表面,且不阻碍弹簧600自由伸缩运动;

其中手镯左半圆100或手镯右半圆200远离所述插销钉400上开凿有按压口103。压钮300部分容纳于所述按压口103中,按压口103靠近表层开口大于所述按压口103靠近内侧开口,顶盖301能通过所述按压口103上侧开口,而不能通过所述按压口103下侧开口,弹簧600抵接在按压口103上并部分没于所述按压口103中。

需要说明的是,按压口103设定在手镯左半圆100或手镯右半圆200的中央,与对接凹槽105处于同一条直线上,而对接凹槽105与凸牙202刚好吻合。

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横向扩大了按压口103的大小,使得按压口103有了两个卡位,当按压口103的左侧卡位与扣合块500相扣合时,需要借助弹簧600来实现解锁与扣合,即按压压钮300,扣合块500与卡钩501相脱离。

同样地,手镯左半圆100或手镯右半圆200中央设有凸牙202,凸牙202的凸起端朝下,来实现凸牙202与卡钩501相互咬合。

再次参见图4,手镯左半圆100与所述手镯右半圆200相接处设有舌形咬合结构,包括设置于手镯左半圆100或手镯右半圆200上的舌形凹槽203或舌形凸槽106,相应地,手镯右半圆200设有同样的结构以实现手镯左半圆100与手镯右半圆200相吻合。

卡钩501由外延向内逐渐加厚,相应地,所述凸牙202由外延向内逐渐加厚,扣合时,所述卡钩501与所述凸牙202的牙口相对相向运动时,所述卡钩501与所述凸牙202最薄端相接触,直至所述卡钩501与所述凸牙202相咬合。即卡钩501与所述凸牙202的牙口相向,此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卡钩501与凸牙202不需要较好地对准时,仍能够扣合。

弹簧600处于部分压缩或者完全伸展状态时,卡钩501与凸牙202能较好地扣合,而当弹簧600处于完全压缩时,推动卡钩501与凸牙202脱离,此时,就可以顺利打开手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其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形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